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显, 霍洋洋, 毕建强, 王乐平, 赵英杰*
(1.驻马店市板桥水库管理局, 河南驻马店 463000; 2.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 河南驻马店 463000;3.河南省板桥渔业有限公司, 河南驻马店 463000)
大水面渔业是中国特有的渔业生产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 只有中国实现了充分利用大水面渔业资源发展绿色、高效、生态渔业。
大水面是湖泊、 水库等内陆天然和半天然大水体的统称。 据统计,我国湖泊可养面积187万hm2,水库可养面积200万hm2, 占全国内陆可养水面的近50%。 我国大水面渔业历经了天然捕捞、捕捞与增殖结合、以养为主、生态渔业四个不同发展阶段,为满足我国人民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动物蛋白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大水面渔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以满足人民对优美水域生态环境和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为目标,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根据大水面所处地区的年降水量、 控制的流域面积、控制流域面积内的土壤植被状况、大水面水体生产力及承载力设计总产量, 在确保维护水体生态平衡、以鱼净水,具有合理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确定投放品种、数量、规格,避免出现商品鱼规格较小、破坏生态环境或浪费水资源等情况发生。
大水面以投放滤食性净水鱼类鳙鱼和鲢鱼为主。 鳙鱼具有梳状鳃耙,能够滤食直径大于50 um的浮游生物,白鲢具有海绵状的鳃耙,取食范围在10~1000 um之间,鳙鱼和鲢鱼的食性有重叠,由于鳙鱼的养殖效益较高,投放比例一般为鳙鱼:鲢鱼85∶15。根据多年实践证明,山区型深水水库鳙鱼生长好,平原型浅水水库鲢鱼生长好, 可根据水库库型等实际情况适度调整鳙鱼和鲢鱼投放比例。
为充分利用水面资源,根据水库生态条件,科学适度投放黄颡鱼、黄尾鲴、青鱼、鳜鱼、鳊鱼、鲌类、青虾等。 河蟹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很大,不建议放养;草鱼和银鱼在科学调研的前提下需谨慎投放, 避免造成对生态环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
建议投放当年繁育的体重0.15~0.25 kg苗种为好,当年繁育的苗种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投资小、见效快、 效益高, 在大水面生长第一年规格可达0.75~0.9 kg(年增重5倍左右),第二年可达最佳商品销售规格2.5 kg以上(年增重3倍左右),形成每年投放每年捕捞的轮捕轮放模式。 投放苗种规格太小,成活率低、容易从防逃设施较大网目的拦网处逃逸、库存苗种数量不易估算等; 投放苗种规格太大, 成本高、来源杂、易受伤,反而成活率低,风险很大。
一般苗种投放时间建议在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进行, 此时当年繁殖的苗种已达到体重0.15 ~0.25 kg;数量充足,可选择的机会很多;鱼类已停食,经拉网、困箱锻炼后体内的粪便等很快排出、鱼鳞收紧、运输成活率高。12月中旬之后一般应停止投放苗种,此时气温、水温很低,极易造成苗种在运输操作过程中冻伤,同时苗种在漫长的冬季体质恢复很难,成活率下降,特别是北方地区更应该适度提前投放。
不同地区的大水面地理位置、气温积温、年降雨量、控制流域面积大小、控制流域面积的植被土壤营养等情况差别较大, 以上情况决定着水域鱼产力的大小,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要不断总结,才能确定该水域适合的投放数量、养殖规模。 一般情况下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分界线, 南方地区单位面积投放苗种数量要多于北方地区,鱼产力大的水域适度多投苗种。
所投放的水产苗种要从信誉好、管理规范、具备相应技术力量的国家级或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及其他有相关资质的苗种生产单位购买。 若出现大水面库存大规格鱼种(0.75 kg以上)大量缺口影响第二年成品鱼产量、必需补充大规格鱼种的情况下,可适度补充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鱼种。 但大规格鱼种的来源必需是大水面培育的苗种, 坚决杜绝投放精养其他鱼类套养的鲢鳙鱼种,实践证明,精养塘套养的大规格鲢鳙苗种,存在携带病害的风险,而且为了保护主养鱼类品种的质量,在销售操作时,会造成鲢鳙鱼不同程度的受伤,往大水面投放养殖风险很大。
大水面原有的水产自然种群是维系水域生态平衡、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繁殖条件是水域鱼类自然种群兴衰最重要因素之一, 改造和改善鱼类繁殖条件,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是鱼类资源增殖的一项重要措施。
将每年放流时间安排在禁渔期内, 可以对增殖放流对象实施有效保护。 投放水域的选择则以大水面深浅交界处的近岸水域放流, 便于放流苗种就近觅食,并逐步适应周边环境。
鱼类繁殖季节,在大水面的合适位置,用棕榈、水草等制品扎成一定形状, 采用浮式和沉式两种固定方法, 有规则布置, 为草上产卵鱼类辅设人工鱼巢,形成人工产卵场所。
大水面应禁止投放河蟹任其自然生长, 即便是各项规定、 条件许可围网养殖, 也要控制养殖投放量,大水面原则不放养草鱼等草食性种类,禁止任何人为破坏自然产卵场行为。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汛期前,对沿岸裸露区播种水草,扩大产卵场所。
多数鱼类在繁殖季节都集群活动且行动迟钝,容易捕捉。 为保护鱼类资源,使鱼类不受干扰地生长和繁殖,在大水面边滩浅水区、水草繁盛区,放置人工鱼巢区等可能是鱼类自然产量场所全年禁止任何捕捞行为。
鱼类受到惊吓后,会出现应激反应,特别是鲢鳙鱼会出现一段时间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的情况,同时为保证大水面原有的水产自然种群有一定规模的繁殖群体参与繁殖活动,保障种群的补充和繁荣,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捕捞方案,实行渔业捕捞控制。
3.1.1 捕捞方式
采取“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和定置网自动进箱进行捕捞。
3.1.2 捕捞时间
“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应在每年的10月以后到次年的5月前进行,这个时间段水温低,鱼类的活动及生长缓慢,捕捞活动对鱼类的生长影响较小;定置网自动进箱捕捞法的时间为5月中下旬到10月份,该时间段水温高,鱼类活动能力,很容易形成产量,由于该捕捞法是根据鱼类的活动习性自行游进网箱内,鱼类没有受到惊吓,所以对高温季节绝大部分鱼类的生长不会造成影响
3.1.3 网具使用要求
联合渔法所使用的赶网、 拦网网具的网目在中间段各设置200 m长度以上、 网目在14.5 cm以上的尼龙网片, 定置网自动进箱和联合渔法捕捞的集鱼网箱宽度大于6 m、长度大于100 m,网箱的中间段应设置长度50 m以上、 网目在14.5 cm以上的尼龙网片, 保证达不到上市规格的鱼类在赶网过程迅速漏走。 集鱼网箱的末尾段的应设置网目小于5 cm,长度在20 m以上的尼龙网片, 因为集鱼网箱的末尾段虽然是鱼类进入网箱后最容易迅速漏走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大规格鱼种部位, 但该部位通常也是成品鱼从网箱进入活鱼运输船的部位, 网目过大极易刮伤鱼类身体各个部位的鳍条, 造成鱼类销售外观质量的下降。
要求捕捞人员熟悉每个捕捞环节,操作熟练。
3.2.1 捕捞时间
严格按照国家渔业法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禁渔期要求进行捕捞作业。
3.2.2 捕捞方法和工具
对于底层鱼类如鲤、鲫鱼等,大水面捕捞难度较大,应结合自身水域的特点,在遵守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采用合法、合理网具捕捞。近年来,个别大水面经营者忽视了政府禁渔规定,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大水面经营者在捕捞时间、品种、规格、方法、工具等方面一定要合法。 禁止使用化学诱捕、电捕、 鸬鹚捕等一切上级管理部门禁止使用的捕捞方式。
以上对大水面生态健康养殖几项关键生产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 但大水面要真正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要有一定的生产技术措施,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如:渔政管理、防逃措施、品牌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