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理念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先贤对于自然审美的推崇,以及对美的德育作用的重视。随着近代教育不断发展,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共同被列入教育体系,美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推动思政教育与美育工作结合,正是从学生成长成才视角出发,旨在切实提升思政育人效能,充分挖掘美育资源,更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由李晓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论》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围绕协同创新的理论根源进行探究分析,指出思政教育协同化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必要价值。笔者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改项目“美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功能及作用研究”(JXGG22086)的研究结合该书内容来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
该书第一章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探讨了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渊源,并分析了其内在机理与实践基础,清晰阐明了其概念内涵,形成清晰的理论范畴。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协同创新理念对思政教育发展的意义与推动作用。第三章围绕思政教育的主体层次,系统介绍了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运作机制。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从动力机制、教育过程、教育文化等视角深入探讨了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七章与第八章先讨论了如何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更好实现协同育人体系,然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
结合该书内容,美育与思政教育看似独立,实则有着紧密关联。美育注重对学生情感心灵层面的浸润熏陶,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逐步提升审美素养,实现心灵成长与发展,逐步完善道德品质与人格精神。思政教育则是基于道德与思想层面,运用先进的政治理论与哲学思想,引导学生认同理解核心价值观,自觉接受先进意识形态的改造,从而达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从实践层面来看,美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可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挖掘美育资源,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美育资源丰富多样,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题材内容。思政教育应依托理论课主渠道,围绕立德树人理念,深入挖掘优秀的美育资源,并将其创造性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为思政教育提供鲜活形象的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充分吸收、理解思政知识。比如,在讲解革命红色历史时,可以在课前或课中播放《红旗颂》等经典红色作品,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入革命年代情境,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红色歌曲反映的历史事件及蕴含的精神内涵,强化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再如,引用《离骚》《满江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经典古诗词,让学生深入体会古人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等悲痛情绪的表达,提高美学修养与文学素养,树立良好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信念。
第二,创新美育形式,增强协同育人实效性。要切实提升协同育人效能,实现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将理论熏陶与实践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并使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与精神滋养,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效能。比如,鼓励学生创新编排红色经典话剧、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主题的电影电视,实现无形的教化引导,让学生深入生动形象的情境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愁和内心世界,对红色英雄和革命人物产生更加强烈的敬畏之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能。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艺术活动,如思政音乐会、经典诵读、合唱比赛等,并将德育理念渗透其中,实现美育与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
第三,打造协同化师资队伍。协同育人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互动融合,还要求育人主体的协同合作。这就需要打破以往思政教师与其他专业学科教师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思政教师与艺术类学科教师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促进教学机制的系统完善。同时,思政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美学知识和人文素养,逐步掌握将艺术知识、美学理论向德育转化的能力;艺术学科教师则要有意识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一些先进的思想理论,将艺术学科内容与道德理念、政治文化等衔接起来,逐步强化学生的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应以美育为载体与手段,将显性与隐性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与现代化建设,从而促进协同育人实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