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为何“越战越勇”
——基于多次考研“上岸”学生的扎根理论研究

2023-09-27 13:16:12田浩然宫颢韵
大学教育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越战越勇考研勇气

田浩然 宫颢韵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持续提高,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学历膨胀”“学历贬值”等愈演愈烈。由于疫情暴发、经济结构调整等影响[1],就业行情下行,“内卷”更是向各行各业渗透。在现实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寄望于读研来舒缓“压力”,考研尤其考名校成为热门选项。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报名人数为177万,2017年一跃突破200万人,并开始急剧增长,呈现高位性和持续性的变化特征。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 076万,同届的考研报名人数为457万,相比2021年增长21.22%。但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缓慢,考研录取率随之骤降。2022年考研招生人数仅比2021年增长5.33%,录取率降至24%,创历史新低。考研作为我国大学生越发普遍的毕业选项,由于高压力与低成功率,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焦虑[2-3]。

由于竞争基数大、推免率升高、扩招相对缓慢等,首次考研成功的难度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再次乃至多次考研①本研究均以“再次考研”指代第二次考研,以“多次考研”指代考研三次及以上。。2019年相关数据显示②数据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yzzt/fxbg2019.)。,首次考研的成功率约为30%,多次考研的学生占报考总人数的6.75%,往届生的总占比为48.23%且增幅较大,相比2017年提高4.4个百分点。往届生增多成为“考研热”加剧的重要原因。与部分“被动”“酱油党”的考生不同,多次考研学生面对巨大代价、漫长过程及高度不确定的结果时,不得不慎之又慎,他们个人及家庭都须承担较大压力。坚持还是放弃?怎样才能“上岸”?是他们需要面对的深刻问题。本研究近距离观察多次考研“上岸”进入“双一流”高校读研的学生群体,走入他们历久弥坚的内心,解析多次考研的动机、过程与行动特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目的抽样法招募多次考研“上岸”①此处“上岸”特指考研成功,后文同。的群体,但对象经历特殊且少有向周围人谈及,甚至有意避讳,比较难以寻访。故我们引入滚雪球抽样法[4],通过参与者自愿引荐来认识更多受访者,共获取15名研究对象(见表1)。

表1 被访对象基本信息

2020年左右毕业的本科生初次考研正值新近“考研热”伊始,故资料收集工作主要依托北京某高校2020级研究生的学术活动进行,包括以下步骤:①活动参与者引荐多次考研“上岸”的学生;②提供约稿或问卷的两种形式②为避免资料获取的先入为主,对前三位及之后部分对象,采取约稿的预访谈形式,依据受访对象自然叙述和流露的内容逐步完善问卷和访谈提纲。,根据受访者的意愿择一进行预调研;③深度访谈。活动结束后,利用Bilibili、抖音等公开网络平台搜寻更多符合条件的对象,以增强特征广泛性并确认信息饱和。本研究最终采集7篇约稿,回收8份问卷,形成15份访谈报告。

本研究采取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路径[5],主要参考陈向明等学者的研究方法[6],进行三轮资料收集及逐级编码。秉持基于经验形成理论的原则,采用连续比较法研究,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和理论生成交替进行,随后再阅读文献并总结资料。

(一)三轮资料收集和一级编码

我们选择2022级的廖同学作为首个对象,以了解多次考研“上岸”的基本情况。访谈结束后,逐字逐句整理录音,使用第一级编码(即“开放编码”,主要是为形成类属,故本级编码命名为“形成类属”)的三步骤分析。先贴标签,逐句逐行将资料概念化命名,赋予相似现象以相同名称,再将同类代码合并为类属。而后辨识类属的属性和维度,以发展和丰富类属。根据理论性抽样原则,第二轮访谈不同年级、专业的李同学和杨同学,将其中与首轮不同的资料挑选出来重点分析。第三轮收集和分析资料时,将对象搜寻范围进一步扩展,并以线上形式举行包括八位受访者参与的焦点团体访谈。完成第三轮资料搜集后,逐一整理和分析深度访谈和焦点团体访谈资料,以丰富已有研究结果。

表2呈现了第一级编码后形成的十二个类属及其属性和维度。

表2 类属及其属性和维度

(二)第二级编码:确定核心类属

第一级编码之后,参考Glaser的做法[7],直接寻找核心类属。在类属基础之上,我们通过撰写如下故事来概括研究内容。

毕业生的初始考研动机包括内因和外因。由于自我定位过高、规划不足、基础薄弱、自律匮乏等问题,加之竞争加剧,首次考研的成功率较低。很多考生首次考研的决定是“到时候的自然而然”或“随大流的我也要考”。内在动机的缺失使其难以维持热情与专注,内在紧迫感的不足会滋生盲目乐观,进而树立过高乃至不切实际的目标,且缺乏与目标相匹配的努力。论文答辩、毕业活动等其他事务持续分散着时间与精力,生活重心容易从考研偏移。

首次考研失败后的考生主要有三种选择:放弃读研、果断再考和徘徊后再考。吊诡的是,一旦选择再考,似乎总有一股力量驱使他们继续考研直到考上。考得还不错的人,或差点就能“上岸”,想要“再努力一点”;或漫不经心备考但成绩超出预期,发觉“其实我可以”;或全力以赴而未如愿,扎下不甘的种子。考得不够好的人,或“早早放弃治疗”,一心从头来过;或结果与期待相去甚远,亟需证明乃至救赎自己。再次考研虽然是看似自由的主动选择,其实越发成为某股潮流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考生一旦再次考研失利,便走到了“是否又考”的人生岔口。若继续,他就得再面对一年的煎熬和无定数的结果;若放弃,两年的心血便付之东流。虽然大部分考生被接连的失败所“劝退”,但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继续考研。在沉重的代价与结果风险面前,多次考研的选择其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其行动本身便具有勇敢的部分特质。这可能体现为“孤勇”——他们缺乏他人的理解与陪伴,共同考研的战友要么“上岸”要么工作,只剩自己为不确定的前程继续前行;可能体现为“奋勇”——他们屡次备考都得过且过,但在遭遇惨痛的失败后觉醒出积极的备考状态;可能体现为“智勇”——他们随着学习、工作等阅历的丰富,从“感性的一腔热血”逐渐发展为“理智的全面思考”,审慎分析前因后果,敢于矫正不合理的预期。多次考研的最终结局正是上述“勇敢行动”的结果。

我们对上述故事概念化以形成核心类属。为揭示其动因与行动特质,须分析考研失败和坚持考研的共性,并考察“上岸”过程的特性。这可以通过分析“考研越战越勇”这一类属进行,此类属不位列以上十二个类属,属于建筑型的核心类属,其余类属均是建筑组成部分,构成它的属性和维度。

(三)第三级编码:关联类属

确定核心类属后,使用Strauss和 Corbin 1990年版的编码模型[8],将所有重要类属按中心现象发生的过程关联起来。

A(原因):初始考研动机、其他计划、初次考研失败并选择再考

B(现象):从再次考研失败到多次考研“上岸”

C(情境):从再次考研失败到多次考研“上岸”的属性和维度的组合

D(干预条件):自律努力、知识进展、心理状态、自我定位、外部影响

E(行动/互动):分化的策略

F(结果):呈现勇气及勇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维度层面将类属关联起来,形成模式。

三、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分为五部分,前四部分来自十二个类属:因果条件、问题情境、干预条件及其分化的行动策略、作为结果呈现的勇气及勇力。第五部分介绍作为核心类属的“考研越战越勇”。

(一)因果条件

多次考研的前提是首次考研。考生一旦开始考研,便具有参与惯性[9]。“初次考研失败并选择再考”是触发“从再考失败到多次考研‘上岸’”的引线,构成问题情景的直接动因。同时,“没有其他出路”即关于备选项的考虑不足或条件不备,是不得不再次乃至多次考研的客观原因。

整个故事需回溯至首次考研的内在动机——感性情结和理性认识。感性情结包括向往名校、弥补遗憾、证明自我等,这些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很多人的内心。即使考生的功利动机较强,但从中也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些夙愿——“读研是我小时候就有的梦想,它带给我的幸福感远超金钱与地位”(M2);“我一直有一种英雄主义,名校听上去十分响亮”(M1)。理性认识则是考生综合考虑生涯规划、能力、兴趣和就业形势等的结果,诸如“为金融业的好工作”(M7),“现专业未来工作的强度大待遇差,但考研一跨专业,前景就好了”(M6)。

还有很多人考研并不具有自发性,主要出于环境的外部影响,“就像中、高考这么顺着过来,并不明确为什么”(F2),“随大流,因为别人都在考,所以自己也想考”(F3);还包括受重要他人的影响,“室友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我适合做学术,这加固了我的决心”(F1),“整日都在玩,没怎么考虑以后,有天室友跟我说现在还来得及,不如一起考研”(M8)。

多数考生考虑过其他选项,但要么没有宽裕的家庭支撑留学,要么囿于学历或专业的局限而求职困难,要么在尝试过工作后还是作罢。其他备选项持续缺乏替代性,迫使着他们只好继续考研,“这就像一颗唯一的种子”(F3)。

“选择再考”的引线是首次考研失败。失败的内因包括定位规划、备考的努力程度等,外因包括录取难度、突发情况等。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并不指望一次性成功,甚至他们认为首次失败理所当然。这既有理性看待,“一战等于零基础①特定于受访者的讲述中,以几“战”指代第几次考研,后文同,此处“一战”特指首次考研。,再考就像对本科学习的弥补,得重新交的学费”(M4);也有保守估计,“考XX大学如果一年就上,我认他是个人才,必须过420分还挺过复试,也太厉害了”(M7);还有自知不够努力的预料,“完全没有自主性,一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可想而知”(M8)。此外,在校期间的实习、开题、上课等事务也会造成干扰。正是上述“合理”而又明确的各种原因,驱使着他们再试一次。他们具备再度出发的充足理由和满怀期待:似乎只要解决那些导致首次失败的显性问题,再考就一定能够成功。

考研的动机及预期在再考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自主性和把握性。对于被动考研的人来说,比起自主思索另一出路,接受“再考”这个看似好的选项更具吸引力。首次考研的经验加持令人对复习和考试更有把握。但这一把握性,可能只是考生想象中的理所当然,而非“上岸”的充分条件,也不能转化为自我觉醒的因子,容易在预期落空之后化为更大的失望,进而为考生继续考研添注新的动因。

(二)从再考失败到多次考研“上岸”

再考是一次新的机会,但再度铩羽而归的并不少见。再次考研失败的外因包括客观干扰,“各种毕业聚会、活动占据时间,让人一直很浮躁”(M1);备考环境变化,“回家后改去省图复习,但通勤和排队很花时间也很辛苦,后面新找了自习室才走上正轨”(M4);突发情况,比如专业停招——“竟然停招!我翻来覆去查过无数遍简章才确信”(M5),考题变化太大——“第二年题太离谱,我在考场上一看到题就笑了,监考老师还一脸严肃地问我笑什么”(M7)。

相比于上述外因,其实自律、反思等内因更需要也更能够把握,但很多考生并未重视。李同学虽然选择再考一次,但依旧保持着首次考研时那般“及时行乐”的潇洒,“九月份与朋友各种玩耍并一直沉溺到考试的前半月,最后明知复习不充分却又无力回天”(M1)。向同学凭借第一次“差不多”的成绩,相信再来一回一定能上,于是第二次备考一直都很放松,考完才懊悔不已,“还是缺自主性,没太想过为什么要考,可能无非是狗熊掰玉米,边掰边掉,一个看似好的选择,过后就下一个”(M8)。

出于内因再考失败的同学,往往更犹豫和自我怀疑,既痛苦于逐渐累积的沉没成本,更因“本可做好,却没做好”而懊恼。出于外因而失败的同学虽然也可能陷入犹豫乃至暂时的绝望,但往往能够意识到“人事已尽,成事在天”,如果可以一直坚持正确的做法,“上岸”只是时间问题。

从再考失败的绝望谷底中站起再出发,是多次考研“上岸”学生们的共同经历。为最终实现“上岸”,有必要在选择第三次乃至更多次考研之前,从心理的痛苦和疑虑中走出来,正视自我并为个人选择主动谋划及担当。正如温同学所说:“第三次是我作为一个拥有主体性的成年人独立作出的选择,我想这么做,我愿意为之负责且承担随之产生的所有后果”(F4)。

决定第三次考研是从再考失败到多次考研“上岸”的必要连接。不少同学尝试过一段工作后再下决定。比如宋同学成为了一名见习记者,但她“不甘心作为一个采访者去见证别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而是想要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F1)。向同学适应公司和工作较快,但始终有个绕不过的心结。当时他“一看CPA就满脑子是考研,还经常一个人莫名其妙地放声痛哭”,再次考研失败成了他那时候“必须要解决”的病根(M8)。虞同学不确定工作更好还是继续学习更好,但抱着“没准更喜欢工作环境”的想法,孤身一人北漂到教培行业,而后发现“这不适合长期发展,需要继续考研”(F3)。

他们无论是否工作过,往往都有过一番深刻的自我对话,来为继续考研寻找十足的理由。在多次考研的决定上,他们不得不向内深究答案。从再考失败的谷底站起来重新出发,须要内因与外因共同形成强力的支撑,再“通过努力、勇气和幸运打破循环”(F4)。我们从“目标一致性”和“行动延续性”两个属性考察多次考研“上岸”,分别指“初次考研院校与录取院校的一致性程度①目标一致性是指之前报考院校与录取院校在整体难度上的一致性,不仅仅表示前后是同一目标。”和“延续还是改变备考模式”,将其维度进行组合,区分出多次考研“上岸”的四种类型(见表3)。

表3 多次考研“上岸”的属性与维度组合

A可以归纳为“坚持到底”的多次考研“上岸”型。他们几经失败但一直“咬定目标不放松”,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备考过程中日臻成熟的应试技巧和知识体系,赋予了考生强大的实力、信心和稳定的高预期;二是更强的实力及其自信心、自尊心、高预期令他们难以容忍目标的落空;三是长期“求而不得”滋生的执念。他们往往兼具努力和能力,是一直积极备考,维持良好学习习惯的典型。

B是“以退为进”型,强调主动降低预期并下调目标。下调目标本身需要一定勇气,“我最终选择了躺平,来到一个稍差的学校……突破内心一关后意识到不需要死磕名校,不一定非得遵守所谓的底线,一旦想通,选择的范围更大也更理性”(M5),“复习得已经不能再充分了,万一没上就调剂,随便调,反正必须要有学念”(M9)。其核心目标是“成为研究生”本身,指导理念是“保好不如保上”。努力是前提,但B型同学“上岸”以调整目标为必要转机,“努力是一切的必要前提,但在赛道愈加拥挤的今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M5)。

C是“奋发觉醒”型,指目标保持一致,但在动机或心态上出现转变,进而备考模式从“差”向“好”转变。同一目标连续失败的背后势必有缺少规划、不够自律等内因,若想要实现一直以来的目标,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人一改浑浑噩噩,“意识到不能继续颓废,于是卸载手游,扎到图书馆以战斗姿态开启‘三战’”(M1);有人重拾平和心态而豁然开朗,“既得时刻理性还得有格局,不能老为眼前的小事小利焦虑”(M3);有人把消极逃避扭转成主动担当,“最大不同是想清楚了,思想上重视就自然会有规划,想考400来分‘上岸’,就必须考虑分数具体怎么来”(M8)。C型同学的经验说明:转到正确方向上做足努力是“上岸”的充分条件,而非多年的时间堆砌。

D是“灵活变通”型,指目标与备考模式都有所变化。他们会在综合考虑自身所处阶段、能力、需求等的基础上,设定报考目标。伴随着经历的丰富以及目标的改换,他们考研的心态、状态和备考模式都相应更新。有过工作经历的虞同学就换过两次报考院校,第三次考研时完成了从“随大流”到“发展需要”的动机转变,她的思路明确:“比对曾经考过的考题后发现很有把握,学校也是个北京的‘双一流’,对以后的发展当然更有利”(F3)。境遇转变及其催生的动机转变,使她高度自主又定位合理。

(三)分化的策略

考生在多次考研的过程中主要在五个干预条件(自律努力、知识进展、心理状态、自我定位、外部影响)下采取分化的策略。“自律努力”是指自我约束和学习投入的情况,包括程度变化和整体程度①“自律努力(self-discipline)”的已有测量主要包括类型和水平两个方面。参见:Angela L D,Martin EP S.Self-Discipline Outdoes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12):939-944.和姚东旻,许艺煊,李昊洋,等.教师的表扬或批评如何影响学生成绩——基于CEPS数据的中介效应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01):109-133,192.本研究考察多次考研的连续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其中动态性的变量特征,而不必涉及类型,但增加了程度变化。。“知识进展”是指学习性的情况,包括质的改进和量的积累。“心理状态”包括心态的稳定性和心理健康。“自我定位”是指报考目标的定位,包括目标是否换过、难度变化等。“外部影响”是指过程中面临的外部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和备考场地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为“上岸”采取行动的结构性条件。

根据“目标院校”和“备考模式”两个主要属性及其维度,将策略对应至表3的四种类型。接下来,通过具体分析四种类型展现类属间在维度层面的关联。

对应A型,是定位与行动模式均不改变的策略。张同学认为,“想在金融界发展,必须有顶级名校的学历”,并说:“我考试能力还不错,每次规划都很系统,又下了血本报课,但XX学院确实难,复试时几乎没有应届生”(M7)。他通过加强努力实现“上岸”的机会空间似乎不大,多年的高强度备考更不轻松。但为何张同学绝不妥协地迎难而上呢?

首先,这与明确的职业抱负有关,他在本科就有入职顶级投行的志向。其次是较强的应试能力。一直以来他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次展示的“一直特别有规划”②“一直很有规划”不仅体现于张同学的直叙,而且他展示了历次考研的每日任务清单及时刻表。规划的任务之间还呈现嵌套结构,有分前后次序和大小阶段,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方案。从访谈情况来看,张同学关于备考经验的谈论如数家珍,这方面形成的材料也最多。是信心的来源。再次,由于亲友的鼓励和支持,他不至于承担过载的压力。通过反复的自我叩问,他认定“如果因为没考上而得过且过,未来一定会后悔”(M7)。刘同学也是A策略的代表。他报考院校的难度低于张同学,但始终未换。第一年基础薄弱和第二年分数线暴涨,是他前两次失利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大家都在第一层,一般不敢报去年热的学校,而去年遇冷的学校今年必定遇热”(M4)。在这一理念指引之下,自认实力具备的他决心继续坚持。

对应B型,是目标院校改变,备考模式不变的策略,指的是虽然延续基本相同的备考模式,但为求稳主动下调定位。比如孟同学,他在首次考研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成绩后,再次考研选择冲击难度更大的目标院校。他说“第一年已经很好,再补补肯定能上……确实可以再考,我有前几名‘上岸’的把握,但没挑战性了,自己值得更好的”(M9)。再次考研失败后,他又将目标换回,“毕竟已经两年了,不能老是拖下去,必须求稳”(M9)。更多采取B策略的考生,其实并不像孟同学一样在中途提升过定位,而是从初始目标直接下调,这在提高成功概率的同时带来更大压力。杨同学的经历就反映出这样做的两大难点(M5):一是彻底弄清研究生学历、目标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来自他人的评价与异样的关心,使得他们难以突破“心理关”。为此,须要勇敢地运用个人理智,采取一些出乎他人意料之外但在自我情理之中的行动。

对应C型,是定位目标不变,行动模式改变的策略。他们往往坚持较高的定位,但又总是没拿出相匹配的备考状态。李同学由于难以抵御诱惑,他常在手机游戏与朋友聚会中磨耗时间。既然想“上岸”又不想下调目标,那么就必须改头换面,但扭转颓势或终止恶性循环需要极大的决心与魄力,通常难以靠个人力量凭空发生。正如向同学所言:“‘二战’陷入了一个单靠自己很难打破的恶性循环,一切思考都被限制住了”(M8)。为此,他曾有过抑郁倾向。但惨痛的挫折迫使他意识到“自己既不是一个很弱的人,也不是一个很强的人,中间态的自己也完全可以做擅长或骄傲的事情”(M8),而后他的心态愈发平和,逐渐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备考模式。

对应D型,是定位改变和行动模式均改变的策略。目标根据个人经历、竞争难度和现实需要等灵活改变,行动模式也随之相应变化。他们在知识上有对之前的延续,但在心态、定位乃至动机上都产生显著变化。在焦点团体访谈时,虞同学认为“自己多少有点佛系”(F8),宋同学把多次考研形容成“不被命运支配的命运”(F4)。她们是“一松一紧”的两种状态,但报考目标和备考模式的变化都对“上岸”起到重要作用。宋同学“上岸”学校的难度略低于首次考研,第四次考研时只身前去外地备考。虞同学三次考研的目标各不相同,第三次考研的目标难度就相比于首次考研较低,她是综合地域和工作需要等确定目标后,再投入必要的备考状态。

(四)呈现勇气及勇力

无论以何种感情色彩看待,都不可否认多次考研“上岸”是“勇敢”且艰难的。结果类属的“呈现勇气及勇力”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他们勇敢继续;二是相较于前几次的无功而返,他们在多次考研这条“狭路”中“勇者”胜出即最终兑现出勇力。它的两个属性及其维度可以组成四种“勇”的类型(见表4)。

表4 多次考研“上岸”学生的勇气及勇力

上述四种“勇”的类型,呈现分明的并列关系,各自与前述A、B、C、D四型形成逻辑对应。“神勇”一词一语双关,既有本身的“勇力非凡”之意,又化用“神”一字“确定”“准确”等的延伸义,主要描述考生行动模式的确定性以及主观上对于最终结果的把握性。考生拥有一定要“上岸”的信念,是“神勇”的主要特征,他们凭借卓绝的努力不断坚持直至“上岸”(M7),或者积极变通以确保能够“上岸”(M5)。“智勇”中的“智”是指心智,主要描述由于心智层面的转变而展现的勇力,包括心智成熟所引起的觉醒(M1),和伴随着阅历和经验的丰富而形成的成熟心智(F3)。

(五)考研越战越勇

分析上述类属及其关系可以引出核心类属——考研越战越勇,意指学生考研失败次数越多,越是倾向于继续考研,而且相比于之前的考研行动,能够生发出更大的勇气及勇力,以至最终“上岸”。“越战越勇”的构词重在对动机和条件的分析基础上引入时序动态。

“考研越战越勇”主要有三个表现:第一,逐渐发展出否定性和肯定性兼备的勇气基本结构[10](p37-45)。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只有由于美好的选择而经受惊恐的人,才是无恐惧和勇敢的”[11]。在否定性上,多年考研是一个“忍受痛苦”的过程,需要面对孤独的境遇、无尽的考题与失败的风险。恐惧或逃避是多次考研学生的常情。在肯定性上,不仅包括读研于个体本身独特的积极意义,也包括由于历经数次失败而生长出的“迎难而上”姿态——主动选择忍受及克服痛苦,这使得否定性的经历发展成为“辩证性否定”的环节。第二,面对巨大的成本及压力,勇于运用自身的理智,重新审视自我并审慎抉择。包尔生提出:“人的勇敢在于:面临外界危险时,既不盲目逃走,也不盲目冲进危险,而是保持镇静,仔细冷静地研究情况,运用头脑思考和判断,然后果断做出究竟是抵抗进攻,还是防御退却的决定”,并认为“审慎构成勇敢的重要部分”[12]。分析“再考考研失败并选择又次考研”的属类发现,受访的多次考研“上岸”学生都至少在最后一次考研时呈现出果决的行动特质,这不是盲目的投身,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放手一搏。只有出现审慎性,才能完善“勇”的结构。在屡败屡战中的逐步完善与“越……越……”的时序相契合,故以“越战越勇”描述。第三,“上岸”的结果兑现出勇力。勇力既包括主体内在的坚韧性和持久性,即忍受各种因素给主体身心造成的痛苦、折磨、困难的意志力量,也表现于主体外的作用力、影响力,体现主体对各种冲击的强大反作用力[13]。多次考研“上岸”学生在屡次失败而又历久弥坚的过程中走向成功,正是上述两方面勇力的映射。勇力是勇气的表征,是在正确目标及行动模式下勇于坚持的结果。甚至有同学最终选择冲击难度更大的目标,并成功达成更好的结果,呈现出比原有预期更强的勇力。

通过对多次考研“上岸”学生十二个类属的深度分析发现,“越战越勇”一词可以集中体现多次考研的过程内容与行动特质。考察“考研越战越勇”这一核心类属便能解析多次考研及最终“上岸”的动因。

四、文献评述与理论总结

(一)文献评述

根据1967年出版的《扎根理论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一书所强调的归纳逻辑以及扎根理论生成的自主性要求[14],为避免既有理论可能带来的先入之见,我们在研究伊始并未阅读本领域相关的实质性文献,而是在核心类属出现之前一直保持思路的开放,后续再根据发展理论的需要阅读文献。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经济学视阈下,已有研究多从市场供求、考研流动性均衡、成本-收益等角度分析考研决策[15-17]。多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显示,年龄与性别等的个体特征[18],家庭经济、文化资本等的外部支持[19-20],以及学校的环境和教师的影响[21-22],均与深造意向显著关联。“考研热”折射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学历贬值”的行情下,希望借助读研实现“纵向流动”的理想[23]。一项心理学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在职人员考研是为获得理想和稳定的职业或受就业环境影响[24]。有学者认为考研动机和行为受内外因共同影响,外在因素对动机转化有重要影响,而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25]。一项针对师范生跨专业考研的叙事研究表明,即使受周围环境尤其重要他人的影响,考研仍以自我心理补偿为原初动机[26]。考察“上岸”考生发现,他们通常具有动机理性、目标明确、准备充分等优点,但专业基础薄弱、功利性强等缺点也较突出[27]。当前研究多只关注应届生,鲜有分析往届生。仅一项调查研究提出,往届生相比于应届生在考研决策中的现实考虑更多,前者以改变现有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为主要诉求[28]。

纵观相关研究发现,首先,基于新近“考研热”来探讨考研的较少。其次,相关研究仅限于静态视角,缺乏动态考察,也缺少对微观主体的近距离观察。在分析类属和学习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并未发现成熟的现有理论框架,足以涵盖多次考研的动态过程与行动特质。故本研究采取描述性的理论生成思路,抓取“勇”的概念并添加时序动态,以此提出一个具有分析价值的理论模式——“勇气动态完善模型”。从作为结果类属的“呈现勇气及勇力”来看,“勇”既是他们的行动特质,又是从连续失败到“上岸”的转机或条件。多次考研“上岸”是一个勇气结构完善的渐进发展过程,最终“上岸”的结果是顺理而至的勇力兑现。

(二)理论总结

本研究围绕“考研越战越勇”的动因,即“为什么一直坚持考研”以及“为什么最终能够‘上岸’”两个方面,从“勇”的内涵、表现及类型、来源与成因等方面展开理论总结,提出“勇气动态完善模型”的主要框架。

第一,“勇”的内涵。在结果不确定性和极大代价的双重压力下,“越失败越要战”本身具有一定的勇敢特质。但“上岸”须要完善“勇”的品质结构。

西方关于“勇”的内涵探讨主要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勇气是面对恐惧情境依然行为得体的品质”。柏拉图认为“勇气是个体在忍受恐惧的过程中彰显的能力”。中国古代诸多经典也论及了“勇”。在儒家伦理范畴中,“勇”多与义、气节、无私奉献相联系,它既包含勇敢果决的行为,亦指勇而不惧的无畏精神。关于勇气概念界定的主流研究认为,作为人类六大核心美德之一的勇气,包含勇敢、正直、活力和坚持四项性格优势[29](P603-619),是抵御自我内心恐惧的能力[30],是个体面对紧张情境,为获取积极结果而做出相应行为形变的动态过程[31],常表现为面对危险或困难时,不畏艰难,依然努力达成目标[32]。国内学者将“勇敢”的结构总结为三环节,一是否定(牺牲某些欲望、本能、要求、利益,战胜恐惧并忍受由此产生的痛苦);二是“审慎”的思考和判断(思考的深度而不是时间的长度);三是肯定(美好的价值和事物),进而这样描述“勇敢”:为了美好的价值和事物,经由审慎思考,直面自身恐惧,经受并克服痛苦与困难[10](P37-45)。我们也采用这一结构性的定义,将“考研越战越勇”解读为多次考研过程中在时间上先后具备肯定性、否定性和审慎性的勇气完善过程。

第二,“越失败越要战”的动因。多次考研“上岸”是勇气完善的过程,但勇气从何产生?国外学者通过连续性研究,从行为发生、发展中受因素制约到评价结果三个阶段来解释勇气来源[33]。在勇敢行为产生前存在“威胁—变化—决策—勇敢行为”的决策认知过程[29](P603-619),同时存在影响行为的内部因素、情境因素等。他人对勇气行为的评价也会影响勇气行为,有学者据此提出“行动—观察者感知—勇气成分—勇气要素重组—观察者评价”的勇气评价过程[34]。影响多次考研行为的内部因素、情境因素、他人评价影响等变化(见图2),促使考生在“威胁”与变化之中进行全面理性的思考,而后才会表现为勇敢坚持的行动。

图2 多次考研过程中的考研动机变化发展示意图

毕业生考研的初始动因,既包括内在的感性情结和理性认识,也包括听从规训、“随波逐流”等的外在动机。在初次考研时,内在动机较强的考生,通常主动性与自控力较强,主要由于外因而失败;外在动机较强的考生则主要由于内因而失败,如“自己没有自觉准备”(M8),这些“合理的客观原因”会延阻他们自主意识的觉醒,并促使他们满怀期待并再考。由于失败原因不同,再次考研为考生添注新的考研动机。如分数线暴涨(M4),就是再次考研时才会遇到的新情况。考研及其失败的内因和外因在早期仍能清晰辨别。但随着考研次数的增多,新动因不断孕育,内因与外因相互交织。例如,累积的沉没成本其实是一种外部动因,但会加固他们对于“梦想”的执念,进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这样一种内外动因的耦合效应,在起初被动考研的同学身上也很明显。在并未觉醒出内在动因的情况下,他们不仅难以坚持到底,更难以改进备考模式。单凭“不顾疼”地反复经历挫折,难以从连续考研失败的内外因关系循环中挣脱出来。因此,作为多次考研“上岸”条件而存在的“勇气”还须最后一个完善环节,即“审慎”。

第三,“越勇”的过程及条件。根据“目标一致性”和“行动延续性”两个属性的组合,多次考研“上岸”的过程被概括为“坚持到底”“以退为进”“奋发觉醒”和“灵活变通”四种类型,但都呈现出“越战越勇”的核心特质。其中,既有主观意义上一定要“上岸”的“神勇”,也有心智逐渐成熟而发展出的“智勇”。

纯熟的“勇气”具备肯定、否定和审慎三大结构。不同于传统理论范畴,多次考研中的勇气结构是动态的且具有明确的先后发展次序(见图3)。首先,读研的目标被考生肯定为“美好”,这也是选择多次考研的源动力。反复煎熬的备考过程伴随着痛苦,而考生在“痛苦循环”中的坚持使得行动在肯定性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否定性。继续再考均与首次考研一样是肯定性行为。这虽然看似是一轮又一轮的重复,但又一次的决定继续,通过克服困难及恐惧(否定)将包含比前一次更多的积极因素。至此,勇气仍不够纯熟,还需要“审慎”。若多次考研的行动缺乏审慎性,勇气结构就无以完善,便不可能“越战越勇”。面对多次考研的巨大成本及压力,为最大化实现“上岸”可能,他们务须痛定思痛,勇敢运用自身理智并排除各种干扰,全面客观地思考,以自发意识审慎抉择。例如,他们需要实事求是地重新定位自己,自发地革除长期的不自律状态。在面对滚雪球式增长的压力时,多次考研的学生们需要慎重规划人生,为之行动并担负起责任。只有在审慎基础之上勇敢行动,才能够生发出“上岸”的勇力。

图3 多次考研过程中“勇”的结构完善示意图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研究借助扎根理论路径,通过深度访谈亲历新近“考研热”的15位多次考研“上岸”学生,分析多次考研的动机、过程和行动特征,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内外动因耦合发展,导致考生存在继续考研直至考上的选择偏向

“为何考研”与“考研失败”均存在内因和外因。学生选择考研既可能是出于理性考虑或感性情结,也可能是被动地受到外界影响。初次考研的动因决定初次备考的模式,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首次考研失败的主要原因。“主动想考”的考生往往具备较高的自主性,备考投入更为充分,因此失败的原因通常被归为难以主动把握的外在因素。“被动得考”的考生往往在备考中欠缺自觉性,努力程度相对不足,失败时会更多地自我归因为“不够努力”。初始考研动因、首次考研失败和其他选项替代性低构成多次考研情景的触发因素。然而,多次考研学生在反复经历考研失败与考研选择的过程中,将形成新的考研动因,包括现实与预期的落差、时间沉没成本、对同一目标的执念等,其中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多次考研过程中新旧、内外的考研动因耦合共变发展,不断孕育着内外相互支撑、动态强化的考研动机,进而造就了“继续考研直至考上”的选择偏向。

2.多次考研“上岸”包括“坚持到底”“以退为进”“奋发觉醒”和“灵活变通”四种路径

基于“目标一致性”和“行动延续性”两个属性的各自维度组合,将多次考研学生的“上岸”经历概括为“坚持到底”“以退为进”“奋发觉醒”和“灵活变通”四种类型。“坚持到底”型是指报考目标和备考模式均与初次考研保持一致,其行动特质包括高度自律努力、高预期与高自尊和较高的心理调节水平。“以退为进”型主要通过下调报考目标的难度来提高“上岸”的把握性,备考模式则基本维持不变。“奋发觉醒”型强调备考模式的转变,考生备考行动的“改头换面”是冲击同一目标成功的必要前提。“灵活变通”型是指报考目标和备考模式均发生显著变化。考生充分根据个人当下的现实情况来选定目标和制定行动,既有自主性又有合理性,“上岸”往往顺理成章。

3.完善“勇”的品质结构是考研越战越勇并最终“上岸”的必要条件

利用“考研越战越勇”这一核心类属对多次考研“上岸”的行动特质进行描述和分析,我们生成了“勇气动态完善模型”。其启示在于,“勇气”的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个体须要经历肯定性意义与否定性意义之间持续甚至严重的冲突(比如多次考研过程中的失败、纠结与坚持),才会审慎思考,进而在重大关头敢作敢为,善作善为。为保证最终能够“上岸”,多次考研学生须要完善不纯熟的“勇气”,即“自主建构出读研目标的美好意义,基于理性的思考审慎抉择,最终克服恐惧,勇敢行动”。虽然多次考研“上岸”包括“坚持到底”“以退为进”“奋发觉醒”和“灵活变通”四种不同的路径,且存在“变”或“不变”的分化策略,但完善“勇”的品质结构是多次考研“上岸”不变的必要条件。多次考研过程生发“勇气”的关键在于,考生在否定性意义与肯定性意义之间反复拉扯、取舍时,对读研的价值进行主体性重构,需要考生个人自主思索出读研与人生发展、事业目标以及现实行动之间的意义连结。考生一旦缺失审慎思考,无论面对何样美好的目标或处于何种困苦的境地,都无以“越战越勇”。

(二)讨论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的经验资料全部来自于考研“上岸”的群体,但并非一项成功经验总结,更谈不上传授“上岸秘籍”,而是呈现一种理论建构的可能,即如果多次考研的决定不是内源性的,而是外在的、被动的;如果行动不是自发的,坚持目标不是审慎的,而是随意的、散漫的、轻率的,那么无论再考多久,都只是一种结构残缺的“莽勇”行为。

通过考察我国“考研热”下的多次考研“上岸”学生,扎根生成“勇气”的动态完善模型,对于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勇德”以及加强“勇德”教育可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关于“勇德”和“勇德”教育等方面的质性研究空白。多次考研虽然勇气可嘉,也确有形势所迫,但本文终归不为宣扬极端的生涯选择,而是通过近距离观察与细致描绘多次考研的完整历程,从一个相对正向的理论视角呈现多次考研的动因及最终“上岸”条件,以期为预防或治理提供参考。

囿于资料,研究形成的理论只是初步的,还存在以下不足:对理论所处情境的问题分析不够深入,关于着手解决和预防的讨论不足;内因和外因的概念划分不够严密。如宏观层面的国家与社会、中观层面的高校与用人单位、微观层面的家庭与个人这几组不同动因应如何纳入理论框架?它们属于内因还是外因,又对考研决策及最终“上岸”发挥什么影响?在当前研究生教育逐步引起更多社会性焦虑的情势下,讨论清楚“考研热”及其问题主要来自于宏观、中观或微观的哪一层面,可能会比内因和外因的“二分式”讨论更具现实意义;对考研动机的分析不够系统,目前仅概括出多次考研的动因、过程特征与“上岸”条件,还需要对其他可能性保持开放,今后也会从其他视角或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探究。本文生成了一个动态理论视角,可能对于分析“考研热”的成因及其个体困境的突破具有一定价值。从理论发展上看,相关结论有望进一步扩展,可以藉此对更多个案进行检验,拓展理论解释的范围和层次。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叠加就业形势下行和学历需求膨胀的影响,“考研热”会持续成为焦点,对社会心理、教育生态产生深刻影响。今后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类似研究能够丰富现有结论,也为纾解考生及其家庭的焦虑提供更多思路。

猜你喜欢
越战越勇考研勇气
三年挫败让他越战越勇,如今却做到单产12斤/平,成为当地工厂化高密度养金刚虾的领头人
当代水产(2023年4期)2023-08-04 00:52:58
寻找勇气
越战越勇
粮食
以越战越勇的斗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代陕西(2019年23期)2020-01-06 12:17:36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勇气何来?
现代装饰(2019年7期)2019-07-25 07:41:40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56
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