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娟 张隽雅
传统骨科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存在形式化、浅表化等问题,以教师讲授为主,护士被动接受,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缺乏交互性[1],使在职骨科护士学习积极性不够、教学效果不佳。随着骨科专科护士教育体系及内涵的日益完善,寻求一套能够契合当代骨科护理临床教学的模式至关重要。比格斯3P(简称3P)教学模型超越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2],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变,其将教学按时间节点分为前提(presage)、过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3个阶段[3],使“教”与“学”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众多彼此相连的反馈环,可提升护士学习力,促进护士深度学习。本研究将3P教学模型应用到骨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旨在建立骨科护士深层次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骨科专科护理人才。
2023年1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08名在职骨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骨科在职护士;(2)通过2022年骨科护士年终考核;(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骨科规培护士或第三方护士;(2)中途休产假、病假时间超过1个月。其中女性103名、男性5名,平均年龄(33.34±1.08)岁,研究生2名、本科98名、大专8名,主管护师28名、护师63名、护士17名,初级护士34名、中级护士50名、高级护士24名。按照所在院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名。2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教学内容、教学时长、教学师资团队均相同。教学内容以中华护理学会专委会下发的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大纲为指南,选用本科室自编已出版教材《新编骨科康复护理指南》。教学师资团队由1名副主任护师和4名主管护师组成,其中研究生学历2名、本科学历3名,骨科专科工作时间均≥10年,带教时间均≥5年。每周组织2次线下教学活动,由师资团队脱产在各院区进行授课;2次线上教学活动,通过“317护”平台发布教学视频、资料及考核内容,每次教学活动时长为2个学时,本研究总干预时间为5个月。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由教学老师按照教学内容对骨科在职护士进行骨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授课,并通过实境演示的方式对骨科专科操作进行演练,采取床边查房的形式对骨科重点患者进行教学查房。
1.2.2 观察组
采用3P教学模型进行教学。
1.2.2.1 前提(presage)
前提处在学习序列的前端,包含两个部分,即学生因素(先验知识、能力、倾向的学习方式等)及教学情境(目标、评估、氛围、教学、制度程序等)[3]。(1)课前准备。观察组师资团队提前通过“317”护培训平台发布相关章节案例视频,结合案例布置预习任务,组织骨科护士在微信群讨论,梳理其在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老师答疑解惑。(2)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师资团队借助“317护”考核平台对观察组进行课前检测,了解其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组织师资团队集体备课,根据课前检测结果设计既可以促进学习目标达成,又便于教学评估实施的教学活动。
1.2.2.2 过程(process)
过程环节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即“深层学习方式”和“表层学习方式”的差异。教学过程中,师资团队需遵循五点原则:(1)清楚阐述课程的内在结构和课程主题;(2)激发护士积极回应而不是详细解释内容;(3)在学习前期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教学;(4)了解并帮助护士消除错误想法;(5)教学和测评都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允许犯错[4]。在课程开始前,让观察组护士自由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由9名成员组成,并确定组长。教学老师将骨科专科护理与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等课程紧密结合,提出思考题,让护士结合已学课程当堂进行讨论,引导其深入、动态地思考,加强授课实效,构建系统思维体系[5]。在线下教学中开展导向性随堂练习,即提出开放性问答,各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鼓励各小组成员自主思考,归纳总结课前预习和课上讲授的知识点,教学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与指导,使护士系统理解关键知识与技能,提高其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1.2.2.3 结果(product)
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评价的反馈有助于师资团队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情境,有助于骨科护士反思自己的学习倾向、学习技巧,从而增加学习投入,优化学习方法,改变学习方式[6]。课后反馈包括教学老师的教学反馈和护士学习反馈两个部分[7]。教师的教学反馈是针对教学目标及护士考核成绩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师资团队内相互讨论改进教学方法。骨科护士的反馈是针对学习目标及临床工作反思自己在预习与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在小组协作中能否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思考角度是否需要优化等,通过周记的形式列举问题、原因、改进措施及预期效果,循环往复,强化自我学习意识,构建系统思维模式。
1.3.1 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
教学团队根据中华护理学会专委会下发的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大纲进行统一命题,对2组护士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临床操作考核。考核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
1.3.2 学习积极主动性
采用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8]评估2组护士学习积极主动性,该量表包含学习驱动力、控制学习、学习目标、深入学习、扎实学习5个维度,共21个条目,从“差”到“好”依次赋值1~5分,量表总分21~105分。该量表效度为0.86,Cronbach′s α为0.89。
1.3.3 批判性思维能力
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9]评估2组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该量表包括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每个维度含10个条目,共70个条目,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依次赋值1~6分,总分70~420分。该量表效度为0.89,Cronbach′s α为0.90。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100%。
表1 2组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2 2组学习积极主动性比较分)
观察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为(343.62±37.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98±28.8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3,P<0.00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好于对照组,说明3P教学模型有利于提高骨科护理临床教学效果。在既往教学模式中,骨科护士常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不高,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亦不牢固,造成教学效果不佳。3P教学模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而教”,教学过程中的3个节点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即前提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学习方法决定学习结果,而结果又必将反作用于前提及过程,这种螺旋上升的循环结构促使师生不断调整教与学的方法,达到学习效果理想化[4]。3P教学模型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提升了骨科护士教学效果,还能引导其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习积极主动性好于对照组,说明3P教学模型有利于提高骨科护士的学习积极主动性,3P教学模式所提倡的连续交互式系统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多维互动,既能激发骨科护士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又不会偏离教学老师的正确指导,从而使护士逐渐形成由浅层学习方式向深层学习方式的转变。所谓浅层学习方式是源于以最小代价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图,最具典型特征的是记忆取代理解,而深层学习方式则来源于内部动机,提倡护士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骨科护士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还蕴含有情感的满足和价值感的提升[10]。因此,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3P互动式教学模型,使骨科专科教学更具目标性、方向性和实践性,极大地提高了骨科护士的专科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深层学习方式的建立。
3P教学模型的3个基本特征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11],其价值在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这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本质交相呼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说明3P教学模型有利于骨科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3P教学模型下,教学老师与骨科护士之间的多维度互动促使骨科护士能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 应用辩证的眼光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构建的全新认知结构,有助于提升其观察能力及创新意识[12],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及严谨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