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县域公共体育的协同治理及提升路径

2023-09-27 08:29刘业飞史文生王兴涛唐翱澳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县域公共服务供给

张 洁,刘业飞,刘 勇,史文生,王兴涛,唐翱澳

(1.榆林学院 体育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2.西安石油大学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65)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公共服务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我国社会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出的是人民日渐剧增的体育需求与服务供给不足、供给范围狭小、治理机制不畅等矛盾,这些矛盾成为现阶段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掣肘”,急需“破冰”治理。县级政府是我国五级行政体制的基本单位,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所以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治理的“破冰”点和基本单元也是在县域范围,县域也是绝大多数体育公共服务具体事权的落脚点。在公共体育治理方面,县级政府不同程度上处于财力有限、事权堆积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供给服务和产品非均等化、监督和评价机制尚不健全。针对区域公共体育治理研究,我国学者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津京冀等经济发达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相对成熟。但对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研究很少,关于陕西省县域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机制领域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

1 陕西省县域公共体育发展现状(以神木、三原、城固为例)

三原县、神木市和城固县相继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政策纲要,主要从服务体系、治理体系、场馆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参与锻炼的人数比例、体育人口、重要赛事等方面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县域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本县财政收入成正相关关系,神木是作为全国百强县,GDP突破二千亿大关(2022),雄1厚的财力为公共体育场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大型综合体育场,体育馆、运动公园等基础设施占有率都位居全省前列。三原县位于关中经济发展带,地理位置优越,各类体育场馆等基础建设配备较为齐全,公共体育基础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固县作为汉中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级,仅次于汉台区,城区体育基础建设较为齐全,镇办、社区体育器材配送工程实现基本全覆盖,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较高。截至目前,神木市、三原县、城固县都成立了多个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各镇街和企业都有相应的群众体育组织,但社会指导员数量严重不足。通过浏览政府官网、实地走访等调查方式,统计出神木市、三原县和城固县公共体育设施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神木市、三原县和城固县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我省县域群体活动丰富多彩,神木市举办全国杨家将杯太极拳武术比赛、红碱淖环湖自行车比赛、毛乌素沙漠汽车场地越野赛、半程马拉松等影响较大的赛事,及大地促进了本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城固县利用县上的节会及重大节假日,年均举办十余项群体活动,为全县全民健身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原县以打造体育精品赛事为重点,举办省群众足球乙级联赛、省大众乒乓球公开赛等省内影响力较大的比赛,极大的提高了该县的区域影响力。

2 存在的问题

2.1 供需两端矛盾较为突出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文件纲要的核心量化指标有两项:一是到202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6m2,二是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健身的人数要占人口总数38.5%。陕西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15 平方米(2021年统计数据),我省县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达标、体育人口基数低,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需求端是人民群众的体育服务需求日渐增长,供给端是公共体育服优质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造成供需两端矛盾突出有着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体育专项资金的划拨多与少,健身场所的普及率,地域名俗文化,民众的体育偏好等等。

2.2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机制不顺畅

通过调查发现:我省县域层面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度不高,诉求表达不顺畅,导致其服务政策从县域决策面就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从公共体育治理主体看,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协同合作不足,致使治理模式僵化缺乏变通性。县域公共体育治理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积极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团体、社会民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县域公共体育的治理过程。我省传统县域公共体育管理模式以及无法满足其发展,所以说在县域层面健全治理体系,推动治理机制的改革刻不容缓。通过访谈调查发现:我省三县市的体育主管部门、教体局等与其他参与主体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非平等关系而是行政隶属关系。政府干预的范围超出政策引导、资源协调、宣传培育及法律监督等职责范畴,从而导致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机制不顺畅。

2.3 县域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

通过调查发现与县域城区比较,由表一可以看出,三县市大型体育场所大部分集中在城区,镇级、尤其是乡、村级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与城区有差距,这是主客观多重因素造成的结果。目前,民众对公共体育服务获取能力与实际需求具有较大差异,尚且不能统筹兼顾,公共体育服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城乡统筹、均衡协调的发展有待解决和推进。县级政府在发展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中,都会优先发展人口较为稠密、体育需求高的城区,对于镇级、特别是行政村级的投入较少,要特别注意城乡均衡协调发展。

2.4 县域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双方信息交流不顺畅

通过调查发现,县域政府为完成全民健身工程指标任务,供给行为时常与公众体育实际需求不符,易于绩效评估、可量化的大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步道等体育公共地设施持续增长,大多表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通过调查访谈发现神木市、三原县和城固县都没有专门公共体育服务信息网站平台,信息反馈主要是通过多部门的行政手段逐级上传,这就导致公众需求表达不畅,诉求反馈存在滞后性,难以及时形成有效数据作用于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能力偏低,致使政府对公共体育事务决策有时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供需双方信息整合机制运行不畅。

3 对策与建议

3.1 县域公共体育治理思维定势的转变

县域公共体育治理的思维定势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一元”治理框架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和民众体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治理模式表现出诸多问题,因此要实现县域公共体育协同治理,首先要打破这一带有惯性的思维定势,从治理理念、治理逻辑和治理效能这三方面重点入手,县域公共体育治理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治理思维导图

转变县域公共体育治理理念具体是指在公共体育治理过程中打破传统政府主导式思维模式,要以满足民众的体育需求为前提,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兼顾效率与公平,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供给、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要进行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价,促使县域公共体育协同治理模式的确立。治理逻辑结构要从政府主导“一元主体”向“多元协同合作”转变,多元协同合作治理的结构是政府引领、社会体育组织、企业团体及民众本体等多元主体构成。县域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转型逻辑表现,其核心问题就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关系,在逻辑上要解决好“一”和“多”的矛盾关系。要提高治理效能,当前我省县域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要是增加公共体育经费投入,增加场地设施,补充体育人才来扩大供给面,这种方式存在成本高、质量及精准度低的缺点。公共体育服务的“精细化”治理是指运行规范化、程序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确保各主体协同运行,更高效地服务于大众。

3.2 提高治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实现县域公共体育协同治理有力推手,体育公共服务涵盖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社会组织、政策法规、监管考核等众多子系统,需要多部门的协同运行才能整体运转,数字化信息技术不仅优化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方式,更为县域体育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治理提供了理论契合和实践可能。体育信息平台的建立,以需求为导向,联通省市级平台,引导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局面。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借助平台数据汇集、逻辑分析,采取自下而上信息反馈和自上而下政策布局,对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本体进行协同式整合,形成信息共享、协同治理的网状管理结构,进而孵化创新我省县域智慧型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通过智慧型平台及时汇总整理信息资源,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3 加强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估

监督和评估是县域公共体育实现协同治理治内在保障,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能够规范县域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行为,使多元治理主体容易形成粘性式信任,要对体育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共运营、决策等流程进行风险预估,构建问责机制,实现对公众需求、诉求反馈监督。构建县域公共体育信息平台体系,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县域体育公共服务开展绩效评估,将结果及时公开,使民众对多元治理主体评价可视化。

3.4 及时地将大众需求转化为可视的有效数据

准确把握民众需求是县域公共体育实现协同治理的前提,我国县域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基本价值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立场是实现协同性治理的导向、前提和归因。民众作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关键利益主体,扮演着体育服务需求者、使用者和反馈者等多种身份,不应局限于体育公共服务和产品消费的单一角色中,要在体育价值共创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通过线上数据收集和线下数据调研补充,促使体育公共服务供需数据精准化。

3.5 培育壮大社会体育组织,鼓励其积极参与服务和治理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培育壮大社会力量( 指能够参与、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包括社会组织、企业团体、慈善事业、公司及民众个人等) 参与我国公共服务建设。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激励政策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县域公共体育服务。政府要发挥其引领的职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让其参与县域公共体育服务的具体供给,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监督、管理、评估。培育壮大社会力量参与县域公共体育服务,能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县域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能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县域公共体育的协同治理。

4 结语

我省县域公共体育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具体表现在政策保障、资金配套、体育设施、国民体质、体育人口、体育治理等各方面。但县域公共体育治理以政府为主导,体系尚不完善,治理主体之间协调能力差,监督和评估机制尚未建立。县域公共体育信息管理平台尚未搭建,信息诉求与反馈不够顺畅,导致决策存在滞后性和盲目性。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和壮大社会体育组织、搭建信息平台,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等是我省县域公共体育实现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孵化创新我省智慧型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通过智慧型平台及时汇总信息资源,优化公共体育治理路径。

猜你喜欢
县域公共服务供给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公共服务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