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论略

2023-10-01 16:51:16彭勇
江汉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交融民族交流

明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发展迅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征越发突出。明代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致力于构建“天下一家”的政治格局,制定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在政治上包容共存,经济上交流互补,各阶层的社会流动性增强,各民族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化的深度交流和多向度融合不断加深。

一、“大一统”思想构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治基础

在传统中国,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内聚是以“大一统”思想为核心的,各民族的交融也是以“大一统”思想为前提展开的。“大一统”是政治上走向统一、维护统一的思想基础,也是全社会共同的向心力与回归的力量。早在秦汉王朝国家形成之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已有广泛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共同体。西周至战国时“大一统”思想已经萌芽,人们追求的“理想国”绝不是地方性政权,而是统一国家。秦汉“大一统”王朝国家出现后,“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大一统”已不单指疆域上的一统,而是一个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种要素在内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如王者无外、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华夷一体),建立“大一统”的格局,已经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共同追求,明王朝也不例外。明朝一建立,在国家层面马上组织编纂《元史》,既是宣示自己统治的正统和合法性,又清晰地表达:明朝取代的只是蒙元政权,继承的即是元朝统治传统中国的正统和合法性。因此,明朝对元朝的“遗产”多有继承,特别是对传统中国统治体系的继承。

明初中央对“大一统”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对“天地清宁”“华夷绥靖”的追求,实现北上伐元、取而代之,征战四方、以武功定天下,经略各地、天下归一等政治目标。其次体现在国家制度设计上,倡导“大一统”思想,实现“内治外安”的政治理念。朱元璋说,“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1) 。朱棣也认为:“夫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间?”(2) 虽然明朝也传承了传统的“夷夏观”,“内中国而外夷狄”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其民族观念和民族政策当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大一统”和“天下一家”的追求。在国家管理体制上,明朝既充分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皇权制、中央辅政制、科举制、铨选制和郡县制等,也充分吸收了前代行之有效的羁縻制、土司制等等,在对边疆和民族地区的管理上,采取了务实、灵活的政策,在维护王朝统治正统性的前提下,又能充分包容各民族的差异性,灵活处理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事务。明朝许多民族地区,还创造性地使用军民指挥使司、军民卫或军民府等建置,在继承传统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又体现出这一时期对民族地区管理的务实、灵活的一面。(3)

由此可知,明初倡导的“大一统”思想,并不是狭隘的民族观念,也不是政治强权,而且努力实现整合多元于一体、实现对“太平”和“大同”的政治共同体的追求。这样的政治追求,体现在明初政治的诸层面,如朱元璋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再如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其目的虽然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但能促成如此宏大航行的背后,一定有其治理方略和对“天下一家”追求的因素。可以说,“大一统”思想是中国各民族共同选择、共同创造、共同尊奉的理念和目标,是深入中华民族血脉的共同社会理想和政治价值。在此基础上,各民族在共同的疆域内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生生不息,才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二、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存在着互补和依赖是客观存在的,也使得不同经济类型之间的交换和交流变成强烈的主观愿望。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直接动力。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货币白银化,统一大市场完善,呈现出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为各民族更广泛的交往和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

明初,为了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有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也有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移民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明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屯田,主要包括民屯、军屯和商屯等形式。民屯,是把无田或少田的农民从地狭人稠的地区迁出,“移民就宽乡,或召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4) 。军屯是以卫所为组织的军事移民行为,它也是明代移民人数规模最大的屯田方式。军屯分布的地域极其广泛,军户人口的来源和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在全国范围内的交往和交流。(5) 明代普遍推行卫所制度,极大地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和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在北部边疆,大量归降和入仕中原的北方各民族被就近安置在卫所里,发挥他们本民族的特长,使之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商屯,是政府利用对食盐的控制和专卖,鼓励商人召募民人到边地开垦种植以获利,这在明前中期的北边、西北和西南边地都曾推行,客观上也促进了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到明代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商品市场活跃,诱发了全国范围内的且以商业性为特征的人口大规模流动,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已由官府主导转变为百姓的自发流动,农村和城镇的从业人口比例也发生了变化。嘉靖年间,上海松江人何良俊就说:“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6) 全国既出现了人口众多、服务齐全、商业繁荣的大城市,也出現了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商业市镇,出现了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还有来自海外的商品,北京等大中城市消费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边疆民族地区的商品。在河南省会开封,据《如梦录》记载,外地商贾云集,商品来自四面八方。开封的鼓楼一带街市,有天下客商,堆积杂货等物,每日拥塞不断,内有京、杭、青、扬等处运来粗细暑扇、僧帽、头篦、葛巾、白蜡等货,在开封城内,各色海菜、六安芽茶、四川黄杨、福建荔枝、京货、吉阳夏布、建宁红黄夏布等等都有销售,足见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之高。在明代商品化程度更高的东南沿海,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白银贸易网络,郑成功便是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海商。

在北方农耕和游牧经济交接地带,俺答汗招徕内地民众前去耕种,漠南蒙古地区的市场上销售有来自中原的生活和生产物资,内地主要农作物、基本生活用品均有销售。同时,在宣府、大同以及北京的消费市场上,来自草原上的物资也相当普遍,“我以缎绸、布绢、绵花、针线、索、改机、梳篦、米盐、糖果、梭布、水獭皮、羊皮金,易虏马、牛、羊、骡、驴及马尾、羊皮、皮袄诸种”(7) 。开设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九边”的马市把长城内外紧紧连接在了一起。边地百姓往来其间,“长城内外是家乡”,在明代后期的九边地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趋同性体现了各民族间的交融汇聚

一般意义上讲,交往交流是民族的生存所需、发展所需,是民族融合的起点,交流是交往程度的深化和内容的拓展,主要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实现民族间互补互利的共生关系。民族交融是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形成的稳定状态和过程,是民族交往交流的结果。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实现民族融合的民族交往交流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各民族基于不同经济类型的互补性交流,二是基于生存竞争和趋利避害驱动的人口流迁,三是统治集团发动的扩张性战争等。明代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分布极其广泛,尤其是边疆民族与内地民族、边疆与边疆民族之间,其规模、深度与广度均十分可观。明朝长达近三百年的统一和稳定,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交流和融合突出地体现了各民族之间形成共同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等等。

“大一统”观念的推行和王朝国家的稳定运行,为各民族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迎来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长城的修筑,稳定了南北秩序,建构新的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和平关系;入仕中原的“达官”化身为“忠顺军”,成为国家最可靠的忠诚卫士;南方土司积极参加到抗倭斗争和保家卫国之中。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共同的特征。

在北边,“俺答封贡”后,随着马市贸易的实行,明蒙双方恪守承诺,一直保持着和平友好关系,蒙古人与长城南北的汉族军人、百姓和商人的和谐相处,长城内外一片安宁,当时有官员称:“自俺答受封以来四十余年,中外宴安,可谓和戎之利”(8) 、“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9) 。相应的,北方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也互相影响,“长昂渐习华风,多食谷,饮酪餐肉必以盐,至夏则服布衣,与汉亡异。”(10) 边地文化也开始繁荣起来,边塞文人结社等文化娱乐活动,参与者除了文人、地方官员、百工、妓女等之外,驻守边关之将也参与其中,如戚继光、李如松、袁崇焕等均有较为丰富的文化活动,“听画角、胡笳时同作越吟”,独具塞外特色与豪情。边地各民族生活呈现出美美与共的特点,社会生活有明显的交融与趋同,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西南,土司制度既尊重了当地民族的风俗传统,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伴随着边地民族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中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位于四川西南部的上川南地区,处在汉人聚居区与藏民生活的康区之间,是汉藏文明的连结地带,明代在这里同时使用了州县、土司和卫所等三种管理方式,但差异化管理背后有着共同的追求。明中央给土官和藏民开设儒学,颁赐《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五伦书》等典籍,当地的文化水平显著提高(11) 。民族地区出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元素,西南民族生产、生活也出现了内地化的现象,如稻作农耕、纺织、耕读传家和多民族之间物资交流的集市等(12) 。土司的建筑风格向中原建筑模仿学习,出现了取汉姓、修家谱的现象,不同民族之间(包括其他民族与汉族、其他民族之间)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通婚现象。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出现交流和趋同的现象。在西南地区的民间信仰体系中,也出现了传统儒家信仰体系的内容,如关帝信仰、诸葛孔明崇拜和城隍信仰等。

明代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四个维度来归纳,也可以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及其内部的各阶层、各族群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中的碰撞与交流来呈现,还可以分别从国家层面、地方组织、基层社会等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研究,也可以采用多元学科方法,以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方法,利用田野考察、口述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手段,来丰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内涵。这也是本文以明时期为例来探讨中华民族多向度交融的一点体会。

注释:

(1) 《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丁丑。

(2) 《明太宗实录》卷30永乐二年四月辛未。

(3) 彭勇:《徘徊在近代化社会的大门外:明代的边疆民族观念及政策评说》,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5期;蔡亚龙:《元明边疆治理的传承与变迁——以明初军民府沿革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4) 《明史》卷77《食货志一》。

(5) 彭勇:《论明代州县军户制度——以嘉靖〈商城县志〉为例》,《中州学刊》2003年第1期。

(6) 《四友斋丛说》卷13《史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1—112页。

(7) 《万历武功录》卷8《中三邊二·俺答列传下》。

(8) 《明经世文编》卷450,涂宗濬:《机宜采择疏》,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47页。

(9) 《明史》卷222《方逢时传》。

(10) 《万历武功录》卷13《东三边四·长昂列传》。

(11) 《明英宗实录》卷216景泰三年五月戊申。

(12) 彭勇:《明代河南的军卫移民与文化传播》,《中州学刊》2014年第7期。

作者简介: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1。

(责任编辑 张卫东)

猜你喜欢
交融民族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我们的民族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真美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12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04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