基于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路径与实践

2023-10-06 01:47曲海洋张锦丽陈洪梅
知识文库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史料概念核心

曲海洋 张锦丽 陈洪梅

大概念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立足并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立足学段学情,统筹教材,结构化层次化教学内容,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构建以“中国的对外关系”为大概念的教学设计路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史料辨析,梳理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核心知识;以问题为导向,运用唯物史观深度解析不同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史为鉴,透视并交流现实问题,使学生获得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素养是教育中适应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在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培养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课标颁布以来,初中历史教学探索的方向。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分为七大板块,其内容按照时序,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分阶段和时期呈现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与人类历史发展总体趋势。新课标建议教师在分析课程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的大概念,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本质性理解发生知识联结,更能促进学生自我建构与自我进化”。由此,笔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阶段和学生发展特点,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对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整合和设计,将中国史与世界史不同阶段的主线索分化再联系,形成“大概念”,运用设置情境、问题驱动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历史纵横贯通,形成历史学科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 构建:大概念教学路径的设计

1.1 分析学段学情,统筹教材,确定大概念

历史教学中的大概念可以从多层面整合提炼,它可以是统领整个学习板块的大概念,也可以是学习单元中的大概念,又可以是每课的大概念。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完成对初中阶段所有历史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初中阶段中国史和世界史全部史实,初步形成一些观念、认识,但在知识层面还需要形成涵盖古今中外的完整体系网,在能力和核心素养层面则要进一步地提升完善,以衔接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因此,在统筹教材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多层面整合提炼”的大概念——“中国的对外关系”。

“对外关系”这一大概念建立在“对外交往”的史实基础上,在统编教材中,中国古代史的对外交往,分别在汉、唐、宋元、明清时期有较为清晰的史实;中国近代史对外交往则是一条贯穿始終的隐线,其表现在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中;中国现代史的对外交往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实,主要涉及八下教材中16、17课的内容。在探究“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联系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背景进行理解和诠释。因此,这一大概念从时间上涵盖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从空间上涉及同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时期世界历史发展形势,它符合九年级下学期学生对初中阶段知识体系建构和学科素养提升的需求。

1.2 根据大概念特征,结构化层次化教学内容

大概念是组成历史发展结构的主干,反映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核心内容,能够统摄该阶段的具有纵—横联系的大量学科知识,并提供理解知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关键工具。因此,运用大概念教学,一要对知识连贯整合,结构化教学内容,体现大概念的统摄性;二需设计符合认知逻辑的递进层次,注重学生由认知到认识,探究理解概念的本质,通过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获得,最终达到概念的现实应用,实现大概念的迁移性。

笔者依据新课标中对大概念“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相关内容要求,适当地选择与整合,设计如下图示(图一)的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是结构化教学内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对外关系的史实表现;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对外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理解认识当今中国对外关系。二是层次化教学内容:核心知识梳理(史实表现);形成认识(特点、影响因素);透视现实(理解认识)。

1.3 基于核心素养,确立大概念教学目标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大概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确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真正起到指引性、规定性作用的教学目标。综合课标要求,基于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本课大概念教学目标确立为(核心素养的落实阶段对应如图1):

通过初步辨析考古、照片、数据多种史料,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国近代与现代外交史实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时空体系(史料实证、时空观念);能够依据与深入解析史料,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的总结,认识对外关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了解生产力的发展对对外关系发展的作用,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初步养成史料证据意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能够以史为鉴,通过浅谈交流现实问题,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1.4 采取多种方法,优化大概念教学过程

要转变以传授知识、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过程,到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过程,新课标建议创设历史情境、开展史料研习、问题引领探究等设计方向和方法。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和拥有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同情地理解”历史,才能真正地探究、建构历史,本课创设现实情境、虚拟历史情境及问题情境来“唤醒”学生的历史记忆,梳理核心史实的同时,将感性认识升华。如图一中的设置,历史情境的创设有其特有的依据和途径——史料,运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可信的史料进行研习是学生主体学习历史的必要保障。问题驱动是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的必然要求,它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本课选取多种类型的史料,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究中国对外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形成历史认识。最后,设置对现实问题的交流,提升历史认识。

2 实践:大概念教学过程

2.1 多种史料入情境,梳理核心知识

(1)考古中的古代对外交往

提供多则考古资料,设置“博物馆展厅”情境:博物馆开设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为主题的展览,请你从以下事例中选取能真实反映与主题相关的史料放入展厅,概括出史实,并绘制“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朝代轴,作为展示的总结。梳理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

材料一:

①约公元1200年“南海一号”沉船;②河南出土北魏汉服鲜卑贵族陶俑;③福建出土戚继光抗倭“虎蹲炮”; ④日本奈良唐提招寺;⑤拉萨市唐蕃会盟碑;⑥中亚地区出土的汉式镜、五铢钱;⑦1661~1662年荷兰人《梅氏日记》记录荷军败于郑军过程;⑧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中英国订制的(带英文)瓷盘;⑨梁庄王墓出土的郑和船队带回的西洋金锭;⑩阿尼哥(尼泊尔)主持修建大都妙应寺白塔;内蒙古契丹文(参照汉字创制)摩崖石刻;印度那烂陀寺遗址及其旁边的玄奘纪念馆;

(2)照片记录的近代的外交:

展示以下三幅老照片,设置“会议发言”情境:“请你以三幅照片中一方人物的立场,表达立场诉求。”引导学生结合条约、会议内容,说出会议的结果,提取中国近代外交重要事件。

材料二:

(3)数据承载的现代外交

设计问题情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的‘建交国家数据,绘制曲线图,观察发展变化,并提出问题,说出建交高峰相关事件。”梳理现代史50年代和70年代外交成就。

材料三: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从考古、照片、数据等多史料入手,设置生动情境,带动学生对“中国对外关系”相关核心知识进行回忆提取与重建梳理,使学生对“对外关系”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在史料方面,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从多则考古实例和史料中搜集辨析,选取可信史料重现古代对外交往的历史真实;调动已有知识,说出照片史料对应史事内容;整理数据史料,对现代外交情况做客观描述。结合地图和时间轴梳理古代对外关系史实,进入照片史料特定时代去理解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时代背景,初步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

2.2 问题导向下解析,形成历史认识

著名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认为,历史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史实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在达成第一层次的基础上,笔者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史料,“理解和诠释”中国对外关系在不同阶段发展的特点与原因。

(1)在中国古代史对外关系的解析中,综合时代背景,对选取至时间轴的考古资料进行深度解析与补充(材料四),结合各朝代对外交往路线图(略),提出递进问题:“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在内容上、方式上、政策上有什么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其中,对材料一中的⑦⑧⑨进行解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世界史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帮助学生从经济发展角度理解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变化原因。

材料四:

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七年级下册 22页 课后资料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產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对史料的充分解析后,可总结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变化:内容上,双向交流;方式上,和平为主流,后期友好交往和冲突并存;政策上,由主动开放到闭关锁国。在此基础上,概括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影响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开放包容”思想;社会安定统一;生产力发展;国家政策等。

(2)在中国近代史对外关系的解析中,通过补充材料,对照片史料的进一步解读,提出递进问题:“中国近代外交有何特点?近代对外关系中,中国的国家地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这里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联系所处时代的国际国内背景思考。

材料五:

《辛丑条约》的12款条目大略可分为四项内容:一、道歉;二、惩戒;三、修约;四、外交改制。

——廖一中 主编,《义和团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19年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的发言和最后拒签和约,是身体力行地以公理争强权。……强权虽一时占据上风,但顾维钧的言行挑战强权,彰显公理,赢得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尊重。

——金光耀,《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943年12月《开罗宣言》

材料二的三张老照片反映的事件在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地位。结合材料三和材料五,学生可以总结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点:屈辱性和抗争性。中国的国家地位的变化:被动受辱—争取主权—地位提升。结合世界发展趋势和近代中国的状况,近代外交变化发展的原因可总结为:中国近代生产力的滞后、国力的衰微、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团结抵御侵略等。

(3)在中国现代史对外关系的解析中,结合材料三的曲线图,教师补充以下资料(材料六),提出问题:“现代外交初期发展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新中国外交整体发展特点是什么?”

材料六:

1949年与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18个国家中,有12个为资本主义国家;1992年,与中国建交的15个国家中,有10个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成员。

综合材料三的曲线图和材料六,学生可以从外因与内因两个方面总结出影响现代外交发展的因素与特点: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局势和国内政策变化的影响;走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设计意图:在对情景化史料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教师拓展史料并及时提出问题,驱动学生深入解读史料,概括中国古代对外关系、近代和现代外交发展趋势、特点,分析影响国家对外关系的因素,总结形成对“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历史认识,主要有:中国对外交往自古以“和”为贵;开放、包容的对外关系促进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开放国兴,闭关国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家进步,国力与政策影响国家在对外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社会进步。由此,提高了学生运用多重史料、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的能力。

2.3 回归当下来交流,透视现实问题

学生学习某门课程,不是为了普及知识,而是建立看待世界的“透镜”。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亦并不是简单地传递历史信息、重复历史史实,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对现实进行正确思考。

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理解,谈谈当今中国应如何展现大国担当。

结合课文内容,结合相关事例,谈谈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设计意图:对现实问题的剖析理解,是历史育人功能达成的重要评判标准。本课大概念“中国的对外关系”的迁移应用在此落实:以史为鉴,立足当下,设置开放性的现实问题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历史认识为基础史论结合、各抒己见,从而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家国认同。

综上所述,笔者基于历史学科素养,立足学段学情,整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法探索以“中国对外关系”为大概念的教学设计,实践将学生的核心认知体系化、核心素养内化、认识能力迁移升华的教学过程,力图实现兼具历史学科特色与时代育人需求的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猜你喜欢
史料概念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幾樣概念店
史料二则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