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兆宇 王安旭
办学特色
我校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学院发扬延安鲁艺的文化学脉,始终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培养地方所需的艺术人才,为地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服务。
产品设计专业成立于2009年,我系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教学原则,完善以培养实用性设计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坚持艺术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探索设计与科技结合的发展路径,培养技术能力完整、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及产品设计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够把握产品设计的国际发展趋势,富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对产品设计人才的需要,能在专业设计、研究和管理等部门从事产品设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多感官白噪声音响
设计者:杜兆宇
指导老师:王安旭
院校:吉林艺术学院
作者阐述:一种多感官应用的白噪声音响,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元素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放松效果。在视觉上,用LED灯光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让观众感受到不同的视觉体验。在听觉上,使用了高品质的扬声器和音响系统来播放白噪声,让观众感受到不同的听觉体验。在交互逻辑上,利用无意识设计理论,将百叶窗的记忆元素融入产品中,通过手动控制叶片的开合来控制灯光亮度及音量大小。
指导老师 王安旭
王安旭,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分会理事,吉林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教学实践项目中方指导教师,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省级教改课题6项;获得五项省级教学奖励等。
导师点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呈现出“天人合一、物我协同”的精神风貌。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23年的毕业展以“和合与共”为主题,体现了设计学院在学科中交叉融合、多维探索的成果,以青春之力、设计之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三年的疫情、三年的网课,让这届毕业生对生活的理解、对设计的认知有了新的提升。多感官白噪声音响在声音的基础上,增加了触觉和视觉的介入,使产品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出现了多个维度。当你用手来滑动控制键的时候,声音和光影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对人的心理安抚作用有了本质的提升,对人的关爱深入到了心理和精神的层面。
科技对产品的助力日益深入,我系的学生来源于艺术考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扬长补短”。在教学中发扬学生美学长项的同时,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利用科技能力,将其融入设计之中。本设计在声音的基础上,配合了视觉效果,使声音有了形象,形象有了声音,形成视听联动效应,是科技对设计的助力。
设计语言的应用也是本设计的一大特色,产品以圆柱形为主体,周围增设了百叶窗帘的结构,通过旋转的叶片,光线、影像得以展现,和日常生活中透过窗欣赏自然景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窗”是本设计的设计内涵语意,设计内涵能够提升产品设计的精神文化层次,内涵语意的植入是设计师和用户之间的精神沟通。内涵语意能否畅达用户,要看设计者对内涵语意的掌控能力。本设计对窗外景致的植入,比较恰当地控制了内涵语意的深度,利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識性经验,不论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历如何,都可以理解设计的内涵,也能够由此感受到设计师的所要传递的情感。
本设计的模型部分由3D打印完成,模型部分可以拆解和组装,内部电子器件由学生自行装配完成,体现了DFMA的设计教学思想,也体现了学生能力的完整性,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设计与科学的融合是该设计的良好品格,设计展现了科技的能力,科技增加了设计的魅力。追求科技向善,追求为现实社会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对于自己未来设计师身份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我们设计教学一贯鼓励和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