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亦君 刘胧
办学特色
我校设计创意学院工业设计专业面向未来美好生活,面向信息物理交融时代和先进制造技术,以问题为导向,倡导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创新,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工匠精神、系统视野、策略思维和社会责任的新产品及其服务系统的创新设计践行者与促成者。培养学生理解产品及其服务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关系,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方法与工具,理解产品与品牌和商业的相互关联,以及对新技术和新商业范式变革的独立思考能力。
“KNEAR- 聆膝” 听诊关节健康监护系统
设计者:卢亦君
指导老师:刘胧
院校:同济大学
作者阐述:“Knear-聆膝”以穿戴式的运动护膝为载体,呈现了一种创新的关节健康数字监护系统。其利用压电陶瓷材料收集人体运动能量,并通过接触式麦克风分析关节活动产生的声音判断是否存在关节疾病。在必要时,该系统还能通过自动充气气囊给予关节额外保护。“Knear-聆膝”通过自动听诊关节音实现了全天候、非侵入式、高精度和适于早病初筛的诊断,这种数字健康监护系统的推广将有助于降低关节病发病率,同时帮助关节病患者进行自我监护和康复。
指导老师 刘胧
刘胧,工学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人因工程设计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包容性设计研究中心第二负责人。长期在国内外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人因工程设计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德国科教部(BMBF)、中国科技部、国家留学基金委、上海市卫生局等资助的各类研究项目等。
导师点评:医疗健康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医疗健康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医疗健康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预防医疗和康复医疗比重的不断提升,传统的依赖医院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医院之外的资源如社区、家庭取代,未来将有更多的健康护理或治疗在家庭环境中完成。相应地,适用于社区和家庭使用场景的健康产品设计,也将是未来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考虑到这一背景需求,本毕业设计课题定位于社区和家庭医疗健康产品设计,期望设计师以更新的视角考察设计问题,为更温暖可持续的健康服务提供有效的产品设计解决方案。
另外,近十年设计的发展变化以及设计与其他学科更为密切的交叉融合,也使設计面对真实世界的领域更加宽广,设计的方法更加多样,毕业设计也需要在其内容、方法、成果表达等多方面体现设计学科的发展变化。学生需要在最后的毕业设计阶段,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需求出发,从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并发现设计机会入手,理解医疗健康产品领域的专业性设计要求,结合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设计概念并发展为最终的合理设计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进一步提升自己作为合格工业设计师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达成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
卢亦君的毕业设计作品关注骨关节病患病风险人群,从适用于社区和家庭使用的医疗健康产品出发进行设计审视,并在创新设计思维的指导下,以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和“治未病”理念作为引子,对未来关节健康监护产品的可能形式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设计探索,找到了以听诊方式对骨关节疾病进行长期监护的方法。由于医疗相关设计的专业性,在设计过程中他充分与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有效合作与交流,也提升了自己跨学科协调沟通和设计推进的能力。
毕业设计过程中,卢亦君综合应用四年所学,融合设计思维和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健康产品设计,在最终的方案中融入了“数字化”“新医疗”“可持续”的理念,为关节健康监护领域的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