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2023-09-28 11:03何姗姗郭雨龙郭金锐郭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氧量心肌细胞心衰

何姗姗 郭雨龙 郭金锐 郭涛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是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新器械,已被证实可增强心衰患者的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逆转心肌重构。目前全球使用CCM 的患者超过6 000 例,我国第一台CCM 于2014 年12 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植入[1]。

1 CCM概念及工作原理

CCM 来自于美国Impulse Dynamics 公司的OPTIMIZER 系统,由Shlomo Ben-Haim 教授发明,第一代Optimizer 于2001 年1 月被批准上市,为4 根导线设计,电池一次性持续使用时间为6~8 个月。第二代Optimizer Ⅱ采用3 根导线植入。第三代Optimizer Ⅲ于2004 年3 月被批准上市,电池可以无限充电[2]。第四代Optimizer Ⅳ于2013 年在欧洲首次使用,其尺寸缩小。2021 年,第五代Optimizer Smart 被批准上市,Optimizer Smart 仅需要2 根导线,且可用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第六代超小型CCM 和第七代兼有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功能的CCM 已进入上市前研究。兼有ICD 功能的CCM 将ICD 和CCM 组合到同一系统中,仅有1 个脉冲发生器、1 根起搏导线和1 根ICD 导线,独特的双电池设计结合充电技术可使CCM 的使用时间长达20 年[3]。

Optimizer Smart 系统通过2 根导线调节心脏收缩力,其工作原理是在心肌绝对不应期发放双向强刺激(电压7.5 V,脉宽5 ms,4 个脉冲共历时20 ms),一过性增加跨膜钙离子(Ca2+)内流,进而改善心肌收缩强度及效率,提高每搏输出量,改善血流动力学,纠治收缩性心衰,但不增加耗氧量[2]。该系统由3 个主要组件构成:Optimizer Smart 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程控器和充电器。脉冲发生器大小与ICD 脉冲发生器相似,可通过体外程控仪进行参数设置,释放的能量是标准起搏信号的50~100 倍;脉冲发生器电池是可充电的锂电池,每次充电90 min(每周充电1 次)。CCM 每次工作1 h,每天工作5~7 h,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5 h。CCM总时长20 ms 的双相直流方波电刺激只在感知QRS波30 ms后的心室肌绝对不应期发放(见图1),不会导致心律不齐。

图1 CCM工作方式

2 作用机制

2.1 影响心肌细胞中的Ca2+转运

CCM 导致细胞质Ca2+瞬态幅度增加的机制为:(1)CCM 通过激活 ryanodine 受体(RyR)使RyR 开放增加,RyR 的开放持续时间增加,但不会在舒张期耗尽肌浆网(SR)中的Ca2+。RyR 通过与肌钙蛋白C(TnC)结合,刺激心肌收缩和(或)增加电导率[4]。(2)CCM 促使电压依赖性L 型钙通道(LTCC)表达增加和(或)再激活,增加心肌细胞Ca2+内流和SR 中Ca2+负荷,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时间。(3)CCM 通过肌膜Na+/Ca2+交换器(NCX)增加Ca2+瞬时内流,双相 CCM 脉冲通过NCX 使Ca2+反向转运,增加Ca2+内流,并导致SR的二次Ca2+负载[5]。(4)CCM 增加受磷蛋白磷酸化钙ATP 酶,使细胞内Ca2+水平增高,增强心肌收缩力[6]。见图2。

2.2 改善心肌纤维化,逆转心脏重构

长期CCM 治疗可减少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Imai 等[6]给予慢性心衰犬3 个月CCM 治疗,发现CCM 使刺激位点附近及远离刺激位点心肌组织中的纤维化比例降低,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减小,提示长期CCM治疗可改善心肌重构。张飞飞等[7]通过升主动脉根部套扎法建立兔慢性心衰模型,观察CCM 对慢性心衰兔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发现CCM 可下调慢性心衰兔心肌组织中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降低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

2.3 调节功能性蛋白表达,逆转胎儿基因型表达

CCM 可上调心衰患者心肌组织中微小RNA(miRNA)-133 的表达水平[8],抑制心肌细胞肥大,Shan 等[9]研究表明,miRNA-133 可调节狗心房成纤维细胞中靶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CCM 可恢复S100 钙结合蛋白A1(S100A-1)活性,增加其表达水平,调节心肌细胞Ca2+转运[10],增强肌丝滑动收缩,减少细胞凋亡及抑制心肌重构。

在患有心衰的动物中长期使用CCM,可使心肌胎儿基因表达反向重构为正常成人的基因表达。Butter 等[11]测试CCM 信号在顺序打开、关闭各3 个月后,对心衰患者心肌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CCM 治疗后患者A 型和B 型利钠肽、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p21 Ras 的表达均降低,而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心肌肌浆网钙ATP 酶2a(SERCA2a)、受磷蛋白和兰尼碱受体的表达均增加,提示CCM 治疗可逆转心肌胎儿基因程序,并使肌浆网Ca2+循环和牵张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正常化。

2.4 参与心脏功能的神经调节

CCM 能激活迷走神经和减少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调控自主神经平衡。目前有关CCM 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观点不一,有研究证实CCM 治疗可降低心脏交感神经活性[12],部分研究认为CCM 作用机制与心脏交感神经末梢神经递质释放无关,CCM 可增强心肌组织β1 受体表达[3,6]。已有研究证实CCM 联合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对心脏有益,CCM 可增强正性肌力,但不激活交感神经[13]。

2.5 减弱心肌自噬,改善心肌代谢

慢性心衰患者心肌细胞自噬增强,给予CCM干预后,心肌组织Beclin1 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62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可减弱心肌细胞自噬,改善心衰兔心肌舒缩功能[14]。CCM 也可通过改善心肌线粒体功能改善心肌的能量供应[15]。

3 CCM临床应用指征

2021 年欧洲心衰指南中提到,CCM 适用于窦性心律、不适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QRS 波时限<130 ms)、左室射血分数(LVEF)25%~45%且优化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和(或)18 岁以上心衰患者。目前CCM 已发展至第五代,较第四代最大的优势是无需植入心房导线,也适用于持续性房颤患者[16]。CCM 治疗不适用于:(1)有传统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2)接受过机械瓣膜三尖瓣置换术的患者;(3)没有合适的导线植入通路的患者。

4 CCM治疗慢性心衰的循证医学证据

Pappone 等[17]率先在1 项非盲观察性研究中入选13 例药物难治性心衰患者(NYHA 心功能Ⅲ级),植入CCM 32 周后,发现 LVEF 由(23±7)%上升至(29±7)%,而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变化。FIX-HF-3 研究[18]是评估CCM 临床疗效的观察性研究,纳入23 例药物难治性心衰患者(LVEF≤35%、NYHA 心功能Ⅲ级),植入CCM 8 周后,CCM 组LVEF、心功能分级、6 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心衰明尼苏达评分(MLHFQ)均显著改善。

FIX-HF-4 研究[19]是1 项随机、双盲双交叉研究,纳入168 例心衰患者(LVEF<35%、NYHA 心功能Ⅱ~Ⅲ级),第一组(n=80)先打开CCM 治疗3 个月,后关闭3 个月,第二组(n=84)先关闭CCM 3 个月,后打开3 个月。前3 个月2 组峰值摄氧量增加,MLHFQ 改善(P=0.03)。第二组因3 个月后转为CCM 治疗,患者所有参数继续改善,第一组因停用CCM 治疗,患者所有参数反而恶化。2 组在打开和关闭 CCM 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表明接受CCM 治疗是安全的,2 组患者在CCM 积极治疗3 个月期间,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FIX-HF-5 研究[20]是在美国50 个中心进行的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纳入428 例优化药物治疗(OMT)后NYHA 心功能仍为Ⅲ~Ⅳ级、LVEF≤35% 的患者,患者分为OMT+CCM 组(n=215)和单独OMT 组(n=213)。随访12 个月后,该研究研究达到安全终点。之后,在近1 年随访中,OMT 组103 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52%),OMT+CCM 组112 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48%),提示与单独使用药物相比,联合CCM 的非劣效性。与OMT 组相比,OMT+CCM 组峰值摄氧量提高了0.65 mL·kg-1·min-1(P=0.024),MLHFQ 降 低9.7 分(P<0.01),6MWT 及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2 组间无氧通气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CCM 在长期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此外,在CCM 组中,LVEF≥25%的患者无氧通气阈值及MLHFQ、NYHA 心功能分级指标较LVEF<25%的患者有明显改善。

Giallauria 等[21]的meta 分析纳入3 项研究的641 例患者,结果提示CCM 显著改善了峰值摄氧量、6MWT 及MLHFQ。亚组分析提示,峰值摄氧量在60 岁以上患者和LVEF 25%~45%的患者中增加更显著。该研究表明CCM 可有效提高心衰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FIX-HF-5C 研究[22]是1 项对FIX-HF-5 研究的确证研究,纳入160例25%≤LVEF≤45%(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OMT 组(n=86)和OMT+CCM 组(n=74),分别记录基线、第12 周、第24 周的峰值摄氧量(主要终点),MLHFQ,NYHA 心功能分级和6MWT,结果显示OMT+CCM 组的MLHFQ、心功能分级和6MWT均明显优于OMT 组(P均<0.001)。第24 周时,OMT+CCM 组和OMT 组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复合比例分别为2.9%和10.8%(P=0.048)。该研究表明CCM 是安全的,可提高特定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并降低其住院次数。FIX-HF-5 和FIX-HF-5C 研究按照LVEF 值将患者分为LVEF<35% 组(OMT 组n=49、OMT+CCM 组n=47)与LVEF≥35% 组(OMT 组n=145、OMT+CCM 组n=130),结果发现与LVEF<35%组比较,LVEF≥35%的心衰患者在CCM 治疗后MLHFQ、心功能分级、6MWT、峰值摄氧量均有显著改善,表明LVEF≥35%的心衰患者接受CCM 治疗的获益更大。

CCM-REG 研究[23]旨在评估CCM 对同一人群住院率和死亡率的长期影响。该研究纳入140 例心衰患者(25%≤LVEF≤45%),根据LVEF 值再分为35%≤LVEF≤45%组(n=57)、25%≤LVEF<35%组(n=83),结果显示2 组患者2 年的心血管和心衰住院率较植入CCM 前均明显降低(P<0.001),且MLHFQ 和NYHA 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总体和25%≤LVEF<35%组患者的3 年总死亡率与西雅图心衰模型(SHFM)预测值相似且低于35%≤LVEF≤45%组的预测值。

Kuschyk 等[24]的1 项前瞻性注册研究纳入来自51 个中心、503 例接受CCM 治疗的患者,根据LVEF 值分3 组(LVEF≤25% 组、LVEF 26%~34%组和LVEF≥35%组),又根据心律情况分为房颤组(AF)和窦性心律组(NSR)。与基线相比,24 个月的CCM 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NYHA 心功能分级、MLHFQ 和LVEF(P均<0.001),LVEF 在LVEF≤25%组改善最明显,且与心房节律无关。整个队列的心血管住院率明显下降(P<0.001)。LVEF 26%~34% 组 和LVEF≥35%组1 年和3 年的估计生存率均显著优于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AGGIC)预测的生存率。该研究提示CCM 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

FIX-HF-5C2 研究[16]纳入 60 例25%≤LVEF≤45%(NYHA 心功能Ⅲ~Ⅳ级)且符合CCM 治疗指征的患者,其中房颤患者占15%,所有受试者均接受 Optimizer 2 根导线植入,相对于先前FIX-HF-5C 研究(3 导联系统)的受试者,2 项研究导线的CCM 信号传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植入3 根导线的患者相比,植入2 根导线的患者峰值摄氧量在24 周时提高了1.72 mL·kg-1·min-1,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0 对8%,P=0.03)。CCM对房颤患者与对窦性心律患者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5 小结

CCM 尚需解决的问题:(1)CCM 适应人群。对于心肌坏死面积大、纤维化严重、二尖瓣反流重、射血分数显著降低的患者,单纯应用CCM 效果可能不佳。(2)最佳导线植入位置和距离、最佳CCM 信号大小和激动时程。(3)CCM 与ICD等其他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联合应用时的导线数量。植入导线增多会增加三尖瓣反流,但目前尚缺少CCM 与ICD、心脏同再同步化治疗等联合应用的研究。(4)CCM 远期疗效。目前缺少有关CCM 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CCM 远期疗效尚不可知。

心衰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预后较差,对于优化药物治疗后仍然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可以考虑给予CCM 治疗。CCM 已被证明在减少心衰住院,改善症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是安全有效的,有望成为传统疗法的重要补充。

猜你喜欢
氧量心肌细胞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基于GALM算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氧量软测量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