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09-28 09:14郭素贞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8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

郭素贞

(任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北 沧州 062550)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人口结构逐渐发生转变,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在数量众多的老龄人口问题面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成为国家与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课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此应运而生。对于城镇农民来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出,使他们的养老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1]。但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准确落实到位,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更优质的保险服务,是目前相关部门值得深度思考的话题。本文以下内容将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展开深入剖析。

一、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

(一)减轻养老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改革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终”为目标,帮助社会居民减轻养老压力,改善老龄人口生活水平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可以说,城乡居民养老政策的出台与推行,可以有效降低农村地区老龄人口的养老难题,这对他们未来生活,家庭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普通家庭中,老人赡养问题始终被视为重点难题,也是一项比较大的家庭支出,而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推出后,此类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尽管与城市居民的保险额度略有差异,但仍然能够得到一定的政策补贴,在极大程度上节省家庭费用支出,使普通家庭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多,老人养老问题得以解决,其家庭生活质量与水平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建设社会和谐风尚创造和谐家庭氛围

在以往的家庭养老模式中,随着老人劳动能力的逐渐丧失,家庭子女的生活压力日渐增加,养老责任成为他们的最大难题。但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在相对落后的地区中,许多家庭的经济收入偏低,而赡养老人的家庭负担较重,家庭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老年人很难得到相应的照顾,一系列的家庭不和谐问题也就随之而来[2]。而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现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养老困难的问题,促进社会保障的调节与再分配,有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进一步缩小了城镇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保证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基础上,使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不仅如此,在政府的养老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许多家庭的生活负担逐渐变小,子女能够更好赡养、孝敬老人,这对幸福、和谐的家庭形成来说,起到的影响是积极的。

二、现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一)参保人员缴费积极性偏低

根据历年的保险缴费情况分析后得知,许多居民对养老保险缺乏足够关注,参保意识并不深入,缴费人员多数以中老年人为主。基本上,许多接近50~60岁的居民会参与到保费参缴中,因为该阶段的缴费期限短暂,费用相对较少,正所谓低收入、快速回报,在短期内便可领取到相应的养老保证金。由于国家明确规定,参保满15年后,方可领取养老保险金,这使得许多居民会选择在45周岁时,进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纳。许多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多数参加到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正是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我国当下城乡局面的养老保险的参保覆盖面积受到严重限制,无法真正体现国家政策的优势与价值,这是目前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3]。

政府宣传也是影响参保率的重要因素,由于宣传力度不足,许多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金的认识并不深入,这也使得我国城乡居民参保率逐年下降,自愿缴纳保险费用且选择高档的人数少之又少,需要及时做出应对处理。

(二)缴费政策吸引力不强,激励体制需要改善

在养老保险金的缴纳过程中,缴费政策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参保率,与利民惠民政策落实、城乡居民安全保障息息相关。就目前来看,许多地区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待遇标准设置较低,很难吸引广大居民的目光,自主参保意愿普遍不高。基本上,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耕种,当受到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影响,会严重降低农作物收成,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很低,现行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勉强维持基本生活,无法更好满足实际生活需求。对于城乡居民来说,养老保险固然重要,但在参保时,往往会考虑自身经济状况与福利待遇,在条件不允许,福利待遇不够丰厚的情况下,很难积极参与到养老保险福利体系中,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缴费积极性,高档次的缴费标准更是难上加难。

(三)部门配合力度不足,需要加强稽核监督

在基层保费征缴的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及时,缺乏强力的合作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就目前来看,虽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发展得如火如荼,但许多地区通常只通过农村信用社进行费用缴纳,许多银行营业网点并未开通费用办理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费用的征缴效率,不能为基层民众提供更优质的保险服务[4]。同时,许多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为薄弱,尚未实现智能化的费用缴纳,且对账工作进展缓慢,不能实现日清月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利于自身价值与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针对文章上述所讲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办理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梳理并总结出几点具体的改进对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政策宣传,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是工作的指南针,只有保证思想意识正确,才能带领实践工作走向正确、科学化发展道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亦是如此。为进一步加深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的正确认识,提高个人参保意识,我们需要从意识强化、政策宣传角度入手,确保养老保险政策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参保率。

第一,充分发挥权威作用,提高养老保险知晓率。作为权威的代表,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问题高度重视,给予该项工作适当的扶持与帮助,建立出台多项优惠缴费补助机制,尽可能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社会影响力,争取将所有符合参保标准人员全部纳入基层养老保险范围内,推动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准确落地,打造“应保尽保”的美好局面。同时,需要加大社保卡应用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民众知晓社保卡的便捷与价值,真正实现“家喻户晓,人人受益”。

第二,基层征缴工作安排。基层管理组织要从自身做起,全力配合乡镇社保所、税务部门,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征缴工作,尽可能在每年的上半年结束,避免因工作进度缓慢,导致到龄人员不能及时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第三,实施政府代缴养老金政策。以上级部门要求为标准,要求乡镇扶贫办和税务部门强强联手,根据当地实际费用缴纳及报销实施情况,建立覆盖全镇、县的贫困人员信息档案卡,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代缴资金落实到位。

第四,加强保费宣传,提高费用缴纳率。针对基层养老保险的费用缴纳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村庄、乡镇的参保宣传,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进行参保宣传,将更多参保好处、福利待遇信息传送给广大居民,营造良好的惠民费用缴纳氛围,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好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为提高参保率打好扎实基础。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可以使更多人接受并了解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正确认识到参保的诸多益处,尤其针对年轻群体,需要全面加强他们的自我保障意识,真正懂得养老保险政策的好处与实惠。

(二)提高政府补贴标准,完善缴费激励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服务水平,保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到位,我们需要对现行的缴费政策及激励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为广大居民提供更舒适的保险服务体验,争取他们的认可与参保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现有的缴费激励机制进行调整,结合当地实际经济情况,城乡居民的收入能力,对缴费档次标准进行适当提高。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做出配合,出台全新的优惠补贴政策,全面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保证真正将优惠给到基层群众,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优惠性、完善性,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同时,督促各村集体强化补助,对自主参与费用缴纳的人员,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并适当调整缴费标准与档次,使居民缴费率得到显著提升[5]。另一方面,要保证缴费标准与实际待遇的相互匹配,促使所有参保人员都能得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福利优惠,鼓励更多居民群体进行中高档缴费。如此一来,在优惠政策与挡位调整的双重保障下,城乡居民能够以更优惠的方式,享受到更高的待遇水平,逐渐构建起完善的参保激励补贴制度体系,在保证基层服务水平的同时,切实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指数。

(三)加强稽核监督,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

在基层养老保险业务办理中,如果业务能力不足,监管力度薄弱,将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与麻烦,例如:养老金冒领、多领等现象,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加强业务稽核监督,重点加强养老金发放及城乡居民死亡人员的登记处理工作。同时,立足于实际,强化建章立制建设力度,落实配套的岗位责任制,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职责准确划分到个人,并建立健全的死亡人员按月报送制度,详细了解所有参保人员的真实信息,避免出现养老金漏发、错发重复发放等现象,促使养老基金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要求当地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基层服务组织保持密切交流,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做好当地所有居民的业务办理工作,保证业务信息及时传递,做好人口普查,确保准确掌握人员就医、生活管理、殡葬等事宜。在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下,对参保人员的养老金领取资格进行核实,定期进行村庄、城镇的人口调查,查看是否存在重复领取、冒领等不良现象。一旦发现存在不法行为,待信息核实确认无误后,需要立即取消城乡居民的领取资格,进一步保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提高其严谨、规范性。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养老保险工作效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已经迈入全新的信息技术发展时代,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信息化建设成为社会各行业的首要选择。在进行城乡养老保险的经办管理工作时,需要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保证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的同时,有效规避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具体来讲,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期间,需要国家进行统一管理,自上而下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和工作系统,对各地区进行集中管理,避免因分散投入而增加建设成本、提高工作难度[6]。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在国家的正确带领下,统一制定明确的信息建设标准,成立专项基金会,争取更多信息化建设资金,以便信息化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在现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办理、保费缴纳等项目外,还需适当扩大业务范围,与当地银行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建立公众号,广大居民可自行操作手机APP完成业务及费用缴纳办理,既保证工作效率,又可以实时查看保证信息,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被居民所接受。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化建设发展中,需要将信息化建设成本与养老保险基金区分开来,进行单独列支,能够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面向城乡居民提供更舒适的养老保险经办体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想要将国家的利民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我们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执行与推进给予高度关注,深入分析工作问题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的举措,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模式,增强基层居民的保险意识,做好业务信息的稽核监督,加强信息化建设,为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建设进步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养老之要在于“安”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