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张小宝 张飞舟
熊晶璇的微信名叫“熊猫不是猫”。这是她与朋友闲暇聊天时的部分对话。和朋友讨论一些话题时,探究的个性、侃侃而谈的兴致,总会快乐地跳跃于熊晶璇的眉宇之间。
她爱聊天、爱看书,爱写代码,曾经一项核心技术攻关,她写下8万行软件代码,熟悉她的同事常赞叹她执着坚韧的劲头。今年,是熊晶璇在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工作的第16年。她科研报国的初心、朝气奋进的青春,都与物探技术攻关紧紧相连。
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在石油行业中,常被形容为“给地球做CT”,是寻找油气的重要方法。物探行业通过人工地震来采集地下信息,而后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处理、解释,来“看清”岩层结构,“诊断”地下油藏分布,为井位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大型地震数据处理、解释软件系统因此也是衡量物探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标志。
如今已是公司物探方法研究一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熊晶璇职工创新工作室”技术带头人的熊晶璇,面对着一项项成果和荣誉,诚恳道:“能在这样一个充满能量、全情付出的团队,是自己的幸运。每一项技术、每一次创新都是团队共同燃烧激情付出心血完成的,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团队每一个人,荣誉属于团队每一个人。”
立志需趁早,熊晶璇在很小的时候就确立了要成为一名技术研发人员的志向。她1982年出生于四川一座小城镇,在机械厂工作的父亲心灵手巧,常通过小小的技术改进,让厂子里的产品卖得更好,“能多挣好几毛”。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熊晶璇父亲所在的工厂生产的零件销售至欧洲、日本等地。她现在还记得,父亲曾和家人倾诉,“我们的东西特别便宜,如果能掌握关键技术,制成大型机械,零件价格会翻很多倍”。父亲的感叹在熊晶璇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那就是在未来,自己一定要掌握核心的技术。“创新”的神秘面纱也早早揭开,她很早就懂得,“产品的改进和创新,并不神秘,是一件时时可做、处处可为的事情”。
2000年,熊晶璇考入成都理工大学。还记得在大一第一个晚自习,她就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从大一起,她将学习放在第一位,自学多种编程语言和软件工程。尽管她一度感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没有太丰富多彩,往往就是几个地方,教室、图书馆、食堂,但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那份笃定让她感到充实和满足。
大四时,熊晶璇协助老师进行软件系统开发,在研究地理信息系统时,难免心生困惑和不甘:我们始终是在国外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读研时,按照导师指导,她一步步探索建立大型地学综合数据库,创新的热情被深深点燃。熊晶璇说:“那是我们自己的软件,当时导师提出这个想法时,我就觉得太酷了!”
熊晶璇一步步按照导师指导的技术路线,将新学的地球科学知识,一点点构建成体系,再运用所掌握的新技术制作数据库。“那个阶段非常艰苦,但建立的科研思维体系,让我受益终身。”
2007年,熊晶璇入职成为一名科研人员,参与国产物探软件研发。刚刚参加工作,她抵达了“真正的野外”,和曾经读书期间的野外实习相比,“完全是两个概念”。
跟随野外施工队采集数据整整一年,熊晶璇跟着老师傅们翻山越岭地去测量、通宵达旦在仪器车评价资料。野外测量,天一亮他们就出发工作,这期间,他们要带着重达20斤的测量仪器翻山越岭工作到天黑;饿了,要到有村户的地方搭火做饭,渴了,山泉水喝起来很甜。
第一次遇到测量点在水田里,看着厚厚黑黑的湿淤泥,熊晶璇还在发愣,师傅们挽起裤腿、把鞋挂脖子上,就踩了进去。这种毫不犹豫的自然,让熊晶璇内心涌起无比的敬佩和感动。翻山越岭间,她和入行多年的物探人一起,感受着日复一日、爬坡过坎的艰辛,也在峭壁悬崖的壮阔里,洗礼灵魂,安放信念与责任。在山间、林中,熊晶璇读懂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深情。“当中有很多工作前想象不到的辛苦,但石油人的担当和豪迈超越了这份辛苦。没有脚踩在那个位置,是无法体会那份情怀的。”野外师傅们的责任担当也激励着她不断思考:我如何通过自己所学所长,为野外采集高效施工多做一些事情?
反复思考,熊晶璇利用所长,編写了一个智能报表系统,每天采集施工情况上传后可以实现自动整理、生成报表,工作效率提升了5倍。野外采集施工的不易,更加激发了她要研发创新技术的激情。“这一年时间对我来说很重要,踏实地跑完野外施工全过程,才能把科研工作做得更好。”她仔细记了很多笔记,拍了各类照片,时刻准备着。
初到研发岗,熊晶璇即投入到山地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的攻关之中,主要从事处理软件研发工作。
山地物探又被称为油气资源勘探的“禁区”。因山区地表地形起伏、地质结构复杂,常规的地震勘探软件在山地勘探中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国外技术服务公司拒绝提供相关的软件技术升级和服务,严重制约着公司物探事业的发展。自主创新、研发一款国产高技术水平的山地地震处理、解释软件势在必行。
“没有最先进的物探软件,我们想要的成果数据就无法得到。”熊晶璇也在心里憋了一口气。
在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速度分析是其中的关键处理环节。负责纵波和转换波速度分析的熊晶璇面临一系列的难关和挑战。山地地下构造复杂,倾角变化大,构造又常常出现倒转等情况,而储层的目标埋藏深、尺度小,这一系列用于山地的分析技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公认的勘探难题之一。
熊晶璇的技术开发,既要保证速度精细,同时要避免高频震荡,实现高精度、准确描述速度结构等关键指标。她要找到技术方法的最优解,同时在软件功能实现方面,要能响应得更综合、更快速、更智能。
攻关期间,她学习新技术、研究已有软件、查找文献、寻找各个层面的解决办法,一度忙到凌晨三四点。仅一个“转换波实时偏移成像”工具的技术突破,熊晶璇就投入了三个月时间和心血。
为了研究清楚一项技术,熊晶璇带领团队常常和软件应用端的前辈请教,他们总倾囊相授,主动找到各种技术资料无私分享,指导和帮助熊晶璇开展技术攻关。“在十多年前,能找到那些材料是非常不容易的。”回忆那些细节,熊晶璇很激动,公司不同部门都全力以赴做成一件事的決心和意志直到现在依然让她心潮涌动。大家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那就是不仅要实现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基本功能,而且要比国外的软件更加先进,成为一流的国际商用软件。
2010年1月8日下午3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用于山地复杂油气藏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复杂山地地震勘探软件系统发布会在成都望江宾馆举办。熊晶璇在现场见证,并进行了技术方面的发言与展示。讲完连日以来加班加点进行准备的技术报告后,熊晶璇到厕所吐了好久,她有累更有激动。
“压力是很大的,当时发布会很成功,引起了许多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大家来咨询技术细节,现场所有物探人都非常激动。”熊晶璇回忆着当中的喜悦,“我们不再完全依赖国外的技术了,那一刻太兴奋了,人生能见证这样的时刻是我的自豪。”有专家评价:“此套软件系统的成功研发,对中国石油在山地物探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发布会之后,熊晶璇继续进行软件技术的升级与开发。为了不断提升速度分析中的纵向、横向分析精度,熊晶璇等人创新了“智能实时叠加速度提取”的方法,来提升速度分析的效率精度,并在塔里木地区、四川东部等区域获得应用。
2018年,熊晶璇成为GeoEast软件研发大家庭中的一员,承担起更重使命。GeoEast软件项目立项于2003年,在2004年12月31日发布1.0版本,结束了我国石油地震数据处理解释软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再到2009年,该软件进入高速完善时期,2017年推出3.2版本,拥有17项特色技术系列、近900个处理解释功能及配套模块,成为东方物探历史进程中辉煌一页。
当面对“卡脖子”问题之一的静校正技术攻关,熊晶璇等人迎难而上,只为让物探中国“芯”跳动得更加强劲。
在地震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中,静校正始终是关键一环,是地震数据处理的第一步。静校正,简单理解,即为近地表校正。熊晶璇介绍,双复杂区域的静校正技术是近年来陆上地质勘探难点和热点之一,竞争异常激烈。
2019年,物探技术研究中心联合西南物探分公司、西南物探研究院,成立熊晶璇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聚集了9名优秀技术人才,以解决山地地震处理静校正难题为主要攻关目标。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攻克这项非常复杂的技术,而且要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搭建起一个静校正技术平台。大家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此辅助我国静校正技术的整体发展。”要实现统一的静校正平台,首先需要解决的挑战是将过往已经积累的技术和资源高效整合。
中心领导带领熊晶璇等人到各地调研,收集应用需求;熊晶璇和团队进行了广泛的技术调研,在物探、地学、云计算等软件当中寻找灵感和突破口;研究人员与成都天府软件园、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们多次请教交流……工作室团队逐步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软件标准化设计流程。
在GeoEast新平台静校正软件包研发交流群里,熊晶璇每次面对新出现的问题,最常见的回答就是“马上解决”。攻关期间,她常常凌晨到家,回去的时候,孩子早已睡着。终于,她遍查各类资料,引入“微服务”软件架构理念,软件设计的难题迎刃而解。而这只是众多难题中最基本的一个。
至2020年,熊晶璇和团队已经通过生产环节来测试所开发的静校正软件的适应性。得益于公司“研用一体”的优势机制,团队所开发的静校正软件包实现快速有效迭代。历经两年多高强度攻关,团队所研发的功能完整、全交互、可拓展的新平台静校正软件包被集合应用在GeoEast软件中。随后,熊晶璇带领工作室成员首创的关于DAS-VSP高精度成像技术的DASVSP Tomo和Statics软件,作为地震勘探的前沿技术,又为公司占领前沿技术高地提供了软件支持。
新技术的突破、成果的取得,凝聚着所有研发人员的报国情怀、创新激情、勇气志气,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与拼搏,是“为油而战”的如铁信念与精神传承。一次晚上9点多,正准备下班的熊晶璇接到项目一线上的软件难题,又坐回电脑前开始解决。中心领导得知后,从家里赶过来一同加班。解决好主要技术问题后,已到凌晨,领导嘱咐道:“你先回去休息吧,我来解决剩余问题”。这样的场景不胜枚举。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辛可锋专家,到成都后的第二天还未来得及休整,就带着团队几个博士加班加点攻克黄土塬静校正技术的难点。“大家已经超越了上下级关系,超越了地域距离,是同志,是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伙伴。因为我被帮助、被温暖、被指引,我也带着这样的耐心和激情去陪伴年轻同事成长,希望他们也能用这样的激情和耐心感染更年轻的一代。”
2021年,熊晶璇职工创新工作室以满分顺利通过东方物探公司工会验收;今年2月17日,工作室获河北省总工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命名,成为100个“第九批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之一。工作室目前已有21名成员,不断承担起更多重难点课题和技术攻关。熊晶璇希望将工作室发展成为一线科研人员创新发展的平台,建立起支撑员工科研创新、保持对前沿技术敏锐的“代码库”“云图书馆”。
科研之路,坎坷、艰辛常伴。对于新加入团队、有志于物探事业的年轻人,熊晶璇鼓励的声音,坚定而诗意:“我们在拼搏时,去享受那份激情和豪迈;在困顿时,去享受各个维度探索的好奇。当我们成功时,去享受那一份自豪和喜悦;当我们坚守平淡时,我们去享受沉浸在工作中的那份宁静和坚持。”
作为一线科研人员、一名石油工作者,熊晶璇认为:“我们不仅要有突破瓶颈、敢于挑战国外垄断技术的勇气,也要有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发展的开阔视野,最终是脚踏实地,落到实处,解决找油找气的实际问题。在科研事业中的激情和奉献,和年龄、性别、职级、成就都没有关系,要永远心怀作为石油人的自豪和使命。”
让熊晶璇骄傲的是,团队成员既有领域内“专家”,也有着专业素养过硬的青年“尖兵”,是技术创新研发的强力支撑。“团队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一个大型软件平台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现在回想,很多付出努力的时刻都是决定性的,没有团队成员时刻准备着攻关的积累和担当,就达不到现在的水平。”
近期,熊晶璇继续带领团队开展双复杂区域静校正技术攻关,采集观测系统后评估、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处理、盆地地震成果数据智能总装技术等研究。投入她所热爱的代码世界,是使命,是责任,也是幸福,正如她所说:“当看到我们研发的软件获得应用、取得勘探中一个又一个成果时,感觉我们的软件像攀登在巍峨高山,驰骋在茫茫沙漠,破浪于滚滚海洋,让我感受到豪迈和自豪,感受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骄傲和幸福!”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