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启示

2023-09-23 12:01崔洁毛明芳
关键词:和谐共生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

崔洁 毛明芳

摘 要:《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哲学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从必然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从实然层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从应然层面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和解”之道。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在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要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正确把握生态与生产的关系,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正确把握技术的“双刃剑”效用,坚持技术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坚持制度自信与改革创新相统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23)05-0001-07收稿日期:2023-07-25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1YBQ027):数字技术驱动湖南乡村治理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1BZX050):新时代防范化解科技重大风险的哲学方法论研究。

作者简介:崔   洁(1987-),女,山东潍坊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科技与生态文明教研部讲师,法学博士、

哲学博士后;

毛明芳(1976-),男,湖南沅江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科技与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哲学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之所以称其为经典,是因为:第一,从研究内容来看,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有著作中,唯一一部通过阐释自然界、反思自然界,来总结辩证法和辩证思维的哲学著作。有了这本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了比较完整的本体论部分的内容。”①第二,从学科体系来看,“自然辩证法问题并不是局限于对自然的理解,而是关系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问题”②。因为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辩证图景,而且还通过研究社会关系,把科学的发展与自然和社会有机联系在一起③。第三,从学术观点来看,它首次提出了一些兼具哲学和科学双重意义的创新观点。例如:恩格斯首次在人类进化史上科学阐明了生命的本质和起源,首次科学回答了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④,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重要规律等。第四,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来看,恩格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角度剖析了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层面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根本解决路径,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正义指明了方向。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恩格斯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中充分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性理解,它更能揭示《自然辩证法》的价值理念。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并探讨其当下启示。

一、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生态环境背景

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①,因而也必然是基于一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只有充分了解理论思维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才能深刻理解其思想精髓。《自然辩证法》写于1873年至1883年间,这一时期,正是近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资本主义工业日新月异的时期。伴随着科技与工业的一路凯歌,“技术至上”的口号响彻世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的信念不断膨胀,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中更加坚定自己是自然的主人,进而肆意掠夺自然、压榨自然、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并不加处理地向自然界随意排放废弃物和污染物,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

(一)毁林造田,生态系统失衡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列举了多个地方的居民毁林造田、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典型案例。例如:美索不达米亚等多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而毁灭了森林,致使那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砍光用尽山南坡的枞树林,导致“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②。西班牙的咖啡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林,使得“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保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 ③。从恩格斯的多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方面,那一时代乱砍滥伐、毁林造田、过度垦荒的问题是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随着越来越多的森林被开垦成为耕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随之被改变,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被人为地打破,致使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气候失调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煤烟乱排,环境污染严重

恩格斯开始酝酿写作《自然辩证法》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已完成工业革命。随着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以及焦炭冶铁技术的广泛推广,煤炭作为生产生活的主要燃料被大规模使用,由此产生的煤烟和废气不经任何处理就被大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致使空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恩格斯写道:“曼彻斯特周围的城市是一些纯粹的工业城市,……到处都弥漫着煤烟。”④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不断恶化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工人阶级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恩格斯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他指出:“只要通风的情形不很好,空气就很恶劣,令人窒息,没有足够的氧气,充满尘埃和机器油蒸发的臭气;而机器油几乎总是弄得满地都是,并且还渗到地里。” ⑤以英国伦敦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19世纪伦敦的煤消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1846年,伦敦的耗煤量比同年德国的煤产量(320万吨)还要多⑥。煤炭消耗量的增长加剧了倫敦的烟雾聚集问题,所以伦敦一度被称为“雾都”,并且在之后的1873年、1880年和1892年,先后发生过多次震惊世界的煤烟污染公害事件,这一时期正好是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时期。

(三)污水横流,河湖水体黑臭

十八、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工厂生产的主要机械动力是水力。为了能更加方便、更低成本地使用水力机,多数工厂主选择将工厂建在大流量的河流、运河旁,尤其是新型的冶金业、煤炭工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渣、废液不经任何处理就被随意排入河流,致使河湖水体黑臭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例如:曼彻斯特“几乎所有的厂房都是沿着贯串全城的三条河流和各种运河建立起来的”⑦。“工厂的脏水废弃物统统汇集在艾尔克河里” ⑧,这条河“像一切流经工业城市的河流一样……被各色各样的脏东西弄得污浊不堪了”①。离利兹仅7英里的布莱德弗德亦是如此,“该城位于几个河谷的交叉点上,靠近一条黑得像柏油似的发臭的小河”,“几乎到处都有污水洼”。②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甚至连正常的清洁饮用水需求都无法得到保障。

随着生态失衡、空气污染、河湖黑臭等问题日趋严重,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实施严重的报复,生态危机变得层出不穷。“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正是基于对那一时代生态环境现实问题的深刻洞见,同时也为了工人阶级的生态福祉,恩格斯将现实的世界作为理论创作的出发点,将改变现实的世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落脚点,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消解之道。

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分别从必然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从实然层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从应然层面提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解”之道,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一)人与自然在必然层面的“内在统一”

1.自然界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均来源于自然界,人的所有生产生活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源源不断地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所必需的条件,是人类进行一切实践活动的必要基础,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所以,恩格斯强调:“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③

2.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对象的存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因而也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必然受其自身的自然、自然对象和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人对自然的自主性绝不在于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④ 。

3.人作为自然界一切活动和关系的主体,能够自觉能动地、创造性地认识并改造自然。人除了有上面所说的这些自然属性和受动性,还有社会属性和主观能动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社会的人”,因而是“现实的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质,就在于人的社会性和自觉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社会性和能动性可以把自然界纳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同时又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此外,恩格斯还进一步阐明了劳动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与桥梁的作用。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改造自然的对象性活动,是人与自然形成对象性关系的必要环节。劳动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对象性活动给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把自然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并不断推动“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变。

(二)人与自然在实然层面的“对立冲突”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失衡。恩格斯认为,社会生产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历史条件。“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⑤,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敬畏而崇拜的。此后,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生产技术和效率及其社会化程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技术和社会分工的影响下开始转变成一种作用于自然的力量,人类干预自然、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力量急剧增长。对于自然,人类不再只是臣服和屈从的态度。人与自然之间由过去的共生状态逐步转变为对立状态。

2.资本增殖逻辑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资本增殖逻辑决定了资本势必要不断扩张,资本的盲目性和扩张性必然会导致生产被无节制地扩大和自然被无节制地利用。但是,一方面,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无法随着资本的扩张而自我扩张。这种“资本要求扩张”与“自然限制扩张”之间必然会产生对立。另一方面,资本的无限扩张和生产的无节制扩大必然会衍生更多的消费,从而导致更多资源的浪费和更多废弃物的产生,这种反自然、反生态的消费主义行径使得自然日趋被异化为资本家攫取更多利润的工具,由此加劇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

3.技术异化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技术的使用日益服从于追逐利润的需要,因此,技术一方面在“无限地增加生产”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资本家出于眼前的利益不加限制地滥用技术,它使人类主体以技术为主导的能力突然转变成一种使自然界力量无法比拟的巨大的“异化”力量,客观上形成了人对自然可以“为所欲为”的假象,突破了自然界所能承受的底线,所以,恩格斯指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似乎愈益成为别人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①

恩格斯并未停留于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揭示,而是由现象到本质,深入剖析了技术异化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在恩格斯看来,如果说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是技术异化的主观原因,那么技术的自然属性及资本主义制度则构成了技术异化的客观原因。尽管人类自始至终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人类根本无法完全掌握客观自然规律以及准确预知一些技术应用的后果,因而就造成了技术异化。

(三)人与自然在应然层面的“矛盾和解”

恩格斯并没有像以往的哲学家一样,“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他还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具体路径,认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及人同本身的和解。”②而要真正实现人同自然的矛盾和解,彻底解决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就要从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

1.在思想观念方面。一方面,自然不是孤立的他性存在,人也绝不能脱离于自然而独立存在,因此,人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认识到自己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坚决反对那种关于人类和自然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另一方面,人改造自然的实践虽然具有强大的能动性,但它注定是受制于自然规律的,如果违背,必然会遭受自然的报复。所以,“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而是要“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③

2.在社会生产方式方面。恩格斯深度剖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供需结构的两极对立,指出:“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和谐,竟变成二者的两极对立。”④在恩格斯看来,唯有“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阻挠和破坏、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消费” ⑤,并“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才能停止对“生产力和产品的浪费和破坏”,才能消除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两极对立,进而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3.在社会制度方面。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不在于先在的自然本身,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所致,因而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之内得到有效解决,若想从根本上消除因制度问题引发的人与自然矛盾冲突问题,只能以消除制度问题本身为前提,即“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①。彻底切断资本与自然界的对立源头,只有如此,才能治愈“日益腐败的自然界”,进而实现“自然界的真正复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相关论述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极端重要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诸多理念和观点,运用并深化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对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毫无疑问,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多次提到要“认识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多次分析“我们对自然界习常过程的干预所造成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④,以此告诫人类要“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⑤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绝不能破坏自然、伤害自然,必须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可承受的限度内,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⑥。当前,有些地方有些干部仍然存在着一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偏差、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不力的问题,对大自然只索取而不投入、只开发而不保护、只破坏而不修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平衡,对此,我们应予以坚决反对,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实践中,彻底摒弃错误扭曲的人与自然关系理念,真正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做出根本转变,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正确把握生态与生产的关系,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深刻批判了资本家为了利润最大化,只顾生产而不顾生态、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的“唯利润”生产方式及其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⑦他还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⑧现阶段,有的地方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生态与生产的关系,一些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还不够强,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依然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的错误政绩观依然没有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或是不敢“动真碰硬、浮于表面”,更有甚者为了求一时经济增长而不顾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容量,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一些行业、企业违法违规排污行为仍较突出,这种只顾经济增长速度不顾增长质量的“低质量”粗放式增长毫无疑问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生态效益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不断做强做大做优绿色经济,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生态保护与生产保护的“双赢”格局。

(三)正确把握技术“双刃剑”效用,坚持技术创新与风险防范相统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分析了技术進步对于社会生产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技术滥用对于生态环境的消极作用。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都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面特征和双重作用。科学新发现、技术新突破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尤其是资本趋利性主导下的不加节制的技术滥用会给人类带来风险甚至灾难。例如:上世纪被称作“万能杀虫剂”的DDT,被广泛应用于预防传染疾病和防止农林虫害,但数十年的实践证明,DDT不管是对于生态环境还是人体健康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性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①当前,随着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势必会以更为复杂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新的更大挑战。因此,从科技创新角度来说,要使科技发展跳出唯资本逻辑的藩篱,始终将科技伦理的要求贯穿于科技活动全过程,加强源头治理、注重预防,加快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强化对科学技术的生态风险监控、伦理预警和对科技危害的积极防范,最大程度降低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负面效应,使科技在发展的同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角度来说,要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引领,加快推进负责任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鼓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投入、创新协同和转化应用,助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四)坚持制度自信与改革创新相统一,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生态矛盾,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矛盾的和解。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曾说:“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在对资本积累的无止境追求中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②另一名美国学者威廉·格雷德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靠疯狂掠夺资源的‘错误使欧美国家富裕起来,‘文明起来。”③事实上,资本主义大肆宣传的生态文明带有显著的“趋利性”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原罪”,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转嫁生态危机,即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掠夺”,在攫取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同时将污染问题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与之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党的领导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这个方向是被我国历史与现实检验、被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正确方向。党的领导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它堅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生态环境治理之道、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对此,我们要始终坚定制度自信。同时,也要认识到,“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④。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只能从更深层次、以更科学的制度机制去解决。因此,我们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健全科学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之,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Engels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in His Dialectics of Natur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CUI Jie,MAO Ming-fang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Party School of Hu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Changsha 410006,China)

Abstract:Dialectics of Nature is a classic work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philosophy and Marxism development, which contains rich and profound 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In this book, Engels expounds the“inner unity”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from the necessary level, and dissects the“opposite conflict”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from the practical level in capitalist society, and then proposes the path to resolve the“contradiction and reconciliation”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Engels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enlighten us that we should correctly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laws of natu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in an all-round way, we should correctly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production, and insist on the unity of ecological benefi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we should correctly grasp the“double-edged sword”effect of technology, and insist on the un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we should persist in the unity of system self-confidence and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Engels;Dialectics of Nature;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humanity and nature;harmony

[责任编辑  常伟]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自然辨证方法应用于机关公共事物系统的探讨
人在篮球运动中是否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于光远论自然
科学技术与田径的辩证思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