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课题组
(一)“链长制”的定义与发展。“链长制”是一项强化产业链主体责任的制度创新,通过集聚内外部资源在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推动“强链、补链、固链、延链”取得实质性进展。从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首提“链长”,到2019年浙江省率先全省推广“链长制”,截至目前, 31省(区、市)均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链长制”已然成为推动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链长制”由“链长”和“链主”两个部分组成:“链长”是产业链倡导者、支持者、维护者、守望者,往往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利用地方最高负责人的综合协调优势,保障产业链的完整、稳定和发展。“链主”是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在产业链协调中会利用其主导地位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淘汰产业链落后环节,引领产业链发展。
总之,“链长制”的产业链制度就是“链主”(企业)通过自身实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获得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在这个竞争过程中需要“链长”(政府)的维护,发挥好建设者和协调者的功能。
(二)“链长制”在国企的政策要求。2021年国资委发文《培育国有企业成为现代产业链“链长”》提出链长企业要带领产业链企业,提供联结条件或者技术支撑,组织协同攻关和共性技术研发。努力成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为增强我国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贡献力量。2021年12月11日国资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中央企业要以链长制思维推动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一方面,链长企业要从更高站位、更广视角 看待产业发展,对产业链的结构全貌和发展情况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以自身需求引导建链、补链、强链和固链,发挥灵活带动产业升级、再造产业核心价值、重构资源配置方向等作用,助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集聚。另一方面,链长企业要秉承“服务区域、培育产业” 的理念,围绕区域战略布局和协同发展需要,提高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资金保障、制度环境等要素的统筹能力,放大国有资本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功能。
(三)全球产业链的变化趋势。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美、日、欧等国政府提出一些重组产业链的原则,与过去全球化的理念相比,全球产业链的建构要在考虑经济效率的同时,将产业安全可控性作为生产环节、片段和工序区域配置的重要标准。未来全球产业链将会呈两个变化趋势:一是在纵向分工上趋于缩短,适度收回产品分工,一个企业内部可能包含不同的工序和环节,达到供应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的要求。二是在横向分工上趋于区域化集聚,布局到一个国家或若干相邻的区域进行集聚化生产,将推动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形成产业空间集聚化的趋势。
(一)中国移动:发挥头雁作用,牵引协同发展。中国移动作为移动信息产业链链长,以五个“一批”为总体目标,从产业链“固补强塑”四个建设路径发力带动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协作机制、基础建设、保障体系等维度上的做法,对中央企业开展产业链工作有重要借鉴意义。
协作机制:灵活应用各类工作模式,高效协同产业主体、整合市场要素。一是面向产业“卡脖子”难题,下沉攻关方向。中国移动通过组织产业协同分工、编队作战,提出“芯巢计划”和“筑基计划”取得多款芯片突破,并制定通信产业芯片自主可控标准初稿,形成以“网络带整机、整机带芯片”的新型攻关模式,带动上下游加速产业国产化进程。二是面向关键技术,积极整合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探索形成多样化合作模式。在深化创新合作方面,中国移动与博世等成立8家企业联合实验室,发起信息通信芯片产业链创新中心、多样性算力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等多个产业合作平台,实现与产业研发伙伴的深度“联盟”。在供应链协同方面,组织业界软件供应商开展百余种大数据软件国产化适配,实现国产设备大规模应用落地。在资本链上,推进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投资超聚变公司,支持关键部件、操作系统国产化发展。三是发挥自身优势能力,赋能合作伙伴。移动推进“平台9 one 计划”,面向合作伙伴提供 5G+AICDE 一站式赋能,提供端到端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有行业影响力、有深度应用能力、有成熟商业模式、有复制推广性的系列5G应用,推动千行百业转型、提质、增效。
基础建设:建设各类产业合作载体,打通产学研全链条。中国移动提出整合产业资源,构建1+1+N创新载体体系。一是在产业层面,全新构建一个产业链创新基地,构建真实应用环境,引入市场需求,在“实战”中持续打磨关键技术和产品。同时打造一系列具有产业影响力的产业活动,重点围绕现代产业链创新生态,举办产业合作伙伴大会,发布产业合作“六大行动”计划。二是在高校、研究机构层面,中国移动协同联动N个创新载体,申请获批国家“新一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G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成立全球首个5G联合创新中心,设立28个区域实验室及7大行业联盟;与清华、北邮、东南等12所高校成立联合创新载体,汇聚1400家产业合作伙伴;加强与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合作,利用院士专家资源。最终实现加速高精尖创新要素向产业汇聚,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创新支撑。
保障体系:强化创新组织、资本、人才、项目保障。一是在组织能力上完善建设。中国移动将该工作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布置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工作,并在集团层面特别设立重大科技专职机构,专职专司链长工作。二是在资本投入上强化支撑,中国移动不断筑牢投入重地,对国家重点任务给予研发投入战略保障;拓展合资、并购等模式,丰富资本投入方式,构建产业发展基础。三是在人才打造激励上持续发力,利用培养“十百千”专家体系、打造攻关“特区”激励、创新奖励等机制激发科技人才活力。四是探索多种项目实施方式。如打造“特区”样板间,实施“揭榜挂帅”“绩效对赌”“项目包干”,在产业链进一步探索复制,推动技术协同与成果转化,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电子:安全先进绿色计算产业链链长。当前形势下,我国计算产业基础计算体系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为应对我国计算产业面临的供应链风险,保障技术产品供给和关键行业领域应用不出问题。在党中央推动链长工作的指引下,中国电子勇当安全先进绿色计算产业链链长,发挥长期深耕安全先进绿色计算产业的优势开展链长建设,推动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补短板锻长板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能力,共建行业新价值,共促计算产业繁荣。
将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高水平自立自强作为履行链长职责的头等大事。中国电子站在链长角度系统梳理产业链图谱,发现产业44个卡点问题,统筹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加快推进安全先进绿色计算产业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一是构筑优势,牵头基于我国国情构建产业发展路径、主流技术架构,构建并推动“PKS”计算体系的迭代发展和应用创新。二是补足短板,引导上下游企业面向CPU芯片、操作系统等产业链基础薄弱环节、关键核心环节加大组织投入力度和协同攻关。三是凝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上下游企业科研资源,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联合实验室,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通过央企联合创新模式,打通基于PKS的安全先进绿色计算在电信、电力、石油、交通、金融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已突破8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56个创新产品。
将推进保链稳链工作作为链长建设工作最为紧迫的任务。国际发展形势复杂多变,计算产业面临的供应链风险问题凸出,推进保链稳链工作,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守住产业链底线,保障技术产品供给和关键行业领域应用不出问题。一是统筹安全先进绿色计算产业发展需求,建设1(中心仓)+5(枢纽仓)+N(按需就近部署园区仓)全国储运体系,以应急状况下保障供应链三年正常运转为目标,开展战略储备。二是构建平战结合的运行机制。平时,设定安全储备警戒线,依托中国电子成熟的市场分销渠道,实现储备产品的适度流动和动态管理,保障储备产品处于有效期内;战时,中心仓和枢纽仓互为转换,保障应急状况下重点领域需求。
推进沿链聚合,构建共赢生态。在生态建设方面,一是实施专项生态建设行动,加强创新生态、生产生态、市场生态、人才生态等子生态建设。二是发挥“PKS”体系生态联盟的组织平台作用,促进产业链友邻生态之间的交流融通和开放合作。成立“PKS”安全先进绿色计算体系生态联盟,举办“PKS”安全先进绿色计算2021生态大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三是依托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推动打造行业共识。
发挥组织平台作用,推进链链、链群相连。一是围绕业务合作、人才交流加强与其他产业链链长合作,实现链链相连。二是结合中国电子产业园区资源优势,加强央地合作,推动安全先进绿色计算产业链与地方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实现链群相连。
(三)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构建“链式”发展路径,黑色金属产业链链长。面对国家对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视和需求,按照国资委党委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的部署,冶金地质总局积极打造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现代产业链链长,全面梳理产业布局,摸清产业链分布底数,根据自身主责主业优势,构建地勘单位现代产业体系。
攻关核心技术,培育链长核心竞争力。提出紧缺战略矿产资源政策及技术重大建议、构建一整套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行业标准规范。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形成了“向斜(形)控矿理论”“内源外生理论”“构造叠加晕”等独有的核心技术。
梳理产业链所涉及产业领域,构建产业图谱。牵头梳理了战略矿产资源基础地质领域、勘查领域、紧缺资源开发领域、地学研究领域、新资源前沿应用研究。按照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工作步骤“普查-详查—勘查”的原则,提交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
牵头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包括牵头设立产业链产业联盟,组织、召开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国内交流共享研讨,建设铁、锰、铬战略性矿产资源政策研究技术等大地质产业协同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并强调“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从上述分析来看,央企国企抓住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机遇,勇于承担“链长”职责,发挥带头作用,打造战略新兴产业链集群,培养一批上下游紧密协同的企业,大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韧性。
(一)发挥自身优势,履行链长协调、链主带动的双重职责。一是客观认识链长与链主的区别与联系。链长侧重于站在产业链整体视角,对产业链进行整体谋划、全局协调,推动产业链的全面发展。链主侧重于发挥自身技术、资源优势,通过发挥自身影响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及产业链的共同进步。二是在建设过程中履行好链长协调、链主带动的双重责任。在国资委推动的国有企业链长制的要求下,“链长”企业承担链长和链主的双重责任,本质均为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在公司深入推进链长制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以带动产业链发展为己任,在兼顾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履行好链长责任。三是国有企业面向自身所在的产业链,需要关注如何有效影响、引导上下游企业发展,发挥带动作用,需以自身及关联行业的需求为引导,牵引产业链上中游企业改善产品、技术供给。
(二)加强系统性谋划,以新技术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链长”,中央企业应牵头制定完善产业链现状起底与未来发展规划。组织上下游企业,梳理形成制约当前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清单,含核心技术缺口、资金缺口、人员缺口等;凝聚公司内外部力量,尽快启动开展产业链未来规划编制的工作。一是以核心技术带头突破为首要任务,制定行业标准,引领产业链生态发展。面向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带头攻坚、制定行业标准,对内,加强产业链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对外,面向社会发起重大专项课题征集,整合行业资源与力量。二是以化解供应链风险为迫切任务,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多维度关注潜在的风险,前瞻性地研究破解和预防影响产业链发展空间的各种问题,制定供应链潜在风险应对方案。以自身及关联公司的需求为引导,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拓展应用场景,形成倒逼压力,带动关联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国产化替代,提高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材料的自主可控水平。
(三)纵向拉通产业链,持续整合外部资源。中央企业要以产学研全链条为抓手,实现更有效的合作共赢,在协作形式上,一是可通过构建产业基地,开展全产业链统筹布局,吸引和集聚上下游企业组团投资、集群发展。二是组织具有产业影响力的活动,如产业合作伙伴大会,聚焦推动产业发展设定关键议题组织相关企业参与。三是积极组织产业链上企业成立企业联合实验室、产业链创新中心、行业联盟等。四是强化产学研合作,通过各类渠道与高校、研究机构共同成立研发机构,鼓励研究机构作为主体直接参与产业活动,激发科研活力。构建产业发展赋能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五是借鉴各地政府经验,成立产业基金。依托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撬动社会投资,并导入企业内部优质资产及项目,聚焦产业链实施投资,引领行业快速发展,助力国家达成战略目标。
(四)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中央企业全面加强产业链安全运行的预警工作,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储备,提升产业整体安全水平。一是要加强产业链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产业链运行动态监控机制,实现产业链可视可管可控。要明确产业链关键技术、专利数据,掌握行业内部能力及缺失的关键性技术,针对性进行研发、投资。同时针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国际安全事件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摸排重点产业断链控制点、危险点,提早定位,强化产业链安全性。二是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尤其是应对长臂管辖的预案准备。行业链长要梳理可能受影响的细分领域、技术、应用,建立清单目录。面向存在风险的企业,要在行业平台建立协同机制,发挥链长企业对行业的带动作用,共同固链保链。在供应链方面,要拓展国际贸易合作,在关键能源、物资、商品等领域实现多元化进口,强化储备与安全管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在各环节各维度的风险预判及防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