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志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讲师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将“慈善管理”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使慈善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近十年来,中国慈善教育由少数高校试点迈向加速发展阶段,开始由学术人才培养和理论传播拓展至行业人才培养,并出现多种公益慈善专业教育模式,慈善通识教育得到了普及推广。
面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我国目前的公益慈善管理人才数量有限,专业化程度、能力建设、管理经验和国际视野都有待加强,这些都直接制约了公益慈善事业的整体发展。从国内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现状来看,管理型、项目型、营销型以及研究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
2014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出台的指导、规范和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慈善人才培养政策”,“要加快培养慈善事业发展急需的理论研究、高级管理、项目实施、专业服务和宣传推广等人才”。
面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我国目前的公益慈善人才数量有限,专业化程度、管理建设、管理经验和国际视野都有待提高,直接制约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培养公益慈善人才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真正的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必须走学科建设和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明确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目前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办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业界主题沙龙与学术论坛中,可以看到一些学者对未来从业者专业能力的期待与要求,如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等联合发布的《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2010),就从使命倾向、能力以及素质3个方面提出了公益慈善人才素质模型核心维度。由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基金会中心网及明德公益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公益慈善行业专业人才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2013)就提出了公益慈善组织管理人才胜任力特征主要有:激情敬业与承诺、道德与价值、筹款能力、非营利管理、计划制订和实施、战略思考、有效沟通、多元化意识、营销和公共关系、志愿者管理、信息与网站技术、非营利财务管理、理事会和董事会发展、关系网络 等。
综合相关的研究,公益慈善领域的专业人才主要有如下4种类型。第一,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公益慈善组织的经营管理、资源募集、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工作,需要熟悉公益慈善组织的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第二,项目型人才:主要从事公益慈善组织项目服务工作,熟悉公益慈善项目运作的基本技能和主要流程,熟悉项目策划/设计、执行、督导、评估的基本原理。第三,营销型人才:主要从事公益慈善组织市场调查与分析、营销活动组织、筹款项目设计、媒体传播与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工作,需要熟悉营销的原理、方法、工具、技巧,对筹款、善因营销有独创性的思考。第四,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公益慈善管理相关的原理、机制、模式、方法等内容的前瞻性研究工作,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工具,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公益慈善管理作为一个专业或学科,需要进行目标与功能的定位。以发展公益慈善管理学历教育为目标的专业教育,首要的是明确专业的使命与人才培养定位。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教育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聚焦知识与人才两大核心要素,遵循“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基本培养理念。
第一,学科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中并没有设置“公益慈善”“非营利组织管理”等专业。国内高校大多都是依托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以专业方向的形式来运作。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一般有两种路径,即管理学路径和社会学路径。管理学路径偏向发挥公共管理跨学科的优势,从组织机构运作的视角去规划其专业课程,专业名称一般称为“公益慈善管理”,而社会学则偏向从慈善救济与社会福利的视角去规划专业课程,专业名称一般称为“慈善学”。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属性,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研究方法,到实践实习,大多来源于公共管理学科中“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的经验。所以,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应扎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沃土之中,汲取公共管理学科在跨学科知识整合上的优势与特色。与此同时,广泛汲取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本科专业建设应符合其交叉性、跨域性的学科性质。
第二,行业性。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广义的包括政府、公益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以及大众公益传播在内的一个整体,也就是社会所约定俗成的公益慈善事业、公益慈善行业或公益行业。这就决定了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公益慈善行业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行业业务操作能力、行业所需知识结构和较高职业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业管理人才,尤其是公益慈善行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实用性、专业性以及强烈的价值使命感,是专业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
第三,宽适性。无论是从公益慈善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特征还是本科专业的培养层次上看,均不宜把本专业过分小口径专业化、职业化。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应有一定的适应面,在规划专业发展时既要有效区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还要整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优势,满足当前高等教育所主张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应该在公共管理大学科背景下,加强公益慈善管理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的共性设计,特别是与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专业的融合与交流,能够使其适应不同层面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公共慈善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价值观和职业素质,被公益慈善行业某些领域、部门和岗位看好,这才是本专业培养特色的重要体现和社会贡献。
第四,引导性。行业需求是高等教育需要回应的重要问题,但公益慈善行业对高校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的现实评价不应是指导办学的唯一标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往往具有较强的短效功利性,而高校对公益慈善人才的培养,既要满足行业人才发展与需求,同时还应该瞄准国际国内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趋势,整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目标性地培育与发展科学研究。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实际需要,从本土化的角度去构建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同时,应有一定的高标准和适度的超前性,在尽可能适应现实的基础上,引导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慈善理念,具有管理人员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掌握公益慈善管理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拥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独立的处事能力、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公益慈善机构和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等领域从事调查研究、组织管理、项目运作、筹集资金与分析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有志于继续深造者也可以报考国内外慈善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或其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公益慈善管理专业课程从何而来,课程提出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实现课程的跨专业等,是公益慈善教育课程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慈善学、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育与实务训练经验的基础上,遵循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能力指标,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为例,尝试推演出国内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公益慈善管理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存在知识领域不明的突出特征,这也让诸多学者怀疑公益慈善管理能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来发展,因此有必要明确专业的知识领域与专业范畴。结合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大致可以将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教育的体系划分为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学科概论、学科思想史、研究方法与技术、治理与领导、管理控制与评估、项目管理、筹款、传播、法律与政策倡导、使命价值与伦理、社会创新、实践实训共 16个知识领域。再根据知识领域拓展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根据知识单元与知识点的汇集,就形成了基本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5大课程类型模块。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而言,这5大课程类型模块分列如下:
1.公共基础课程群
基本素质教育课程群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体育课程、军事理论与训练、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实践技能等模块。建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社会实践等知识体系,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2.专业核心课程群
专业核心课程群由本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核心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按照逻辑序列关系构成,是本专业课程体系最基本的骨架,是为系统的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达到树立专业意识、引导职业能力逐步形成的目的。在规划专业核心课程时需突出公益慈善管理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科特色、融合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体现学科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前沿性,并尽量与国际接轨,避免不同课程专业知识点的重复或缺失。由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慈善学概论、非营利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策划与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公共关系与慈善传播、公益筹款、公益慈善政策分析、欧美慈善发展简史、中国慈善史、慈善法规、慈善伦理共18门课程46学分构成。
3.专业方向课程群
专业方向课程群,是根据学生未来所从事的领域和岗位需要而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战略规划、非营利组织治理、公益项目评估、非营利组织营销、公益品牌管理、公益创投与资助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共8门课程16学分。
4.专业实践课程
实践环节的设计不单是为了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最终应是为了毕业生能真正胜任相关的管理工作。一般由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习、团队建设、志愿服务共4门课程17学分构成。
5.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是为鼓励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而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搭建今后自身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在主修专业课程之外以模块化方式选择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实现跨学科交叉修读课程,从而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包括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宋庆龄慈善理念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慈善、慈善事业和公民参与、社会福利政策、公关社交礼仪、商务沟通、企业战略慈善、企业善因营销、社会影响力投资、公益创业、公益慈善组织管理案例、慈善组织管理实务、公益筹款实务、项目传播工作坊、国际慈善发展专题、境外公共慈善访学计划共19门课程36 分。
未来在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应避免单纯从管理学取向或社会学取向来进行公益慈善管理的课程设置,尊重专业的综合性、复合型学科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改变传统刚性的专业教学计划模式,建立以课程为基本单元,由多个模块课程平台构成的专业规则,以使学习者有更多的课程选择空间和学习途径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