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佳
写在前面的话: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提出了教育领域的新任务、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教育系统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教育惠民举措,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天津教育系统积极回应,遵循“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园中落地落实。
为答好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考卷”,天津教育系统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2035年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远大目标,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将减负与提质结合,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打造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当下教改氛围如火如荼,一幅教育新蓝图正在津沽大地迅速展开。在新时代的征途中,天津教育系统奋力做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取得丰硕改革成果,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了独特的“天津智慧”。
凝聚共识汇聚正能量,合力打造区域新样态
天津教育系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要素保障,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创新,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
强化党建引领,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激发队伍合力。北辰区坚持精心组织、系统部署、狠抓落实,强化党建引领,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激发队伍合力,持续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通过领导带头学、深入研讨学、丰富载体学,成立区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深入国办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等“两新”组织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宣讲活动,利用区校两级红领巾小宣讲员、小记者队伍,开展“红小宣”进校园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讲、开学第一课、主题思政课等活动,开展进社区、进基地、进场馆等常态化志愿宣讲活动40余场,同时对社会发布志愿宣讲服务菜单,接受预约,以童言童语传承红色基因,广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滨海新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体育工作,建立“个人自学—集中交流—专题研讨—实践调研”理论学习体系,以多种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宣传工作,党建工作质量显著提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筑牢育人主阵地。北辰区在实施“大思政”铸魂育人行动中,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阶段成果展示等主题活动,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学水平,让大思政课建设走“新”更走心。蓟州区成立教育系统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联合17家区内景区开展研学活动,举办红色故事演讲赛,组织“红色记忆”系列漫画故事征集活动,参与师生达到10万,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
坚持科学教育理念,贯彻五育并举,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蓟州区认真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建成455处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44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遴选建设24处校外劳动教育合作基地;坚持把学生体质健康融入课堂,并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抽测中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北辰区积极实施体质健康达标行动、提升美育核心素养行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阳光体育”特色大课间评选活动。此外,在劳动实践协同育人行动中,拓展社会资源,建立不少于50个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濱海新区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立志铸忠魂,奋斗新时代”辩论赛、“笃思明辨论天下,青春喜迎二十大”演讲比赛,举办主题为“阳光下成长”学校美育实践课堂个人项目比赛活动,深化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以“与生活劳动相伴,与生产劳动同行”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119所学校的348名选手参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蓟州区把打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攻坚战”和“塑造优良师德师风攻坚战”作为五大攻坚战的立威之战,着力解决干部教师职业倦怠、校外有偿兼课、体罚学生等有违师德行为,全面加大干部教师队伍整治力度。2022年,蓟州区启动实施教育提质增效“三项工程”,组建4个教育集团和31个联合学区,在继续深化与和平区、河东区和天津市第一中学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和北京明远教育书院等高端优质教育资源,选派170名干部教师全方位进行京津高端教育培训和跟岗实践,打造2366工程升级版,形成以区级研训为引导,以集团学区研训为示范,以乡镇研训为重点,以校(园)研训为基础的研训体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滨海新区贯彻落实“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坚持把教育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有效路径,点上突破面上开局,制定《滨海新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打造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探索集团化办学方式,研究制定了《滨海新区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制定下发《滨海新区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方案》;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实施滨海新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开创教育发展新格局,构建学校育人新路径
在天津市教育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学校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科研教育兴教学,创新发展育人才。天津市第一中学以“十项育人方略”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建设教育强校。加强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培训与实践,探索开展学段分层教学方案,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着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持续抓好干部听评课、教师集备和课后辅导等措施,加强学校学科基地建设,提升校本教研质量,探索分层教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使“铸魂、强基、培优、致用”的课程理念和架构得以确立和完善。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五项管理”,完善课后服务制度,加强作业统筹管理,提升作业设计与布置质量。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育并举铸辉煌,全面育人向未来。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育华学校自2021年9月建校以来,全面传承天津市实验中学近百年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创新实验发展培育华夏英才,不断积淀孕育实验中学滨海育华学校的品牌和特色。构建具有实验中学滨海育华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学校课程体系化的课程育人新格局,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学校特色活动紧密融合的活动育人新常态,学校文化、年级文化、学科文化、班级文化的文化育人新生态。实行集团、校内、校外三导师制、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构建师资、课程、活动一体化联合培养体系,成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精心培育创新人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联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坚持永远跟党走,砥砺奋进新征程。天津市晟楷中学抓牢党建关键,紧紧围绕本校办学实际,不断推进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每月都把廉洁从教教育作为教师的必修课,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国学诵读和讲红色故事比赛,坚持把党的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河西区闽侯路小学积极响应号召,贯彻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统筹规划推进的组织管理体系。全方位保障制度的制定与落实、队伍的培训与提升,组织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观摩课教学研讨活动,邀请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伊竹博士开展思政观摩课,分享教育智慧;每月策划品德教育活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干部带头讲党课,提升党性修养;组织知识竞赛,激发学史热情;表彰优秀党员,宣讲感人事例;聆听“光荣在党50年”爱党心声,强化先锋作用,形成了品德示范校这一鲜明特色。
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河西区德贤幼儿园作为天津市首批“构建园所文化,打造特色品牌”项目研究重点实验园所,秉承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主动创新特色的办园思路。幼儿园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行动文化为基石,以和谐文化为目标,在环境文化上营造“德贤”格局,设计出主题鲜明的门厅文化、走廊文化、功能室文化、办公区文化,让德贤师幼感受到园所浓浓的文化氛围;在制度文化上,探寻“德贤”路线,规范行政制度,健全教學制度,落实后勤制度,完善部门制度;在行为文化上道出“德贤”毓秀,深挖“德贤立仁”园所文化的内涵,创生“德贤六艺”;在教师文化上,彰显“德贤”特色,试建构“德贤人才三格式培养”机制,搭建“德贤人才研究”工作室,创新教研模式,从园所文化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制度层面到行为层面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宗旨。
文化引领强根基,个性培养促发展。北辰区双青第二幼儿园结合美育特色、园所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为美育理念指引。幼儿层面,尊重幼儿的差异,发展多样性,顺其天性,成长自己,各显其美。教师层面,培养教师个人成长,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建设姹紫嫣红的教育团队。融合层面,将环境、文化与人有效融合,让美育成为多领域、全方位的教育。致力于打造“环境雅美、制度谐美、团队致美、幼儿和美”的美育文化特色,形成了“美画童乐”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引导幼儿感受身心之美、言行之美、品德之美、智慧之美、陶冶之美。同时,将“五美”渗透到五大领域,以美健体、以美辅行、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怡情,形成了大场域、大视野、大格局的一体化“美乐文化”幼儿园新样态。
坚定守正创新求实效,踔厉奋发迈向新征程
天津教育系统以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加快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不断提升天津教育的竞争力。各区、各学校特色通过品牌打造、教育创新发展、深化课改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规范办学、特色办学、内涵办学水平,打造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办学特色品牌。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赵福楼认为,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等重要内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少年的深切寄望,深入挖掘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的育人富矿,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实招实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胡振京表示,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站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大处着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小处入手,加强品牌学校建设,构建纵向贯穿全学段、横向贯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课程,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学生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教师要常思发展之策,常怀学习之心,常存律己之念,用“理论之思”答好“实践之问”。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必要之举。天津教育系统坚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履行好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使命任务,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的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奋力推动天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天津答卷。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