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宇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32)
从目前来看, 我国混凝土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材料属性和成分复合一般施工的要求,但由于工程中对于各建筑材料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追求更高的安全系数, 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然而从混凝土目前所具备的结构形式特点来看, 其构件色差固定化, 不够轻盈的荷载需要进一步检测改善, 因为混凝土结构注重美观与安全有机结合的属性。 混凝土的美观度如何,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如何, 对此, 严格把控混凝土的, 其实就是在确保其质量。
潇河智能制造加速器项目规划用地约90.43 亩,北至太原市小店区北格拟建路, 南至规划小牛线以北约414m, 西临太太路规划红线, 东至太原市市界。 总规划占地面积60287.08m2, 总建筑面积为113720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9920m2, 地下建筑面积13800m2。 地下结构为独立基础、 筏板基础、框剪结构, 地上结构为框架结构。 ±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775.5m, 最高建筑高度约57.75m, 结构最大跨度为9m, 人防工程的防护等级为常6 级、 核6 级。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抗震设防烈度8 度,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标准冻结深度为0.74m。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前期管理松懈、 采用商品混凝土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把关, 对垫层及临设等前期施工没有进行工艺流程组织技术安排, 导致一些成型的临时路面不断出现裂缝、 麻面起皮、 断裂面出现孔洞、 砂质层等等质量弊病。 不难看出管理懈怠和原材料把关不严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挽回的,我们不妨回到起点从混凝土的材料入手, 主要是由水、 砂子、 水泥等胶凝材料共同组成, 在这些众多的材料当中, 水泥浆属于是稳定性最差的拌合物,骨料稳定性相对较高。 因此在拌合物的配比上, 在控制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上, 需要重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材料间的均匀性。 其次,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要关注到混凝土的配合比情况, 采取更为合适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工艺, 如大面积修饰工艺: 干修法和湿修法, 局部修饰采用小型砧斧工具处理蜂麻。
水泥这种材料是混凝土中最活跃的参合料, 其活性物质、 化学成分、 颗粒细度最终决定其强度。施工中需要结合实施地理环境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水泥的使用。 当在混凝土配比时水泥的用量超配的情况下, 虽然表面看起来混凝土有较好的光泽度, 但是会导致其表面因配合比不协调龟裂的情况出现。如果水泥的用量较少, 或者是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小,都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磨砂感出现。其次, 在混凝土配料过程中没有把控好水分, 当水用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 最后, 混凝土浇筑工程中, 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分段分层的方式, 按照断面自下而上分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浇铺的厚度一般在40cm, 每层浇筑的厚度应当保持一致, 并且在浇筑完第一层以后, 需要在常温情况下放置2h 再进行下一层浇筑。
模板边加工不严: 模板在对缝的时候, 由于精细度控制不够严格, 导致了在拼装完成之后有较大缝隙出现, 使得水泥浆液渗漏。 正常情况下, 对缝都会比较小, 粗骨料无法渗漏出去, 水泥浆却会渗漏出来一部分, 随着水分的增加, 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发黑的现象。 一旦缝隙变大, 会加剧水分的外溢, 甚至导致水泥浆流出, 极大地影响到了整体的美观性, 后期会形成裂缝。
模板面不平整: 一些模板在储存时环境较差时,表面会出现翘曲不平整的情况, 并且这些模板在从加工厂到施工地的运输时, 容易出现暴晒、 淋雨保管不善等情况, 模板的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或磨损情况出现, 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进一步变差,影响到混凝土美观。
模板的装拆不慎: 模板的支设有时因钢筋制作的不规范、 偏差大不能按预定尺寸合模, 采用暴力紧固模板会变形露筋。 在经过振捣与混凝土的倾落冲击后, 模板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 这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外观受到影响。
结构实施中, 势必会使用大量的水泥, 而水泥又是一个较易产生化学反应的一种材料。 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 管理过程中控制不好极易对建筑产品产生不好的影响, 加上水化热计算的不够准确, 使现场的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不好,引起混凝土内部发生温度变化, 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更严重的是, 预埋在混凝土中的管线一旦接收到巨大的温度变化, 也会在开口处出现裂缝。 同时管线也会出现多处不规则裂缝。 这是由于多根管线所分布的地方不同, 有些管线的分布界面受到削弱时, 容易产生物理反应, 容易使薄弱位置产生裂缝。但如果预埋管线的直径控制地比较小, 直径空间小,同时线管的铺设方向与矼不在同一个垂直方向时,楼面裂缝的情况可以避免。 但如果相反, 预埋管线直径大, 空间大又与矼处于垂直方向, 就容易产生楼面裂缝。 正因为如此, 在分布多根管线或者直径大的管线的地方。
面对问题的出现、 自查自纠、 重点工艺执行制度不及时、 定期不定期检查缺失, 全面查找出现外观质量问题的成因、 漏洞, 深切剖析缘故, 认真研究方法, 落实整改方法对现有机制的运行进行深度的剖析梳理, 对公司制度, 流程等长效机制进行激活改善。
全面排查, 刀刃向内直面问题。 责任落实要“严”, 实行自查自纠分级负责制, 依照混凝土台账具体明确相关责任人员; 各项工艺清查要“细”,责任一条线在依照问题清单范围和必要工艺中确保自查自纠工作“到边到角”; 自查进程要“实”, 对所有呈现的质量问题分门别类, 重点分项记录、 专项治理排查情形、 重点问题及处置情形进行统一记录, 规定查纠时限, 确保查纠成效。
混凝土建筑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技术, 其特别看重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施工人员要熟悉浇筑流程, 精通建筑知识, 把握施工过程的重难点。 比如应该熟悉混凝土所需要的浇筑设备和浇筑方法, 设备操作过程的, 以及浇筑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能正确把握知识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不受破坏。
混凝土在施工的前后期都需要进行养护, 施工人员特别需要重视后期的混凝土成型、 养护的保温增长速率等问题, 要做到养护覆盖有效、 保持内外温差使得降温速度不要断崖式下降。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定期养护错过最佳的养护时间, 混凝土材料会有所变化, 甚至干缩或者裂缝, 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外观。
本工程所用的矼部位,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属于二类工程, 因此第一步必须是对工程中的矼所含有的碱成分含量进行分析, 绝对不允许施工单位使用高碱活性集料, 应该优先选择低碱活性集料或无碱外加剂。 一般情况下矼的成分不能大于5kg/m3, 并且必须保证矼外加剂的质量和成分配比是复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 在选择立面墙或者其他柱、梁等材料时, 必须优先考虑p525 以上的普通硅酸和早强型硅盐水泥。 细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 级配良好的粗砂, 其含泥量不应超过2%, 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的规定。 粗骨料选择0.5 ~2.5 的级配机碎石, 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的规定[1]。
在工程开工时, 必须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必须在施工现场配备专门负责混凝土材料检验的专业人员, 查看每车混凝土的小票和质量等级, 确认浇筑材料的方法是否准确。 专业人员必须对每车混凝土的进出站时间进行详细记录, 并记录混凝土材料的利用时间和利用结束的时间。 这种记录方式有利于分析混凝土材料在各个施工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能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成分进行实时检测, 确保混凝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2]。
从目前来看, 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会常用多种模板, 材料不一, 有木质的也有塑料等材质。 施工过程要对模板的细节高度要求, 不仅仅局限于模板的外型、 光滑度和质量等, 更应该注重模板相应的附件和角模甚至是支撑位置等, 要对模板有系统地全方位检查, 并在这过程中确定模板的规格和大小。一般从经济方面考虑, 所用胶合模板居多。 施工单
位在策划时应该从结构特征、 负荷量以及合同所约定期限和模板的自身情况等方面考虑, 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并且满足设计合理性。 模板自身应具备较强的承载度、 坚韧度和稳固度, 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冲击以及其他施工压力。
经过科学、 合理地排查和施工质量成因分析,是做好施工项目的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控制的基础,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观念和质量意识。 要从对施工质量控制的宣传开始, 让所有的参建单位都能意识到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得必要性,从而加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把控, 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的施工质量控制小组,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详细指导, 确保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地贯彻和实施[3]。 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工程公司能否获得经济效益, 而施工质量的好坏将有影响到企业的形象。 为了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质量控制问题, 项目管理中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总结工程经验。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管理执行水准, 推动质量目标的实现。 在建设过程中, 要根据相关法律、 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 对项目的实施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指导。 另外, 部分管理制度已陈旧, 管理过程中要完善相关制度, 以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并将各项管理清单和管理岗位的职责划分清楚, 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4]。
作为建设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实施者的专业能力与管理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要对管理者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来确保能力的适应性,以提升其管理水平。 其次, 实行绩效考评体系, 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 对管理者的业绩进行严格的考评,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奖惩, 以此来激励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此外, 要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 把管理目标细筛格化, 明确每个岗位、 每个管理人员的职责, 对有问题的地方要严肃问责, 从而促使管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 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5]。
如果施工期遇到炎热天气, 施工单位应该采取事先的预防养护措施, 必须严格控制温差太大所带来的施工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 施工人员要事先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养护”, 即采取防晒和降温措施,避免混凝土材料产生裂缝。 同时要保护好模板支撑点, 对其浇筑一定的水分保持湿度, 当完成这项工作后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仍需要进行及时的养护。后期至少保持14d 左右的养护期, 以使其能够充分保水凝结, 降低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养护方式和措施制定是决定控制裂缝的重要因素, 措施中预先设定浇筑时间段、 浇筑方法、 预计控制流程等内容。 大面积和厚度超过400mm混凝土浇筑首先确定分层斜向递增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开始前, 结合现场情况, 制定详细的分层浇筑顺序。分层浇筑方案包含综合分层、 斜面分层和分段分层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控制拌合料温度从而达到降低内部温度, 在浇筑工作开始前就要设定养护方式。为了避免裂缝问题, 就要对混凝土做好振捣与二次抹面和期间养护工作。 养护完成后对混凝土的实体质量进行专项检查。 对于如何检测混凝土材料应使用专业仪器, 一般常使用的有超声波探测仪用于对材料外观和内部进行全方位扫描, 同时在使用混凝土材料过程中, 应及时跟进混凝土的使用情况, 进行定时定位追踪。 特别是对其外部和内部的裂缝进行全方位扫描, 不允许放过任何一丝轻微的裂缝。一旦发现问题, 应及时向技术操作人员汇报情况,杜绝因材料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 在实施浇筑工程时, 对混凝土材料的严格把控和管理是重中之重的环节, 这不仅可以避免混凝土材料因自身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裂缝引发安全隐患, 也可以提高材料性能和寿命。 上文着重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了技术分析, 并且指出不同裂缝情形对应的技术难点也有所区别。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分析和判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取针对性的裂缝处理方案, 彻底规避施工材料带来的安全隐患, 不断提高施工材料的性能和使用率, 为生产安全提供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