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
(晋中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观念逐步深化, 造成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不仅资源使用过度,还污染生态环境。 这两个问题对社会以及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基于此, 诞生了一种崭新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这一理念以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绿色和节能为中心, 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建筑设计,既能够起到对建筑施工的创新设计, 又能够更好促进绿色理念的实施, 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绿色建筑是指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 高效的使用空间,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和谐共存的高品质建筑。 从概念上讲, 绿色建筑主要包括三点:1) 节能, 这是广义的定义, 包括上述“四节”, 主要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2) 保护环境, 强调减少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 3) 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 和“高效” 的使用空间。 可以说, 这三个词是绿色建筑理念的缩影:“健康” 代表以人为本, 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适用” 是指节约资源, 避免铺张浪费, 不建造豪华建筑; “高效” 是指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 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 将绿色建筑的概念引入建筑业已成为一种必然。 建筑业对促进国家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 在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比如能耗过高,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等。 在建设项目中引入绿色设计, 以保持生态平衡, 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1]。 同时, 也能让建筑业的发展更加顺畅, 让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美好。
“自然” 和“建筑” 的完美结合, 是“绿色建筑” 设计的核心观点。 应用这种观点, 可以满足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 就是保护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第二个目的, 就是可以将绿色的资源融入到建筑之中, 让建筑的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 使自然与建筑相辅相成, 使建筑更加美观和优秀。 其次, 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节省资源。 最后, 不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 使人与建筑和谐相处。
1) 节约能源。 如上述所述, 材料需要选择绿色环保的, 但在实际施工中, 大部分施工人员仍会选用传统的能源。 他们缺乏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理念,因此, 我们必须要让他们认识到, 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 只有切实增加新能源的实际应用, 以太阳能替代传统天然气, 减少污染排放, 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 风能等新能源也可用于发电、保护自然和促进新能源的使用。
2) 节约资源。 将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引入到实践中, 其核心目标就是要保护生态, 营造美丽家园。因此, 采用绿色建筑的概念, 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护环境。 有了规划, 才可以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铺垫。 在工程建设中, 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并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计划。 首先, 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污水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 并划分出相应的排放区。 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来进行废气和废水的区分工作, 避免废气污水直接接触到大气、 水体,对环境造成损害和污染。 其次, 在选用材料上, 要遵循绿色的设计思想, 确保材料符合绿色环保的标准, 不能敷衍了事, 要严格遵循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方针, 加强循环利用, 尽量采用可再生的能源。例如, 采用可循环再用的复合板, 减少了不可再生的材料, 节约了大量的建材。
3) 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和谐一致、 动静互补, 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绿色建筑作为当前的热点建筑之一, 其设计的核心原则环境保护, 以确保绿色建筑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正式施工前, 技术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 详细的调查, 制定合理、 科学的施工方案, 使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环境。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 整体的设计要点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总体设计是基于当地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 文化条件、 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建筑设计的综合评价, 使最终的建筑充分吸纳各种要素, 达到最佳效果, 而不是因为仅仅关注某个地方, 进而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在做整体规划时, 首先要综合考虑现有地形地貌, 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同时还要考虑地形角度、 间距、 道路走向等因素, 使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得到充分的利用。 至于建筑的方位,只有在了解地形、 风的走向、 光线的照射方向之后,才能进行设计, 然后通过综合的分析, 从而决定最终的建设位置。 整个建筑的布局, 要根据具体的地形, 来规划地下停车场。 在设计交通流线时, 应注意行人和车辆之间的流动, 避免妨碍他人或车辆的通行[2]。
在完成总体设计之后, 就需要进行建筑单体的设计, 开展局部的设计。 例如, 在建筑外墙的设计上, 首先要考虑到自然光线, 让自然通风的形式取代家用电器等设施, 降低对它们的依赖, 同时, 减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 节约能源, 控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其次, 不能忽视室内设计时, 应确保在白天杜绝室内电器的使用。 除此之外, 还要有良好的采光, 以及良好的透气性。 选用绿色环保的墙面, 避免使用像甲醛等有害人体的建筑材料, 尽量选用具有良好隔音效果的材质, 以保证居住者的生活质量[3]。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再多的资源都是不足以称为富足。 尤其是土地资源, 由于目前土地资源的紧缺, 使得房地产价格不均衡, 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所以, 在进行建筑规划时, 要考虑到建筑密度, 对建筑占地面积进行合理规划, 不能一味地只追求宽阔、 大等标准, 还要有节制的理念,合理的开发利用是被允许的, 一旦超过规定的标准,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建设用地的规划中, 要全面统筹、 科学布局, 以实现节约土地的目的[4]。
实际上, 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的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 1) 采用环境技术体系; 2) 利用环保材料, 将两者结合起来, 可以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在建筑设计中, 由于绿色建筑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以, 在建筑的选址、 建筑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都与绿色建筑的建筑设计相结合, 从而对能源消耗进行控制[5]。
传统的建筑设计, 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 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在新闻上看到, 由于甲醛吸收过多, 导致住户死亡, 甚至还会对下一代带来损害, 这个悲剧的发生, 都是源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建筑设计。 因此,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到对住户健康的影响, 应从住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而进行设计。 同时强化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 为住户提供高品质、 高体验、 低损害的居住环境[6]。
在建筑设计中, 绿色建筑的优点主要有: 首先,它可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建筑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目前, 甲醛等有害物质日益增多,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 对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绿色建筑设计” 是最恰当的解决方案。 绿色建筑为人们所推崇, 也是后来的一种生活潮流。 其次, 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合理地安排了所需的物料和设备,避免资源的随意浪费和破坏, 不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建设项目的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环境保护方面, 现在更多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 环境可以得到更好地保护。 再次, 新的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实践。 利用这种绿色建材, 即使在拆除的时候,也可以回收利用建筑材料, 从而降低建筑造价, 使建设工程的收入显著增加。 同时, 通过绿色建筑的设计, 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稳定, 让建筑物的使用周期持续的增加, 并在地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 通过合理的绿色设计, 使建筑工程的布局达到最佳化, 减轻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 确保建筑的品质, 推动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 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严格控制施工环境, 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各项要求。 首先, 有关工作人员要实地勘察施工场地,全面勘察建筑周边环境, 并将气候、 水文、 地质等情况进行分析, 充分考虑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等相关因素, 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 并根据调查结果,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原则, 制订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为以后的项目实施打下基础。其次, 由于纬度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周边的风场特性, 为了防止热岛现象的发生, 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增强居民对建筑的满意程度, 保证人们在室内和户外活动都能达到使用要求, 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效率。 最后,在进行设计之前, 应考虑到建筑的具体使用要求,建筑面积, 投资, 施工周期等因素, 做好材料、 设备和人员的准备, 为以后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进行整体规划与结构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项目内外环境, 在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与生态性的前提下, 制定合理的建筑布局与结构优化方案。 首先,建筑布局是一项专业性强、 工序繁琐、 涉及范围广的工作, 因此, 在对其进行优化时, 应从结构层次、结构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优化, 在保证住宅建筑的实用与美观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地控制墙体的厚度和高度, 实现建筑的节能。 其次, 在住宅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过程中, 必须融入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 突破传统住宅建筑的设计模式, 以住宅建筑的结构优化、 节能减排为中心, 对住宅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细致的处理, 使住宅建筑的功能得到全面的展示。 最后, 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中, 应遵循简单对称的布局原则, 充分利用建筑结构, 严格控制软弱层,以改善工程的承载力、 抗震性能、 改善建筑布局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在建筑实践中, 应按照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积极运用绿色能源。 比如上海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建筑设计, 就充分地利用了绿色能源, 采用绿色保温的外墙和节能的幕墙, 节约了大量资源。 此外, 还采用了绿色环保房屋技术, 将原本能耗最高的建筑表面改造为一种能量调节装置, 这就是可以将废物变成宝贝的绿色能源。 水资源这一部分, 采用集雨系统, 将中央水池和屋顶的雨水收集、 处理, 然后再进行灌溉, 使天然水资源不被浪费, 充分发挥其价值。 同时, 博物馆还利用从屋顶收集来的太阳光,通过太阳能发电, 解决了大部分电力需求, 以及少量的热水供应。 这是一个将绿色能量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成功案例, 它不但减少了能耗, 而且还改善了整体设计, 让设计变得更加的新颖和合理。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 还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利用天然的资源, 像雨水收集再循环、 阳光采集再处理和清洁能源的再生等, 以科技手段为支撑, 与建筑设计相互结合, 从而改变传统建筑的设计方式, 鼓励更多建筑采用崭新的绿色能源, 缓解国内的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让绿色建筑同我们的国家一起发展[7]。
绿色建筑设计中, 有必要注意建筑材料的选择,尽量使用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小的材料。 目前, 可用的材料种类很多, 但并非所有材料都对环境有影响。在选材过程中, 要遵循环保的原则, 选择高耐久性、高性能的材料, 使施工遵循环保原则, 促进中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 生态混凝土和绿色水泥是当今常用的绿色建筑材料。 此外, 施工工艺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应注意环境保护, 以减少对环境负荷的影响[8]。
近几年, 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平衡, 使得本论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将环保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其正面意义非同一般,不但能够环保节能。 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质量, 增加了项目的效益, 这也是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所以,在建筑设计中, 建筑专业人士必须将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之中, 选用绿色的建材,并积极地使用绿色的能源。 力求使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最大化, 使建筑充分体现绿色、 节约能源、 满足人民对健康的要求, 使建筑与环境协调, 为社会和人民打下一个牢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