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淑芳
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方式,其工作的开展对于深化改革经营管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等发生巨大变化,尤其受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影响,国企政工工作已经发生了新的变革与创新,其职能定位和工作模式均发生了改变。笔者针对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问题现状,结合政工工作实践,总结提炼出“五个优化”的思路和举措,以推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入到政工工作各个环节,持续提升政工工作水平,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工力量。
管理制度优化。通过制度规范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是国有企业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加强企业治理的重要一环。企业在加强政工工作中,应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和员工诉求,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判,从员工行为习惯、生产生活需求、问题困难等角度,健全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确保与党建工作制度、与企业生产管理工作高度融合。
工作理念优化。改变传统政工工作方式,解决传统政工工作中存在的观念落后、制度僵硬等各项问题。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加强对政工工作者的系统化培训,不断提高政工工作者思想政治水平和政工工作能力;要将政工工作人员的政工水平与业务能效结合起来,帮助政工干部实现“一专多能”;要在引进先进生产管理理念的同时,引入先进的政工工作经验和方式,推动政工工作理念与方式创新。
组织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在有序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应当从组织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政工工作,推进政工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国企政工工作效率。企业在遵循市场规律,适应市场需要,探索推进管理改革调控各项工作时,要把政工工作作为实现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让政工工作与国有企业实际运行进行有效结合,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加速器和助推器。
内容方式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员工的价值观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国有企业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企业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员工实际出发,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符合中央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业务工作做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员工业务素质培训培养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合,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实现“两手抓”“两手硬”;要从员工的工作实际、所思所想入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尤其要改变传统说教式,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日常生产生活当中,让思想政治工作有温度;要畅通企业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保障员工利益,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劳动关系,为员工干事营造良好氛围。
专业技能优化。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国企企业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国企政工工作者的新技术培训,让国企政工工作者学会用信息技术工具赋能政工工作,如运用“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让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工作;要加强国企政工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培训和选拔任用,以及考核和监督,“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让政工干部成为员工的率先垂范者,思想政治工作才有底气和说服力,才有基础;要强化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一方面,要坚持“人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从员工新的互联网“聚集地”出发,不断推动工作手段和举措创新,占领“新阵地”;一方面要推动全体员工向“主阵地”聚集,不断用主旋律、正能量引导激发、凝聚职工原动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