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强 毛 彧 金国忠
(上海师范大学 1.教育学院;2.人文学院;3.继续教育学院,上海 200233)
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核心力量的组成部分,由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宣传思想工作骨干组成[1]。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必须在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上下功夫,主动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2],从而努力建设“信念坚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突出、勇于担当” 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3]。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当前有效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励机制存在空白,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协同机制尚不完善,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支队伍协同推进工作能力稍弱,宣传思想工作激励、考核机制等制度建设不足[4]。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与党中央的要求、与深化教育改革总体目标、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与高校广大师生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5]。 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要求尚未具体化、队伍的核心能力尚不清晰,对于如何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路径尚不明确。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运用扎根理论建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模型,以期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Nvivo 软件进行文本分析和文本挖掘。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在资料中发现、发展和检验理论,形成范畴概念并进行理论检验[6]。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进行编码分析,展开比较归类,呈现可视化效果,建立理论模型,形成概念范畴和属性关系,分析、建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模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由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等七类群体构成,通过检索、梳理中国知网文献,综合考虑作者水平、期刊级别和被引率等文献计量学指标,最终确定36 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核心文献,另选择2 篇文献作为饱和度检验使用。
对36 篇核心文献进行文本分析,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进行三级编码,寻找类属关系并进行聚类分析,建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模型。 具体程序为:(1)从原始文献中提取概念,进行一级编码及开放式编码;(2)反复分析、比较初始文献和所提取的概念,进行主轴编码;(3)分析和创建类属概念,进行开放式编码,建构概念与类属间的逻辑架构;(4)对三级编码进行理论分析和编码的逻辑分析,建构胜任力模型。
研究信效度是研究结果有效性和科学性的保障,是研究必须严谨论证的重要内容。 文本分析中,编码的一致性决定了信度的高低。 效度是指测验的有效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研究采用专家评定来界定信度和效度,三位专家评定结果显示,编码一致性系数0.819—0.876 之间,说明本研究具有良好信度和内容效度。 研究采用成熟的胜任力模型[7]作为校标效度,校标效度相关系数为0.844。 饱和度检验是对编码分析结果的严密性和解释力的有效验证。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的要求,以开放的姿态对文本进行挖掘,提炼概念、范畴,提出理论,在范畴和理论对比中发展理论,通过Nvivo 11.0 分析,三次编码形成473 个编码参考点、28 个基本范畴和6 个核心范畴,通过系统化分析建构胜任力模型。
因为36 篇核心文献并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访谈得到的,因此对核心文献的深度解析发现与研究主题有关的文本显得特别重要。 将36 篇核心文献导入Nvivo 软件,逐篇文献进行文本分析,提取编码节点,形成473 个编码参考点,对初始概念(节点)进行分析、整合、删除等处理,形成立德树人、政治意识、理论学习、工作要求、与时俱进、创新意识、教育载体、文化引领、问题意识、实践取向、调查研究、群众路线、阵地建设、话语体系、媒体融合、讲好故事、网络思政、育人实效、工作认同、示范引领、人格魅力、党的领导、顶层设计、培训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28 个基本范畴(基本的概念和表述)。
主轴编码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建立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通过编码节点聚类分析,共得到6 个主范畴,分别是形成眼力、脑力、脚力、笔力、魅力和合力6 个主范畴,并形成初始范畴之间的内部关系。
通过文献综合分析,系统处理范畴之间的关系,具体化范畴之间逻辑和关联关系,从主范畴中提取核心范畴,分析核心范畴和其他范畴的逻辑,将之纳入理论框架[8]。 对主轴编码进行概念关系解析,通过对6 个核心范畴的深入分析,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作为核心范畴,建构主范畴和核心范畴之间的关系。
采用备用的2 篇文献进行饱和度检验,进行关联编码,未发现新的范畴产生,基于扎根理论得出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在理论上通过饱和度检验。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通过Nvivo 11.0 软件对文本进行分析,在开放式编码初始概念的基础上提取28 个基本范畴,经选择性编码得到6 个核心范畴,以此为依据确定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核心范畴,建构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模型,如图1。
图1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模型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强调,要以提高政治能力为根本,以增强专业本领为关键,以锐意创新创造为紧要,以培养优良作风为基础,推动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9]。
1.眼力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能力水平。 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特征中,“眼力”指的是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立德树人、政治意识和理论学习等相关能力和素质,在整个模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新形势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对复杂情况的发现能力、辨别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政治上的坚定源自于理论的清醒,理论上的清醒依赖于不断的学习。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增强眼力,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武装。
2.脑力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方法要求。 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特征中,“脑力”包含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工作要求、与时俱进、创新意识、教育载体和文化引领等相关能力和素质。 这就要求在工作、学习中多思考、勤思考、善思考,认识新变化、新机遇和新挑战。 练就扎实的业务水平与职业能力,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改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做到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应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 创新高校宣传工作的观念,创新教育载体,重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突出课堂教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的三位一体。 强化文化引领,注重价值引领,以文化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3.脚力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工作实践。 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特征中,“脚力”指的是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问题意识、实践取向、调查研究、群众路线和阵地建设等相关能力和素质。 脚力是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为重要内容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深化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 增强脚力,要求高校宣传思想者密切联系师生、服务师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4.笔力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工作效果。 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特征中,“笔力”指的是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话语体系、媒体融合、讲好故事、网络思政和育人实效等相关能力和素质。 具体来说,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动性和话语权,把握网上宣传的特点和规律,抢占新媒体传播中心地位,让主流思想舆论充满校园,为高校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创新话语方式,对接青年学生话语表达方式,聚焦理论解释力,丰富传播信息互动渠道,创设新载体新渠道,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课程育人的黏合度、说服力,开展更高质量的文化和宣传工作。
5.魅力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个人特质。 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特征中,“魅力”指的是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个人层面的相关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工作认同、示范引领和人格魅力,是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个人特质。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人格特质,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先天因素,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认同、爱岗敬业,责任担当、求真务实的高校师生更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具有真诚关怀、人格魅力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更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树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认同,凸显事业追求,增强职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找准高校宣传工作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切入点,实现个人价值和事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6.合力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组织因素。 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特征中,“合力”包括党的领导、顶层设计、培训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队伍建设和考核评价等各方面合力建设的工作要求。坚持党的领导,突出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领导体制,是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建立、完善高校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联动协调机制,着力整合资源,搭建宣传工作平台。 建立健全高校宣传思想队伍学习培训机制,加强岗前培训,将专题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建立保障机制和协调机制,夯实合力基础,强化组织管理。 优化队伍选拔机制、落实激励机制和考核考评机制,激发队伍工作活力,加强队伍建设,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工作共融、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形成师生共同参与宣传思想工作,建构高校大宣传、大思政工作格局。
建立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宣传思想队伍的选聘机制,人员选聘过程中依据岗位的优异绩效以及优秀工作者的胜任特征和行为,建立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宣传思想队伍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人岗匹配,将个人发展与宣传思想工作有效推进有机结合。 将胜任力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总体要求有机结合,探索并制定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总体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与使命,建立队伍发展长效机制。
采用已经发表文献为研究内容,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分析,建立“高校宣传思想队伍胜任力”模型,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进行系统化分析,在现有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 研究者的水平能力、选取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上限。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扩大研究的范围,采用最新发表的文献开展持续研究,在更大范围建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模型;二是开展实证研究,在现有的胜任力模型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情境模拟测验等,深入探索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胜任力结构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