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王澜静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简称为新课标)强调劳动的育人价值,首次提出了四项劳动核心素养,同时制定了四项总目标,可简单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方向。
由于学生年龄不同、劳动认识不同,对劳动指导需求也不同。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年龄差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劳动教育目标的设定、主题内容的选择、实施策略的建议等,都充分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提升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教育学生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重点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使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职业不分高低。只要是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人,都是最值得尊重的。
一、与时俱进,做好居家劳动教育设计
怎样充分发挥家长的协同育人作用,深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领域的劳动任务,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东师附小学生居家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以服务性劳动为辅,围绕整理与收纳、清洁与卫生、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五大任务群,开展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新体验,初步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蕴含。
(一)低年级——学习劳动,培养兴趣,体验快乐
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参与“我是家务小能手”活动,通过整理学习用品,收拾清洗餐具,学习一项日常家务劳动等,体验劳动的乐趣,体会到劳动给家人及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激发劳动热情,培养自主自立精神。
(二)中年级——学会劳动,锻炼技能,探究方法
中年级学生对劳动有了一定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巧和方法。“我是生活小主人”活动倡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带着问题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究,尝试归纳劳动新方法和生活小妙招,将探究过程记录下来,与家人和同伴分享探究的乐趣和劳动的意义,在劳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劳动能力。
(三)高年级——热爱劳动,创意设计,志愿服务
考虑到高年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需求,“我是服务小达人”主题更能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鼓励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适当参与志愿服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自主设计创意方案,自立开展劳动实践,自愿参与志愿服务,自律养成劳动习惯,逐渐成长为劳动小主人、服务小达人。
二、居家劳动教育案例——以三年(5)班劳动教育实践为例
(一)活动缘起
如何做到不出门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呢?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家里种植什么蔬菜比较合适”。经过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在线”讨论,结合家里的现有条件,大家一致决定栽培蒜苗。基于对三年级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新课标的思考,注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记录劳动过程中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丰富学生生活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栽培蒜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学习蒜苗种植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用“水生法”或“播种法”种植蒜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掌握种植技术奠定基础。
3.通过观看大蒜的发芽成果,使学生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道理。
(三)活动设计
1.明确任务单,规划劳动内容。
“宅家栽培蒜苗”是一个亲子项目式活动设计,分为四项任务:第一,以兴趣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大蒜的相关资料和栽培蒜苗的方法及所用工具;第二,学生栽培蒜苗,观察与记录大蒜成长的变化,发现问题后,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第三,分享与交流,同伴、亲子间交流观察和种植蒜苗的小妙招,促进同伴间相互学习,建立良好活动氛围;第四,收获与评价,分享成功的经验,交流失败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光荣。
2.提供资源包,搭建活动支架。
资源型支架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各类资源及资源获取与利用的方法和技巧。本次亲子项目式劳动,班主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同时,也将栽培蒜苗所需的材料和方法推送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栽培蒜苗的基本流程以及工具使用方法,这些学习资源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劳动实践活动。顺利地种植,能有效促进学生完成后续的两个任務。
3.综合性评价,见证成长历程。
本次活动评价,注重学生自评与家长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活动成为学生不断“内省—修正—进步”的学习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而非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等级的划分,评价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完成一项劳动的习惯和品质,遇到困难勇于挑战的劳动精神。
三、活动实施与效果
(一)兴趣导入,激发劳动热情
学生在观看教师发送的视频后,感受到了劳动的魅力,都会期待在自己的阳台上也创造出一个“小菜园”,劳动热情满满,内心充满期待。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热情,初步形成了热爱劳动的观念,意识到了劳动与美好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发展了学生初步的筹划思维、基本的设计能力。
(二)亲身实践,淬炼劳动品质
本次亲子项目式活动历时较长,学生通过选种、栽培、养护等过程,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养成了规范劳动、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通过发现问题,持续探索,与父母共同协商,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进而促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责任担当的品质。
(三)分享交流,感受劳动价值
在分享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的蒜苗长得郁郁葱葱,有的蒜苗短小粗黄,还有的没有栽培成果。学生们分享了成功的经验,交流了失败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并给予同伴鼓励和正向的肯定。没有种植成功的学生准备调整策略,重新种植。另外,在线上展示分享后,还有部分家长主动协助孩子把种植的蒜苗做成各种美食在线上持续分享。
通过展示和交流劳动成果,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交流时,学生间所产生的共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不易与收获的幸福。
(四)及时评价,树立正确劳动观
学生和家长每日都会根据评价表中的内容,对自己的劳动行为进行及时评价。从中我们能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与快乐,明白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幸福生活来源于辛勤的劳动”的道理,养成了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品质,形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观念。
(五)活动反思与展望
亲子项目式活动是劳动教育有意义的尝试。亲子项目式活动增加了居家生活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一方面,让家长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协作、分享,促进了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这充分说明亲子项目式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有效推动与落实劳动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传统工艺制作的任务群,带领学生以传统节日为活动主体,共同制作简单的传统工艺作品,形成传承并发扬传统工艺的意识,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艰辛、感受快乐。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