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晓颖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发展,国家对乡村绿色化改造越来越重视,并颁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注改造中的碳、钠等多种元素的建造排量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路线,降低碳排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1]。习总书记提到关于绿色发展的发言,强调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句式生态文明与绿色建设。当前中国多处乡村依然是旧貌,存在交通不便利、公共建设设施设备与条件落后、乡村占地面积广却少有人居住,人口规模小,房屋建设混乱等问题,村容村貌较差;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时,许多地方将重心放到硬件设施建设上忽略了绿色生态发展的核心。因此,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方针,打造出美丽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绿色这一概念让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环保。绿色设计也可以称之为生态设计或环境设计,其内涵是在整个设计周期内要着重考虑设计的环境属性,满足绿色环境要求,保障其大气、水体等不受污染,还要考虑荒漠化、水土流失以及旱灾和水灾多种问题[2]。绿色化改造的实质就是在整个改造过程中,结合绿色环保理念进行设计改造,要进行绿色化改造,就要求政府或单位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再来实施绿色化改造。为此,当前需要做的就是,在实施改造的过程中切合实际环境,保障好生态建设,最大程度降低资源浪费,对可循环利用资源多次使用,降低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避免改造对环境造成的损坏,建设改造符合绿色环保理念,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国家目前建设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忽视对环境的破坏,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受到的伤害越大,两者成为正比关系,人们在建造,提高了经济效益,但环境问题不可小看。所以,面对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情况,国家应呼吁政府及相关单位做出环境保护对策,特别是针对当下乡村改造,尽管绿色化改造理念受到无数人推捧,但在其实际建设改造过程中却难以实现,依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待政府和相关部门去解决。
乡村绿色化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乡村绿色生态现状可以摸索其发展的必要性,加强乡村绿色生态建设、发展多元的文明建设路线,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未来更加美丽的乡村,探索绿色建设新方法、新途径,有效解决乡村旧貌,融合绿色生态元素,打造居住舒适的和谐环境,确保乡村人民的基础生活设施设备,改变农村“脏”“乱”“差”等问题,设计乡村绿色化建设与农耕不矛盾,共发展,实现魅力乡村绿色化改造。
众所周知,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就意味着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位列第二,根据《京都协定书》要求,中国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3]。多次提高能源利用率、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解决能源结构等多方面问题,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乡村绿色化改造的绿色建设也刻不容缓。将资源有效利用,建设可持续性建筑,绿色建设不能损坏基本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绿色建筑能长期满足人类健康需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谐共处,乡村绿色化改造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还减少了淡水浪费、节约材料和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净化空气质量、保护自然环境受破坏等多种问题。绿色化改造主要有以下特点:
绿色化改造建筑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建筑能使人心旷神怡,给人享受感,推动社会进步[4]。当人们在建筑活动中享受时,要时刻有社会责任感,绿色化改造减少以促进生态发展为原则,向往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处和谐,共同发展。例如,探索如何在乡村打造农业基地、适合老年人休闲养老的场所、体育竞走比赛项目、农业科研成果等多种设施建设,真正实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乡村样貌,建造青山绿水的乡村,做好宣传,引进各地游客,彰显乡村热情好客、独特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等文化特色,传播美好乡村形象,将居民住宅建造成有原生态风格的民宿,让进入乡村的游客有进一步的生态体验,加强对外宣传,以此来打造更美的乡村。此外,还要提高乡村居民人文素质,以使乡村居住环境更美更有名。
绿色化改造能积极带动其他更多新技术和新建筑的发展和应用,追求简单高效的技术满足发展需求;此外,绿色化改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源和资源耗损,绿色化建设中,尽量减少产生废物垃圾,让可循环利用资源发挥其最大限度的利用率,二次使用材料,确保不可再生能源的保护,充分利用好大自然中提供的一切可用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多种清洁能源,结合乡村绿色化改造所需,获取可以利用的资源[5]。绿色化改造要重视其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包括从太阳能的日光利用、空气是否流通正常、景观环境是否遭到破坏等多重因素考虑,为乡村绿色化改造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空间,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举个例子,无论高低处的居住环境都可以通过天窗采光,将阳光直接引入房屋内部,也可以采用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具有供热风功能,既减少了能量耗损,又通过窗户通风,室内外空气流通好,室内空气质量得到大大的改善,为乡村居住环境提供有利条件,保障居民有强壮又健康的身体素质。
对乡村进行改造,其对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影响过程可想而知,改造过程难免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操作稍有粗心大意,自然资源和环境就会备受损伤[6]。更何况目前中国人口数日益增加,自然环境里可利用资源渐渐减少,面对自然资源枯竭状况,国家及政府绿色改造管理理念便由此诞生,这一理念的推行主要目的就是在乡村改造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各种资源使用率,这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改造设计,而更应该是对传统建设技术的改革创新,使其能适应现在新时代战略的发展方式。但就目前现代改造中,政府部门在开展绿色化改造时,依然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改造建设离不开水资源的应用,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很多施工改造单位措施做不足,没有在改造现场布置处理池,以便收集雨水,节约水资源,也没有设计相应的节水型流量设备装置,进而使雨水资源流掉,改造时运用更多的水,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7]。
绿色施工理念兴起时间短暂,近年来才引发人们关注,因此,在大部分人看来,绿色施工与自己关系不大,距离远,暂时用不着这样的绿色理念,结果可想而知,改造过程是否绿色环保、是否有资源被过度浪费等方面都没有考虑在内,其绿色施工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除此以外,施工改造技术未能同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相结合。若改造工人绿色化意识不够,无形中就会阻碍绿色化改造的实际应用。
改造过程中没有严格根据绿色化改造的设计图纸中的规则施工,也没有组织开展改造施工相关工作项目。并且,在改造材料购买方面,没有认真对比选择节约型材料。例如,乡村古桥改造,要考虑原材料的收购工作,同时确保场的硬化,降低材料浪费。设计原材料节约方法,圆盘钢筋处理好,钢筋采用与钢绞线一同下料,避免浪费更多钢筋材料;钢筋的加长使用闪光将其对接,以保证钢筋可以多次使用。另外,在混凝土中可以适量掺入化学减水剂,限制领取水泥料,合理利用落地灰等,避免浪费更多水泥。混凝土搅拌要准确用量,控制好搅拌材料,减少因误差产生的多余耗量。整个改造施工过程都要以节约成本为中心,保障大桥质量的同时又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降低成本耗损,结合实际现场,实施标准、规范及优化的大桥改造。每种一建筑物的改造都需要仔细分析其环保性,坚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绿色建设起步比较晚,因此,无论是在绿色改造技术方面,还是关于绿色意识的管理方面,都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制度管理标准,最常见的比如,在改造时未选择绿色施工材料,购买材料的过程,缺乏对比性价比高的材料意识,比较其节能性以及是否达到环保要求等,这些材料的选择都需要做全面对比考虑。其次,在整个改造管理中,改造技术不够高,没有相关技术保障环境的破坏小,将损害降到最低,而且,改造工人缺乏绿色施工意识,不明确绿色化改造的作用,有待相关工作人员对施工中加强绿色化意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重视该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有效解决问题,提高乡村绿色化改造效率。
传统乡村建设发展有一定缺陷,要进行乡村绿色化改造与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传统建设基础上摸索新方法,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原则,建立原生态环境,保护农耕资源,以保护环境为发展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着手改造乡村村落、居民环境、农田耕作、道路交通,以及山水等状况,力求改造这些元素,将这些元素应用于建设乡村布局、做好规划、建设景观节点和选择材料等内容,建设绿色化乡村,建设绿色化生态,实现双碳发展目标[8]。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此为发展取向,倡导绿色低碳循环,推动绿色环境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加强乡村绿色化管理措施,深入工作人员绿色环保意识,改造全新的绿色乡村样貌。
有一定的经济政策作为支持条件,能有效促进乡村绿色化改造的工作开展。对于绿色化建设而言,实施鼓励政策能够有不少好处。首先,要全面考虑好每一方的利益,在此基础上,给予优惠,例如,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优惠等。另外,完善激励政策,多鼓励改造单位,使改造单位重视绿色化建设,认识其重要性,并给予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绿色化改造就是要以改造单位为带头作用,改造单位自觉高效地开展绿色化建设,带动工作人员主动一起学习绿色改造技术,切实将绿色发展落实到实际建设。
乡村改造要实现更加稳定持续地发展,使国家经济建设和建筑能绿色发展,那么,在绿色化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政府就应该加强绿色施工理念,将绿色化改造深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内心,正确认识绿色化建设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当前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但自然资源不是无限的,随时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突发状况,特别是在各行各业建设的环境下,使得生态不得不面临恶化现象。在乡村建设中,政府部门要以绿色化改造为首要目标,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发展,并能将其付诸行动。乡村建设要契合国家“双碳”政策,为乡村发展寻找振兴新道路,弥补浏阳市大围山镇田心桥村绿色生态发展不平衡状态,为此,将绿色、生态、宜居等作为乡村改造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稳定发展,整合社会力量,响应国家号召,推进乡村绿色化建设与进步,政府加大其帮扶工作,投入相应的工程资金,建设幸福美满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