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妍 肖丞茜 韩奥林
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历史记忆的载体,直接影响一个群体的价值认知和文化认同。话语体系借助语言文字而呈现,蕴含着一个国家特有的政治立场、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产生与演变的一个关键抓手,同时还是展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发展前景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依据[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一般来说,学科体系是构建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话语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优良载体与表现形式。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构成,我国高等教育始终扎根本土场景、厚植文化意蕴、融通中外思想,已经实现了由量的集聚向质的提升的积极转变。与之相对应,我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是相较于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具体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仍存在非常明显的滞后性。加快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旨在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地位,生动展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基本原则与总体策略,在坚定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中国化的同时,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时代化,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话语可以剖释为“说话者是谁”“受话者是谁”“什么是言说的场合”及“怎么言说”等几个主要命题[3](P27)。同理,高等教育话语建设离不开话语主体(谁来说)、话语内容(说什么)、话语媒介(怎么说)、话语受众(谁在听)等关键要素,它们协同互促的强大合力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
话语不能脱离主体而存在,话语主体是话语的生产者和实践者,是话语体系构建的主导和推动力量。话语主体必须确保话语内容被受众所理解,就必须注重话语的实效性,确保内容陈述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话语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党委和政府、官方媒体;高等教育话语的研究者和阐释者——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高等教育话语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广大党员、人民群众。多元化的话语主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官方话语主体和民间话语主体。其中,官方话语主体有着较强的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但是,伴随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话语生产和传播模式发生变革,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主体更加趋向多元,民间话语主体愈加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民间话语主体的日常生活场景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的真实性提供了支撑,这一场景可以显著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的凝聚力、引领力。民间话语主体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场景有着天然联系,有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转化为受众对于特定现象、事件的认知态度,有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润物细无声地走进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在官方话语主体主导下,话语受众可能会对其生产的高等教育话语产生某些质疑,而经由民间话语主体转化的话语又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内在地要求官方话语主体联动民间话语主体。如今,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主体的建设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话语主体结构设计不尽合理。科学合理的话语主体结构应该是主导话语主体与各个维度话语主体形成正金字塔形态[4](P118),这样才有利于逐步实现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目标。但目前来看,高等教育话语在大学生中主导力较弱,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权责界限模糊、联动机制匮乏,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确保官方话语主体应有的主导性。二是话语主体个体能力有待加强。在中西方高等教育话语权激烈博弈的态势下,有些话语主体的能力难以高度切合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需求。
话语内容是话语体系的核心构件,主要反映了话语主体的政治立场和理论观点。高等教育话语内容主要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来定,它决定了话语受众对于高等教育认知的深度、广度、效度。从话语生成机理来看,任何话语的生成都与特定环境紧密相关,都是对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的思想认知。任何话语都是以不同形式表达特定主题,这一主题或隐或现地贯穿于具体话语表述中。当前,一部分中国学者习惯使用西方的理念范畴来解析中国高等教育模式,但鉴于中西方话语的出发点、落脚点在本质上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话语的语境、意蕴、导向千差万别,这就导致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内容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解构风险。特别是在新兴网络场域,话语资源配置机制使得话语主体、话语受众在生产话语意义上地位趋同。在此语境下,高等教育话语主体需要凸显自身在理论深度和指导地位上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话语的影响力、号召力、引领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主体生产的内容质量究竟如何。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内容涵盖了价值诉求、理论学说、制度设计、实践举措等,内蕴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理论总结、制度意识、实践经验,是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学科话语体系的决定性因素。大体来看,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内容包含思想性话语、制度性话语、技术性话语、物质性话语等几个方面。思想性话语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理念、理论、模式等;制度性话语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标准、规则、议题等;技术性话语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学术、学历、认证等;物质性话语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数量、质量、效果等。在实践过程中,话语主体要及时根据不同的话语受众匹配相应的话语内容,确保话语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理论性、科学性,确保话语内容是客观事实、发展现状的系统反映,积极引导话语受众深度参与其中并助力话语内容的丰富优化。基于事实说话,话语内容才具有真实性,才会令人信服。
话语传播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话语媒介,高等教育话语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呈现方式。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使用强大的话语工具会更容易让对方接收自身的话语内容[5]。话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实时有效沟通离不开一定的话语媒介,话语受众在日常交流中倾向于选择高效便捷的话语媒介,从而让对方欣然接受自身的思想主张和意见建议。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话语权的重要依托,话语媒介既有利于增强高等教育话语内容的传播力,但其特征又决定了高等教育话语必然经由受众选择的逻辑。话语依托话语媒介而呈现,不同话语媒介具有特定的把关要求和尺度,使得话语内容成为话语主体和话语媒介共同把关的结果。话语媒介通过严格“筛选”和“把关”话语内容,实现话语内容的定向流动和反馈。话语媒介不仅要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及时传播出去,还要集中彰显话语媒介应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同话语主体与传统话语媒介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方位提升高等教育话语实效的关键所在。随着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兴话语媒介的蓬勃发展,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受众的角色地位存在一些交叉情形。作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的重要载体,新兴话语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资源多、交互能力强等优势,会对话语主体活动、话语内容生产、话语受众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而且,由于新兴话语媒介种类多样、形态各异,这就意味着话语受众接触和获取话语内容的渠道较多,如果从不同渠道接触和获取的话语内容存在某种冲突,那么话语受众就难以充分信任话语主体。因此,在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严格甄别筛选话语媒介,牢牢把握话语传播主动权。当前,西方凭借话语媒介的技术优势广泛影响全球话语受众,逐渐形成了强力打压中国高等教育话语的态势。面对这一形势,中国高等教育构建自身的话语体系,就必须坚持以系统思维统筹整合不同话语媒介,坚持“为我所用”,使它们承载的话语内容始终保持同向而行。
话语受众是话语体系建构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构成的广泛性、个体的差异性、需求的多样性等特征,他们会及时根据自身的思想认知、实践经验等理解高等教育话语内容。基于话语受众特征进行科学分析与研判,推动高等教育话语内容与话语受众高度匹配,是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影响力、号召力、引领力的关键举措。只有当高等教育话语内容成功传至话语受众并形成良好反馈时,话语符号意义和价值功用才能渐入实践形态,高等教育话语权才能得以有序生成并集中彰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要集中呈现为生动有趣的图像、文字、音频等,高度关注话语受众全面发展的多元利益诉求。当前,网络传播态势使得不同话语受众的接受度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话语主体必须科学研判话语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内容,不能设置单调乏味或过于宏观抽象的话语内容。不同话语主体要精准定位自己的话语受众,全面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利益诉求,深刻分析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特点,有序做好必要的引导、沟通、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对话语受众进行系统分类,按照不同话语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匹配话语内容,以此增强高等教育话语在各类话语受众中的引领力。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话语受众参与决策、管理、监督社会事务的诉求,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话语受众心理和利益需求分析机制。由于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刻变革转变了话语受众角色,话语受众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愈加变化多端,这对话语受众的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话语受众的素养能力较强,那么话语主体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就越大。因此,全方位增强话语受众的素养能力,也是进一步提高和确保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实效的应然之举。
福柯认为:“所有语言、话语、文本等并非自有其意义,也不是被简单给予的,而是在现代制度场景中,通过大量的制度性实践被社会地建构的。”[6]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突破了言行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认为“话语”具有更深层的建构力量,话语研究“不再把话语当作符号的整体来研究(把能指成分归结于内容或者表达),而是把话语作为系统地形成这些话语所言及的对象的实践来研究”[7]。话语的权力就是在话语与实践的互动当中被赋予的。有学者指出,按照福柯的观点,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权力,话语是权力的载体[8],这一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具有本土性、国际性,也具有共通性、共同性。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要走向世界,不能排斥西方理论,而要吸纳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9]。因此,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必须遵循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卓有成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话语中包含很多直接从西方引进来的论述,例如“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翻转课堂”“通识教育”等;也有在中国的实践基础上,通过对“西学”观念进行转化而生成的“西学”论述,例如从应用型高校向创新型高校转变,再到创新和创业教育;还有具有中国特征的语篇,诸如“中外合资培养”“高考改革”“放管服”“盈利和非盈利的私立大学”等。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术话语发展过程中,尽管原创性的理论不断被提出,尊重了学术话语表达的权利,但是本土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并不高。为此,我国应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强化特色,积累本土经验,同时借鉴吸收国际上先进理念和做法,坚持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统一。
本土性与国际性是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一对关联概念,本土性主要源自话语体系生成的本土环境,国际性则要求话语体系突破本土环境的束缚。近代以来,中西方话语体系长期处于一种不均衡的支配格局,西方长期把持着高等教育国际话语主导权,导致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显然不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挖掘本土环境承载的话语资源和传播价值,还要系统研究西方高等教育话语的思想内涵和表达范式,精准提炼一系列中西方都能接受和认可的概念范畴。要深刻把握中西方高等教育话语共识与共通之处,逐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话语议程设置、议题设置、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深层激发西方社会研究探讨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指导价值和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高等教育的百年历史进程中,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西方高等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借鉴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一套植根于中国本土的理论学说和概念体系问题。坚持本土性,要求话语主体高度聚焦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善于总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特优势,切实增强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国际性,则要求在话语体系本土化发展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理论创新成果,适当借鉴国外成熟定型的话语思想、话语内容、话语表达,最大限度地保持本土话语在国际情境下的互通性和阐释力。基于此,话语主体应妥善处理好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关系,精准提炼中国高等教育的标识性概念、原理、表述等,积极打造富有本土特色与国际气息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事实上,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等同处于各种复杂的场域关系中,高等教育发展过程本身是一种政策制度引导的行为选择,大体上与国家和社会利益诉求保持高度一致并深受其影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切实努力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引领力、影响力作出有益贡献。新时代遵循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旨在深度挖掘中国高等教育本土话语资源的同时,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积极贡献中国人民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智慧力量,引导并深化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成就的观念认知,进而实质性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话语的主导权和影响力。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格,也是加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建设的重要经验。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硕果斐然,其实践方面的成就带来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这种理论自信是基于中国的教育实践,结合中国独特的文化特性,采用融汇古今中外的方法形成的。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学话语的构建不能做空中楼阁式学问,自说自话,而是要立足于实际,充分发掘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风格以及经验的理论话语,不断开拓教育实践新视角、提出教育实践新问题、总结教育实践新理论,将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中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话语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为实现特定阶级利益诉求而采取的语言符号。话语背后的支撑要素是思想、理论、原理、概念等,着重强调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阐释、创新、完善话语。意蕴深远的思想理论不仅是讲好故事、阐明道理的基本前提,也是全方位提升话语体系影响力、说服力、引导力的重要保证。在马克思看来,理论研究不仅是为了构建一个新的理论学说或话语体系,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新理论或话语对于社会实践应有的指导作用。知行合一,就是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10]。话语体系构建不是纯粹思辨意义上的理论研究,而是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提炼,内在要求理论话语尽可能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语言习惯,善于把深邃难懂的理论话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哲理,善于把抽象难测的理论内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话语表达。因此,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话语的梳理提炼必须以相关实践为基本依据,直观反映不同阶段高等教育实践的经验规律和本质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我国提出加快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它是一种质量更加可靠、特色更加突出的战略布局,就其本身内蕴的衡量标准而言,不仅可以理解为基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升级变革,又可以理解为超越内涵式发展的模式设计。高质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在程度水平、衡量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内涵式发展着重强调有特色、有质量、有涵养的发展,这一点类似于高质量发展模式提倡的观念主张,但内涵式发展中对于特色、质量、涵养的程度难以精确度量,其侧重点在于探析这些基本属性有无实质性存在的问题;而高质量发展侧重于阐明特色“强不强”、质量“优不优”、涵养“深不深”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特色更强、质量更优、涵养更深的内涵式发展。随着新知识生产、创作、传播模式的不断涌现,高等教育必须将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日常教学、研究、服务等实践活动中,从而获得较为合理均衡、协同互促的发展动能,以此更好地满足内外不断衍生的多元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成就显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形势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展现出新特点,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有待基于新形势新变化而不断创新。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传统媒体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人们获取信息也更为便捷。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的主要受众,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等教育需借助先进网络技术,搭建更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平台;另一方面,大学生面对的独特的网络话语和网络环境鱼龙混杂,也倒逼新时代高等教育不断整合巨大的信息资源,归纳总结并建成逻辑科学、有理论深度、有价值导向、有时代特色又凸显历史张力的高等教育网络话语体系。这便要求新时代高等教育话语体系遵循传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
任何一种话语的生成与演进都植根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话语体系都是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都是对过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积极传承。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是构成学科体系之网的纽结,主要包括概念、范畴、命题、判断、术语、语言等[11]。坚持传承性,要求坚守中国高等教育传统中优秀的思想理念、运行模式、特色做法等,合理继承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底蕴、价值意蕴、文化传统等。在积极传承过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并概括总结一些系统性、概念化的话语表述,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坚持时代性,就是要求中国高等教育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清晰呈现他国话语体系难以替代的中国高等教育话语表达范式;同时,要高度聚焦于新时代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牢牢坚守话语体系构建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从而使其全方位承载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悟。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并不是完全抛弃过去的高等教育理论成果,而是在其基础上逐步推进理论拓展和话语创新。这就要求深度挖掘并充分汲取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涵养,着力打造社会各界易于接受与认可的话语内容和表达形式,全面助推话语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合情合理、生动有趣。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依然要认真学习和适度借鉴一切外来优秀理论成果,及时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时代形势不断研究并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观点,以此科学打造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创新性、指导性的理论话语。一个学科的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难以分割[12]。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有自己的学术权威、学术观点、评价机制,始终遵循传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切实推动优秀成果得以传承、时代创新得以延续。传承性不是一味照搬照抄国内外传统高等教育理论,而是要有选择地充分汲取其中蕴含的精华要义。时代性也不是盲目脱离过去的理论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对国内外传统高等教育理论进行创新发展。因此,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只有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牢牢紧扣时代发展主题、集中彰显时代发展特征,及时关注并有效回应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的各种严峻挑战,才能循序增强人们对于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愿景的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
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仍处在一个“欲强未强”的阶段。进入“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实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谋划的教育蓝图,全面落实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应努力把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主题和核心任务,坚定地朝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阔步前进。高等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构建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不仅需要从国际、国内多个纬度把握时代话语风向,更要在变革中主动引领高等教育多元话语结构的新方位。
与传统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不同,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现实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如何从“跟跑”“并跑”跃升为“领跑”,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其话语体系构建是其中的“关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我国教育未来发展做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全面的战略部署,既是我们做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工作的方向指引,也是我们具体构建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行动指南。
从定位上看,高等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与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不能做空中楼阁式学问,自说自话,而是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新时代的中心工作。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新征程,应力争成为瞄准世界前沿、立足现实场景、追求美好愿景的战略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话语主体,必须具有强烈的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主体意识[13]。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基于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密切关系[1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总的遵循。为此,我们必须提高站位,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科技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发挥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高等教育充分契合了沿线各国发展的现实需求,始终坚持将推进高校境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构成,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模式、经验与理论。多年来,我国通过高校境外合作办学模式输出了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从战略层面来看,国家要基于全球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积极布局并充分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使中国高等教育有效突破本土环境与学科架构的束缚,力求实现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规范化、实效化。一方面,高校要自觉肩负起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时代重任,在宣传中国高等教育理念、讲好中国高等教育故事等方面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全方位的高等教育理念传播与学术交流、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等活动,为逐步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有关合作筑牢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简化程序并授予相关高校以自主灵活的外事审批权,明确规定高校境外合作办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积极推动各类高校有序开展合作办学,全面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显著提升。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主体是多元的,高校工作者始终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这就要求我们将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筑牢多元话语主体的使命担当,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时代价值的准确认识,指导他们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观察世界、思考问题、深究缘由。为此,一是要推进全方位的高校话语体系配套制度建设。高校要充分吸纳各个学科及职能部门参与主流话语建设和推进,主动将核心价值话语体系根植于大学的文化建设,将高等教育话语结构理念融入各部门、院系以及师生群体中,建立健全一套相应推广制度,推进规范化管理体系。通过建构一套“战略引领、学校发力、学院主推、部门配合、师生互动”的话语体系和校园文化运行机制,促使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在流程简化、办事提速、服务提质上更加得心应手。二是要强化主流话语体系在高校的多元服务能力。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深层变革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师生交流、学生交流、平台交流呈现方式、语言节奏和语言创新,都在不断变化。但是新鲜的话语表达也呈现求新、求异、生命周期短等特点。通过调整和构建适合大学生接受和交流的话语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服务导向,构建起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体系。三是要发挥高校教师队伍的语言和价值引领力。高校既要着重发挥学术带头人在学术影响力、学科竞争力上的引领作用,也要注重培养青年学生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要通过课堂引领、学术会议、师生交流等方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中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高校教师要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担当,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为现实着力点,充分结合不同课程的专业理论和特色优势,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工具,科学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与中国发展战略,切实增强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报效国家和服务社会的信心;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自身在铸魂育人方面的关键作用,有序营造师生深度交往与密切对话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必须集中彰显至善无我的高尚品德,以“德”作为严格约束自身言行举止的标准,不断强化自身道德修养、人文关怀、服务意识等,时刻关注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多元需求的所思所悟所行。同时,教师要自觉提升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人格魅力,自觉提升自身对育人目标和成效的掌控力,努力帮助学生有效应对现实世界中面临的思想困惑和价值迷离问题。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内容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大体上涵盖了单一或多元话语主体的各种表达内容。话语内容是集思想内涵、价值诉求、制度理念等于一体的多维框架,精准提炼话语内容的核心要义与基本框架是推动构建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基础工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思想、经验资料等都是话语内容的重要来源,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内容不断创新的基础支撑。常识代表着一定的社会效应,是建立认知关系的基本前提。学术研究的任务在于打破既有常识、更新认知观念。高等教育学作为新兴学科,尤其要注重构建属于自己的常识。但高等教育学科形成过程中获取常识具有一定困难,这一点源于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因此,高等教育学需要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的常识。这种常识依赖有时会使高等教育学偏离自身发展方向,导致高等教育话语内容创新不足,活跃度低,话语权和影响力受限。
话语主导性与主体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话语内容构建需要贴合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和语言风格。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学科话语权和影响力,需要坚持以创新高等教育话语内容为关键抓手,持续推动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高等教育话语理论体系、学术体系与当代大学生网络话语、生活话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为此,青年大学生会主动更新话语建构,以求时代的层次感和更多自我表现。高等教育学科话语不仅要主动探索大学生话语规律,更要主动作为,引导大学生的话语建构,提升高等教育学科话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进而提升高等教育学科话语权。当代大学生常见用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即是主流话语在大学生中充分渗透、推广运用的彰显。让高等教育话语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思想需求和成长发展期待,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常态化语言建构,可以使其更加活跃、更接地气,也更能深刻地触动大众群体的内心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这对高等教育话语内容的表达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来说,表达方式是对话语内容的精心修饰和精准提炼,规范合理且有针对性的表达方式是提升话语内容感染力的关键所在。任何脱离实际、枯燥无趣的话语内容表达只会加速人们的“逃离”,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导向和情感沟通作用,而且难以产生足够强大的思想号召力和精神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内容表达必须要有“温度”和“趣味”,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话语内容表达与话语受众情感和心理需求的有效对接,才能在拉近自身与话语受众的距离的同时,尽力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诚如陈勇等学者所言,只有真正建成具有感召力、影响力、吸引力的话语内容,才能有效破解西方话语的解构和现实教育的困境[4](P119)。因此,要善于切换各种话语形态、积极寻找各类话语素材、高度聚合话语资源,通过充分运用理论话语提升感召力、运用学术话语提升影响力、运用网络话语提升吸引力,从而逐步形成推进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时,要紧紧围绕话语受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灵活选择话语内容,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增添话语内容的感染力,善于运用话语受众喜闻乐见的流行语、表情包、短视频等增添话语内容的新鲜感。不同话语主体不仅要分清自己相应的话语受众,掌握他们的传播偏好,而且要根据话语受众的多样需要和接受特点,注重把握新媒体受众和传统媒体受众的差别[3](P34)。事实上,话语内容不应是固化文本或口头动员的单一表达方式,而应是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通过极具时代性、创新性、娱乐性的话语内容充分阐释本意。随着青年逐渐成为新时代话语受众的主力军,他们对话语内容的表达方式有着不同的适应力,内在要求话语内容建设要紧跟互联网时代前进的步伐。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针对大学生网民加强网络话语内容建设,激发主流意识形态的竞争力,使刻板的话语内容鲜活起来[16]。相关部门要拓展大学生网民利益和情感诉求的渠道,有序地将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成果转变为他们欣然接受的生活话语,特别是要将以理论话语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话语进行现代化转型,全方位地促进其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同时,还要科学研判网络舆情特别是大学生网民关注的热门话题,通过有条不紊地设置一些深度涉及民生民意的焦点议题,积极引导他们真正意义上接受和认可话语内容实质。高校在积极回应大学生网民合理关切的同时,要始终保持公开透明、正向引导、主动释疑的基本原则,有序结合沟通协商、互动讨论、理性反思的方式去伪存真,及时地根据他们的身心特征精准推送一些个性化的话语内容。此外,高校教师要以现实问题有效串联教学内容,使学术话语摆脱那种晦涩难懂的抽象表达,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温情话语营造共情式的话语环境,从而避免教学倦怠感并激发教学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媒介也是丰富多样的,有力承载着多元话语主体生成的多层话语内容,实时影响着话语受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导向、实践范式。作为高等教育活动中承载和传播话语内容的介体,话语媒介具有承载性、中介性、技术性、可控性等鲜明特质。承载性意味着话语内容只有附着于话语媒介上才能展现,通过话语媒介传播受众接受和认可的话语内容,有助于集中彰显话语主体的思想意识和意志行动。中介性意味着话语媒介是话语主体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这一中介能够稳步推动高等教育活动渐入佳境。技术性意味着话语媒介具有优化架构设计、提升话语表达技巧等技术属性,技术升级将实质性助推话语媒介高效承载更多的话语内容,进而全方位推动受众更深入理解和把握话语内容的精髓要义。可控性意味着各类话语媒介可由人来创造和控制,话语主体应实时掌控和驾驭一些话语媒介。随着话语媒介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运用的日渐成熟,高等教育话语得以传播到时间、空间较为分散的各类细分群体中,使其表意更加全面真实、形象立体、生动有趣。尽管传统话语媒介具有信息来源可靠、报道权威、客观公正等优势,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新媒介在话语体系传播应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17],而且新兴话语媒介具有信息灵动有趣、便于传播、深入人心等优势。这就要求多维话语媒介之间强化联系并实现优势互补,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话语媒介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话语媒介要同向发力。当前,打造多维高效的话语传播平台已然是大势所趋,唯有如此才能着力推动传统话语媒介有序实现扬长避短,进而通过积极探索多维话语媒介及其传播节点之间在内容设计、制度优化等方面的潜在优势,加强技术研发,有效破解资源重复建设、内容供给不足、传播效能低下等棘手难题。多维话语媒介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功用,核心话语媒介具有较大的融合位与典型的生态位,它和其他话语媒介的合理搭配与优势互补,有助于更好地匹配和建构话语媒介矩阵,从而实现多维话语媒介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
一方面,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建构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充分借助自身积累的高校平台优势、信息发布优势、专业运营优势,推动主流价值体系下的多元话语创新、传播、推广;高校语言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语言凝练和话语建构中,要积极探索传统话语与流行话语在内容、渠道、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建设因时而新、因势而新,满足广大学生求新的心理需求。特别是要全程把控高等教育信息的深层挖掘、整合创新、优化设计等流程,精准研判一些涉及高等教育的敏感话题,在妥善处置各种错误倾向苗头的同时,力争在语言的博弈中营造出向上向善的高等教育话语氛围。另一方面,高校要在新兴话语媒介平台打造、技术应用、内容生产、机制创新、用户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力,在尊重话语受众阅读习惯、生活背景、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宣传片、纪录片,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困惑、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得舆论的载体更为多样化。舆论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但一个人的观点看法和情感态度是没有力量的,需要与载体的结合。舆论的载体构成媒介环境[18]。针对某些高等教育的舆论热点事件,高校要善于运用新兴话语媒介,巩固和增强网络舆论阵地优势,不断创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方式方法,正向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一些舆论热点事件,坚决回击片面化、偏执性、失真性、误导性的谬论。针对舆论热点事件的不同发展态势,高校要灵活设置系统性、动态化的议题框架,充分结合高等教育话语主体的资源优势,有效对冲负面舆论可能带来的诸多潜在危害。同时,各类话语主体要充分借助国外媒介实时传播中国高等教育话语,如通过国外媒介及时推送新闻稿件、音频视频等,必要时利用直播渠道,第一时间有效回应并批驳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错误言论。国际话语媒介是国际话语传播的载体,是国际话语影响力和认同度提升的重要方式[19]。在国际对话交流中,相关主体、媒体要及时纠正国际社会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认知偏差,力争消除价值认知差异带来的文化排斥,着重将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分享他国,更多地体现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内蕴的思维逻辑和观念主张,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话语正向影响力。
构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虽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但它对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软实力的表达形式,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话语主体通过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式表达自身思想主张,最终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和过程。进一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需要话语主体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国际格局中的主体地位、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起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责任和使命。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实力和水平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和引领力。我们必须加快推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始终坚持以构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为契机,积极争取并提升与中国高等教育实力和水平相当的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