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作为大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的一线教育资源,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无锡高校利用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情况,以张巡等为例进行此类资源的拓展研究,浅析无锡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融入大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1 以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展开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1]。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在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切实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宝库。历史文化名人作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形象符号,在古代官方宣传人伦道德、推进社会教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乡贤祠祀更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蓬勃兴起并得到官方认可和引导,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的教化作用得以凸显。时至今日,作为大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的一线教育资源——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对大学生三观的塑造仍具有重要意义。
2 无锡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对地方历史名人资源的利用和局限
无锡文化滥觞于泰伯南奔,而初兴于永嘉南渡、勃兴于建炎南渡,文化的几次跨越式发展都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息息相关。这也促使“爱国”这一主题成为无锡集体记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的人文精神。乃至宋末、明末两次“亡天下”之际,无锡迸发出了同时期同地域最为顽强不屈的抵抗意志。从“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民族英雄李纲,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诸君,强烈的家国情怀始终深植在无锡的文化基因中。
无锡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既坚持推进红色教育走深走实,也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实践,并充分利用无锡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如,江南大学开展“拾忆东林书院 传承先贤精神”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对“东林八君子”等先贤事迹的学习了解,引导大学生深切感悟“实学以救世”“以天下为己任”的东林精神;无锡学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李忠定公祠等地,深入了解民族英雄李纲生平思想,涵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则依托苏信大讲堂开设《东林学人的儒家情怀》等系列爱国主义主题讲座,宣讲高攀龙等无锡籍爱国士人的思想和事迹,激励莘莘学子在新征程上担当作为……
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现场教学提供了更多思路和载体。这种教育形式拉近了时空上的距离感,更有利于大学生真正将学习感悟内化为精神素养并身体力行。但是,无锡高校对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利用,主要聚焦在本籍名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拓展,或在尝试拓展历史名人资源时步入误区。如,无锡学院曾组织学子赴无锡蠡园,意在通过传承范蠡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但吴地对范蠡的祭祀和信仰自古以来就饱受争议。宋代刘寅的诗作《三高祠》以及明代瞿佑所撰小说《龙堂灵会录》等均对吴地祭祀范蠡这一仇雠的做法进行讽刺。显然,范蠡并不适宜作为无锡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
3 无锡高校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供拓展的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
《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有着悠久的祖先崇拜传统,高度重视祭祀,祠堂则成为祭祀的空间载体。无锡惠山钟灵毓秀,一直是本地士民营建各类祠堂的集中选地,在此形成一片密度高、国内外罕见的祠堂群,涉及唐代以来180位名人,既有邵宝等无锡本籍名人,亦有范仲淹等生平与无锡无涉的名臣,其中不少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此试论述一二。
3.1 张中丞庙与张巡
张巡是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蔽遮江淮的爱国英雄,其壮举避免了江南地区生灵涂炭,无锡为其立庙祭祀,确也在情理之中。考察此张中丞庙兴建始末,其祭祀原型则有一段演变的历程,而其最终定型也反映出明清之际无锡士民对张巡爱国精神的充分肯定。
张中丞庙的前身是宋代所建忠靖王庙,忠靖王信仰起于宋南渡后。据元王克敬《忠靖王庙迎亭送神辞有序》,忠靖王在宋元时期的原型是淮阴张舍人,而并非张巡。
明初,朱元璋整顿国家祭祀政策,他诏令:“……忠臣烈士,凡有功于国家及惠爱在民者,著于祀典……天下神祠不应祀典者,即淫祠也,有司毋得致祭。[2]”对地方祭祀忠臣烈士予以官方认可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明代江南持续的毁淫祠活动。在这一背景下,无锡士民开始推动原忠靖王庙所祀对象进入祀典,他们统一口径,将忠靖王与张巡联系起来,将忠靖王庙改称张中丞庙,以避免该庙被列为淫祠。而针对吴地祭祀张巡行为是否合乎祭法的争议,他们也旗帜鲜明地进行了辩驳。如王达《灵泉记》云:“公之精英,足以励风教、激颓俗,岂啻南域宜庙?虽天下庙之,可也。世之卖国降贼、全妻子保富贵者,观公之像,吾知其毛发尽立,心掉而不禁矣,岂小补耶。[3]”强调对张巡的祭祀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到振励风教、激荡人心的教化作用,不应拘泥于地域观念而生非议。
景泰六年,无锡所报张中丞获准列入祀典。成化中,为彻底解决张中丞庙的法理问题,另择址营建了新的张中丞庙。而新祠的落成,也标志着锡邑对张巡的祭祀行为从渊源与地理的角度都与原忠靖王划清了界限。张巡既以其爱国精神得到古代无锡士民认可,无疑可作为新时代无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
3.2 刘猛将庙与刘锜
惠山张中丞庙旁另有一刘猛将庙。刘猛将为民间驱蝗神,关于其原始形象历来莫衷一是,其中又以劉锜说为主流,认为这一信仰出现在宋末。《怡庵杂录》载:“宋景定四年三月八日敕略云:‘飞蝗食禾,民不能捕,赖神扫荡无余,故……浙西制置使刘锜,敕封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4]”刘猛将庙也在同一时期出现在吴地,《【正德】姑苏志》载:“猛将庙……景定间因瓦塔而创,神本姓刘名锐,或云即宋名将刘锜弟。[5]”此处认为刘猛将的原型是刘锜之弟刘锐,但史籍中并无刘锜有弟讳锐的相关记载。同时期确有将领名刘锐,绍兴三十一年在刘锜病笃、金军睥睨长江的国家存亡一线之际,随杨存中等扼守京口。这位刘锐倒也符合保疆守土的爱国将领形象,但无记载可以证明他和刘锜间的家族关系。
清初,吴地刘猛将庙被指斥为淫祠而遭到官方禁毁,也可侧面印证刘猛将原型即是刘锜,因其抗金民族英雄的身份,而和岳飞一样,在这一时期为清廷所忌。但民间的刘猛将信仰并未就此销声匿迹,清廷对这一信仰的态度也由压制转为利用。直隶总督李维钧以编造出的汉人为异族王朝尽忠死节的典范刘承忠为刘猛将原型奏请清廷,满足了清廷统治的宣传需要,刘猛将遂于雍正二年被列入官方祀典,敕令各省建庙。
无锡刘猛将庙的兴建即在这一时期,《【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载:“刘猛将军庙……乾隆元年两县奉文支帑合建,咸丰十年毁,光绪三年无锡知县裴大中兴建。[6]”作为官方敕令集中修建的产物,清廷定义的此庙祭祀对象原型显系刘承忠,但这一虚构的原型并未被无锡民众所接受,反而以刘锜为原型的说法逐渐占据主流。裴大中主持重建的刘猛将庙后亦毁,至新中国成立后再次被重建,重建的刘猛将庙恢复了旧庙的一副对联,其上联“卧虎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马返”,即写刘锜为保家卫国屡建功勋之事。清廷官方宣传口径和民众接受对象的背道而驰,更加凸显了自古以来锡邑民众对刘锜这位爱国英雄的爱戴与认可。
无锡洛社原还有张巡和刘锜的合祠,今已不存。张巡主持的睢阳保卫战和刘锜主持的顺昌保卫战均可谓“守一城,捍天下”,保护了江南地区的安定。无锡民众感念其功绩、推崇其气节,是以两位与锡邑无涉的爱国英雄在此间香火不绝。新时代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更应充分融入这些本地的优秀传统,实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4 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融入无锡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充分发挥文化古迹的现场教育功能。相较于刻板的书面说教,现场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走出教室,实现和历史文化名人跨时空的“零距离”沟通,具有更明显的教育效果。如前文所述,除了张中丞庙和刘猛将庙,惠山祠堂群还有大量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可供利用,其中不少非无锡籍名人资源的价值更是有待进一步挖掘。如五中丞祠,合祀周忱、海瑞、周孔教、汤斌、李星沅,庭院立石上刻“干国家事,读圣贤书。”五位中丞均非无锡人,但以公忠体国为其共同秉性,览其事迹,足以激发大学生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报国之志。再比如,还有纪念民族英雄于谦的于忠肃公祠等,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些资源,进一步提升教育实效。
充分发挥爱国文学的熏陶感染功能。建炎以来无锡呈现了“人文之盛,冠于南国。硕彦辈出,著述繁富”的局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利用好无锡丰富的文学文献资源。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通过阅读名人传记深入了解他们的爱国事迹,如,通过成始终《忠靖王实录序》了解张巡,通过高攀龙《王侯祠两庑记》了解王其勤等人。另一方面,要通过鉴赏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搭建与先贤先烈情感共鸣的平台。如,元杜竹处的《惠山寺行殿》以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亲征班师途中幸惠山酌泉之事为背景,讽刺宋高宗偏安一隅,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再比如,陈伦《张俊墓》、张翥《登惠山》等或讽或咏,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爱国之情。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日常教化功能。校园文化时刻影响着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要牢牢占据校园文化主阵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一方面,要强化硬件环境建设,推动校园文化街、名人雕塑和无锡地方文化符号等建设。另一方面,要强化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依托新媒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借力社团组织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结合校园活动增强相关重要纪念日的教育实效,通过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各环节的嵌入,大力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合格接班人。
引用
[1] 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 [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明]谈修.惠山古今考(无锡文库第二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4] 王贤仪.家言随记[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
[5] 王鏊.[正德]姑苏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 裴大中,倪咸生,修.秦湘業,纂.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24)[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课题:202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课题“无锡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地方性高校育人路径研究”(2022SJSZ0405)
作者简介:过雨辰(1993—),男,江苏无锡人,文学硕士,研究实习员,就职于无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