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 王二帅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22 年4 月25 日,教育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新修订通知,指出“要鼓励支持普通中小学根据实际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对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等方面的教育提供支持。”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激发职业兴趣,建立初步的职业萌芽。本文围绕当前职业启蒙教育的现实困境,影响职业启蒙教育开展的原因?如何推进当前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
近些年,随着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职业启蒙教育。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推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现实困境,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现状:职业启蒙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实施力度不强;缺少专门的职业启蒙教师;在开展过程中缺少实践资源。
受传统教育影响,我国职业启蒙教育比较薄弱,自古以来就存在重知识轻技能的思想,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教育观需要发生转变,提出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缺少针对性政策与法律支持,在部分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成为一种应试课程。一方面现在部分中小学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在选择职业上家长与教师更多地倾向于教师、医生等传统职业,一味地按照成人的想法向学生灌输。忽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职业观的树立;另一方面我国职业启蒙教育起步比较晚,经验较少,在开展过程中缺乏专业性指导与专业教师,部分学校以劳动教育课程推进职业启蒙,但在开展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引导。
近些年国家一直提倡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通过开展专门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认识,树立正确职业观以及增强职业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学生对职业认识不再局限传统职业,拓展对更多岗位的认识。我国职业启蒙教育推行时间较短,在很多方面需要完善。目前在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这门课程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部分教师在开展过程中缺少实践性且中小学对于职业启蒙这门课程没有对教师进行培训,导致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更多的是自身的经验,缺少科学性知识。
一方面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更多关注知识传授,没有意识到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具有一定教学任务与教学要求,课堂授课不愿意结合本堂课内容与职业启蒙相融合。同时,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不能很快见到成效,教师很难从中确认学生的学习状况,部分家长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这导致部分教师不愿意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这就降低了中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对学生的指导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2020 年4 月25 日,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新修订通知,指出组织职业学校对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等方面的教育提供支持。职业教育学校本身有很多实操课程与实训基地,中小学生掌握对职业的初步认识与职业体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很多职业院校本身拥有的资源有限,与企业合作也比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产业,但职业院校本身缺少,不能提供更全面的、新型的场地。单独依靠职业院校的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建立职业院校、中小学与社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启蒙教育的推行。职业院校与中小学在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合作时,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很多合作更在浅层面。政府配套及实施政策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呈现区域差异问题。
近些年推行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早期职业认知,树立职业理想。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实困境?首先相关法律及政策不明确;其次部分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时更多的是浮于表面,忽略更深层次含义;最后中职院校与中小学联合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提供实践课程,但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受限,社会各企业资源共享意识较薄弱。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行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对职业启蒙教育的规范。但专门针对职业启蒙教育的相关政策与法律仍不完善,缺少整体系统规划。首先,开展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缺少经费支持。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将职业启蒙教育的经费支持纳入教育财政保障的范围内,中小学校教育经费一般由地方政府支付,除去正常教育教学支出,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经费不足。其次,国家颁发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积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但由于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开展力度有所差别。部分地区缺少对本地区职业启蒙教育相关针对性文件的颁布,久而久之中小学在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课程时一带而过,并不能起到实质性效果。最后,职业启蒙教育政策比较少,在这一方面教育领导部门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与经济制度的调整,制定出符合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重知识轻技能导致学校、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关注成绩,忽略对为什么受教育的思考。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才开始进行就业指导,对未来职业选择迷茫。职业启蒙教育在基础教育开展,目前过于“表面化”。
首先,学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缺少整体系统性规划。常见课程教师根据自身经验或通过搜集资料作为课堂内容,缺少专业团体;或带领中小学生参观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学生对职业认知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忽视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没有发挥职业启蒙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专业性薄弱,职业启蒙教育是发展初期,没有一套完善的职业教师培训体系,有部分学者指出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这势必加重教师负担及加大对教师专业性要求。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自身有更多教育教学任务,无暇分身。最后,部分地区家长受传统教育理念及职业理念影响,对职业启蒙教育支持程度低。家长对子女潜在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关注度比较低,这说明家长总体上还缺乏对职业引导的意识。从上述分析可知,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彰显“表象化”“边缘化”。
近些年国家颁布一系列文件鼓励职业院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职业教育学校本身具有比较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拥有较多的实训基地,对中小学资源共享,加深学生对各职业的理性认知,更加客观地看待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价值观。
首先,职业启蒙教育在社会推广力度不大,关注度低。一方面,当前我国职业启蒙教育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法律政策及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校作为教育教学主体有传递教育信号的功能,正是因为学校关注度低,导致大众、家长、教师对职业启蒙教育的不重视。其次,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在社会、学校、家长之间没有形成教育合力。上文中也提到职业教育学校对中小学提供实践基地,但由于自身资源有限,职业启蒙教育推行受到限制。社会资源、职业教育资源、学校资源之间没有制定相关体系,开展过程缺少社会资源的支持。目前校企合作局限于职业学校,受教范围是中职学生,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开展与企业合作容易发生“闭门羹”。
职业启蒙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职业启蒙教育的顺利开展。面对如今“内卷”的社会,学校、家长更关注学生成绩。通过良好成绩让学生考取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家长眼中“体面”的工作,这使得教育变得功利性。如何正确看待各行各业,树立正确职业观?中小学通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初步帮助学生对职业有一个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上文提到中小学职业启蒙出现的现实原因,如何突破当前现实困境,本文浅谈一些观点,改善当前问题。
要改变职业启蒙教育薄弱问题,需要具备比较完善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并制定明确的教育政策。首先,国家层面制定大的方针政策。一是完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各地区根据各地教育情况对职业启蒙教师开展定期培训,增强这类教师的专业素养。二是国家应该增加一部分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三是把职业启蒙教育作为综合评价中的三级或二级指标,提升地方政府、学校、家长的重视。
其次,地方政府加大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宣传,增加大众认可度。做好对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督察工作,派教育专员定期对职业启蒙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同时,在不违背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增加特色职业启蒙教育课程。
最后,中小学与职业教育学校加强教育衔接。职业教育学校不仅仅局限提供实训场地,也可以提供中小学师资。中职院校的教师一般是掌握较强理论与实践能力,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职业启蒙。
职业启蒙教育是开启学生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志向、劳动意识和培养学生初级的职业技能。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容易受传统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职业选择时更多地向学生灌输医生、教师等“体面”职业,忽略职业启蒙的深层意义。转变学校、教师、家长传统职业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职业观。
首先,中小学转变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定时举行职业启蒙开放课,邀请家长或企业参与其中。同时,根据本地区经济情况建立一套合适的理论与实践职业启蒙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加强与职业教育学校及周边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课程。其次,教师在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对职业有感性的认识,更注重发挥职业启蒙教育对学生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培养。做好教师启蒙,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部分教师受传统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希望自己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在将来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作为教师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职业观念。最后,对家长启蒙。学校、社区来联合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宣传活动,邀请家长表述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家长参观企业或实训基地,转变传统职业教育观念。
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仅依靠中小学校与职业院校合作的力量是远远不足,需地方政府牵线中小学校与当地特色企业,构建“官-校-企”三方合作机制。
首先,中小学校自身需建立特色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材料收集、课程安排及考核,保障职业启蒙教育在学校内顺利开展。同时,定期对各科任教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将职业启蒙融入学科教学当中。
其次,中小学校与职业教育学校联合建立一套细致地反馈机制,完善职业启蒙教育流程,使中小学了解学生该课程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对学生后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确立。
最后,职业教育由于资源有限,需要更多社会参与。校企合作不能只局限中职院校,受众范围扩展到低龄学生。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很多企业不了解职业启蒙教育是什么,不愿意合作;另一方面加强企业、职业教育学校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通过邀请企业、工厂的工匠大师开展专业讲座,培养学生树立工匠精神。
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一方面推动学生职业认知,摆脱传统职业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职业观,对今后人生规划有了初步认知;另一方面职业启蒙教育普及影响整个社会重新审视各行各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扩大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领域,为学生提供学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