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技术

2023-10-06 04:25:28李启凯广州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3年5期
关键词:芯样水利水电岩土

◎李启凯 广州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检测结果反映地基基础结构的使用性能,从中发现质量隐患并及时处理,这对保证水利水电工程使用安全、运行稳定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型式复杂、建设标准严格,原有岩土试验检测技术种类单一,难以满足实际检测需要。只有加强岩土质量的检测,明确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条件并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才可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概述

1.1 试验特点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基础岩土试验具有施工隐蔽性、工程不确定性、操作区域性等特点,检测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岩土试验方案。第一,施工隐蔽性,岩土地基施工内容中的桩基施工、软基处理等部分具备较强的隐蔽性,如果在地基基础验收环节再组织岩土试验,很难全面反映地基基础结构性能与建设质量,因而需要检测人员树立跟踪检测意识,在施工期间同步开展检测作业,以此来动态反映工程建设质量,第一时间发现质量问题。第二,工程不确定性,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型式、现场土壤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存在明显差异,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与完整性,要求检测人员提前做好现场实地考察工作,根据考察结果来掌握工程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技术。第三,操作区域性,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大,地基基础所处区域的岩土性质存在一定差异,检测人员需要根据岩土性质在现场布置若干检测区域,制定面向各处区域的岩土试验方案。

1.2 试验流程与操作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流程由样品选择、现场采样、样品存储运输、实验室检测四道环节组成,各道环节的作业内容、操作要点不同,检测人员必须掌握全部要点。第一,在样品选择环节,检测人员在工程现场划设若干具备代表性的区域,在区域内随机采集3―5组样品,要求同区域内各组样品的采样地点地基厚度、岩土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不得在相同地点集中采集多组样品。同时,根据现场情况来选择采样时间,禁止在现场岩土过于干燥、过于潮湿时采集样品,避免后续样品检测结果受到岩土含水率影响。第二,在现场采样环节,检测人员应根据样品来源选择相应的采样方式。一般情况下,检测人员使用钻机在各处点位钻设孔洞,使用取土器在孔内一定深度处采集岩土样品,并在相同垂直面与水平面内均匀采样。而在所设定采样地点受到雨水冲刷、地表水侵蚀影响而出现土壤状态改变、形成滑坡与斜波地形等问题时,禁止在这类区域采集样品,避免样品适用性受到影响、检测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岩土的状态性质[1]。第三,在样品存储运输环节,检测人员在采样完毕后,立即将所采集样品装入密封筒等容器中密封保存,在筒口粘贴胶带,阻拦外部环境中的水分、空气渗入筒内,并在容器表面粘贴标签,标明样品编号、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人等基本信息。随后,将样品容器装车运输至实验室检验,要求在车厢内营造恒温恒湿环境条件,在车厢内摆放箱子,箱内放入样品容器、周边填充海绵或是软纸等防护材料,严格控制运输时长。如果在样品运输期间出现未及时送至实验室、样品泄露、样品污染等问题,则需要重新开展采样作业,不得将此类样品进行检验。第四,在实验室检验环节,检测人员要重点检查样品保存情况、核对样品编号与采样时间等信息,确定一切无误后,按照方案内容在实验室内开展容重测定、含水量测定、压缩固结试验、粒度分析试验、粘性土塑限测定等多项试验,根据检验结果来判断工程地基基础结构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技术

2.1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适用于检测工程地基基础结构中的灌注桩、预制桩等桩身,根据试验结果来反映桩体水平承载性能和竖向承载性能,判断桩基础实际受力条件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并检查桩基础是否存在断桩、夹泥等质量缺陷。从实操角度来看,静载试验技术是在基础桩顶部堆放重物,检测人员分级持续向桩身顶部施加竖向压力、水平推力或是竖向上拔力,同步记录桩身顶部的沉降量与位移量,根据试验结果来判断桩身的抗压、抗拔、水平承载力是否达标。

在静载试验期间,要求检测人员掌握试验桩挑选、设备安装、选择加载方式、沉降观测四方面的操作要点。第一,在试验桩挑选方面,根据桩体总数量来选择试验桩数量,一般情况下应挑选3根及更多数量的试验桩,把试验桩总体占比控制在1%以上,在桩体总数不足50根情况下,试验桩数量不得少于2根。第二,在设备安装方面,在试验桩顶部位置砌筑砖墙,在砖墙上固定安装工字钢,由工字钢搭建组成荷载平台,平台上铺设荷载板、码砌土袋和摆放液压千斤顶与百分表作为测力测量装置。第三,在加载方式选择方面,为准确反映桩身性能,优先采取慢速维持荷载法,分多级持续向桩身顶部施压,到达各级荷载后持荷一段时间,必须在荷载恢复稳定状态后继续施压。而在对静载试验时间提出严格要求时,则采取快速维持荷载法,以1h为间隔时间,迅速提高荷载等级。第四,在沉降观测方面,检测人员根据工程情况来确定数值测读频次、沉降稳定状态判定标准。正常情况下,检测人员在各级加载完毕后每隔15min读取一遍测量值、累计加载1h后每隔30min读取一遍测量值;将每小时0.1mm沉降量作为沉降稳定标准,如果实际沉降速度超过这一标准,则表明试验桩存在异常沉降问题[2]。

2.2 剪切波速试验

剪切波速试验是检测人员使用铁球反复撞击木板,撞击状态下使得木板与现场地面产生运动,持续生成剪切波,剪切波通过钻孔向下方土层传播,后续根据所接收剪切波的特征值来获取检测结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此项技术多用于划分场地类型、判断现场是否存在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反映地基处理效果与评价地基基础结构抗震性能。

在剪切波速试验期间,要求检测人员合理选择具体技术手段,分为单孔法、跨孔法、面波法三种。以单孔检测技术为例,提前在测点处钻设垂直状测试孔,各处测孔间距保持在2.0m左右,在测孔上方放置木板,要求测孔中心点与木板长向中垂线保持对准状态,在木板上堆放重量在400kg及以上的重物。随后,选用锤体作为压缩波振源,控制锤体反复锤击木板,由测孔内安装的传感器记录剪切波波形,后续根据波形分析结果来获取试验数据。同时,还应了解振源使用、地面平整、测井钻孔时间、套管使用等注意事项,如使用8磅或10磅重锤体作为振源、提前将各处测试孔周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3]。

2.3 探地雷达检测

探地雷达技术通过发射宽频带短脉冲形式电磁波,电磁波在地层与地基基础结构中传播,再将返回地面的电磁波进行采集,根据电磁波传播速度等试验数据来绘制雷达图像,以此来掌握地基基础厚度、基础结构状态等信息。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探地雷达检测技术有着不破坏基础结构、工作条件宽松、易于操作、抗干扰能力强、检测费用低廉的优势,既可用于检测地基基础,也可用于堤坝检测等其他场景。

在探地雷达检测期间,要求检测人员全面掌握天线选型、测线布置、参数记录确认、测试数据处理四方面的操作要点。第一,在天线选型方面,检测人员综合分析探测幅值、探测时间等因素来选择天线型号,并保持天线型号与所选设备的适配性,多数情况下配备16MHz-80MHz组合天线即可满足地基基础探地雷达检测需要。第二,在测线布置方面,要求在地基基础部位上布置一条横跨基础长度的纵断面线,根据检测要求布置若干条横断面测线,准确计算相邻断面测点的最佳间距值。第三,在参数记录确认方面,检测人员提前在设备中设定信号位置、检测频率、检测速度等参数,重复开展多次检测作业,对比各次检测数据,从中筛除偏差较大的无效数据,并将所收集信息数据导入系统主机中加以整合处理。第四,在测试数据处理方面,检测人员使用软件自带处理工具,依次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直流成分、时间零校正、消除直达波、时间增益、反褶积和数据图像偏移处理,即可获取雷达图像。

2.4 钻孔取芯检测

钻孔取芯技术简称为钻芯法,检测人员使用钻机在桩类地基基础中钻设孔洞,取出孔内芯样,将芯样送至实验室检验或是现场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来判断桩基混凝土强度是否达标,是否存在混凝土胶离析、振捣不实等质量缺陷。根据应用情况来看,此项检测技术有着易于操作、直观反映基础混凝土结构状态的优势,但会造成地基基础破损后果,后续额外开展返工作业来修补破损部位。

在钻孔取芯检测期间,要求检测人员掌握桩基钻孔、芯样取样、芯样检验三方面的操作要点。第一,在桩基钻孔环节,提前在工程现场挑选多根具备代表性的桩体作为测试桩,在测试点安放液压钻机、双管钻具等配套设备,做好设备调试检查工作。待准备工作完成后,检测人员操纵钻机在测点中垂直向下钻进成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与钻孔角度,将钻孔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以内、回次进尺保持在1.5m左右,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全部测点的钻孔作业。第二,在芯样取样方面,检测人员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芯样截取方式,共分为等间距截取、代表部位截取两种。其中,等间距截取是在各处芯样中按照规定间距来截取若干数量的试件。代表部位截取是在芯样上设定若干具备代表性的部位,如在芯样上部、中部与下部分别设置取样部位,后续从代表部位中截取1组或多组试件。第三,在芯样检验方面,检测人员清除芯样表面的毛刺与灰尘污渍,对破损部位使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处理。待芯样的高径比、平整度、垂直度等各项参数达标后,放置在20℃-30℃清水内浸泡48h,到达浸泡时间后取出芯样开展抗压试验等多项试验[4]。

2.5 瑞利波法

瑞利波法是对地基基础部分开展瞬态瑞利波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中的波速传播速度、频散性等特性来判断结构填筑材料干密度的一项检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瑞利波法的核心优势在于,可以单次完成大范围地基基础结构的检测作业,操作流程简单、检测成本低廉,检测结果全面反映地基基础结构特性。

在应用瑞利波法时,检测人员需要根据检测项目种类来明确检测要求、制定检测方案与掌握操作要点,具体可用于地基土特性检测、地基强夯检测、地基抗剪强度检测等项目当中。例如,在地基强夯检测项目中,通过瑞利波在被测地层中的频散特性、波长、传播速度来判断地层物理力学性质。检测人员提前在工程现场测区内安装增强型高分辨率地震仪、Hz检波器、记录器等装置,通过震源持续向地基地层发射表面波,表面波穿过地基基础结构后被接收器接收,将接收信号提交至系统后台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即为实测频散曲线,进而判断地基强夯处理效果、地基结构性能是否达到预期要求[5]。此外,考虑到瑞利波试验准确性较差,受到频率、介质等多项因素影响,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地基基础检测任务,但很难通过检测报告来真实、全面反映地基基础情况。因此,检测人员应搭配采取瑞利波法和静载试验法两项技术手段,对照瑞利波试验结果与静载荷试验结果,以此来克服单一的技术局限性。

3.结语

综上所述,为切实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需要,更为清晰、直观的反映出工期建设期间存在的质量隐患、工艺问题。工程参建单位必须提高对地基基础岩土试验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工程情况与试验要求选择恰当种类的检测技术,并要求检测人员全面掌握静载试验、剪切波速试验、瑞利波法等检测技术的实操要点,为岩土试验质量、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芯样水利水电岩土
钻芯法检测薄壁预制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2023年24期)2023-12-27 01:50:10
水利水电工程
浅析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
农村水利水电
浅谈回弹法和钻芯法在结构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
江西建材(2018年9期)2018-08-28 06:37:56
小直径芯样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分析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52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 04:58:44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 04:58:36
《岩土力学》2014年第5 期被EI 收录论文(41 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15年2期)2015-02-15 04: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