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仁,杜晨阳*,武娜娜,王 娜,王莹莹
(1.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0;2.陕西高校轨道交通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300)
新工科是指面向未来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新时代需求和社会挑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科人才,提出旨在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助力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根据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提出推动“新工科”建设,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教育部高度重视校企协同、产教融合,2020年印发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提出通过政府主导、高校主推、企业支持、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组织模式。交通运输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其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人才保障,这就要求交通运输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实现学生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目前,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资源配置上的矛盾,使校企协同育人难以高质量推进。从高校的角度而言,由于高校“育人”的属性,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运用企业资源做好学生实践教学和岗位培训,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企业的角度而言,由于企业的“营利”属性,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一般有两方面,一是借助高校科研环境以较低的成本解决技术难题,二是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培养“来之即用”的人才,缩短员工在企业的培训时间,降低用人成本。归根结底,高校与企业对于教育资源的配置缺乏合理性,影响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开展,导致高校、企业及学生无法实现教育上的共赢。
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关课程主要围绕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展开;而企业则更加注重学生在某一岗位、工种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校企双方的目标权重差异对双方的合作频率、周期、内容均产生较大影响。
共建课程是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手段之一,学校与企业在日常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深度融合,培养适用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但目前,高校课程中校企合作共建的课程很少,课程大纲制订、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考核评价等都缺少企业的参与。学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没有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缺乏校企协同育人的“土壤”。
深入企业一线的实习是人才培养和就业的重要衔接节点,完善的实习管理体制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习目标、落实实习任务、规范实习行为,实习管理体制的制订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协商。然而每年大量的毕业生与合作企业有限的用人规模不成比例,且短时的实训达不到企业“来之即用”的要求。
总之,为了满足校企共同利益的需要,应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根本上解决矛盾,使得校企合作育人不再流于形式,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际考虑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资产管理等问题。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正在与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以“智慧交通”为特征的新一代交通运输系统将对现有的交通运输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交通运输向低碳绿色的交通结构转变、向多层次一体化协同发展转变、向科技创新转变,并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一代交通行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还应具备多学科交叉应用和基于现场实际不断创新的能力,这对新时代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模型是指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通过双方的合作与互补,共同为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构建适合交通运输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模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①合作平台。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的交流和合作平台,为双方提供协同育人的基础和保障。合作平台应该具有公开透明、高效便捷、互惠互利的特点,既满足高校和企业的需求,又能够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②信息机制。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的沟通和联系机制,为双方提供信息交流和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式。沟通机制应该具有及时准确、有效专业、互相尊重的特点,既能够促进双方的协作,又能够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提供帮助和支持。
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也可理解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只要某件事是否发生、是否致损以及致损程度存在多种可能性,这件事就存在风险。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解释,某件事损失必然发生的概率为1,必然不发生的概率0,如果损失发生的概率区间为(0,1),则认定该事件存在风险。
③资源共享。高校和企业之间共享资源,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资源共享应该具有资源优势互补、共享便捷、利用高效等特点,既能够满足高校和企业的需求,又能够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④教学创新。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学校和企业共同探索和实践教学创新的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教学创新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够为高校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以线上线下合作平台为中心,一方面,在交流制度、反馈系统等有效信息机制的保障下,促进资源共享,将行业前沿案例引入课堂,进而辅助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法、内容的创新。另一方面,借助教学研究,紧密联系企业实际问题与需求,向产学研方向发展,生成满足行业需求的新材料、新技能、新规范,实现价值反刍,促进校企利益“双赢”(图1,p87)。
图1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模型
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为例,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需要依据不同就业方向的场景进行创新和实践,通过以下途径来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
4.1.1 实验室搭建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品德优、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职业适应快”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建立了交通运输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有实验室10 个,实验室面积达6000 平方米,实验教学工作始终围绕着“创新理念、健全模式、构建体系、搭建平台”来进行,实验中心以“服务轨道,加强实践,培育创新”为教学理念,提出“验证认知、综合分析、探索创新”的实验模式,并构建起了三层次(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五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验与实训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虚拟仿真与实物相结合)、七模块(基础知识、旅客进出站作业、列车驾驶、列车运行图编制、列车运行控制、客运站日计划编制、平面调车)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培养高质量的交通运输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1.2 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
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和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掌握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同时,高校利用企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和贴近企业的实践环境。学校与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企业深度合作,与成都、武汉、上海等7 家铁路局集团公司,与杭州、成都、兰州等18 家地铁运营公司,与中铁一局、四局、七局、中铁电气化局等12 家中铁工程局,与中兴通讯、陕西重汽、交通银行、长安银行、浙江机电设计研究院、西安曲江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200 多家优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学校成为中铁电气化局“四电工程”人才输送基地、宁波地铁“电客车司机”委托订单培养单位、杭港地铁“通信与信号维修、车辆检修”委托培养单位,港铁深圳公司订单培养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8 处,基于多平台,深挖实训课程建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锻炼。
校企联合设计和实施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行业综合能力、行业专职能力、从业道德素质、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紧密联系企业用人需求目标制订课程计划,共同协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联合教学、教师培训等渠道由企业向高校提供实际案例和业务数据,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接触和了解企业不同岗位的运作和管理。
4.2.2 双师型教师培养
经过外引内培,交通运输专业建成了一支素质优良,朝气蓬勃,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先后从西安地铁、兰州铁路局、乌鲁木齐市铁路局、铁道第五设计院郑州分院等轨道交通生产一线引入优秀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91%,行业企业授课专家人数占比82%,并结合老师在企业的工作经验编制了站务初、中、高级题库。利用假期派教师赴杭港地铁跟班学习,多次派教师参加全国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业务培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均得到了较大提高。
加强校企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共同探索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校企共同开展科研和技术转移,探索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性和实际效益。通过科研合作,企业可以获取高校的技术支持和人才资源。同时,高校基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卡脖子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4.4.1 职业资格获取
积极推进学校1+X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技能等级证书工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注重有效融合证书培训内容,推行“1+X”证书制度,实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企业培养来之即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4.4.2 就业创业培训服务
通过实施多项措施,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方面,提高就业组织能力。召开就业工作交流会,由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老师分享就业组织成功经验;学院积极组织或带队参加校内外专场招聘会。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座谈、讲座等方式提供就业创业决策、岗位分析、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服务;辅导员开展特色宿舍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与职业要求。
5.1.1 细化课堂过程管理制度
依托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下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推行“一课双师”教学制度。为改善传统的授课型课堂教学方式,引进一批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高工等,不断壮大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二,课程组教研制度。课程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行业新领域、新科技、新技能进行分享交流,及时吸纳进入课程,更新教材内容,确保知识体系保持动态更新。第三,培训学习制度。学院每年度为教师举办线上线下专业岗位技能培训,赴企业以跟班学习、顶岗学习等方式学习一线岗位技能,发挥教师在学生与就业岗位间知识信息传递的纽带作用。
5.1.2 建立校企信息交流制度
为保证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运行,校企双方需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并且要对协议内容进行细分,实现协同育人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管理。同时,校企双方需加强交流互动,为协同育人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为信息的实时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制订校企协同育人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对课程目标达成率、专业达成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学院通过对评价数据结果的分析,对校企协同育人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修订;可以利用实习调研、在岗毕业生座谈会等方式,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调查,从而为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改进提供依据;学院通过与用人企业的交流调研,对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生的在岗表现等进行反馈评价;结合第三方评价结果,对校企合作培养的毕业生的社会满意度进行调查,从而进一步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体系。
校企协同育人是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具有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作用。在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应该注重校企共同利益和矛盾的平衡,强化合作和协调,探索创新的模式和方法,强化质量保障和监督,提高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和效果。在未来,校企协同育人将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