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国刚 编辑/孙艳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中国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金融使命的履行状况、金融功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步速和实现程度。
“使命”一词的基本含义是应尽的职责、应完成的任务等。2017年7月,在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位一体”(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金融工作任务,实际上指明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创造着物质财富和对应的价值。金融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持续推进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优化、保障再生产循环顺畅、提高运作效率、化解相关风险。这决定了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2019年2月22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金融使命的内涵。
金融使命通过发挥金融功能而实现。诺奖获得者罗伯特·莫顿曾从微观角度认为,金融系统执行着跨时空配置经济资源、管理风险、支付结算以完成交易、分割所有权、价格信息、激励机制等6项功能,强调“金融职能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如果不局限于微观角度,金融职能还应包括:第一,调控资金配置和金融资产配置,引导经济资源的再配置。货币政策、存贷款、利率、汇率等在这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通过金融产品的交易推进经济利益(或财富)的再分配,其中,债券、股票等金融市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在识别、评估、组合和管理风险的过程中,既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又维护经济安全。
各项金融功能的发挥程度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金融活动的基本理念和取向。在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理念的条件下,各项金融活动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展开,容易形成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格局,金融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与此不同,如果金融机构以自我服务为理念,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就将引致金融泡沫乃至金融危机。这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成因。二是金融活动的体制机制。各项金融功能的发挥以市场机制为前提。在实行计划经济或其他非市场化体制机制的条件下,各项金融功能不仅难以充分发挥,而且可能难以形成。从这个角度看,市场机制越健全越成熟,金融功能的发挥将越充分。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从渠道、速率和覆盖面等方面增强了金融功能的发挥,数字金融更是大大推进了金融使命的践行进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功能将以空前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发挥。
改革开放40多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足发展,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更加显现,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的各项功能快速形成,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金融发展最快的时期。中国金融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履行使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第一,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有效。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相协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了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运作,通过预调微调、精准施策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货币需求。10年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取向从2010年的适度宽松转向中性,M2增长率从两位数回落到个位数,但始终大于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速”,充分保障了经济金融运行中的资金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人民银行主动创设运用各种结构性政策工具,在实现精准滴灌的同时,推进了总量调节与结构性调节的有效协调,保障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资金平稳增长,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第二,运用组合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主要有三:资金供给量、价格(利率、股价和汇率等)和金融产品。2012年以来的10年间,中国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各项功能,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是大力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小微企业贷款从2012年之前10.76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50万亿元,贷款余额中的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从19.64%上升到25.95%,基本实现了三个不低于。2020年以后,在防控疫情背景下,各类银行切实落实保就业、保市场主体,贯彻不盲目抽贷、断贷和压贷的政策,为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复商纾困。2022年9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58.04万亿元。
第三,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各类金融机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了一系列普惠金融运作模式推进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有效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2021年底,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到26.52万亿元,比2018年的13.39万亿元增长了近1倍。
第四,着力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2014年11月以后,银行体系连续6次降低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从6%降到了4.35%,由此,实体企业每年贷款成本减少了1万亿元以上。在防控疫情期间,为了支持复工复产复商,银行体系通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大幅降低了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一度降低到3.15%),到2022年11月,一年期LPR依然维持在3.7%水平。另一方面,为了保就业保市场主体,2021年金融业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冲销坏账等举措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2019—2021年,商业银行体系核销了2.25万亿元坏账。此外,2022年3月,人民银行将多年结存的1万多亿元利润上缴中央财政,增强了中央财政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的能力。
第五,支持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板,25家公司率先挂牌上市。到2022年7月,在科创板挂牌的公司已达437家,IPO累计融资额6400.8亿元,总市值超过了5.5万亿元。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883亿元,同比增长3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3%,新增发明专利7800多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专利108项。科创板已经成为了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平台。
第六,强力推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近10多年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革命开启了数字化时代,形成了数字经济。2021年数字经济创造的GDP达到45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3倍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1.6%上升到39.8%。在数字化过程中,金融体系积极探索新机制和新业态,推进了数字金融的大发展。一是形成了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支付和网络借贷等新型金融活动工具,大大提高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离柜交易总额达到2572.82万亿元(增长11.46%),离柜交易笔数达到2219.12亿笔,行业的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达到90.29%。在防控疫情期间,数字金融服务有效支持了复工复产复商、城乡居民的消费和各种金融活动。二是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人民银行迈出了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步伐。截至2022年7月,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了456.7 万个。三是各类金融机构全面系统地展开了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人工智能在流程自动化、客服、风控、营销、智能网点、管理决策和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汇时期,面临着六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现代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海空技术等日新月异,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关键性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关键性核心技术的覆盖面、研发速度和领先程度,不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和质量,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而且决定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中的话语权和引导力。二是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在“美国优先”“美国第一”的扭曲理念膨胀下,美国及其追随者为了维持他们的领先地位,屡屡在国际社会挑起事端,进行长臂管辖,以单边规则打压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给中国的和平发展设置种种障碍,寻找各种机会抑制乃至制裁中国发展,通过了高科技对华禁售等法案,而且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行“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给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三是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疫情严重冲击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正常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虽然各国和地区调动各种资源抗疫防疫,但是疫情依然与人类共存,这给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变数。四是应对气候变化更加紧迫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异常严重。2022年以来,各国和地区大面积发生旱灾水涝,一些国家的气温屡创新高,各种自然灾害明显增多,但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依然在落实“巴黎协议”上频繁作梗,俄乌冲突更是给一些欧洲国家重返使用煤炭、增加碳排放以口实。显然,应对气候变化依然任重道远。五是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在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任务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基础上,“补短板”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要弥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的短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需要落实创新驱动,而且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同时,需要进一步厘清供给中的商业性、公益性和公共性边界,在优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基础上,激励第三次分配,以进一步统筹效率与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六是实现稳增长任务艰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通过增量调整存量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就难以有效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首要稳住经济增长、稳住就业、稳住市场主体,在“稳住”的前提下求提质增效。2021年以后,中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要保障经济增长步入合理预期的区间,需要花大功夫,打通诸多堵点,破解一系列难点。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金融体系应从六个方面发力。
第一,坚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这要求金融体系的资金供给、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充分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其中包括:创新金融运作方式,积极推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破解资源流动中的堵点难点;提高中长期资金供给能力,促进实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在中长期资产基础上;创新各种直接融资产品和服务,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激活商业信用机制,破解货款拖欠引致的供应链堵点,保障中小微企业货款顺畅回流;加大面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和技改贷款;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夯实实体企业的资本基础。
第二,加大对关键性核心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能力。与“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要求相适应,深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加快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的发展,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基金在激励关键性核心技术研发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机制,以创业利润激发创业资本的聚集,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三,加大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种子产业发展、优化乡村经济结构,要求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深化普惠金融,由此,一要在农村土地确权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抵押贷款,扩展农业和农户的资产负债规模;二要加速“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进程,提高农民分享金融运作收益水平;三要提升政策性金融、财金合作、银保互动等功能,缩小城乡差距。
第四,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国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增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治理体系,践行双碳义务,需要有效调整财政资金的运作取向、运作效率和运作机制,也需要加大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一方面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向绿色转型,促进节能节水和土地集约利用,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设和推进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第五,不断完善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金融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主要发力点有三:一是稳步推进资本账户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境内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程度,拓宽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二是高水平完善开放型金融制度体系建设,形成适应全球化的金融监管模式。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储备货币中的比重。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金融“走出去”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多边规则的重要平台。中国金融可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以多边规则为指引,构建由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同参加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国际融资合作框架,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制作用,加快建设金融合作网络。三是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间金融基础设施,实现金融机制的互联互通,同时,构筑相关金融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第六,加快构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染的新机制。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中国需要加快构建和完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染的相关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国际收支状况的监测,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加大对外投资和在外资产负债的监测,形成全口径外债监管机制,切实保障到期外债的及时足额清偿;完善境外投资分类分级的监管体系,构建海外利益保护机制和风险预警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