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玮,周新茂,朱章明,付登高
(云南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复合人才培养的摇篮,云南大学为了响应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工作,学校不仅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和参加导师科研项目,还给学生创造了很多参与科研工作的机会。由于本科生普遍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学生应尽早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能顺利全面地找到自己解决问题所需的文献资料,同时掌握科研项目申请书和科技论文写作知识和技能,进而更好地开展科研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科研成果产出等工作。基于以上背景,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门实践必修课被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开设,相对其他高校早1学期或1学年开设,相对较早地开设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类竞赛及在本科生阶段产出科研成果能提供一定的帮助。笔者已连续5年主讲“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根据对目前教学现状的分析和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思考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图1)。
图1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教学手段指的是应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目前我国高校中最常见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是由清华大学推出的结合PPT和微信的教学工具[1],该教学工具已经在各大高校进行了应用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是从教学手段开始,采用多媒体和雨课堂混合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建立雨课堂班级后,课堂上展示班级二维码让学生扫码签到,免除花时间点名环节,可以推送各种学习资料、课前课后作业到学生手机终端,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雨课堂答题,方便了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以及教学平时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等教学数据的管理和存储。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该课程以讲授教学为主,课程的应用性特点体现不足。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问题导向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从问题导向出发,并通过问题预设、问题解答和任务驱动使教学实践过程主动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感,进而提高授课效果[2,3]。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汇报讨论反馈和点评讲授及课后作业巩固提升三个部分。教学模式的改革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步,课前学习问题和任务的设置和推送。整理建立每一部分内容相关的课前学习题库,课前推送相关材料;第二步,课件制作的改进。课件制作应体现“问题导向式”,在引入新内容前先设置课前测验题或是根据当今社会热点抛出问题或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合作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第三步,课堂教学的改进。在教学时多设置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和现实案列教学,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和改正;同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多组织课堂讨论和汇报,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时间内的积极性。课后需要通过作业任务驱动同学们巩固和练习。比如在讲授“SCI”期刊及其影响因子计算和查询部分内容时,会设置问题,如什么是“SCI”期刊?期刊影响因子如何计算?如何查询期刊影响因子?如何查询期刊分区?课后会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列出环境科学领域不少于5个的TOP期刊,并给出期刊具体分区及影响因子。
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实践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首先应该删减一些与实践关系不大的理论知识,如信息、知识、情报、文献属性、检索工具定义、科技论文写作定义等概念内容;其次补充一些特种文献和专业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与途径,增加“SCI”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查询内容,并且在深入讲授Endnote操作使用基础上增加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讲解,如RSS订阅,CNKI E-Learning,Everything、最新文献追踪利器—文献鸟(Stork)、文献关联软件(Connected Papers)等。文献检索部分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系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检索语言、检索方法和步骤,熟悉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和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文献管理能力,教会学生在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专业复杂问题解决中能够顺利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提高学生文献信息获取的综合能力。
对于论文写作部分,在讲解论文写作技巧及格式之外,添加该专业往届毕业生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及该专业相关经典文献进行案例教学;添加如何阅读文献,如何应用金字塔原理进行论文阅读,让学生用金字塔原理方法解读科技论文,并用金字塔结构呈现所阅读论文的结论和支撑结论的每一层次的子观点或论据;添加如何应用金字塔原理进行论文写作的构思,如何根据自己实验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从下而上地用金字塔结构构思论文;添加科技论文结构的解读,如整体来说前言是议论文写作方式(除研究目标的描述外),材料和方法、结果是说明文的写作方式,讨论部分是议论文的写作方式;前言部分的写作是从大的研究背景,如何通过前人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出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目标的过程,是大题小做的过程,其写作是倒三角形的结构;材料和方法、结果部分的写作类似于实验报告的写作;讨论部分的写作是正三角形结构,是从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或是发现展开,在解释主要结果、分析原因、与他人研究对比论证的基础上小题大做,通过论述本研究在揭示领域内难点和热点问题上做出的贡献等凸显出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添加科技论文写作每部分结构的解读,如摘要部分结构解析,哪些句子是研究背景或目的的写作,哪些是关于研究方法的写作,哪些是研究结果的写作,哪些是关于结论和研究意义的写作等;添加逻辑推理的讲解,区别什么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并在科技论文阅读中找到关于两类写作方式的内容;添加如何规范制作科技论文图表、cover letter写作、审稿人意见回复和论文投稿流程的介绍;最后,加入学生课堂汇报的训练,通过论文开题、论文结题、论文海报的课堂口头汇报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自己所学知识、技能的机会。论文写作部分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科技论文或项目申报书写作能力,让同学们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项目技术方案编制、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书、毕业论文撰写的能力,掌握科研必备的基本功。
课程思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综合教育理念[4]。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也添加了课程思政,如在讲授文献信息内容时引入信息道德和信息素养,使大学生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观念,建立信息法制观念;在讲授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时引入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和学术不端的危害,培养学生规范学术道德。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本课程改变以往传统的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的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考核方式进行课程考核。综合考核方法包含课堂综合表现考核、课前预习考核、课后作业考核和期末考核部分,该考核方式使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督促学生掌握必须的知识技能,系统全面考核学生在整个教学实践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5]。考核改革的基本思路为:加大过程性考核在最终成绩中的占比,本课程改革后过程性考核占60%,其中课堂综合表现考核占比30%、课前预习考核和课后作业考核分别占比15%。课堂综合表现包含3个方面,出勤率、回答和讨论问题和课堂汇报且各占比10%,这个考核方式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过程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和课堂参与度,同时能让学生跟着教师思路,从而集中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课前预习考核主要是以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为主,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老师布置的问题和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习新课程知识,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作业给分。课后作业考核主要是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依据学生提交作业给分。期末论文考核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科创实验数据或其他实践类课程所得数据写一篇研究论文,或根据自己兴趣在自己专业领域某一主题写作综述论文一篇。写作要求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图表规范清晰,格式符合某期刊的格式规范要求。
2022年秋季课程学生评教结果较好,班级评分结果为93.2(56人,2021级大二学生)。根据学院本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需支撑的毕业指标点有4个,本课程通过设定4个课程教学目标来完成。为反映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2022秋季课程结束后进行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即通过该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支撑点的权重值和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及平时成绩进行评价。本次评价以样本中课程目标的“分项目”的平均得分与其总分值的比值,作为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依据是课程期末考核试卷、课堂表现、平时测试、平时作业。课程目标评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有课程目标达成度都达到0.76以上(表1)。课程目标1和3的达成度相对较低(表1),主要是部分学生对文献检索的原理、检索语言掌握还不够,对科技论文写作还不是很熟悉,后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提升。
表1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评价
本课程2022秋季成绩平均分84.04分,最高分90分,最低分71分,及格率100%。成绩优秀率7.14%,且班级82.14%的同学分数为良(图2)。
图2 课程成绩统计分析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之前教学课堂氛围不活跃的局面,教学课堂中融入了课堂问题回答、讨论和点评,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对教师来说,通过课前构思问题和任务设置、课堂组织讨论、点评和引导学生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反馈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对教学有了更深认识。课程评教结果和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