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金辞世50年:打开奇幻世界大门

2023-09-30 15:13徐乃帅
看世界 2023年18期
关键词:托尔金霍比特魔戒

徐乃帅

1955年12月2日,英国作家J. R. R. 托尔金

多年以后,J. R. R. 托尔金的小儿子回忆了第一次听到“霍比特人”的情景:和往常一样,父亲托尔金背靠着火炉,站在小书房里,说准备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关于一个长着毛茸茸双脚的小东西,他问孩子们要给这个小家伙起什么名字,随后他自问自答—

就叫他“霍比特人”吧。

关于《霍比特人》的诞生,还有另一个更为耳熟能详的版本。身为牛津大学教授的托尔金,批改学生试卷时,看到一份空白的卷子,便随手写下了一个潦草的句子:“在地底的洞穴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以此为起始,托尔金逐渐创造出了一个有着完整神话历史体系,有着独特人文风貌的中土奇幻世界,在他的笔下,精灵、矮人、人类等种族不断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史诗。

1973年9月2日,托尔金逝世于英国伯恩茅斯,迄今50年,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位现代奇幻文学之父。

霍比特人跃然纸上

事实上,在白卷上写下这句著名的“开篇”后,托尔金好几年时光里几乎没有任何动作,直到他的孩子们到了会缠着父亲讲故事的年纪,托尔金仿佛才想起了当初搁置了许久的灵感,并在孩子们的不断提醒下开始“创作”。1932年左右,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的故事才基本完成。

正直、勇敢的比尔博,意外卷入了一场矮人的冒险,他们一路穿过高山密林,和半兽人战斗,打败了食人妖、巨蜘蛛,从哥布林和精灵的牢笼中逃脱,唤醒了凶恶的巨龙,最终获得了数之不尽的财宝。

最初,比尔博的冒险故事只在托尔金的亲友和牛津大学小范围里流传,直到1936年,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偶然看到了托尔金的手稿。《霍比特人》出版后,不出意外大获好评,出版社编辑询问托尔金是否还有续篇,对此,托尔金回信道:“关于霍比特人我实在想不出更多的东西可说了……不过我的确有很多东西要讲,很多已经写下来了,关于霍比特人所闯入的那个世界。”

于是,托尔金将更早些时候写的《精灵宝钻》、未完成的《蕾希安之歌》等手稿寄给了出版社,但不久后都被退了回来。托尔金显得有几分无奈,他回信道:“……霍比特人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他们可以很好笑,但他们的可笑之处是土里土气的,除非你把他们投入到一个更为强大与可怕的背景中去。”三天后,托尔金写信给出版社,说他已经写下了关于霍比特人全新故事的开篇《期待已久的宴会》。

这,正是《魔戒》的第一章。

奇幻世界从零开始

早在1917年,或许还要更早一些,《精灵宝钻》中所写的神话和传说故事就已经初见雏形。最初,年轻的托尔金只是发现自己的故乡没有什么神话传说流传下来,便“突发奇想”打算由自己创造出一套神话体系,以献给自己的祖国(英格兰),很自然地,这成为了日后托尔金所描绘的中土奇幻世界的背景设定。

但作为儿童读物出版的《霍比特人》,最初仅仅只是采用了中土世界的背景设定,并无意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相较之下,它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转折之处颇显随心所欲—以至于托尔金后来不得不进行了诸多修订和补充,让故事看起来更具逻辑性,同时修改了那枚“能使人隐身的魔法戒指”的设定,将其改为《魔戒》中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第二代霍比特人的故事,和中土大陆的命运紧密连结在了一起,故事设定不再仅仅是遥不可及的背景,由此,由托尔金所提出的现代意义上的奇幻文学孵化诞生了。

《霍比特人》的初版圖书

电影《魔戒Ⅲ:王者无敌》剧照

托尔金在漫长的一生中还在不断尝试着完善《精灵宝钻》以及相关设定作品。

“第二世界”是托尔金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第一世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第二世界”则是作者笔下的奇幻世界,作者所描绘的“第二世界”,也必须是“真实的”,是遵循那个世界的法则的,只有这样读者才能相信故事的真实性,更充分地去享受阅读的过程。

为此,托尔金不仅详细设定了中土大陆的山川地貌,编纂了数千年的历史年表,描写了每个种族的兴盛衰落……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作为语言学大师的托尔金,为精灵、矮人两个种族分别发明出了“昆雅语”和“矮人语”,甚至还对语义语音的演变进行了推演,创造出了几种方言。托尔金在这项工作上倾注的时间精力,很有可能超出了写作本身,再加上本职工作的内容也颇为繁杂,他的写作进程被大为拉长。

时光如梭,到了1949年,《魔戒》三部曲的写作才基本完成。和《魔戒》一起交给出版社的,还有再次经过修订的《精灵宝钻》,后者不出意料再次被拒,双方几番交涉,导致了《魔戒》直到五年后的1954年才正式出版。

关于《魔戒》系列取得的辉煌成就,已然无须赘言,完全可以说它奠定了现代奇幻文学的模板,并对相关影视作品、游戏等领域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似乎更值得一提的是,托尔金在漫长的一生中还在不断尝试着完善《精灵宝钻》以及相关设定作品,直到晚年依然笔耕不辍,尽管它的正文部分从未真正定稿。而那些宏观纵览或者细微幽处的变更,无不体现着托尔金对自身所提出的“第二世界”概念的践行与追求,同时也在传达着托尔金从丰富的人生履历中获得的关于神学与哲学的最深刻的思辨考量—或许,这才是托尔金的作品时至今日依然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的深层原因。

看见人性光芒

“但是最后,这股阴影终究会消失,甚至连黑暗也必定会退散,崭新的一天将会来临,太阳也会闪烁更明亮的光芒。”《魔戒II:双塔奇兵》的台词说。

托尔金年仅12岁时,父母便相继得病去世。成为了孤儿的他,和年幼的弟弟被一位神父收养,凭借才能与努力考上了牛津大学。

他曾明确地说过,“本书既非寓言,亦无关时事”。

电影《霍比特人》中的比尔博·巴金斯

当时的欧洲局势阴云密布,托尔金刚毕业不久,被征召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并且亲历了人类历史上几乎最血腥的战役—索姆河战役。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战争吞噬了134万鲜活的生命。当托尔金因染上“战壕热”被送回英国后,他所在的营几乎全军覆没。

战争结束时,托尔金的绝大多数同窗密友都已逝去。

而《魔戒》的写作期间,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托尔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小儿子上了残酷的战场。

两次世界大战中,托尔金看到了人类在欲望面前的脆弱和邪恶,看到不受控制的权力是如何带来毁灭,看到人的个体和个性被无情的机器所吞没,这些内容似乎都在故事中有所映射……同时,托尔金也看到了人类的团结和在绝境中所爆发出来的勇气,他如是写道—

这世上一定存在着善良,值得我们奋战到底!

然而,托尔金本人一直不希望有人将作品中的元素和现实进行对照,他曾明确地说过,“本书既非寓言,亦无关时事”,尽管同时他也表示“一个故事越是富有‘生命力,就显然越是容易引发各种寓言性的解释”,“很多人混淆了‘适用性和‘寓言二者,前者让读者自由领会,而后者由作者刻意掌控”……仿佛身为大学教授的托尔金,在漫长的执教生涯中早已对向他人说教感到疲倦,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当成纯粹的故事来看待。

唯有一个小例外。

1971年11月,托尔金的妻子过世,她的墓碑上刻了“露西恩”这个名字;1973年9月2日,托尔金追随她而去,按照他生前的遗嘱,墓碑上刻上了“贝伦”。而《贝伦与露西恩》,正是托尔金以深爱的妻子为灵感以诗歌形式创作的故事,也是《精灵宝钻》中的核心篇章。

两人过世后的第四年,由小儿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负责整理编辑,出版社终于启动了这位“奇幻之父”所念念不忘的《精灵宝钻》以及相关作品的出版流程,读者们这才惊诧地发现,《魔戒》系列中恢弘的冒险与战争,那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不过是中土大陆数千年历史画卷中的惊鸿一瞥。

那恍然是一个栩栩如生,波澜壮阔的真实世界。

至于托尔金和他所深爱着的妻子,想必已经携手前往了他笔下那魂牵梦绕的中土世界,去重现关于精灵公主和人类王子的美好爱情故事了。

更幸运的是,托爾金也为我们所有人打开了一条通往奇幻世界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何任远 hry@nfcmag.com

猜你喜欢
托尔金霍比特魔戒
“魔戒”
语文学家的美人鱼:托尔金的学科拯救之路
会飞的大鲸鱼
295美元一晚:美国纽约霍比特旅店
英美托尔金研究的第二、三波高潮
不做房奴,做霍比特人
托尔金的美学思想探析
《魔戒》原著作者托尔金将出传记片
《霍比特人》里的文字游戏
霍比特人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