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音乐教学中的学科融合探索

2023-10-05 23:32:02张倩秦红梅
河北画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科小学生融合

张倩 秦红梅

(山西师范大学)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双减政策已初见成效,2022年12月28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进一步对双减政策的实施进行指导。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应当改变传统音乐教学理念中小学音乐课作为“副科”的思维,突破以往教学中学科间割裂的禁锢。因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构建音乐学科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因为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有利于遵循双减政策减负减担与提质增效的教学要求,提升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美育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一、音乐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素质教育模式的指导方针,因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科割裂的现象,做到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汇贯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音乐的产生及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密不可分,比如音乐缘起与生产劳作的关系,乐器制作与数学原理的关系,音乐律动与舞蹈的紧密关系,乐曲歌词与人文诗歌的关系等等,因而音乐教学也天生地具有学科多元化与学科综合性的教学诉求,构建音乐教学与多学科的融合教学模式本身具有经验与逻辑上的可能性。

音乐教学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囊括了多元的学科领域,艺术学科间的融合教育,有助于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激发学生的艺术抽象思维,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比如音乐律动与绘画线条之间关于流动性的探讨,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表现和绘画表达中时间性这一艺术概念的理解。而音乐与社科人文学科的融合,则是以音乐材料为基础,将社科人文知识消融在音乐艺术这一表达方式中,比如传统民歌中的秦腔、苏州小调等,将各地区的民族与历史文化自然地融入传统民族歌曲中,在学生平时的聆听与歌唱中,能够耳濡目染地汲取歌曲传递出来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取多学科融合教学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首先多学科的融合教学顺应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在其他学科学习到的知识,在音乐课堂上以音乐的形式再次出现时,小学生会产生熟悉的感觉,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更乐于接受熟悉的事物,因而多学科融合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1]。其次,多学科融合的音乐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时,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去创造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相通之处,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最为天马行空,因而在音乐教学中融合其他学科,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多学科知识,培育小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整合能力。

二、音乐学科融合教学的原则性

音乐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遵循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对于小学音乐教育应当依照音乐本身的特性进行学科融合,遵循科学性、有机性以及趣味性的原则。

首先,音乐学科融合教学需要遵守教学上的科学原则,关注教学对象普遍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比如对于小学学生,音乐课堂设计应该得做到简单明了、富有趣味性,而非过于抽象[2]。不能将超越这一年龄段学生理解范畴的学科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对象,比如音乐歌曲与诗歌融合教学中,应当尽量选用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来进行教学。在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关注该年级学生正在学习的其他学科内容,选取其中适合音乐课堂教授的学科内容,加入到学科融合的课堂设计之中,做到科学合理的学科融合教学。

其次,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应该做到有机性的整合,而非简单机械的拼凑。比如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融合设计实践中,有一些音乐教师制作了精美的美术卡片来帮助音乐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本堂音乐课所教授的歌曲与美术卡片结合起来,导致小学生仅仅关注美术卡片上精美的图案,却忽略了音乐课堂本身的内容,因而音乐教师应该将音乐和其他学科有机地整合起来,提升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应该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做到音乐欣赏为主、知识灌输为辅。音乐课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学科,小学音乐课堂应当是释放小学生童趣与天真的舞台,因而音乐学科融合教学也应当设计出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比如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音乐视频剪辑软件来自由创作歌曲。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既可以逐渐熟悉电脑软件的操作方法,也可以学习到基础的音乐创作方法,这一教学过程不是由教师直接讲授计算机操作方法,也没有向学生直接讲授抽象的音乐创作理论,针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了因材施教,提升了课堂趣味性。

三、音乐学科融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音乐课程与语文教学相融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关系最为紧密,最容易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音乐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但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的侧重点一般放在学生的音乐技能上,容易忽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把语文和音乐相融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音乐教材中,中国古诗词唱曲占据一部分篇幅,中国古诗追求字数的工整和声调的押韵,因而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小学生感受节奏以及韵律[3]。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熟读诗词,了解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之后,再让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去聆听根据这首古诗词谱写的歌曲,加深同学们对这首词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接着举一反三,让同学们思考还有哪些表达对亲人思念的古诗词和歌曲,进行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这些诗歌通过歌曲的曲调表达情感的变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喜欢中国的古典诗词,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音乐课程与英语教学相融合

英语是与人交流的文字语言,音乐是传递情感的歌唱语言,二者存在异曲同工之处[4]。小学低段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的身心特点,其注意力的指向性较差。英语课堂上如果只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那么教学效果往往有所折扣。因而在双减政策下,把英语学习融入到轻松的音乐课堂中,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音乐和英语的共性都是要听见声音和发出声音,二者之间的共通性有利于学科的融合,歌曲具有旋律优美、轻快活泼的特点,将英语融入音乐课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可以教授英文字母歌,事实证明将26个字母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比死记硬背更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英文课本剧、英文歌曲演唱、英文音乐剧等活动,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上台锻炼的机会,也潜移默化地巩固了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学习,还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三)音乐课程与美术教学相融合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音乐和美术这两门姊妹学科就是美育的主要传播途径,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通过聆听去感受作品内在的情感,而美术是通过眼睛传递到内心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5]。我们把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这样的教学锻炼了学生听、画、想等多方面能力。例如在学习《天堂》这首歌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听歌绘画这一活动,教师在第一次教唱歌曲时,学生们可以对歌曲中所演唱的大草原进行自由绘画。通过色彩、线条、图案去描绘音乐带来的想象画面,同学聆听歌词去绘制图案,运用线条的流动多变去表现歌曲节奏的变化,运用色彩来体现歌曲的情绪。在这一融合教学过程中,既提升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有利于针对小学生的美感教育教学。

(四)音乐课程与地理教学相融合

音乐歌曲的创作必然具有一定的时空背景,许多歌曲都承载着其地域的风俗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学习过程中,普及一定的地理文化知识,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生活状态,帮助其建立广阔多元的世界观。例如在学习川江号子这一种巴蜀地区传统歌曲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在播放川江号子的同时,向同学们展示川渝地区江河的照片以及视频,介绍川江水系音乐的构成以及分类。讲解船工凭借多年的行船经验,在河流湍急时船工们喊号子音调升高、节奏加快,水流平缓时喊号子又自然放缓,行驶在河流不同的区域,号子在节奏、音调、情绪上都会产生变化。同学在学习川江号子的时候,能够置身其中地感受川渝地区极速奔腾的江河,仿佛身边便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川江。同时也能了解到川渝地区传统的行船生活,初步理解船夫的辛勤劳作与水系音乐艺术之间的联系。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地理知识,有利于小学生领略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培育面向世界的新型人才。

(五)音乐课程与历史教学相融合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也记录着关于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与音乐的融合能使学生们感受到音乐浓厚的文化底蕴。在现在的小学教学内容中,增加了许多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孩子从小就学习传统文化,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树立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比如在音乐课堂上,学习到古乐器时,如古琴、埙、编钟等,教师可以先介绍这些乐器出土的时间,制作的朝代和该乐器相关的音乐家,并且拓展一些课外知识,比如我国目前出土的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等。然后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由这些乐器演奏的歌曲,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让同学们在听完一些文字性内容之后得到一个放松,在音乐中温故刚刚学过的知识,同时让同学们聆听到乐器的音色,更直观地了解乐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音乐课程与政治教学相融合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政治教育,对小学生朴素的政治观培养具有正向作用。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与政治生活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对于政治概念大都模糊不清,也难以直接理解政治生活的意义,因而在小学生普遍喜爱的音乐课堂中,教授一定的政治歌曲,有利于小学生比较直观具体地体会政治生活。比如在教授《义勇军进行曲》时,音乐教师可以对应这首歌曲的歌词,向同学们介绍歌曲创作时旧中国岌岌可危的时代背景,并且讲述词曲作者的创作经过以及心路历程,帮助同学理解作曲家聂耳是如何谱写出这样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曲,而这首歌曲又是如何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追求幸福生活的。在学习这样的爱国歌曲过程中,小学的孩子能够直面政治生活,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自然地萌生出爱国的情怀。因此,音乐教学与政治教育的融合做对于小学生的美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七)音乐课程与体育教学相融合

体育和音乐的融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是紧密联系着的,比如广播体操、健美操、现代体育舞蹈等。在平时的体育课中,从集合整队到做准备活动都可以将音乐贯穿其中,集合整队我们可以播放富有节奏感的歌曲,在同学们到达自己位置上时就可以跟随节奏原地踏步,直至老师一声令下,结束整队工作[6]。做准备活动时,可以选取同学们都感兴趣的音乐,比如网络上风靡一时的健身歌曲《本草纲目》,这首歌曲本身是极具节奏性,曲风非常欢快,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种轻松欢快的运动氛围。再如音乐课堂上也会做很多有趣的游戏,比如丢手绢、爱的抱抱、两人三足跑等游戏,都可以结合体育活动来完成,因为音乐的开始与暂停可以作为游戏的开始与结束,使整个游戏环节不那么枯燥乏味,始终是欢乐相伴。另外学校可以多举办啦啦操大赛等音乐运动项目,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还提升了对音乐节奏的把控和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四、结语

我国教育部大力推行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音乐学科融合教学能够有效地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科隔离的桎梏,提供一个多元立体的学习环境,体系化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小学音乐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建立,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秉持科学的教学理念,将小学音乐课堂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在注重音乐学科本身美育功能的同时,兼顾多元学科间的交互沟通,既将音乐与艺术门类等姊妹学科相融合,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又要将音乐与社科人文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助力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科小学生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超学科”来啦
我是小学生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