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 徐奇奇 王雨荷 汪志豪 代维
伟大时代和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亦需通过汲取新时代榜样力量,在不断奋斗中实现自我。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平台,理应将新时代榜样力量融入大学生价值观中,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理想、创新践行方式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在现实中,大学生群体往往对新时代榜样力量的认识不清晰,还存在如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文化自信缺失,以及目前教育工作选取榜样力量缺乏亲和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校应在文化育人工作中树立新时代榜样人物,从不同角度提出榜样力量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作用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
对英雄模范的具体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阐明过一条质朴而深刻的哲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深入领会其蕴含的精神,向新时代榜样学习,拥有坚强意志、优良品格,走上新时代道路的前沿,成为激励后人的力量。在高校文化育人中融入新时代榜样力量,从国家对青年的要求层面看,能让大学生的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烂之花;从党对青年的寄予 层面看,是感召大学生初心使命的引旗;从社会对青年的需求层面上,是铸就大学生正确职业理想的引路灯。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学生群体对新时代榜样力量认识模糊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将新时代榜样力量融入到高校文化育人中成为一个新挑战。
一、定位新时代榜样力量
思想引领行动,共识凝聚力量。当代大学生因受自身认知水平和相关文献论述匮乏等影响,对新时代榜样力量界定不明晰,致使学、鉴、行后续动力不足。本文在提出新时代榜样力量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后,据此阐明新时代榜样力量的相关概念。
(一)榜样力量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类在实践基础上调节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即為道德力。马克思还认为榜样具备情感力,“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他认为情感是人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本文着重探讨新时代榜样力量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作用,所以这里所谓“榜样”既要服务于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又要发挥出新时代榜样力量的实效。因此,笔者认为榜样力量是基于高校课程结构安排,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具有亲和力、新时代典型性的榜样人物及事迹,以其优秀品质、榜样行为、人生规划、人文素养感染受教育者,促其思想矛盾转化,使受教育者的言行向预期目标趋近的文化教育影响。
(二)新时代榜样力量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在榜样力量的研究中尚未看到有关“新时代榜样力量”这一概念的界定,因此笔者对新时代榜样力量内涵的把握主要联系新时代榜样特点展开,首先我们要明确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而产生的概念。
新时代榜样力量的特点主要概括为其具有凝聚性、时代价值多样性、互动转化性。凝聚性主要体现在新时代榜样能够以自身或事迹承载的时代要求感染大众,使当代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火热实践中去。时代价值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新时代榜样引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破了以往传统榜样力量只服务于特定时代主题而显现出的单一性,体现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在哪一方面有着突出贡献都被认可,适应了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开启高校榜样文化育人新理念。互动转化性体现在新时代榜样作为纽带,能够发挥促进民意和官方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与互动,双方优势互补,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之精粹,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发展的作用。
笔者综合分析,尝试对新时代榜样力量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即基于新时代背景,结合教学需要、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及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教育者选取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真、善、美的亲和性榜样及事迹,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价值观的培养产生积极正面影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使其成为存党性、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的力量。
二、榜样力量的不断涌现,使高校文化育人受到诸多挑战
新时代需要榜样力量,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亦是如此。如今大多高校都树立了符合本校办学理念的榜样人物,以此来建构自己的文化育人体系,例如北大的蔡元培塑像、广大的党建文化长廊等。但大学生在将此类精神价值观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所处时代背景不同而无法与榜样人物产生过多的共情,因此选取恰当的新时代榜样力量不可或缺。但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纳入新时代榜样力量,会存在诸如面临多元价值观的挑战、大学生文化自信和自觉缺乏,以及榜样缺乏亲和力等现实问题。
(一)价值多元化之浪潮,尤需新时代榜样力量树立标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更加积极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但在不断的对外交流中,也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拜金主义及个人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对新时代的榜样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从影视文化层面看,当前以影视作品为主要载体的价值观念的碰撞更为明显,而大学生本身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就较多,受到影视文化影响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例如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但它所输出的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塑造的是个人英雄的榜样人物;而中国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一部被认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作品,就较好地传达了中国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二)大学生群体缺乏文化自信和自觉,新时代榜样力量引导不可或缺
文化自觉性不仅体现在实践能力中,还体现在其文化辨别能力和文化气度上,基于一定的时代条件和背景。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融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而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主体,总体而言其文化自觉性还是相较乐观,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相应问题。由此看来,文化认同和反思、文化担当与创新以及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引导都需要有新时代榜样力量的注入。当代高校亟须以新时代榜样力量为立足点,结合新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宣传作用,突破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局限,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增设新时代立足点。
(三)榜样选取缺乏亲和力,脱离大学生群体
在大学文化育人中,大多秉持的教学理念还是以过往经典为范例,此时就未较多考虑到大学生群体所处的新时代背景。因此,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说,过往榜样因所处时代条件不同而相对缺乏亲和力。但近年来,这种现象也有所改观,其突出事例即为“感动中国”节目的推出,此种向好的趋势可以体现在公众对其的积极评价之中。社会公众对“感动中国人物”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胡占凡在《CCTV 感动中国十年》一书中对 “感动中国”栏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进行了高度整体性评价:“‘感动中国’始终以坚持巩固共同理想为基础,整合民族精神力量为目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由此看来,想要在文化育人层面上正向引導大学生,选取此类具有亲和力的新时代榜样则会相对更具感染力。
三、新时代榜样力量赋予高校文化育人新生机
让大学生心中对新时代榜样力量有清晰界定,对于高校文化育人无疑又是一大助力。除了促进高校文化育人,此类新时代榜样力量亦可引领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建设,提升其实践能力,乃至对于引领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来说都是一味良药。
(一)聚焦新时代榜样,铺展大学生正确职业理想
尽管在大学当中有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课程,但课时普遍较少。阶段性的学习后,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的方向规划或选择仍然会存在较为模糊的认知,此时注入新时代榜样人物的事业生涯实例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传记《张桂梅》一书中写道:“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更需要精神导航,新时代的美好要靠我们努力奋斗。”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张桂梅老师,教会身处平凡的普通人如何坚定意志从而为信仰竖起丰碑。所以在大学生文化育人层面上,新时代榜样力量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影响。以对师范生的引导为例,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大多会成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因此拥有优良的教师人格和师德自然也能为学生提供鲜明的榜样示范,这便在无形之中促进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新时代现实生活出发,在社会和校园中找到合适的新时代榜样目标,学习新时代榜样们的优秀品格,才能促使师范生在大学阶段不断完善并成长为一批批出色的人民教师。另一方面,若想引导更多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于基层教学工作的话,张桂梅老师这样的新时代榜样也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此类新时代榜样力量的引领,会让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有更深的感触,能够让他们觉得哪怕是身在遥远大山也会迸发出改变命运的强烈信念和坚韧卓绝的奋斗精神。
(二)吸取新时代榜样力量,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均衡的关键在于消除各地间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平等的现象,因此对贫困地区进行教育精准扶贫是实现教育公平这一最终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绝大多数高校几乎都开展了与志愿者支教相关的活动。但传统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队伍组织时间不长、活动方式非常态化等,大部分支教队伍的管理都存在随意性较强和统筹性不够的问题。另外,大多数志愿者未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缺乏教学经验,能力参差不齐,支教效果无法保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型“网络支教”将掀起支教模式的新浪潮,国家更是对“网络支教”为偏远地区学生带去高质量教学、推动教育公平寄予了厚望。“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参考天津工业大学对“学业+心理辅导”网络支教模式的构建,笔者所在院校在暑期开展了线上云支教活动,分别对接了来自三个不同省份的三所小学,并在暑假开展了“一起云阅读”“一起云运动”“一起探寻红色文化”“一起云课堂”四项基本活动和一项高校特色活动。本次活动即是以天津工业大学所做出的“榜样实践示范”为蓝本,将其互联网模式的支教与传统的志愿支教相融合,大大提升了支教志愿活动的效果。
(三)发掘新时代榜样力量,促使文化传承与发展现代化
新时代榜样力量,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加明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体现着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的展望,但如今,多数大学生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实质性了解。着眼于新时代榜样力量,不难发现其中都无形地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网》中这样对守岛夫妇王继才、王仕花有这样的描述:“别人有车有房,我守岛卫国,别人传万贯家财,我传精神财富。”王继才将忠于国家的传统文化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2018 年夫妻俩被评为2018 年感动中国人物,他们作为新时代的榜样,也在继承和发展着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白马篇》中讲“忠”即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讲“忠”也应当发展为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一直保持经久不衰,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榜样推动着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当下,也正是因为有王继才等新时代榜样力量的出现,才得以将文化传承落在实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灵活多样且行之有效的方式,透过传统和现实,将新时代榜样的力量贯穿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又是青年中掌握知识和文化、传承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取向将深刻影响我们民族的未来。在教育工作中,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伟大榜样,将有助于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不仅是成就个人的前程,还能够为我中华民族传承强大的精神力量,此举堪称百年树人之伟业。因而,重视并落实树立新时代榜样的工作,应当也必将成为未来大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