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朋
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在这方面,中国人做得非常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爱面子、好面子,几乎不是什么新奇的事。很多人还会打肿脸充胖子,为的就是要面子。不过,面子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呢?你还别说,要面子这个心理关卡,卡住了我们不少人。
中国社会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和为贵”就成了我们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则,“礼尚往来”“讲情面”也就成了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另外,中国社会向来以家族为核心,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口碑好坏,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更关系着其背后整个家族的荣辱。
除了社会文化因素之外,“好面子”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电影《大腕》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楼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尽管电影中的情节有些夸张,但它也的的确确折射出了很多人的面子心理。
好面子其实就是在满足一种炫耀的欲望。很多人觉得自己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就表明自己比别人更有能力,就算自己并不真的拥有这种能力,也不能让别人有所察觉。所以,当下才会有很多人,不管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都乐此不疲地在网络中晒豪车豪宅或是自己新买的各种奢侈品,当别人称赞他有本事时,他炫耀的心理也就得到了极大满足。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 有一句话是“老子打儿子”,明明受了别人的欺负,他不懂得反抗和还击,却总用这样的方式来聊以自慰。這背后隐藏的就是好面子的另一个心理因素——自卑。有些人自认为很失败或是地位低下,于是内心充满了自卑,而又不愿意因此被别人看不起,于是只能用一些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维系自己最后一点面子。尽管这样的方式能让他们的心情暂时得到抚慰,却无法让他面对真实的自己。
从现实角度来说,人们对面子的追崇,实际上也是一种遵守社会游戏规则的表现。如果不把面子事做好,就会被周围的人排斥。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必考虑好面子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只要跟大多数人的行为保持一致,就一定不会错,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的“羊群效应”。所谓“羊群效应”就是盲目跟从、随波逐流的表现。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自己有多么爱面子,只是依靠一些惯性思维来指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语和行为。在做决策时,往往也不会去独立思考,只要随大流,就认为一定不会被别人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