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秦风明
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前行,穿过错落有致的层层梯田,长治市壶关县树掌镇紫泉村映入眼帘。海拔1600多米的地理位置,这里,山峦叠嶂、村落古老,或梯田环绕,或密林掩映,拥有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这里,“景相融、山相连、路相通、田相连”,构成了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田林园”水墨画。
近年来,树掌镇紫泉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与农业、手工艺、民宿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着力形成全景域体验、全过程消费、全产业融合的全域乡村旅游模式,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幸福感越来越强。
5个村合一的紫泉村面积7.4平方公里,现有村民197户537人,在新任村支书赵杰的帮助下,村民任孝方、任茂杰和任东方,都搞起了“双休日经济”。他们把自家“老屋”改造成上下两层的“农家乐”,设置12~16个床位,管三餐便饭,每人每天只收50元钱。这样亲民的价格,吸引了众多游客,每年都有外地游客来紫泉村避暑,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前几年,镇党委、政府又投资3万多元,帮助紫泉村栽种了600棵、30多亩西梅林,今年开始进入挂果期。西梅原产于法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A、矿物质等,能保护人体肌肤和发质,有助于骨骼生长、牙齿发育。
“好山好水好风光,不开发出来,实在可惜!”包联紫泉村的领导是壶关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杰说。为了加快发展,壶关县引来了几个开发客商,参观调研,座谈交流,探寻合作商机,并对乡村旅游做了整体规划。树掌镇党委书记刘智说:“为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县里要求紫泉村按照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要求,发展‘全域旅游’,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为此,镇党委、政府把产业发展资金集中使用,先后投资80万元、200余万元,修建了‘紫泉山居’‘高端民宿’。”
蓝天白云,溪水淙淙,青山如画。走进紫泉村曹家背民宿开发项目,就可看到一个拥揽山水田园的美妙之地。6栋建造别致古朴的民宿错落有致,配上一段传说,让这里多了一份神秘感。走进民宿房内,红砖墙的粗犷自然与原木家具的独特肌理,使得民宿别有一番风味。村會计任德强说:“这个民宿项目投资200多万元,今年7月才试运营,已有两拨游客前来游玩,反响很好,前景值得期待。”
紫泉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秦斌介绍:“为了增加村民收入,我们提出发展‘平菇经济’,规划发展40户农户,免费为他们发放菌棒。目前,已有7名党员报名参加,每天可采摘100多斤平菇出售。下一步,村‘两委’计划从村民手中流转闲置土地,建设平菇大棚,带动40余户农户发展产业,年人均可增收2000元。”
为了解决出行问题,长治市住建局驻村工作队投资25万元,在10公里长的出村主路上安装了66盏路灯。到了晚上,明亮的灯光下,妇女们也像城里人一样跳跳广场舞,很是尽兴。同时,驻村工作队还为村里安装了广告推介牌,每年还给村民发放米、面、油等福利,为村里推销党参、小米、麻油等土特产,工作队为他们办的好事数不胜数。
坐落在高山之上,既是限制紫泉村发展的劣势,也是村庄破旧立新的契机。“从‘农作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变,正是村‘两委’的‘规划’。”镇党委书记刘智说,“以后再来,目之所及都是采摘园、中药材、连翘花,希望借助乡村旅游,为紫泉村引来更多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