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超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广东 惠州 516000
股骨,作为人身体内最长且最大的一根管状骨,是机体下肢主要的一根负重骨,而股骨骨折多是因高处坠跌、暴力直击、与车辆撞击等外力或自身骨质因素造成,为临床骨外科的一种多见、多发病[1]。股骨骨折临床主要表现为肿胀、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时可出现股骨扭曲,下肢缩短及成角畸行等情况,从而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正常生活能力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而这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多半由于疼痛、肢体活动受限与绝对卧床休息、康复周期长等因素而导致负面情绪加重,进而影响到肢体功能的康复。快速康复指的是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以减少其术后不良应激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速其术后康复[2]。本研究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临床股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 例;年龄25~60 岁,平均年龄(40.1±3.2)岁。观察组中男28 例,女13 例;年龄24~60 岁,平均年龄(40.3±2.8)岁。纳入标准:(1)均经CT 检查确诊为单侧股骨骨折。(2)未出现颅脑与内脏损伤。(3)均行手术治疗,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股骨骨折术治疗禁忌证者。(2)不愿配合康复锻炼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基本健康宣教,术前指导患者做好相关准备;术后观察体征变化,做好常规消炎、固定与止痛处理,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等[3]。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1)患者入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便于其快速做好各项检查,且还需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合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对应镇痛处理,并对其血栓风险加以评估。(2)术前给予患者个性化宣教,及时回答患者及其家属问题,详细向其介绍股骨骨折治疗的新方法与手术的可行性、具体流程以及术中、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和对应措施,并结合患者全身评估情况制定个性化术前准备计划。(3)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术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其提供对应的并发症预防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引导其尽早在病床上进行肢体被动、主动功能训练,再过渡为下床活动锻炼,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还需引导患者进行自主进食、行走、做简单的家务与洗澡等生活自理能力锻炼。
(1)生活能力。术后1 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进食、行走、做家务与洗澡4 个项目,各项总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强[4]。(2)康复情况。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康复情况加以评估,包含运动与认知2 个方面,前者占91 分,后者占35 分,得分越高,表示康复效果越好[5]。(3)住院相关指标。采用疼痛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情况越显著[6];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4)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感染。(5)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3 个评价标准:评分≥90 分为非常满意;评分60~89 分为满意;评分<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观察组患者ADL 量表中进食、行走、做家务、洗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ADL量表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ADL量表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41)观察组(n=41)t值P值进食34.2±3.4 58.8±5.5 9.374<0.05行走43.4±3.5 65.3±4.5 9.823<0.05做家务41.4±3.8 60.3±3.2 8.627<0.05洗澡49.2±3.3 69.3±4.3 8.473<0.05
术后15 d、30 d、90 d,两组患者FIM 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IM量表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IM量表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41)观察组(n=41)t值P值术前34.2±3.4 36.1±2.1 0.627>0.05术后15 d 46.7±4.9 65.3±7.5 14.382<0.05术后30 d 62.1±5.4 75.7±4.8 13.627<0.05术后90 d 80.4±6.5 96.5±6.6 10.728<0.05
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相关指标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住院相关指标情况(±s)
组别对照组(n=41)观察组(n=41)t值P值术后VAS评分(分)4.8±0.4 2.5±0.5 4.524<0.05进食时间(h)28.9±5.5 20.2±4.5 6.384<0.05下床活动时间(d)11.5±2.1 8.1±1.5 5.295<0.05住院时间(d)18.6±4.2 14.6±3.2 5.382<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5,P<0.05)。
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非常满意35 例、满意5 例、不满意1 例,对照组非常满意18 例、满意14 例、不满意9 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4,P<0.05)。
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包含了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下骨折等,多由碾压伤、车祸伤、重物压砸伤、火器伤等所致,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畸形等症状,严重时还易导致其并发失血性休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从而威胁其生命安全。早期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才能控制和改善其病情[3-4]。对股骨骨折的治疗,临床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易感到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且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如未能在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康复护理易影响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从而延长康复时间[5]。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从各方面入手,积极采取强化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6-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进食、行走、做家务、洗澡各方面评分,FIM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同金占萍等[8]研究结果类似。这说明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临床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在于:(1)快速康复护理中会结合患者情况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如术后科学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进而结合患者实际疼痛情况,教会其一些转移疼痛的办法转移患者注意力[9-10];若疼痛较严重,可遵医嘱给予其止痛药应用,同时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将患肢稍微抬起,以便静脉血能够回流,从而缓解因患肢疼痛而导致的疼痛感[11-12];或是给予患者红外理疗灯照射,或应用冰敷机、电脑骨折愈合仪等来帮助患者快速消肿,缓解疼痛。(2)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目标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会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术后1 d,指导患者展开床上踝泵运动与足趾运动,适度练习扩胸运动与抬臀运动,合理展开肱四头肌的肌力训练等;在术后2~5 d,护士则可结合患者情况指导其在拐杖的帮助下进行患肢免负重站立与缓慢行走练习,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引导其进行自主进食、行走、做家务、洗澡等生活自理能力锻炼,从而能促进其各项能力恢复[13]。(3)为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目标,护理人员会全面分析和总结引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其规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如遵医嘱给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及时换药,以免出现伤口感染[14-15];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有效避免尿路感染的出现;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保持床单的干净、整洁,指导家属定时为患者换洗衣物,轻柔按摩受压部位,以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坏,减少压疮的出现;及时向患者介绍深静脉血栓出现的原因与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动态观察患者状态,强化对其心理疏导,并发放相关宣传手册,及时发现患者问题,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运动,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等,有效避免静脉血栓的出现[16]。(4)通过快速康复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其预后周期,从而能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临床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