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佳蔚,戴君同,王振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355
山根,又作頞、下极、王宫、鼻交頞中,位于两目之间,《东医宝鉴》曰:“印堂之下曰山根,即两眼之间。[1]”山根在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有极重要的意义。宋以前医学文献中,尚未有称两目之间部位为“山根”者,宋代以后,“山根”作为面相学术语在医学界普及,医籍也渐有以“山根”解释“頞”等其他名称的趋势,同时“山根”在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日趋丰富。现总结宋以后古医籍中所载“山根”相关文献,以期为当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早期医学典籍中,“山根”部位被称为頞、下极、王宫,这些名称集中于《灵枢经》中,作定位以及望诊之用。《灵枢·经脉第十》:“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2]”,用以定位足阳明胃经的循行。《灵枢·经别第十一》:“足阳明之正……上頞䪼,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2]”,定位足阳明经别的循行。《灵枢·五色第四十九》:“王宫在于下极……下极者,心也[2]”,作望诊之用。
唐代孙思邈在其《千金翼方》中记载的“鼻交頞中”即山根,是治疗中风的特效穴:“鼻交頞中一穴,针入六分,得气即泻……此主癫风、角弓反张、羊鸣、大风、青风、面风如虫行、卒风、多睡健忘、心中愦愦、口噤、暗倒不识人、黄疸、急黄、八种大风,此之一穴皆主之,莫不神验,慎酒、麦、生冷、醋滑、猪、鱼、蒜、荞麦、浆水。[3]”
宋代士大夫热衷命理,不仅求访道士相面卜命,而且多对面相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4],面相学由是在宋代得到普及。因此“山根”作为面相学术语渗入中医领域,易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中医学面部区域的名称,也不足为奇了。成书于南宋的《幼幼新书》是首次以“山根”[5]命名两目之间区域的医学典籍。
与山根相关的脏腑包括胃、心、肝、肺,因此山根的改变可反映此四者的病理状态,成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山根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足阳明经之流行,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徇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頞,鼻之山根是也。[6]”因此与胃相关的疾病可由山根进行诊断:“山根为足阳明胃之脉络,小儿乳食过度,胃气抑郁,则青黑之纹横截于山根,主生灾。[7]”山根在面部紧邻肺部诊断区域(印堂)之下,因此与心密切相关:“山根候心……山根者,两目之间,即下极也,在肺下之部,故应候心之疾也。[8]”在《活幼口议》中,作者演山省翁又将山根分别划归肺、肝的面部诊断区域:“准头至山根,两孔并中梁,眦头直下,年上寿上,里外通息,皆属肺之部位。[9]”“风池与正眉,气池泡眦头,上下眨动处,太阳及太阴,连及山根所,属皆肝之部位。[9]”宋以后古医籍多围绕胃、心、肝、肺的病理变化阐发山根诊法及外治。
山根望诊法,主要集中于儿科。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山根脉络色泽发生变化时容易观察,因此山根诊法被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诊断中,宋以后医籍中,记载山根诊法者也多为儿科文献。正常状态下,小儿山根络脉隐而不见,《幼幼集成》有云:“山根,足阳明胃脉所起,大凡小儿脾胃无伤,则山根之脉不现。[10]”小儿山根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病理状态,见表1。
表1 病理状态下山根改变
由表1可知,关于山根色泽的记载,以青色最多,赤色、黑色次之,黄、白二色最少。山根青色多代表惊风,亦有少量文献认为青色表示小儿多病难养,伤寒亦可导致山根青色;山根赤色可代表受惊、伤寒、心热;山根黄色可代表脾虚作泻;山根白色可代表肺中有痰;山根黑色多主危证、寒证。总而言之,山根色泽遵从面部望诊中“红黄隐隐,明润含蓄[16]”的总体原则,五色独显皆为病状,具体作何解,可与其他三诊综合参看。
山根作为一个面部部位,不仅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外治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山根是贴敷和小儿推拿的施术部位。
2.1 贴敷 山根贴敷可用于小儿惊风和鼻衄的治疗,据宋以后典籍记载,以鼻衄的贴敷居多,见表2。
表2 山根贴敷方药及主病
由表1可知,山根贴敷中,治疗惊风的记载较少,治疗鼻衄的记载较多。治惊风所用贴敷药物,多不便内服;治鼻衄多以白及、黄明胶、白芷贴敷。
2.2 小儿推拿 山根也是小儿推拿的重要穴位,在宋以后古籍文献中多有记载,可用于小儿惊风的治疗以及惊风恢复后的身体气机调理,亦可配合其他穴位以收去风痰、行气血、调脏腑之功。
在惊风后的气机调理中,《幼科铁镜》记载:“若发惊拿醒便知人事即用后……随向天庭、眉心、山根、准头、人中、承浆各掐一下,以代针法。[20]”
在惊风的治疗中,《厘正按摩要术》记载:“凡小儿寒热互作,鼻流清涕,或昏迷不醒,一切急慢惊风等证,须用葱姜煎汤,以左手托病者头后,用右手大指面蘸汤摩洗两鼻孔三十六次……又蘸汤由鼻梁山根推至印堂囟门三十六次,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将病者两耳攀转向前掩两耳门……[21]”
在小儿身体的调理方面,山根亦有重要作用,《厘正按摩要术》记载:“推面部次第也,右大指蘸葱姜汤由眉心推至囟门三十六次……掐百会穴三十六下,山根、鼻准、人中、承浆各三十六下,随于各穴亦各揉三十六次,再于主治之穴从而按摩之,自能除风痰,去寒热,其妙在适脏腑,行气血,治经络,庶无塞而不通之病。[21]”
山根位于两目之间,早期医学典籍中被称为“頞”“下极”“王宫”等,自宋代,卜命占卦之风大盛,始融合面相术语得名“山根”。山根在宋以后古籍文献中,兼有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的功效,在面部望诊中,山根诊法多用于儿科,其五色改变可代表不同疾病;在治疗方面,山根是外治法的重要施术部位,可用于贴敷和小儿推拿。山根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可以为当代中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