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新视界 融合向未来

2023-10-05 18:51
传媒 2023年6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电视台原台长 胡占凡:作为我国最大规模的纪念世界电视日活动之一,中国电视大会的举办,是对世界电视日设立宗旨的忠实贯彻。这将是一场很有价值的会议,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对当前我国电视媒体更多地参与媒体改革创新,更快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实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有着重要意义。电视媒体作为传播精神力量的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电视以其最大众化、最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仍然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电视媒体人的立场与责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 姜文波:新中国的电视发展始于1958年,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电视实现了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成就。在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和春晚等重大主题报道和大型活动中,总台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努力推进“思想+技术”“艺术+技术”和“受众+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打造了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以技术升级换代促进广播电视向全媒体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发展深化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电视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生态体系,开创电视媒体发展的新时代。

欧洲广播联盟(EBU)总干事 诺埃尔·柯伦:在欧洲,人们仍然像20年前一样观看电视,每周有82%的欧洲人观看电视,这其中几乎有60%是年轻群体。尽管电视媒体面临竞争,人们仍然每天平均观看超过3个半小时的电视节目,在一些国家,这个数字甚至更高。电视把来自不同国家、传统和年龄段的观众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电视收看新闻、享受娱乐、接受教育、获取信息、了解文化等,电视将人们聚在一起,这一点在当下尤为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文华:对于电视而言,已不再是纯粹的传统电视机形式,它还可以通过笔记本、Pad、手机、投影等提供电视的入口。对于未来的电视,是否有媒体的复合宇宙或元宇宙场景?媒体的报道今后应该如何来打造全新的形式,特别是像元宇宙的世界杯观赏环境,以及基于元宇宙的节目访谈等,可实现在一个虚拟的演播场景内让各个嘉宾、专家都能出现在其中。但如果全球不能联手共同制定标准,恐怕复合宇宙今后在发展上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6月已有多个国内外的头部企业实现了联合,包括阿里达摩院、华为、腾讯、中兴、百度、Meta、微软、英伟达等,都进入到了这个“元宇宙标准论坛”中(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将有望为元宇宙的全球产业提供标准开发、组织定义等能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胡正荣:传统视听和智能视听的最本质分野就是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一下子多元化了,即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走向以用户为中心,从二维世界走向三维乃至更高维世界。视听平台的演变进程是“单屏—多屏—跨屏—无屏”。真正的“跨屏生态”是以用户所有的碎片时间和空间为场景来开发设计,而非以固定的场景为切入点去生产创造产品。我国视听业现在还处于“跨屏”初级阶段,五年之后的传统电视应该要建成跨屏生态,那时候中国的广电行业不再是传统广播电视,而应该是建成了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新型视听业,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渠道是多平台的,内容是多形态的,应用是多场景的,业态是多样态的,形成了非线性的、开放式的、新视听形态的大循环。互联网技术本身就是融合性技术,如果融合监管通道进一步完善,相信会给中国视听业带来更蓬勃发展的机遇,这也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导下,未来五年的电视发展,第一步是从电视业发展为新视听业,第二步是从新视听业向前跨一步,发展到全媒体视听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 汪文斌: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思想,持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理念,在重大主题融合创新上精品力作频出,打造了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全媒体传播矩阵。艺术的高度取决于思想的厚度,技术的精度决定了艺术的广度。在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中,或在更广范围的内容创新层面,思想、艺术、技术三者融合统一、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实现守正创新、切实提升重大主题融合报道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路径。电视媒体发展需要立足重大主题报道的思想之魂,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以“思想+艺术+技术”破解重大主题报道的痛点难点,以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合创新引领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这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的方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明品: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首次提出了“未来电视”的战略部署,要求加强技术路线、发展模式研究,以科技赋能推动行业重构,努力构建大视听发展格局。意味着国家广电行政部门已经按下了“未来电视”发展的启动键,也意味着“未来电视”成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依托,对于视听媒体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余年来,尽管频道确实在大幅收缩,但电视并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消失,而是以视频的形态与互联网融合,实现了新的迭代。电视的形态并非是静止的,其一直在实现变革,当下的电视也可以说就是过去的“未来电视”,可以预见的是,现在的未来电视将是现在电视的升级迭代。电视的技术基因是音视频技术,其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驱动着电视形态与运作模式的基因重组,能否跟上信息技术的革命步伐也决定了电视的发展命运。未来的电视能否赢得用户、实现新的发展,也取决于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

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 叶龙:视听信息的传播模型与传播规律是媒体融合的基础,是卡脖子问题,是流量密码,是文化认同、国际传播的关键,掌握基于信息计算的信息传播规律将占据未来发展先机。中国传媒大学基于信息计算,围绕人人智联的复杂传播场域和人机共融的媒体传播形态、机制,构建了全媒体传播理论体系,从宏观层面虚实融合媒体的信息传播理论、中观层面的群体认知传播理论、微观层面的情智信息理论入手,为未来电视的发展布局提供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支撑。不同电视内容形态要面向不同的垂直行业应用,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布局内容生产方式、内容传播方式以及终端呈现方式。内容的生产、分发、调度、传输要分布式、虚拟化,推动视听传播各环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视听表现形式与视听传播规律的有效结合,发展入脑入心的“语义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在未来电视服务模式方面的探索表现在:拥有面向直播活动的及时新闻智能生产实验平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播模式,建设完成了红色资源公益传播矩阵,创新提出无障碍信息传播服务模式。

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边建: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下,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战略引领、规划指导、政策支持、行业实践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并逐渐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功能化拓展。主流媒体通过搭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把功能拓展到城市治理、社区服务,有效推动政务数据融通与链接,推动政府效能提升。二是协同化推进。媒体从数量增长、同质化竞争,转向“资源集约、结构优化、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高质量发展。三是全场景渗透。媒体充分发掘驻地资源,深耕垂直领域,逐渐形成了产业链条和地域生态优势,为用户提供了全场景服务能力。当前,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呈现出三大特性,一是电视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二是电视人才队伍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先天优势,三是强互动重服务让电视的受众黏性尤为突出。

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 赵梅:电视的变化,从满院子人挤在一起看黑白电视,到一家拥有一台电视,到有两百个频道可供选择,再到互联网、智能终端与电视大屏产生多元联动,电视产业也在经历一届又一届的递进发展。时至今日,传统广电的经营正面临压力,根据CTR媒介智讯的统计,2022年1-9月,中国电视广告刊例花费同比下跌13.6%。但不变的是,电视仍然是最具传播价值的媒体形式。电视经营者的优势依然存在,超过12亿的观众覆盖不变,观众的黏性和家庭场景不变,可信度之首的地位不变,品牌营销的强大背书不变。在传播介质上,未来电视是跨屏和跨网的,成为融入所有数字媒介的超级入口;在交互方式上,未来电视不仅突破时间限制,更综合运用5G、8K、AI、AR、VR等技术,实现沉浸体验和人性化的丰富交互,实现虚拟和现实世界有效融合;在内容上,供给方更加多元,既包括广电、内容公司、网生自制,还将延伸到娱乐之外,构建全场景的大内容生态。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平:超高清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高分辨率、高动态、高帧率、广色域等特点为观众带来了更为精彩的呈现体验,在统筹全产业链成本和观看需求的基础上,如何富有成效地利用好超高清视频技术?旺盛的视频内容生产需求如何取得高效、灵活、低成本的收益?在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前端,应该更多地使用8K超高清设备进行拍摄,从而获取更多主体细节与关键内容相关的周边场景,可广泛应用于体育赛事转播、演播室多人访谈类节目录制、舞台剧现场直播、电视剧拍摄、城市慢直播等形式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未来,索贝将顺应融合媒体时代发展潮流,适应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发展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探索超高清视频技术等前沿技术更广泛的落地应用场景,与各行各业构建能力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共同促进面向未来电视的更新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