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和组织中Prox-1、FAT4表达变化及意义

2023-09-26 01:25:06房斌王鹏李守川矫学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8期
关键词:整合素胃癌淋巴结

房斌 王鹏 李守川 矫学黎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 青岛市中医医院 1肛肠科,山东 青岛 266033;2普外科)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每年新发胃癌患者约为40万,其中以老年患者为主〔1〕,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40%~50%,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70%以上〔2〕。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准确评估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对手术方式选择和确定淋巴清扫范围具有重要意义〔3〕。整合素β6参与胰腺癌、胆管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且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密切相关〔4〕。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Prox)-1、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FAT)4与肿瘤淋巴管新生和肿瘤细胞转移密切相关〔5〕,但关于老年胃癌患者的研究仍较为少见。本研究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和组织中Prox-1、FAT4表达变化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80例为胃癌组。入选标准:①年龄≥60岁,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②有手术适应证,自愿接受胃大部根治性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③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术前有放疗、化疗、靶向药物等抗肿瘤治疗史;②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③存在其他异源性恶性肿瘤。男42例,女38例;年龄61~78岁,平均(67.24±4.81)岁;胃癌病灶位置:胃体45例,胃底贲门16例,胃底幽门19例。另选取老年健康志愿者48例为对照组,均无恶性肿瘤、重要系统、脏器功能严重异常,男26例,女22例;年龄60~73岁,平均(66.48±3.2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主要试剂 整合素β6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购于深圳科润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rox-1、FAT4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Elivison二步法)购于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3,3′-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盒购于北京中科瑞泰生物有限公司。

1.3标本采集与处理 胃癌组术前、对照组体检时分别采集空腹肘静脉血4 ml,室温下2 500 r/min离心10 min,将血清转移至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中,-80 ℃保存,以备检测血清整合素β6浓度。术中采集胃癌患者胃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放入液氮中快速冻存。

1.4血清整合素β6浓度检测 取胃癌组和对照组血清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整合素β6浓度,酶标仪读取450 nm处的吸光度值,带入标准品绘制得到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出整合素β6浓度。

1.5组织标本中Prox-1、FAT4表达检测 取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10%甲醛溶液固定、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常规石蜡包埋,5 μm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操作如下:将组织切片脱蜡至水,热修复抗原,室温下使用磷酸缓冲液处理切片,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清封闭。滴加兔抗人Prox-1多克隆抗体(1∶800倍稀释)、鼠抗人FAT4单克隆抗体(1∶300倍稀释),4 ℃冰箱中放置过夜,磷酸缓冲液冲洗后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1∶3 000倍稀释,恒温箱中静置30 min,温度调至37 ℃,使用DAB显色试剂盒显色,苏木素复染、封片。由病理科医师在光学显微镜下读片,根据阳性细胞比例和染色强度判断综合判断。阳性细胞比例:<25%、25%~49%、50%~74%、75%~100%分别计1~4分;染色强度:无色、黄色、黄褐色、褐色分别计0~3分。阳性细胞比例与染色强度的乘积0~4分为阴性,5~12分为阳性。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血清整合素β6浓度比较 胃癌组血清整合素β6浓度(3.96±0.51)明显高于对照组(0.28±0.04;t=25.738,P=0.000)。

2.2不同组织中Prox-1、FAT4表达 胃癌组织中Prox-1表达阳性率〔48例(60.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1例(13.75%),χ2=37.948,P=0.000〕,FAT4表达阳性率〔51例(63.75%)〕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6例(95.00%),χ2=44.071,P<0.01〕。

2.3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浓度、Prox-1、FAT4阳性表达比较 TNM分期Ⅲ~Ⅳ期、肿瘤直径>4 cm、分化程度未分化或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浓度、Prox-1、FAT4阳性表达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4 cm、分化程度中分化或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显著(P<0.001)。上述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的老年胃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浓度及Prox-1、FAT4阳性表达比较

2.4血清整合素β6及组织中Prox-1、FAT4表达对老年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血清整合素β6及组织中Prox-1、FAT4表达水平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老年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5);其中血清整合素β6及组织中Prox-1、FAT4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0.941〕,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见图1、表2。

图1 血清整合素β6及组织中Prox-1、FAT4表达对老年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的ROC曲线

表2 血清整合素β6及组织中Prox-1、FAT4表达对老年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3 讨 论

胃癌是一种侵袭性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老年胃癌患者受组织器官衰退所致的治疗耐受性减退、并发症增加等不良因素影响,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更应慎重〔6〕。准确评估老年胃癌患者病情和预后水平,对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血清肿瘤标志物是评价胃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水平的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但仍未发现一种诊断效能理想的特定肿瘤标志物。整合素是一类异二聚体受体家族分子,能够调控细胞间及细胞与胞外基质间黏附〔7〕。整合素β6最先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被发现,其表达于上皮细胞〔8〕。作为一种上皮特异性表达的整合素亚型,整合素β6参与纤维化、细胞癌变等过程〔9〕。研究报道显示,整合素β6参与了胰腺癌、头颈部磷酸细胞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转移过程〔10,11〕,但在胃癌中作用特点的研究仍十分少见。本研究提示,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浓度明显升高,且与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rox-1蛋白是果蝇转录因子在脊椎动物中的同源物,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在神经发育、肝脏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2〕。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Prox-1高表达,提示Prox-1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过程〔13〕。FAT4属于钙黏蛋白超家族,FAT钙黏蛋白具有相似的细胞外域结构,但细胞内域结构的差异性可能反映不同亚型的特异性功能〔14〕。目前关于FA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AT1,能够参与调节细胞间黏附和极性,参与细胞迁移过程,FAT1表达下调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15〕。针对FAT4的研究较为少见,已有研究中使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肿瘤细胞中FAT4表达,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提示FAT4具有抑癌作用〔16〕。本研究提示,老年胃癌患者中Prox-1高表达,FAT4低表达,且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淋巴结清扫范围是胃癌外科治疗中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准确预测老年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整合素胃癌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整合素α7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整合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