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生态:将科研“变量”转化为绿色“增量”

2023-10-02 23:26:52
董事会 2023年8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种业种质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草生态”),是国内唯一一家以“乡土种源”+“数字导航”为核心的草业上市公司。经过近30年发展,蒙草生态形成了以特色种业为抓手,草原生态修复与草种、草产业发展、草原碳汇开发紧密结合的业态,确立了“聚焦主业,加快种业科研应用转化,服务绿色生态产业+”的远景战略规划目标。

公司一直以来坚持“先数据、再科研、后修复”模式,紧紧围绕种质资源科研创新、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应用这一主线开展研发工作,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项目方面,蒙草生态在全国成立18个研究院,为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公司累计承担多项专项科研项目,包括“草原风蚀沙化治理技术推广转化”“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黄河流域耐盐碱生产生态型优良草品种的高效繁育与加工利用”“呼伦贝尔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锡林郭勒盟草地多功能兼用型乡土草高效繁育与加工利用技术集成”“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等多项省级科研项目。

标准化工作方面,由公司牵头和参与制定的草种质量分级、草种贮藏、栽培管理、草种质资源库(圃)建设和管理等多项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公司已累计发布多项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

知识产权方面,公司累计申请专利多项,主要在植物育种、组织培养、良种繁育、种业生产机械、生态修复技术等领域。其中,公司申报的“一种矿山排土场边坡修复方法”的发明专利入选“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22年,公司凭借142项草种业相关专利量,名列全球草种业主要创新主体第6名。

2022年由蒙草生态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林草局草原研究中心等1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歷经两年筹建的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中心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制约草种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为实现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依托该中心,公司正积极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2022年,公司成功揭榜内蒙古自治区3个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优质苜蓿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羊草和冰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重要乡土草育种新技术研发与新品种培育推广”。公司完成“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三河偃麦草”2个植物新品种审定登记。目前,审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共32个,完成中苜10号紫花苜蓿、草原3号杂花苜蓿、中草26号羊草三个品种草转化。

蒙草生态充分加强了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利用,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2200种,涵盖生态修复、饲草、中草药等,共6万份;标本15万份;土壤150万份。

蒙草生态推进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升级完善数字种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种质资源全流程一码追溯,为优良商品草种推广及技术指导提供完整数据溯源跟踪服务;继续开展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分库建设。

公司是草原碳汇领域较早的参与者和实践者。2010年即成立了内蒙古碳汇评估研究院,2021成立了碳汇科技公司,先后开展了呼伦贝尔、兴安盟等森林、草原、农田、湿地碳储量评估研究,出版《碳汇概要》《呼伦贝尔市发展草地碳汇初步研究评估报告》《内蒙古兴安盟林业碳汇初步评估报告》等。

目前,公司是国际和地区草原碳汇行业标准制定的牵头方。公司正在推进国际标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碳汇功能评估技术导则》制定,牵头制定《草地固碳增汇减排标准体系》等多项草原碳汇标准。这些标准是草原碳汇开发、计量、监测的依据,是草原碳汇交易的基础。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蒙草生态将牢记嘱托,扎根荒漠、染绿大地。

蒙草生态供稿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种业种质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11期)2016-07-20 10:58:25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4期)2016-06-19 18:32:58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24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5期)2016-03-20 10:57:16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