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 旭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为职业教育领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2019年教育部国家教材委员会制定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2020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都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等新要求,并强调“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1]。为尽快提升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与开发必须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作为课程教学资源改革的重要项目之一,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最主要的载体和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具有高质量的动态化、立体化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对于构建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职业教育深度发展和人才培养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对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和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核心,将纸质教材与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通过AR、MR和二维码等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新颖的版式设计和丰富的内容编排,既充分发挥纸质教材完整性和体系性的优势,又体现了其数字化资源形式的灵活多样和服务的个性化等诸多特点,按照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形式编写教材内容,实现包含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堂讨论、课后拓展等环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融合与贯通,最终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应用构成一种新型数字教材[2]。新形态一体化教材通过开发建设丰富、多元的数字化资源,以及提供交互式、移动式的灵活便捷的在线服务,能够有效支持师生的移动学习与线上线下混合式互动教学,实现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的深度有机融合,从而使教材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教材呈现形式更加直观生动,契合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对于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师生搭建智慧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的纸质教材相对比,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将纸质化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相结合,既能充分发挥纸质教材体系完整性的优势,又能呈现数字化资源个性化和多样化等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其特点和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加突出:
1.2.1 教学资源形式新颖丰富,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了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的有效融合,具有内容新颖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学习直观生动等特点。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微课视频、课程教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辅助教学资源嵌入纸质教材之中,将颗粒化的教学资源构建成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通过数字化网络资源进行课前或课后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教师能够灵活地展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构,开发多种学习方式,拓展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为学生创造立体化、体验式的学习环境。
1.2.2 教学内容持续动态更新,引领教与学与时俱进
传统的纸质教材内容往往更新缓慢滞后,而重新修订教材需要经历漫长的内容修改、专家审核、出版印刷等多个环节,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能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和缺陷。教师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随时更新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实现教材的“迭代式”补充和修订,动态适时更新,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和信息化教学服务能力。同时,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包含了形式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多维度的演示和讲解,实现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的有效衔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实操能力,引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温故知新、不断与时俱进。
1.2.3 教学方式实现互动与沟通,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内容一般包括在线学习、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和成绩反馈等,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课前有针对性地发布学习任务,适时跟踪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等。学生根据个人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对于重难点知识及拓展知识等与在线的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还可以灵活利用学习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完成线上作业与布置任务,随时检验学习效果,找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实现个性化学习。
1.2.4 教材形式编排创新灵活,与专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对接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采用目前倡导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等形式,突破了传统纸质教材章节式的编写逻辑和排版方式。活页式教材是以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为核心,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编写而成,通过教材内容编排方式的大胆改革与突破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拆装”与重新组合,以任务驱动指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工作手册式教材是以岗位工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建立整体的工作逻辑和认知,完成所有的岗位工作任务,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和实践,有利于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特色化的教学要求。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决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政策,强调德技双修,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目标。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也没必要所有课程齐步走,而是应该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课程特点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如糖溶水,如盐入味。教材应将知识的内涵挖掘与外延拓展相结合、课堂专业知识教学与能力拓展相结合、职业情怀和职业文化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职业素养的新型技能人才。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应根据单元任务特色,结合思政目标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将经典的案例、视频等资源融入教材各个章节的编写中。教材中的工作任务应彰显高尚的职业情操,体现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确保技能提升与德育养成并肩前行。教材中要大力弘扬劳动高尚、技能为先、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另外,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奉献精神、责任担当等方面思政元素应全方位融入教材内容中,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其考核内容与标准反映了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标准,是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3]。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编写,深度融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全国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以工作岗位认知要求、行业职业标准和工作项目流程为主导,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重新设计教材框架,按照新要求编写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训或实践任务和拓展资料等。教材内容应以任务(项目)—实践—活动为主线进行设计,以“岗、证、赛” 融通为理念,以典型工作任务驱动学习过程,注重岗位工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将教材实践任务考核评价作为重要参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在活动与能力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岗位需求和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构建“教、学、训”人才培养模式。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强调“三个一体化”,即教材内容与数字资源建设一体化、教材编写与课程开发一体化、教学与学习过程一体化[4]。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倡导图、文、声、像并茂,要做到形象生动,需要趣味性强、直观鲜明的工作手册式教材配套信息化资源。“职业教育+数字信息化”在课堂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灵活性与便利性的优势,同时通过将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和微课等有机关联,实现纸质教材和数字教学资源的相互融通。一方面,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运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进行个性化、碎片化或互动式的学习。除纸质教材外,还应有与之配套的辅助教学资源包,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视频、教学大纲、说课、微课、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习题训练、实践指导、在线答疑等,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
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是纸质教材与在线课程有机融合的新型教材。通过纸质教材内容与数字资源相融合、在线课程同步开发与实施,实现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在线课程的有效构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信息化资源+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四位一体教学体系为核心,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共同发展。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从工作岗位任务需求出发,根据工作任务要求来选取并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融合数字资源、在线课程和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最终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建设的具体实施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与建设路径
《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是以“民航服务英语”课程为中心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教材内容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涵盖民航服务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服务过程,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教材编写团队在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3.2.1 组建校企合作开发建设团队,以“双元制”为依托,增强教材实用性,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脉络、后疫情时代各航空公司工作岗位服务领域新要求、突出学生英语实践技能的培养等诸多要素来开发和建设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教材编写团队通过分析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以机场服务和客舱服务过程和岗位要求为主线,梳理、归类和整合了岗位职业能力与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航前准备、登机服务、机上娱乐、安全检查、餐饮服务、入境海关申报、特殊情况和紧急情况、飞机着陆等20多个教学项目。同时,与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汇空港、空港善瑞等企业深度合作,落实产教融合培养机制,通过探索和实践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将职业素养恰当融入教材中,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和编排教材内容,实现校企共同“双元”开发教材和共同育人成才的目标,培养适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2.2 教材以民航服务行业标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本,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坚持把握“内容为王”这一原则,教材案例、岗位任务和拓展训练等都来源于民航企业,实现了教材内容与服务技能同步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与工作岗位需求相对接。一是紧跟民航业发展动态,从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出发,紧跟最新行业服务标准,强调民航服务的新规范和新知识,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二是坚持育人为先的教学理念,将民航服务精神有机融入教材,通过经典的示范案例和感人故事,培养学生树立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落实立德树人要求,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巧妙将经典案例、趣味故事融入教材之中,培养学生诚信、友爱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等;三是有机结合国家民航职业技能标准中的要求,选取近年来民航业发生的典型事件和案例,保证教材的客观性和普适性,如图2所示。
图2 《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教材课程思政建设
3.2.3 教材契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多元考核制度,强调针对性和实操性,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岗位服务能力
《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书证融通、德技并修、训育结合”为理念,不仅注重结合民航服务和工作岗位(群)的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同时还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紧扣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民航服务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教材内容与民航企业岗位标准、岗位要求的高度融合,逐步推进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考核,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提升核心岗位服务能力。
3.2.4 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数”“纸”融合一体化设计,实现“教”“学”深度融合
《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不断开发和建设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库主要包括五大模块:第一,微课视频库。微课视频特点是时间较短,内容更精练,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精心设计,做到把知识点讲清、讲透,有助于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第二,实操演示库。聘请专业团队对飞机客舱上的应急设备操作、应急处置的相关流程和重难点进行实景拍摄,所拍设备器材为真实环境中的客舱设备,涵盖客舱乘务员工作岗位中常使用的应急设备(如安全带、氧气面罩、救生衣等)和相关应急处置程序(如灭火处置、客舱失压处置等),可帮助学生掌握应急处置要点,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第三,习题训练库。习题训练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分析题和讨论题等,包含容易忽视的专业知识点,同时各类型习题合理搭配,避免学习内容的重复和单一。第四,案例教学库。案例教学以工作岗位的实际内容和具体真实案例为主,通过案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五,其他资源库。其他资源还包括课后任务、拓展训练、课后讨论等练习,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助和参考。
第一,《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以图文并茂的纸质教材和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持续动态更新。编写团队及时更新与调整教材,在开发与建设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后,并不是一成不变地长期使用,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在纸质教材总体形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及时对教材和教育资源进行更新和替换,紧跟民航岗位实际需要和行业最新趋势,实现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案例、新标准的快速融入,其内容新、灵活性强、时效性高,实现因材施教,服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如由于电子票务、值机信息终端的兴起,旅客乘机流程越来越便捷,教材替换了部分传统的票务电话预定、值机岗位等教学内容,确保教材的适用性、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教材知识和民航行业的动态同步。
第二,教材引入工作手册式和活页式教材设计,教学内容从学习情境向工作情境延伸,以一家四口旅客为故事角色,前往机场乘坐飞机为项目任务,即按照航班信息咨询、机票预订与销售、出入机场的地面运输方式、值机服务与行李收运、安检、登机、舱内餐饮与娱乐服务、客舱安全、免税商品销售、特殊旅客服务和紧急情况处理等地面服务和客舱服务流程的各主要环节设计教学任务,通过任务的情景描述,提出任务要求,完成任务学习并解决任务问题。每个任务又划分为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按照逻辑关系循序渐进地呈现,包含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教学重难点、知识拓展、任务实施和评价反馈等,每个子任务附有视频、微课和动画等,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实践操作过程及课后知识拓展和案例分析等检验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岗位工作任务有一个宏观、清晰和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完成相关任务,熟练掌握民航各岗位的服务技能。具体教材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新旧版教材设计对比
第三,教学任务设计包括面试流程、地面服务、客舱服务、特殊旅客服务和紧急情况处理等学习内容,设计了5大项目、9大情境,包含60个子任务。教材以空中乘务服务员、机场地勤工作人员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标准,以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项目为引导,以典型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案例,并将思政内容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教材。比如在登机服务情景中,结合国产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的讲述,把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自然地贯穿到客舱服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觉和爱国主义情怀。在飞行前准备和飞行中,要突出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服务精神,以真情服务乘客,以礼待客,展示空乘人员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5]。
第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接职业标准,对接岗位需求,强化实践实训。根据《民航乘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及《“1+X”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乘务员岗位职责工作表》,依据空中乘务员和机场安检员的初级、中级、高级的考核目标设计教材,具体按照从客舱准备、登机(至起飞前)、飞行中、下降前、落地后 5 个工作阶段设计了60 项工作内容,使学生掌握客舱服务、安全保障、应急处置、机上服务、语言运用等五大模块的知识与技能,教材中设置的客舱安全演示和应急医疗处置的实训项目与“1+X”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全国职业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技能大赛标准接轨,既让学生了解行业标准,又能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第五,教材编写团队同出版社及合作企业一起开发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①授课资源库(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教案、动画演示、微课视频等);②操作资源库(客舱服务、机场服务工作流程操作视频和任务工作单等);③习题库(在线测试题库和拓展训练试题等);④案例教学库(案例演示视频)。同时,教材以“智慧树”“职教云”“中国大学MOOC”和“学习通”等学习平台为载体,与其他院校教师团队共同合作开发和建设与课程统一配套的在线专业开放课程,比如以纸质教材为蓝本,与中国大学MOOC中的“服务行业交际英语”、智慧树中的“客舱服务英语”和“民航英语视听说”等多门课程合作,在线开放课程选课学生人数总计超过2万人,选课的高职院校超过50所。教材为学生提供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丰富的碎片化、系统化和模块化的配套课程资源,做到“书课融合”,实现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民航服务英语视听说》和《民航服务英语》作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纸质和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自2018年6月出版以来,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的60多所本科及高职院校,每年超过2 000多名师生使用,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配套资源的丰富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同时,教材被评为“十三五”和“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并被评为2020年首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优秀教材。目前,全新活页式设计、彩色印刷和二维码的纸质新版教材已经出版发行,配套的数字课程即将上线,其中包括PPT课件、音频、100多个知识点微课视频、50多个岗位服务流程动画视频等。编写团队将继续加强对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加大对虚拟仿真技术的研发,运用AR、VR技术突破传统实训场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丰富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效率,为民航专业英语教材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民航服务专业发展提供内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