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史

2023-09-26 16:54:43水利部网站
山西水利 2023年4期
关键词:决口治河堤防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9 个省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由于上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它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自孟津以下因“善淤”,形成地上河,筑堤后则“善决,善徙”。据统计在1949 年以前的2 000 多年来平均三年两次决口(统计资料有缺略,实约每年一次),不堵就形成改道。黄河决口泛滥常北侵海河水系,南入淮河流域,造成河流在黄淮海大平原上迁徙。针对它的特性,自古兴水利就注意水沙并用:用水有供水、灌溉、通航,用沙有浑水淤灌和放淤等;除水害,在上中游要防止水土流失,在下游要防止洪水为灾。黄河的兴利除害,在历史上几乎占中国水利事业的一半,尤以下游防洪用力最多。黄河水利史可分四期,四期的共性是上、中游兴农田水利,下游泛滥多灾,用堤防修堵加以治理。

早期成就。自大禹治水(约公元前21 世纪)至东汉王景治河(公元69),这一时期黄河北流与海河水系相混。相传禹之前有共工氏及禹父鲧以堤堵水失败。洪水滔天,在下游横流。居民迁居丘陵,以水产动植物为主食。

大禹治水。禹以疏导为主,排洪入海,获得成功。居民才下居平原,种植五谷。《禹贡》叙述禹河故道,大致在太行山东麓,斜向东北,至今天津附近入海。此后水灾记载不多。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决宿胥口(今河南淇县东南),是有记载以来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入海口南移。这一时期两岸堤防不多,河流呈漫流状态。到战国时下游东岸的齐国,西岸的赵魏各距河25 里筑堤防洪,是下游有系统堤防之始。

秦汉的防洪。由于有了堤防,黄河河道迅速淤高,秦汉时已成为地上河。又由于河滩地常被垦占,筑围堤防洪,形成堤中有堤,堤线曲折不合理,西汉自公元前168 年起,180 年中大决口12 次以上。防洪措施首先是堵口修堤。秦统一全国后曾整顿河川堤防。西汉堵口最有名的是瓠子堵口,汉武帝亲率群臣参加施工。其次是建始四年(公元前29)大决馆陶及东郡金堤,淹4 郡32 县。次年河堤使者王延世用立堵法堵口,以竹笼装石合龙成功。堤防已出现了石堤,主要在今河南北部。到西汉末年,政治混乱,长期决溢失修,黄河汴渠混流;到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又大决魏郡(今河北南部),形成了第二次大改道。直至东汉王景治河,才修堤千余里,固定了新道。

另一特点是维持多道分流。当时黄河由今郑州北,向东北分流为济水,向东有鸿沟运渠;由今河南北部向东有分支漯水。自瓠子决口后,相继有瓠子河、屯氏河、鸣犊河等决口分流,其余还有不少一二年的决口分流,直至西汉末东汉初的大片漫流。

重要河工在今河南北部有挑流石激(挑水坝),在贝丘(在今山东临清县南)附近曾裁弯取直。

在救灾措施方面,建始四年大决,淹32 县、15 万顷农田。大司农(地位相当于现代部长)主持救灾,调动500 只漕船,徙97 000 居民到高地避水。

治河方略。西汉自武帝以后,有不少人提出治河方策,以贾让治河三策最著名。平帝时曾召集能治河者百余人开会讨论,提出各种方案,如听其自然漫流、多道分流、大改道、设滞洪区、复禹故道等。大司马史张戎指出:黄河一石水而六斗泥,建议春夏枯水时集中水流冲刷淤积。东汉初也有不少争议,讨论是恢复东北故道,还是任它向东南泛滥。

农田水利。以上中游较多。先秦灌渠以今太原市南汾水支流晋水上的智伯渠为最早。公元前453 年筑渠首堰。稍后有引漳十二渠,漳水当时是黄河支流。更下游今山东境内有汶水、济水等灌区。

关中灌渠发达。秦修郑国渠(见郑白渠);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兴修最多,大渠如引泾水的白公渠、引渭水的成国渠、引洛水的龙首渠等。这些灌渠都引浑水灌溉,水沙并用。武帝时还引汾水最下游及附近黄河水淤灌垦种,但未成功。

上游多屯田水利,自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宁夏至河西走廊,用兵卒60 万人以上戍边屯田开发水利。宣帝时(公元前73—前49)推广到湟水流域。

黄河航道及引黄运渠。《左传》鲁僖公十三年(公元前647)自秦都雍(今凤翔南)大规模运输粮食,经渭水至黄河入汾水至晋都绛(今翼城东)。后此,至战国开菏水、鸿沟、汴渠以至西汉开漕渠,构成了自长安东至钱塘江的东西大运河西段(见中国运河史)。航道中黄河三门峡险段,鸿嘉四年(公元前17)曾开凿底柱,未成功。东汉都洛阳,开阳渠通洛水入黄河。这样,两汉都城都可以经黄河入汴渠,经泗水、邗沟及江南河道通向钱塘江流域。

治黄和黄河水利的再发展。王景治河后到北宋末年(公元70—1127),在这期间有900 多年,下游河道大致走今河道之北,在今利津县境入渤海,已与海河水系分开,下游有汴渠和济水分支。到北宋庆历八年(1048)决向北流,经过了80 年的摆动过渡期改向南流,入泗夺淮。

修防及治河。王景治河后,至三国末近200 年中有决溢记载八九次,后此300 多年中,黄河流域大乱,下游既无修防,亦无决溢记载(仅各有不明确的记载一二次)。有人认为是王景的成绩,有人认为是因上游植被较好,淤决减少等。这时下游居民稀少,河道多分支,通连湖泊,大水记载不少,但从未指明是黄河水,可能由于堤防失修,洪涝混合,不易分辨。唐代修复堤防,隋、唐300 多年中有二十几次决溢,后期渐多。五代时平均两年多一次决溢,修防也不少。

北宋治河最勤。北宋168 年中平均一二年一次决溢,修防制度严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河道水文已有较多认识,每月汛水都有专名,沿下游有埽工险段几十、近百处,堵口、修堤、护岸等工程技术已有总结提高。但治水方针不明确,先主修遥堤,又主分流,后争河道路线。景佑元年(1034)河决澶州(治今濮阳)横陇埽,东北流称横陇河道,在京东故道(王景河道)之北。庆历八年(1048)决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商胡埽,至今天津东入海,称为北流,后人指为第三次大改道。宋人第一次挽北流回横陇失败。嘉祐五年(1060)河又自大名向东分一支,称二股河或东流,自今天津境入海。以后主张北流或挽河东流的两派争论激烈。宋人曾经两次挽河回东流,认为北流会有碍北边御辽兵的边防,最后失败还是自行北流。用人力大改黄河河道,这是新的尝试。

农田水利。东汉只维修旧渠。三国魏曾修引沁水的枋口堰,延长引渭的成国渠和筑临晋陂引洛水灌溉。北魏在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开屯田水利。太平真君五年(444)刁雍在今青铜峡西岸开艾山渠,灌田四万顷。西魏、北周兴关中水利,筑富平堰,延长郑国渠入洛水(当时郑国渠的下游古渠道似已湮没),于武功县修六门堰,扩大渭水灌区,重开龙首渠及开黄河东岸灌渠等。

隋唐黄河水利超过秦汉,形成高潮。隋初开皇二年(582)于今凤翔北引杜阳水溉田数千顷。后数年重修沁水灌区,开利民渠及温润渠。唐代前期,自湟水以下直至河套,曾大兴屯田水利。后期内蒙古引黄尚有延化、咸应、永清等渠,宁夏亦有不少引黄大渠。水利和农业的开发至宋代成为西夏建立政权的经济基础。关中郑白渠在唐代极受重视,开升原渠引渭水、千水是灌田、漕运两用渠,又曾引洛及黄河水灌韩城县田6 000 顷等。唐代汾水、涑水、沁水等水利远过前代,沁水在河南灌田至5 000 顷,汾水在新绛有13 000 顷的大灌区。

唐代后期已大规模引汴渠浑水淤灌及放淤肥田。北宋熙宁中(1068—1077)大兴水利,曾试行大规模放淤,黄、汴是最重要的水源,还利用过晋陕一带山洪淤灌,但北宋的北方灌溉较隋、唐衰退。

航运。东西大运河及南北大运河的形成及改建都与黄河有关,并以它为主要水源之一。三门峡河段因航运需要,隋、唐曾多次整治。唐开元29 年(741)曾于北岸开凿开元新河,试行通航,但不甚成功。

治黄由治水发展到水沙兼治。南宋初(1127)至清咸丰五年(1855)700 多年中黄河下游南侵泗、睢、涡、颍等淮河支流,夺淮入海,前期常分散漫流无固定分支,主流亦常改道,多放任不治,或仅局部修整。至后期(晚明以后)始提出以河治河“束水攻沙”,变治水为水沙兼治,有划时代的意义。

金、元局部修防。南宋建炎二年(1128)掘滑州黄河防金兵,水由南北清河(泗、济)入海。后南北多次决改,北流淤断,只剩由徐州一带入泗、入淮一支,南夺淮河,是黄河第四次大改道。金代百余年中仅三四十年有局部修防。明昌五年(1194)河决阳武,清人胡渭指为第四次大改道,与史实不符。金亡时(1234)蒙古兵掘黄河淹进入开封的宋兵,水流至杞县分三支由颍、涡、汴等河入淮。元代八九十年间修治以防护城邑为主,下游河道南北摆动,南至今安徽境,北至山东西南部。至正十一年(1351)贾鲁治河,堵白茅决口(在今曹县境),挽河走徐州入泗旧道,维持了不及十年,仅堵口技术有成就。

明清束水攻沙固定河道。明弘治五年至八年(1492—1495)黄河在河南金龙口和黄陵岗决口,向北冲断山东张秋运河,清人胡渭指为黄河第五次大改道,但不明显。堵口后为了防止北决冲毁运道,北岸修大堤防御,南岸开支河分流。到隆庆、万历时,徐州以上两岸大堤已经形成。潘季驯治河主张固定河道,以堤束水,以水攻沙。他的后任则主张分黄导淮。清康熙时靳辅继承发展潘季驯的治河方略,维持了几十年的小康局面。

清代重视治黄,维持固定河道,修防制度完备,但乾隆以后河工贪污成风,平均一年多一次决溢,每次堵口往往用银数百万两至一二千万两。直到咸丰五年改道入大清河,形成现在的河道。

农田水利。元明曾修引泾及引沁灌渠,但灌溉面积日益减少。元明清兴修宁夏水利,规模较大(见宁夏古灌区)。清道光以后民间兴修内蒙古河套灌渠(见后套八大渠),复兴内蒙古水利。

治黄新方略的提出。清咸丰五年(1855)至民国末年(1949),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动,西方技术全面引入,开始酝酿治水新局面,成为现代大发展的前奏。

水灾及回河争议。咸丰五年河决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北至山东由大清河入海,一般称为黄河第六次大改道。此次改道后,先在鲁西南漫流近20 年才逐渐修成堤防,形成河道,后在运河以东大清河段年年决口。山东主张堵塞决口恢复旧道,更多的人认为应走新道。清中叶就有人提出过改走新道利多弊少,这一争议直至光绪十三年(1887)河决郑州,南流入淮,次年堵筑后,才告结束。民国30 多年中决溢100 余次,至1938 年抗日战争时掘郑州花园口堤,黄河又南流入淮,造成大片灾区,1947 年始堵复,南流了9 年。

治河新方略及新措施。自晚清酝酿到民国初期李仪祉等提出治黄新方略,要求上中下游兼顾,综合开发利用;治沙要上中游保持水土等,实施时要采用一些新手段,如光绪十五年(1889)即开始用新法测黄河图,次年完成河南以下河图。1919 年在陕州和洛口设水文站,以后又进行模型试验,开展科研,培育人才等。

农田水利采用新技术。自1931 年起李仪祉等倡导复兴关中水利,始采用现代技术修建一系列灌渠(见关中八惠)。山东河南曾在黄河上建虹吸管放淤。

猜你喜欢
决口治河堤防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比较全面的治河方策是什么?
A Finite-Time Convergent Analysis of Continuous Action Iterated Dilemma
2020年吉林德惠饮马河决口抢险案例分析
渤海湾盆地秦皇岛32-X油田决口扇储层的沉积特征与区分标准
特种油气藏(2020年5期)2020-12-03 02:12:26
村翁雨中田间排水
水坝堤防决口原因及堵口施工方法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治河论》浅谈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