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源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过去十年,信息技术革命性发展并且全面融入了大众生活。通讯技术,多媒体设备,应用软件的开发让人类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又一次的解放。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到世界上一切过去的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与知识,给生活工作提供一切有可能的便利。网络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第二现实世界,也是维持社会日常运转和生活的重要工具。
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时代与世界,我们会得到一个十分明显的结论:多元化是总体趋势。我国知识分子与前卫艺术家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吸收西方现当代艺术美学理论进行了文艺革命;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起飞,当代艺术也开始随着资本的蓬勃发展走向世界;今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进行创作;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也纷纷开办线上展览,艺术市场很快接受了以数字货币为基础的区块链NFT艺术品;中国青年一代与同龄的外国年轻人同时着迷各种亚文化和混血文化。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迅速消除了因为文化制度,社会发展差异带来的陌生感,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创作思维、和审美的变革。但是,信息的发达带来的也有负面的影响,例如知识的自由化、碎片化、扁平化、庸俗化;对权威的消解、以及盲目崇尚个性。作为高校艺术教育者和当代艺术工作者,我们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结合当代多元化审美推动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正视信息时代带来的新问题。
在此笔者有必要简述一下美术史的背景。十九世纪俄国唯物主义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在文章中提出“美即生活”的思想,即美学思想如何在改造现实中起到作用。俄国的文艺由于其对社会制度、等级,道德的批判以及拥有的深厚感情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术方面虽略不及其文学和音乐,但也出现了以马列维奇,康定斯基,夏加尔为代表的先锋现代主义思潮,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美术史的进程。但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有关于无产阶级与革命艺术更为受到社会关注。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以及理论对后来的中国文艺家理论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目的是为了与‘旧世界’的残余以及其有害影响进行斗争,是为了根除这些影响。但他的主要任务是激发社会主义的、革命的世界观”[1]。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中提出“……一切文化或者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2]。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随着苏联带来的经济、技术、工业化的援助,文艺界的交往也愈加频繁。两国美术家协会相继举办交流展览,文艺刊物开始刊登更多的苏联文艺作品。周扬(1907-1989)在新中国成立后号召向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学习;1953年,中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明确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用于对文艺的基本要求[3]。1955年2月,苏联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教授康斯坦丁·M·马克西莫夫(1913-1993)作为苏联政府专家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作为顾问,并举办了影响极为深远的油画进修班。来自不同艺术学院的侯一民、靳尚谊、詹建俊、冯法祀、武德祖、何孔德等学员后来都成为了建国后第一批最重要的美术家以及美术教育工作者。马克西莫夫以苏联油画教学体系为基础,协助中央美术学院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份美术教学大纲,这也成为了今后中国各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体系范本[4]:从结构到明暗、从石膏到人体,从素描到色彩,从室内到室外,从写生到创作……。时至今日,我国基础美术教育以及美术高考依然沿用传统的苏联艺术教育模式,在技术层面和审美理论层面已经相对老旧。高考生所学习和考试的科目绝大多数在于素描、速写、色彩、以及基础的装饰画,评判评分的标准仍然大多在于是否能以写实主义技法再现客观物体的结构空间等等。学生在经过相对严格的传统高考教育模式之后,进入高校后将会发现自己的美术知识技能,思维习惯与专业前沿领域是相对脱节的。笔者发现,过去十几年,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艺术专业生,除了熟知的几位印象派和俄罗斯巡回画派的画家,例如莫奈、梵高、列宾、伊萨克·列维坦等,对一百多年来现当代艺术史和思想史几乎没有基础的认识。他们仍然惊讶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的理论,或者被马歇尔·杜尚(1887-1968)充满智慧的装置作品所冒犯。即使我们已经身处信息时代且距离上述两位代表人物已有百年之久,对于现当代艺术作品和思想的不理解与敌视,嘲笑和调侃仍是一种社会主流声音。
自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具有反思精神的伤痕文学艺术出现,接着是1979年民间革命性的“星星美展”、八十年代美术界的“八五思潮”。在美术领域,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趋势开始突破单一政治性、大叙事的艺术标准。但是由于艺术家思想与作品的前卫性,现当代艺术在社会层面的接受程度并不高。1988年底,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一次官方的人体艺术画展,造成社会性的轰动与争论,短短18天的展期就有22万人观展。1989年2月,中国现代艺术展同样在此场地地举办,其中的枪击、各种行为、拼贴、装置、绘画,讽刺、谐谑、反叛内容成为艺术史中的知名文化事件。青年当代艺术家们脱离了传统的儒雅端庄或者官方的意识形态的宣传;单一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模式演变为多元化的艺术实践格局[5]。九十年代伊始,由于政治原因,当代艺术家们的群体性狂热逐渐消失,他们所关注的议题也更加具体和成熟:文化冲突、哲学思辨、形式探索、政治制度、社会经济、个人身份等等。在高校教育岗位上的当代艺术家们典型的有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徐冰,他创作了一系列极具实验性的有关中西文化冲突的文字符号作品,籍此很早便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同为央美教师的刘小东一直采取现实主义绘画的方式,以旁观者的角度,不带具体主观感情地记录平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表现艺术家所见到的大时代的社会变迁、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与教育工作者还有邱志杰,他同时担任中央美院与中国美院的教授,艺术作品涵盖了语言哲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调查研究,并且执笔了一套详细的实验艺术教学理论。二十世纪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国内著名美术院校也陆续设置了有关实验艺术和当代艺术的院系:天津美术学院早在2002年即成立了实验艺术学院,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于2010年成立,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成立于201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在2015年成立,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2016年成立,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为2017年,四川美术学院则在2019年设置了实验艺术系。总的来说,在我国美术专业前沿领域,这些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几所美术院校在世界上是属于一流水平的。但是当代艺术在广大高校的普及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自由化、碎片化的知识来源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信息时代的高校学生的知识来源早已不止于传统课堂和书本,不限于传统教学体系,求知的方式也从被动逐渐过渡到主动。作为高校美术教师,应当在加以利用这种信息便捷性、鼓励多元化的同时,也要注意思想层面的辨别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品味。防止一些不健康的,极端的,或者过于消极的审美观念对青年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关键问题所在是审美品位的培养。审美品位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单一的审美标准,也不是对信息的过度审查过滤,而是向学生充分阐释审美原理,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之后,学生自发的审美选择。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讲授宏观的艺术史与思想史的基础知识,还要结合丰富的美术家与美术作品个案研究;另外,教师应该提出有想象力的学术课题方向以及方法训练,这包括来自不同的时代纵向对比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作品风格、主义流派的代表案例的横向对比研究。例如,黄宾虹(1865-1955)与保罗·塞尚(1839-1906)的艺术作品横向对比研究;明朝以曾鲸(1564-1647)为首的波臣派肖像画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肖像作品的对比研究;佛教造像的两大风格犍陀罗(Gandhāra)风格与秣菟罗(Mathurā)风格是如何形成并且随着佛教汉传进入中国的,“曹衣出水”又是何种佛教艺术风格的延续和脉络等等。当学生研究这些课题时,为了给出一个完善的答案,他们不得不面对事件的历史文化背景问题,以及艺术史上下的脉络问题等。因此学生就会对系统完整的知识产生需求,从而进行大量而系统的文献阅读研究工作。这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方式应当成为他们终身的研究习惯。这不但解决了艺术的接受理解问题——关键点就是“context”即语境——同时也能解决一知半解的知识碎片化问题。
信息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一定程度上对权威的消解与解构以及崇尚个性,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并且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客观的学术态度是必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避免教条主义,也要避免先入为主的,非此即彼的,以个人喜好妄下判断的态度。师生们对于任何审美观点,无论是否权威,专业理性的分析与批判是基本的能力要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仍在知识系统的完善,以及包容开放交流的态度。师生们在教学求知过程中,对于课题的集体讨论甚至辩论十分必要,目的是为了寻找自身的知识盲点以及逻辑缺陷并且找到新的视角。
第三个特点是扁平化和庸俗化,充满活力的年轻学生对于自由叛逆与个性的崇尚导致他们很容易被一些容易理解又新颖独特的审美观点所吸引,一些文化的宣传扩张则利用了年轻人的热情。例如在现当代视听文化中,迷幻摇滚、酸性音乐、嘻哈文化、日本的二次元宅文化、韩国流行文化、以及其它衍生出来的亚文化等等,其中不乏有关毒品、性、暴力等负面内容。一些审美观点或者作品本身往往只流于形式和表面,缺乏专业深度以及研究价值。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需要加以注意去伪存真和正确引导。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美术教育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专业学生,另一种是非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也有初步的美术史以及美学理论知识。除了专业的知识技能训练之外,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系统研究,有方向地带领学生们扩宽视野,培养他们乐于接受积极的艺术新观念;寻求观察研究事物的新角度、新方法;善于发现和利用新技术与新材料,激发创造力。
第二种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美育主要是为了提高青年人的生活品味和审美格调,并且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社会人才。因此教师应该从易于接受理解的艺术欣赏开始。例如,从具象的视觉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电影等),引申到对抽象表达的分析理解(构图,色彩,运动,节奏等等),最后到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哲学理论和精神层次的初步解读。将外在形式,表达方法,以及内核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审美基础。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很多专业学生。不过在动手能力方面的要求会较之于专业学生更为宽松。
学生接受理解知识信息以后,就会有所反应和输出。这种输出在美术专业里就是具体的论文与艺术创作。大部分艺术史均指出,代表性的艺术理论和创作革新都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如今所指的当代艺术也不外如此。好的当代艺术作品能够深刻反映艺术家对所处时代中,社会,事件,群体以及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寻找和调查具有意义和深度的主题,探索新的表达方式来完成创作。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当代艺术的两个思维特征能起到促进的作用:第一是独立思考,第二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并不是指抛弃客观知识依据个人喜好妄下判断,而是利用信息时代的便捷,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培养横向发散思维结合竖向深入研究的习惯,秉承人文关怀精神,寻找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进行有意义的创作输出。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指对待任何事物都以消极负面的眼光看待,而是结合知识基础学会客观辩证地观察分析事物的正反两面、矛盾与统一,同时善于讨论交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学生理论学习研究过程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时代的获取知识的便捷性,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敏锐的文化嗅觉与视角。在学生的实践创作中,鼓励学生学习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关注学生的视觉语言的具体呈现和主题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在不断地练习探索中发掘主题,在主题的持续研究中找到独特的视角与观念,在视角与观念的逐步形成中构建创作的深度。在好的艺术创作中,这三者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