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银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急性胰腺炎是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的急腹症,因胰酶被异常激活,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出现自身消化,引起出血、水肿等局部炎症反应,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特征[1]。大多患者主要表现为轻型,但因病情凶险,20%的患者进展为重型,患者可伴有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坏死、器官衰竭、胰腺脑病等危重症,死亡率极高[2]。积极有效的内科治疗及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病情的必然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心理应激有积极作用[3]。但常规护理难以触及患者心理,在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干预效果不佳[4]。医护患协同护理是一种医生—护士—患者三者诊疗配合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利于各种人力资源,使信息、资源共享,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为最终目的,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临床已证实这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效果[5-6]。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医护患协同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0 年8 月—2021 年10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7];年龄≥18 岁;身体状况良好,能进行正常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有结石嵌顿或急性胆管炎等,经临床分析需行早期手术治疗者;合并有严重功能脏器衰竭;患有精神疾病、智力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饮食、用药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观察组给予医护患协同护理干预,为期2 个月,出院后以电话随访进行延续性护理。(1)建立医护患协同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共3 名,包括1 名主治医师负责患者疾病管理和治疗方案的制定,1 名护士长负责统筹组织本次研究,1 名责任护士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活动的开展,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强化其对急性胰腺炎相关护理知识的了解,提升其沟通技能。(2)具体干预方法:①健康宣教。由主治医师与护士长共同制定健康宣教内容及宣教策略,如介绍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发病机制及高危因素、临床诊疗依据、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饮食用药注意事项等,可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PPT,或直接制资料影片,引导患者观看,避免过多的文字赘述导致内容枯燥乏味,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医疗专业术语,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内容的了解,并在健康知识宣教结束后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若患者提出相关疑问,需耐心地回答患者。②制订护理方案。主治医师与护士长共同参与查房,在查房过程中与患者详细交流其疾病状态及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意愿,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讨论护理方案,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在医护患三方协商下共同制订更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如因急性胰腺炎发病突然、病情凶险,患者可能存在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配合程度,主治医师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向患者普及疾病相关治疗内容,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知,可穿插介绍相关成功案例,尽可能消除患者对治疗的疑虑,责任护士引导患者讲述自身生理、心理现状,了解其自身负面情绪由来,并针对其缘由采用正向激励性、安慰性语言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抚及护理干预,并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能够有良好的休养空间。此外,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补液速度等,并引导患者协同参与病情监测,如留意自身尿量变化及皮肤颜色变化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③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由责任护士每周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饮食、用药、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基本情况,并询问患者自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督促,并嘱患者定期复诊,随访结束后可将患者情况记录下来,与主治医师共同商议患者出院后还需注意的事项,及时调整随访重点。
(1)心理弹性变化。根据心理弹性量表(CD-RISC)[8]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 个月后心理弹性变化。该量表围绕自强(8 项条目)、坚韧(13 项条目)、乐观(4 项条目)3 个维度设计,由25 项条目组成,每项条目0~4 分不等,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心理弹性越好。(2)疾病应对方式变化。根据医学应对问卷(MCMQ)[9]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 个月后疾病应对方式变化。该量表共20项条目,围绕面对、屈服、回避3个维度设计,包括8 项正向条目和12 项负向条目,每项条目1~4 分,满分为80分,评分越高,表示越倾向于该应对方式。(3)治疗依从性。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变化,该量表围绕用药、遵医行为、护理依从3 个方面设计,依从性好:患者能够积极治疗及配合护理,做到遵循医嘱用药;依从性可:患者基本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偶尔忘记服药;依从性差:患者不配合临床治疗及用药,经常忘记服药甚至自行中断服用药物。依从率=(依从性好+依从性可)例数/总例数[10]。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51,信效度较好。(4)生活质量。根据消化道相关生存质量指数量表(GIQLI)[11]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围绕患者核心症状、生理功能、精神心理状态及社会活动能力4 个维度设计,共36 项条目,满分为144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观察组自强、坚韧、乐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变化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变化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值P值自强坚韧乐观干预前18.33±4.11 18.25±3.98 0.092 0.927干预后24.26±3.28 26.69±3.95 3.104 0.003干预前39.69±5.25 39.81±5.47 0.104 0.918干预后43.33±3.21 45.25±3.17 2.791 0.007干预前8.25±2.25 8.31±2.19 0.125 0.901干预后11.35±1.65 12.88±1.21 4.903<0.001
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应对方式变化情况(±s) 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应对方式变化情况(±s) 分
组别面对回避屈服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值P值干预前15.45±3.33 15.39±3.65 0.080 0.937干预后18.25±2.16 19.89±2.27 3.432 0.001干预前17.33±2.21 17.29±2.19 0.084 0.933干预后13.08±2.15 11.59±2.09 3.259 0.002干预前13.13±1.65 13.21±1.82 0.214 0.831干预后10.15±1.26 9.33±1.35 2.911 0.005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7.67%,对照组治疗总依从率为86.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变化情况 例(%)
干预后,观察组核心症状、生理功能、精神心理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s) 分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值P值核心症状干预前54.39±3.18 54.44±3.27 0.072 0.943干预后58.39±4.17 61.33±4.25 3.238 0.002生理功能干预前16.39±2.16 16.44±2.09 0.109 0.913干预后20.39±1.08 22.37±2.25 5.202<0.001精神心理状态干预前19.33±3.25 19.28±3.41 0.070 0.945干预后22.35±2.19 24.01±2.82 3.049 0.003社会活动能力干预前13.33±1.48 13.38±1.52 0.155 0.878干预后16.33±1.55 17.62±1.89 3.461<0.001
医护患协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疾病引起的不适及经济开销等因素,均会给予患者负面心理刺激,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12]。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创伤或不同形式压力时的一种积极适应的能力,是当机体出现心理应激的一种保护性资源,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负面情绪。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心理弹性优于对照组,提示医护患协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心理弹性,使其产生更加积极的心理应激。杨荔等[13]认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及自身病情了解不足时,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应激状态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医护患协同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心理建设,激发其正性力量,并通过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向患者讲解相关治疗成功案例,使患者找回平静心态,并对自身疾病状态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使其能够客观看待自身疾病,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医护患协同护理能够改变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使其更加积极应对疾病,是个体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一种有意识的调节,反映了个体心理应激状态的性质和强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应对应激事件的结果[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应对方式更加积极,提示医护患协同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医护患协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能够对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更加深入,可针对患者所产生的负面情绪给予及时的心理指导,促进患者建立积极思维,持续的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给予自身更加积极的心理暗示,并通过向患者提供相关应对的建议和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调整自身应激状态,有效应对不同形式压力,使其面对疾病更加积极、客观。
医护患协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急性胰腺炎进展较快,病情复杂,有效的治疗手段及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胰腺炎加重风险,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但在此过程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15-16]。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提示医护患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宋向晖等[17]认为,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可能与疾病认知程度较低相关。医护患协同护理通过鼓励患者参与护理方案的制订,使患者对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普及方式的创新也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的枯燥乏味,且通俗易懂的宣教内容能够使患者对疾病相关治疗了患者欲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相关认知水平,使其主动治疗,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医护患协同护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医护患协同护理模式使患者心理弹性和疾病应对方式得到有效调节,而这种良好的心理弹性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有效应对应激和压力,从而促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也相互影响。陈凌华等[18]认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心理应激及应对方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更贴合患者实际护理需求,护理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再加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使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的实施更加积极有效,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医护患协同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心理弹性,使其产生更加积极的心理应激,从而促进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整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