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对宫外孕患者术后受孕率的影响

2023-09-26 09:08:06曾宪红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受孕率宫外孕绒毛

曾宪红

湖北省监利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 荆州 433300)

宫外孕指孕囊没有正常附着于子宫腔,而是附着于子宫腔以外组织的一种情况,输卵管、卵巢、腹腔、子宫颈是宫外孕的常见部位[1]。若宫外孕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孕卵发育不断增大,腹腔孕囊破裂后会导致大出血,严重会危及患者生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变化,该病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2]。随着临床相关研究逐渐深入,检查技术也不断改变,提高了宫外孕早期的诊断时间,使患者能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3]。手术是治疗宫外孕的主要方式,目前针对不同的技术又能不同见解,就传统输卵管切除术而言,对患者是有十分明显的帮助的,但该术式创伤大且出血多,术后容易出现盆腔输卵管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再孕率[4]。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更高要求。腹腔镜手术在减少患者创伤、降低出血量方面的优势有目共睹,但目前关于腹腔镜保守手术对宫外孕术后受孕率的研究报道较少[5]。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对宫外孕患者术后受孕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后对其进行分组,可抽签分组,组名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0~40岁,平均(30.22±2.12)岁;体重指数16~26 kg/m2,平均(22.35±2.25)kg/m2;孕龄30~68 d,平均(48.51±5.32)d;附件区包块直径2.1~4.0 cm,平均(3.06±0.30)cm。观察组年龄20~38岁,平均(30.18±2.10)岁;体重指数17~25 kg/m2,平均(22.32±2.22)kg/m2;孕龄30~70 d,平均(48.53±5.34)d;附件区包块直径2.0~4.0 cm,平均(3.05±0.28)cm。上述参加研究的患者基础资料差别不大(P>0.05),可比,且患者自愿加入并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属于宫外孕[6];有生育要求,无手术指征,同意药物治疗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经检查证实为腹腔妊娠、宫腔内妊娠者;合并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者;手术治疗依从性差者;有严重精神障碍者;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者等。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首先检查并监测患者基本体征,一切稳定后进行麻醉,后再患者下腹部纵向切开长为5 cm刀口,一遍将伤口淤血吸净一边检查输卵管,后将妊娠部位切开,进行止血后对其冲洗,干净后关腹。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先要监测患者基本情况,待情况稳定好采取全麻,帮助患者放好体位,一般为患者采用足高头低,仰卧,对其肚脐孔下方进步穿刺,形成气腹充二氧化碳气体,腹压维持在10~15 mmHg,脐孔下置入10 mm套管针放入腹腔镜,左右下腹置入5mm和10 mm套管针,吸出盆腔积血,在妊娠薄弱处切开2 cm切口,使用无损伤钳排除妊娠胚囊,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绒毛组织,电凝止血,不缝合输卵管。术后均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1)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2)凝血功能及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抗凝,使用磁珠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使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法检测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3)生活质量,参照简明生活质量量表[7]评定,需要对量表中所涉及的项目进行评分,比如健康感觉、认知功能等,总分100分 ,最终评估的分值和生活质量正相关,也就是评估分值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4)输卵管再通及术后受孕情况,输卵管评价标准:不通:在造影过程中不会出现造影剂流出;通而不畅:注入药液有阻力,一侧或两侧输卵管出现扩张,造影剂出现残留,一般超过24 h;通畅:造影剂推注无任何助力,并且能迅速在宫腔内流动,无扭曲、扩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用[例(%)]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围术期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等指标相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凝血功能及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时间缩短,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及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比较

2.3 生活质量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输卵管再通及术后受孕情况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宫内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输卵管再通及术后受孕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宫外孕的常见类型是输卵管妊娠,其多是由于输卵管病变发生狭窄和闭塞,使孕卵无法正常着床于管腔,输卵管妊娠在异位妊娠中占95%。经治疗后的宫外孕患者容易出现输卵管堵塞,不利于再次受孕,同时容易增加再次宫外孕几率,因此在治疗宫外孕后,如何治疗确保输卵管再通,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8]。近些年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该病的诊断效果也越来越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最佳时期。由于多数患者还需要继续生育,这就需要在不破坏其生育能力的基础上治疗,不伤害周围组织器官,这就需要结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利用药物杀死胚胎,容易堵塞输卵管,出现盆腔出血,最终导致不孕和再次宫外孕的发生[9]。

腹腔镜手术符合微创理念,其借助腹腔镜可使医生清晰的对患者腹腔情况进行检查,准确判断疾病,这样就更加有助于后续的治疗,并且得到的数据也更加规范,这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深受医生肯定,能最大限度保证治疗的效果[10]。在本研究中,就围术期指标的比较中,对照组更长,提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能迅速止血,这种检查对患者而言伤害小,视野清晰,利于手术操作,且术中无需切口,出血量少。另外腹腔镜手术环境和外界接触不对,是比较封闭的,这样会减少和细菌的接触,减少一系列并发症风险发生的可能,且在腹腔镜下可全面、彻底的冲洗膀胱和腹腔,让多余的残留全部清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1-12]。宫外孕多合并腹腔内出血,在活性因子的作用下,患者机体产生一系列反应,导致血液不凝[13]。同时检测凝血酶时间可知,患者体内的血压凝固能力出现异常,纤维蛋白原可反映机体。随着患者体内激素的变化以及受精卵着床,其体内的激素在这一过程中会不断发生改变,其可准确反映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和疾病转归情况[14-1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凝血指标、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改善宫外孕患者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另外本研究中,就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宫内妊娠率而言,对照组更差,提示了腹腔镜手术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宫内妊娠率的有效性,与汪玉莲等[16]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在于,腹腔镜手术中,借助相关仪器设备,比如电视屏幕等,输卵管被放大,有效清除深部胚胎组织,同时保留患者的输卵管,利于提高术后受孕率[17-18]。加上该术式对正常输卵管的损伤较小,因此对提高输卵管再通率和术后的生殖状态具有重要意义[19-20]。同时需注意腹腔镜手术对临床医师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医师需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适应症才可进行手术,术后还需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到院检查,避免出现二次宫外孕。

综上所述,腹腔镜保守手术可有效改善宫外孕患者围术期指标,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术后受孕率。

猜你喜欢
受孕率宫外孕绒毛
危险的孕育之花——宫外孕
怎样预防宫外孕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06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患者受孕率的影响
40例宫角妊娠关注性刮宫和宫腔镜治疗后受孕率对比
中国性科学(2016年9期)2016-11-26 00:34:46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干预对生育能力影响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胚胎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