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州汉画像石看汉代人的雅致生活

2023-10-05 09:44:50翟晓悦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江苏徐州221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9期
关键词:百戏画像石徐州

翟晓悦(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江苏 徐州 221000)

汉画像石作为礼制文化下丧葬艺术的代表,从西汉初年延续到东汉末年,常出现在棺椁、墓室、祠堂和石阙等墓葬建筑构件上。汉画像石的发展演变伴随着整个两汉社会四百余年的历史,是汉代艺术的精华和文化代表。徐州是汉代的重要封国,留下了众多汉画像石遗存,通过这些雕刻作品,可以窥见汉代人雅致生活的某些方面,如居住环境、饮食文化、文化娱乐、生产方式等内容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一、汉代人的雅致生活之居住环境

徐州铜山区茅村汉画像石墓的中室南壁刻画了一组大型院落布局图(图1),该石高56厘米,宽270厘米,画面内共有五进院落,组成了一座大型庭院建筑。第一组院落为画面最右侧的门阙,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双阙之间有一座名为“罘罳”的建筑将其连接起来。《汉书·文帝纪》记载:“未央宫东阙罘罳灾。”颜师古注:“罘罳,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①第二组院落描绘了主人和客人见面的场景,主人身后有一仆人手持曲柄华盖,对面的来宾躬身敬拜主人。第三组院落的房间里设有楼梯,楼上是女眷的居所,楼下是侍从的居所,楼上举办宴会,摆设酒席,举起酒杯畅饮;楼下的奴仆和家人们捧着食物进馔,有序地进入。第四组院落为上下两层结构的房间,楼下是厨房,楼上有四个人在活动。第五组院落是三间廊庑,每间内各躬身站着一位仆人。徐州铜山区茅村汉画像石墓的建筑图采用横断面的形式展示了宏伟的建筑群,生动地描绘了庄园内人物的活动,由五进院落组成的庭院建筑空间营造了多层次的、错落有致的、连绵延伸的效果。

图1 徐州铜山区茅村汉墓楼宇图

依据徐州地区汉画像石图像并结合文献记载,以庄园为代表的居住环境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规模庞大,由多个建筑群组成,包括主宅、附属建筑和庭院等,整体呈现了宏伟壮观的气势。第二,汉代庄园建筑兼具居住、办公、储存和宴会等多种功能,主宅内部常设有多个厢房和房间,用于不同用途的活动。第三,庄园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空间,供主人举办宴会、招待客人、议事和文化活动等。第四,汉代庄园注重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营造宜人的环境,以提供主人和客人休闲娱乐的场所。总的来说,汉代庄园建筑以宏大的规模、多样的风格、丰富的功能和优美的景观为特点,展示了汉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多元性。

二、汉代人的雅致生活之饮食文化

徐州睢宁县张圩汉墓散存一庖厨图画像石(图2),该石高110厘米,宽74厘米,画面自上而下分为三层,每层展现了不同的场景。最上层画面描绘了宴饮场景,画面中间是一座房屋,屋内帷幔高高悬挂,屋顶上的凤雀象征吉祥,房屋内部摆放着一张长条大榻,榻上坐着四个人,两侧分别有两名侍者在伺候。中间一层画面展示了阁楼内的人物场景,在阁楼的栏杆旁边,坐着六个人物,而栏杆的中间阙道上有两名侍者捧着食物经过。最下层画面的庖厨图颇为生动,屋梁的吊竿上挂满了鱼肉,还有一个装食物的篮子,屋内有六个人忙碌着,一人在切肉,一人在清洗,一人在推柴烧火,一人在往釜中加食物,一人在井边打水,还有一个人端着送菜的圆盘。最下层画面从构图上看,六个人的活动虽然是平列的,但布局合理,形成了一种节奏感。

图2 徐州睢宁县张圩汉墓庖厨图

徐州睢宁县张圩汉墓的这幅庖厨图反映了汉代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和宴会礼仪。该图展示了汉代官邸中的庖厨活动和饮宴场景,呈现了鱼肉悬挂、食物篮子、切肉、清洗食材、烧火、添放食物、汲水、送菜等一系列炊事和招待工作,反映了汉朝社会对于饮食非常重视,注重宴会的华丽感和烹饪的精细度。宴会礼仪和细致的炊事工作是汉朝高级官员和社会精英们举办宴会时的常规。同时该图还展示了平面造型艺术的特点,如将圆盘竖起来表示盘中有食物这一手法与现代人有所不同,但对于汉朝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饮食和宴会的审美观念和礼仪习惯,是这一时期精神生活的物质体现。

总的来说,汉代宴饮场景非常华丽,注重细节和布置,食物的品质和呈现形式都受到高度重视,追求食物味道和视觉效果的完美结合。汉代人的饮食文化以华丽和精细为特点,展示了这一时期高级官员和社会精英们举办宴会时的雅致生活。

三、汉代人的雅致生活之文化娱乐

“乐舞是生命机能的综合表演,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单纯的表现。”②正是汉代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推动了社会对娱乐文化的追求,促使各种音乐舞蹈等文娱活动呈现了丰富多样的盛况。汉代常见的娱乐方式有音乐、舞蹈、百戏、投壶、六博等。汉代的画像石中的音乐、舞蹈、杂技、魔术甚至马戏等表演形式几乎没有明显界限,它们在演出时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可统称为乐舞百戏。徐州汉画像石中乐舞百戏图反映了汉代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徐州沛县古泗水出土一六博乐舞画像石(图3),该石高108厘米,宽58厘米,画面自上而下分为三层。最上层画面展现了一场乐舞表演,共有四位艺人参与其中,其中一位艺人手持长袖翩翩起舞,另一位艺人以倒立姿势展示身手,而另外两位负责伴奏的艺人一人抚琴一人吹奏排箫。中间画面为两个人在室内进行六博游戏,六博棋盘旁边有酒樽和耳杯,他们一边博弈一边饮酒,气氛欢快热烈。最下层画面是客人的车马,树上悬挂着喂马的草料袋,驭者靠近车边扶树休息,而马已经吃饱了,离开了挂在树上的草料袋,画面右侧展现了一辆透视效果的前视轺车,将更难描绘的正面轺车形象呈现在画面中。徐州沛县古泗水的六博乐舞图体现了汉朝人在生活中既重视物质的满足,又懂得精神上的享受。

图3 徐州沛县古泗水六博乐舞图

在汉代娱乐活动中,百戏艺术得到了显著发展。随着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增加,百戏艺术在中外元素的融合滋养下,种类逐渐增多,内涵日益丰富。汉代百戏艺术包括倒立、柔术、跳丸、扛鼎、都卢寻撞、陵高履索、冲狭燕濯等。不仅宫廷内沉迷于百戏表演,民间杂耍也蓬勃发展。此外,百戏中的幻术、角抵假面等内容源于西域。自西汉武帝打通西域之后,一些西域和西方的艺术也进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汉代丰富多彩的舞蹈、杂技、武术和体育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单纯的追求,这些活动的融合体现了汉代人追求美感、技艺和艺术表演的精神。

四、汉代人的雅致生活之生产方式

作为中国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在汉代画像石上得到充分展现。徐州地区是汉代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汉画像石中的牛耕图是对当时先进生产力的赞美。徐州睢宁县双沟汉墓散存一牛耕图汉画像石(图4),该石高80厘米,宽106厘米,画面自上而下共分为三层。最上层画面呈现了仙人骑鹿和鹿驾云车的场景。中间一层画面展示了七位人物会面的场景,位于画面中间的三位人物有三处榜题,皆无文字。最下层画面为牛耕图,该图反映出通过牛耕的劳作,一个家庭忙碌地进行着田间劳动的场景。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一起赶着牛车下到田地,将车停在田头,先套住两头牛来拉犁,让另一头牛在田边吃草,两头牛一起拉犁的时候,轻松而迅速,扶犁人只好迈开大步,甚至用杖来支撑,一个少年跟在犁后面撒种子,远处还有一个人正用锄头除草;一家人都专注地劳作着,只有那条狗感到无聊,悠闲地躺在车旁边,车上还有几只鸟;有一个人背着一篮子食物和一个壶,将食物送来,大家很快就要吃午餐并休息了。这种共同劳动的模式使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图4 徐州睢宁县双沟汉墓牛耕图

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是男耕女织。徐州贾汪青山泉中保存着一块汉代纺织图画像石,画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画面展现了纺织的场景,有四位妇女正在勤劳地工作。其中一位妇女将婴儿交给另一位妇女,似乎已经到了喂养婴儿的时间,孩子高兴地舞动着双手和双脚。这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汉代普通家庭忙碌的纺织劳动生活和浓浓的母子之爱,让人感受到汉代人对家庭生活的满足与珍惜,体现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照顾孩子同时又从事劳动的重要角色。该石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故事情节的表达非常细腻。

通过将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相融合,汉代人创造了一种和谐而雅致的生活方式,劳动变成了全家共同参与的活动,家庭责任与劳动紧密相连,同时他们也追求着生活的美妙与幸福。这种融合让汉代人在劳动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凝聚力,并通过劳动创造出丰富的生活体验。

翦伯赞在《秦汉史》序言中论述道:“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故事来。”③本文以徐州汉画像石为例,从居住环境、饮食文化、文化娱乐、生产方式四个方面解析汉代人的雅致生活。在居住环境场景中,以庄园为代表的居住环境规模宏伟,兼具实用和礼仪的功能,在室内布置中,汉代人喜欢在家中布置木榻、帷幔等,古人倡导将居住环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宜人的生活环境,体现了温馨而雅致的家居氛围。在饮食文化场景中,汉代人注重饮食的品质和精致程度,他们喜欢品尝各种食材,追求烹饪技艺的精湛和菜肴的美味,细致的烹饪方法、鲜美的调味品和精心摆盘的菜肴都是雅致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围坐在一起用餐、饮酒、谈笑风生,宴饮往往也具有社会交往的功能。在文化娱乐场景中,汉代人喜欢音乐、舞蹈、游戏、杂技、魔术等艺术形式,其中部分艺术元素源于西域和域外,体现了汉代人积极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在生产方式场景中,汉代人将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相融合,他们从劳动中汲取快乐,将劳动与美感相结合。生产活动不仅是对物质需求的满足,也是精神愉悦和人生意义的体现。汉代人从居住环境、饮食文化、文化娱乐、生产方式等方面的精心布置和追求,创造了一种高雅而细腻的生活方式。

注释

①(汉)班固.前汉书·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②林文光.闻一多文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

③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百戏画像石徐州
疫散待春回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趣味(数学)(2021年3期)2021-07-16 06:45:30
徐州过年纪实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9:18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石材(2020年8期)2020-10-28 07:53:34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52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2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20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中华戏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