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臣
摘 要:在新形势下,方言文化应如何保护、传承与开发是一个新课题。河北省方言种类多样,方言文化资源丰富。立足于河北方言文化现状,并结合调查分析,以体系构建为旨归,提出六条路径建议:制定语言规划、依靠教育体系、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开发利用体系、构建交流传播体系、形成协同研究体系,以期为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河北方言文化;保护;传承;开发;路径
一、方言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含方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学界对语言属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对语言价值的阐释也更为深入。总体上看,语言具有资源属性,是文化资源的重要形式和组成内容。陈章太认为,语言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多变化、能发展的特殊的社会资源[1]。它不仅是语言的资源、文化的资源,也是经济资源[2],同时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3]。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语言具有信息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等[4]、[5]。可以说,方言同样具备语言的一切资源属性和价值,方言文化是语言资源的重要形式和有机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汉语方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宝贵的文化财富[6],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7]。曹志耘亦指出,“方言是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方言文化’是指用特殊方言形式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包括地方名物、民俗活动、口彩禁忌、俗语谚语、民间文艺等”[8]。施春宏认为,符号性和社会性、信息性和功用性是语言资源的本质属性,是语言成为资源的基础;口头性和书面性、通用性和局域性、生态性和稀缺性、原生性和衍生性是语言作为资源的现象属性,是语言作为资源的表现[9]。就此而言,将方言文化视为宝贵的社会资源和精神财富,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李宗桂指出:“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0]方言文化同样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形成的,在培育、塑造地域内民众的物质生活、思想道德、文化底蕴、精神内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方言文化并不限于某些特定的语言方言之内,而是根植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优秀语言文化[11]。我们认为,方言文化是以方言为载体,记录并反映某一地域、某一族群的风土名物、文化活动等,如戏曲、曲艺、民歌、歌谣、故事传说等。它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集中体现,凝聚了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理解,涵盖了伦理道德、哲学智慧、自然认知等各方面的知识内容、文化形式和精神底蕴,体现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文化之根、文化之基。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原有的语言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汉语方言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关于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有效保护、传承、开发方言文化,构建起方言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是亟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河北省方言文化现状
河北省境内的方言资源丰富,分布错综复杂。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统计,河北省有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晋语等。据田野调查,还分布着一些归属不明的方言岛。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方言都是跨省分布。
河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留下很多方言文化资料,如各类方志、语言专著等,记载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如清末冀东名儒史梦兰学识渊博,著有《古今谣谚补注》《古今风谣拾遗》《古今谚拾遗》《燕说》等,保存了大量的方言资料,为河北方言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语料,也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方言研究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如《昌黎方言志》描写河北昌黎方言[12],是新中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影响深远。《河北方言词汇编》收录了河北(含小部分当时归属河北、今归京津的区县)的方言词汇[13],具有极高的语料价值。改革开放以后,河北方言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除了高校研究者發表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著作。如《河北省志·方言志》全方位记录河北方言语音、词汇、语法[14];《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井陉》是河北积极参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阶段性成果[15];《河北方言研究丛书》开始陆续出版[16],初步计划出版20个单点方言的调查资料,现已出版沧州献县、唐山曹妃甸、衡水桃城区的研究报告,是河北方言研究的最新成果。
河北各地的戏剧、曲艺、故事传说、民间文学等,既是方言的重要载体、方言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统计,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有16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总数居全国前列。如果算上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会更多。
2005年,国务院专门印发文件,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2006年,又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一专业机构。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时跟进,建立专门网站,组织开展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并出版了一系列著作。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实施,对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既需要语言保护,也需要语言保存。语言保存主要是以科学的方法对方言加以描写记录。语言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手段,保持语言、方言的活力,使其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要避免弱势和濒危的语言、方言衰亡。语言传承主要是解决社会及家庭内部的语言代际传递问题。语言的开发主要是指在当前方言式微的背景下实现方言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提供服务,助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就河北方言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的现状而言,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保存工作积极推进,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是保存工作的主力。第二,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体现在通过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扩大了方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提高了民众的文化认识和自觉意识。第三,方言文化的开发研究有所发展,开始注意方言文化与民俗、旅游等领域的融合。
同時,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方言的保护、研究主要是由语言学者参与,相关项目的审批也主要是由各级教育机构负责。而方言文化中的文化项目调查,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关注更多,相关项目的审批主要是由各级文化旅游部门负责。关于方言文化的研究,虽然已产生了方言与民俗相结合的有益尝试[17],但是这种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合作仍有待加强。此外,有些学者尚未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文化生态,不能做到实态保护。如地方戏剧大多以方言为载体,方言是戏曲的特色和生命,不研究戏剧与方言的关系,就不能活态保护和传承戏剧,更谈不上开发研究。
三、河北省方言文化态度调查
方言使用者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2021年12月到2022年3月,我们开展了河北省方言态度、使用情况线上调查。这次调查共收集到有效数据278份,涉及石家庄、唐山等全部11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样本并不一致。其中,男性有115名,女性有163名。各年龄段及人数分布为:18岁以下的有17人,18~30岁的有138人,31~59岁的有75人,60岁以上的有48人。这次调查的部分成果,如表1~表7所示:
从表1~表7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获知以下信息:
第一,方言使用熟练程度在“比较熟练”及以上的占85%,在不同人群中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第二,认为方言听感亲切的占75.9%。在觉得当地话听起来“一般”的人群中,18~30岁组、31~59岁组合起来约占84.2%。
第三,认为方言有用的占84.9%,要高于认为方言亲切的调查人群。
第四,方言使用态度呈现强一致性,认为方言使用很土气的占97.5%,有点土气的占2.5%。这一点似乎与第二、第三的结果相矛盾,其实不难理解,虽然大部分调查人群认为方言亲切、有用,但是人们还会认为方言和普通话比起来要土气得多。
第五,据上一代人想让下一代学习语言情况的调查显示,想让下一代只学普通话的占18.0%。想让下一代学习当地方言和普通话的占70.1%。值得注意的是,各组中都有超过一半比例的被试选择学习当地方言和普通话。相比之下,想让下一代只说当地方言的仅占7.6%。这从侧面佐证了第四个问题,即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要学习普通话,主要是因为学习普通话比方言更有价值。
第六,以戏曲为例的方言文化保护态度调查显示,76.0%的人表示支持,并认为很有必要。
第七,关于方言未来发展前景的调查,则呈现出一定的主体性和多元性。认为方言正在蓬勃发展的占11.5%,认为方言使用正在减少的占19.8%,表示不用担心的占29.1%,表示要在日常生活中以使用方言为主的占39.6%。
总的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方言,认为方言亲切、有用,同时又比较土气,倾向于下一代普通话和方言共用,鼓励在日常交流场合中使用方言,支持方言文化保护,对方言未来的前景虽然比较担心,但是认为仍会继续使用和发展。
四、体系视域下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进入新时代以来,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为传承发展提供了根本方向和重要遵循。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指导性文件和纲要明确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性,并为操作层面提供了支持和保证。
可以说,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能够为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政策上的支持,有助于打破不同领域的隔阂,改变以前各自为政的局面,探索出一条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因此,以体系构建为目标,协调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关系,形成相互支撑、共同作用的路径,有助于实现以保护、传承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传承的良性互动局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路径着手:
(一)制定科学的语言规划,明确方言文化的价值
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上明确了方言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这就需要在语言政策上作出明确规定,在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时,也注重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如在“后脱贫”时代,河北省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依然面临着消除相对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在这一背景下,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继续推广普通话,提升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重视保护、开发本地方言文化,发挥它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效能。在使用场域上,也需要做出规划建议。在民间交际和家庭生活中,鼓励使用方言,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在公共场合和学校教育中,则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从而形成地位、场域上下互补、互动的语言层级。通过明确的语言规划,引导民众树立语言资源的观念,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指导。
(二)切实发挥教育体系作用,完善方言文化传承体系
学校教育是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最有效的路径[18]。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又进一步细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主题内容、载体形式等。方言文化包含节日、禁忌、戏剧、曲艺等多种主题与形式,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具有融入课程教材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在开发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方面大有可为。完善方言文化在中小学各类课程、教材体系的衔接,建立方言文化资源库,不仅可以有效促成方言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传承,而且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青少年是传承方言文化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传承作用,才能为构建方言文化传承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三)积极引导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方言文化服务体系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承担载体,在培育和引导文明有序的社会风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中共河北省委制定了《河北建设文化强省的35条实施意见》,提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2021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下一阶段提升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指明了方向。方言文化服务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方言文化的有效供给,可以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县级及其以下的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室、阅览室等,可以为社会大众了解方言文化提供书籍、报纸、杂志等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加接触方言的机会;以典型方言文化代表(如戏曲)为抓手,扩大方言的影响;引导民众转变传统观念,培养社会对方言的认同感。市级及其以上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宣传,如开办讲座、开设课程等,扩大方言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助力城市文化建设。同时,还要注意为新城市人提供方言服务,减少文化隔阂,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四)运用“+”思维,拓展方言文化开发体系
方言文化涉及内容广泛,地域特色突出,要积极寻找方言文化与其他行业、产业的结合点,全面做好方言文化的开发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方言文化+”和“+方言文化”思维,拓展方言文化开发体系。
所谓“方言文化+”,是以方言文化为主体,借助于其他因素,实现方言文化的嵌入、融合甚至衍生。首先,要以现代科技手段赋能方言保护、传承,并通过新媒体等来推动方言文化的传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如数字化、智能化、语音合成、VR技术、AR技术等,以及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扩大方言文化的传播载体,为方言文化的保存、保护、传播提供良好契机。其次,要重视方言和影视、旅游、文创等领域的合作,增强方言文化的市场效能,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助力地域文化建设。第一,方言文化是影视剧的重要创作资源和表达手段。河北方言在这方面有过不俗的表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了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如《一個都不能少》(张家口方言)、《鬼子来了》(唐山方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保定方言)、《嫑闹了沾不》(无极方言)、《平原上的夏洛克》(衡水方言)等。第二,方言文化与文旅产业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丰富的融合形式。如地方戏曲、曲艺等作为方言文化的重要组成,可以和文旅产业积极合作。不过,目前河北省的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度不高,方言文化嵌入旅游产业的方式有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构建“一体两翼六带”的空间布局。其中,“一体”是指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发展协同体;“两翼”是指以雄安新区为核心的南翼、以张北地区为核心的北翼;“六带”是指环京津文化和旅游带、长城文化和旅游带、大运河文化和旅游带、太行山文化和旅游带、沿渤海文化和旅游带、坝上草原文化和旅游带。这种空间布局的开发,亟需方言文化的积极融入。第三,从文化创意角度出发,大力开发方言资源,赋予方言文化新的内涵。如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丽蓉在春晚舞台上的成功表演,使唐山方言一度获得极大关注,而像这样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
与“方言文化+”不同,“+方言文化”是以其他产业、行业为主体,加入方言文化因素,实现方言文化对其他领域的赋值增能。在娱乐节目中加入方言因素,就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如《十三亿分贝》《多彩中国话》等,但此类节目为数还不是很多。总之,“方言文化+”“+方言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方言文化开发形式,有助于形成一批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体,从而促进方言文化的创新消费。
(五)鼓励文化交流活动,构建多级互动的传播体系
方言因其历史性、地域性等特征,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而戏曲、曲艺等作为方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上个世纪因昆曲《十五贯》赴京演出,上演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传奇。其实,河北一些地方剧种也因交流演出而引起强烈轰动。1960年,保定老调《潘杨讼》进京汇报演出,受到中央首长的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好评。近些年来,“擂响中华”节目在廊坊、保定举行比赛,既促进了不同地区剧种的交流,也推动了当地以戏曲为代表的方言文化的传播。值得注意的是,河北戏曲还陆续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河北的人文艺术,如河北梆子、评剧、乐亭大鼓等。其中,河北梆子《美狄亚》《钟馗》在国外演出都大获成功,显示出河北戏曲的艺术魅力。总之,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方言文化交流活动,构建起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下的传播体系,不仅可以形成有利于方言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的外部环境,而且能够实现以传播促进保护、传承、开发的良好效果。
(六)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研究,形成协同共生的研究体系
可以说,方言文化的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必须要依托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来进行。方言文化的学术研究,首先需要借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实践经验,在科学记录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同时,还要记录以方言为载体的地方文化;不仅保留国际音标等资料,也要保留方言文化的音视频资料;从而实现活态保存、保护,并为后续开发提供坚实支撑。河北方言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仍有亟待改善之处。有些地区的方言还没有进行调查,有些地区的方言文化研究则刚刚起步。正如石汝杰所指出的:“应该说,河北方言的研究,起步早,成绩不少。20世纪末以来,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河北省志·方言志》等,但是,与山东、山西等成批出版各县市方言志的情况相比就显得薄弱、零碎了。”[19](序,P1)其次,要围绕方言文化的开发、转化这一主题,积极探索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打造跨行业领域、跨专业学科的学术研究平台,就如何深度挖掘方言文化内涵、如何科学阐释方言文化的时代价值等问题,共同探讨,研究对策,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再次,方言文化研究要积极主动服务并有机融入国家、社会的重大战略。目前,河北发展正面临着很多重要机遇,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村落保护、河北省太行山文化带建设、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抓好方言文化资源的研究,是服务国家展战略、社会需求的重要内容和切实体现。总之,以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为导向,形成跨学科、多领域的协同创新研究,可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学术基础。
综上所述,河北省方言文化资源丰富,方言种类多样,分布错综复杂。站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做好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对保持地方文化多元性,增强文化自信心,丰富燕赵文化研究,助推文化强省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是个系统问题,需要从体系构建方面加以探索,以语言规划为顶层设计,以教育体系为主要阵地,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要补充,以开发利用体系为内在驱动,以交流传播体系为外在引力,以学术研究体系为智力支持,从而夯实河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章太.论语言资源[J].语言文字应用,2008,(1).
[2]李宇明.当今人类三大语言话题[J].云南师范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陈丽君,胡范铸.语言资源: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J].旅游科学,2010,(6).
[4]范俊军,肖自辉.语言资源论纲[J].南京社会科学,2008,(4).
[5]毛力群.语言资源的价值——以浙江义乌的语言生活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6]曹志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定位、目标与任务[J].语言文字应用,2015,(4).
[7]庄初升.濒危汉语方言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方言,2017,(2).
[8]曹志耘.汉语方言研究愿景[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
[9]施春宏.关于语言资源基本属性的多重理解[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2,(2).
[10]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
[11]王莉宁.方言文化受追捧的背后[N].光明日报,2021-05-03.
[12]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编.昌黎方言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13]李行健.河北方言词汇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4]河北省地方志编簒委员会.河北省志·方言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15]桑宇红,许慧敏,刘晶.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井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6]桑宇红主编.河北方言研究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20.
[17]侯精一,李守业,曹志耘.方言与民俗研究结合的有益尝试——“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总序[J].语文建设,2016,(4).
[18]田慧生,张广斌,蒋亚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理论图谱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22,(4).
[19]石汝杰.河北盐山方言研究·序[A].刘林.河北盐山方言研究[C].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