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居然可以这么看

2023-09-23 23:44
新华月报 2023年18期
关键词:展项大运河运河

青石板街肆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悬着灯笼幡旗,头顶的LED天幕光影变幻,鸟鸣蛙叫之声不知从何处传来,偶有身着汉服的游人穿行,孩童正在小桥流水边投喂鱼食……

踏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中运博”)3号馆,一种时空穿越之感扑面而来,从隋唐到明清,从江南到北京,运河街肆复现在人们眼前。

2023年6月16日,中运博度过了它的两周岁生日。开馆两年,它已迎客419万人次,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2023年“全国最具創新力博物馆”。

“新技术手段正在丰富文物及其历史信息的呈现方式,通过数字技术的恰当应用,把实体体验与虚拟体验结合,从而让观众观‘虚感‘实,体会到流动的文化遗产就在身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对记者说。

新馆新定位

“以前说到扬州,游客必去的是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何园、东关街,现在我总对第一次来扬州的人说,一定要去一趟中运博。”扬州一名网约车司机对记者说。

在扬州市民中,这样的中运博“自来水”不在少数。

然而,当时间拨回到2019年中运博正式开工建设时,外界还不知道,一座以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会长成什么样子。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扬州共有10个遗产点、6段河道跻身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扬州成为江苏省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带国家规划核心区的设区市、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建设城市。

中国大运河的第一锹土是在扬州挖的——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以沟通长江、淮河,这被视为中国大运河开凿的开端。

作为“运河长子”,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中运博作为一座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大运河专题博物馆,是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极具分量的一块金字招牌,其展览和运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南京博物院具体组织实施。

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透露,在建设和展览策划初期,中运博就被定位为一座国家文化公园内的博物馆,应成为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

定位起点如此之高,但筹建工作却颇似“白手起家”。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览展示部负责人徐小虎对记者说:“我们是‘零藏品起步。”

中运博面向海内外多渠道,征集了各类相关文物展品,并联合多家科研院(所)通过野外调查和考古发掘进行文物征集。

“一些考古发掘成果在其他机构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展览机会,但在一座运河专题博物馆,其价值就能很好地彰显出来。”徐小虎介绍,目前,中运博已收藏运河相关各类文物展品1万余件(套)。

相对于其他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这样的藏品规模仍然较小,而中国的大运河河道遗产总长1011公里,沿岸有58个遗产点、1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一、传统的展览形式难以容纳如此庞大的文化信息。

“新建这样一座博物馆,我们并没有参考物和借鉴物。”郑晶认为,中运博与其他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所承载的功能使命不同,“要将其打造成一个文旅融合的标志性工程、一个全新的旅游目的地,数字技术可以提供更多可能性。”

中运博对数字技术的运用,最终正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

“作为一座承载着文旅融合功能使命的博物馆,要更好服务观众,更要关注观众对于创新表达方式的需求,博物馆的展览不能只是博物馆人的学术输出。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展览形式,是博物馆拥抱观众的一种尝试。”郑晶说。

复活百舸千帆

郑晶和同事们经常看到观众在中运博游览攻略中说:“在这里参观手机耗电会很快。”

2号馆“运河上的舟楫”(以下简称舟楫展)就是“吃”掉手机电量最多的展厅之一。这座展厅融合了实体展陈和数字沉浸,活态化展示大运河百舸千帆的胜景,让人忍不住举起手机记录。

沿着展厅内“百舸争流展区”蜿蜒的参观流线,分布着78个木质舟楫模型:从远古时期的筏子、跨湖桥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独木舟、明清时期的客船货运船,到康熙南巡所乘御船,覆盖历朝历代各类样式。

这些模型都是根据原始资料如古画、文献等,由非遗匠人复刻。如根据《清明上河图》所复制的北宋客船、根据《乾隆南巡图》所复制的“安福舻”龙船等。

穿过“百舸争流展区”后,走过一个小门,观众便进入了别有洞天的隐藏空间——由非遗匠人打造的长达20米的沙飞船。

沙飞船是清朝广泛运用于运河南方沿线的客船,由扬州沙氏所创,因航速迅捷而得名。登船后,观众可以真实感受舱内场景,透过花格窗,清朝南北运河沿岸城市景观和生活场景正在缓缓移动,影像营造出轻微的摇晃感,使沙飞船仿若正在行进。

来到船头甲板,椭圆形的数字巨幕出现在眼前,天光、河面、河岸街肆的动态场景和戏曲吟唱、叫卖声音,让观众仿佛一下穿越到清朝的大运河上。

148平方米的水纹地幕、15米高的环绕投影墙,组成全部投影面积699.7平方米的实体沙飞船数字沉浸式虚拟体验空间,这里的船头甲板也是观众举起手机录像的中运博热门“打卡点”。

“‘舟楫展前期相关研究从中运博筹建时期开始,持续进行了近两年。”徐小虎说。

策展团队把大量时间和工夫用在梳理卷帙浩繁的资料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徐小虎说:“作为专题研究把它做透,成果甚至足以出一本介绍中国船舶的图书。”

知识体系的构建成果也体现在展览之中。展厅内的6个多媒体互动屏从不同维度对所有舟楫模型进行了知识解读,观众可以时代为主线,或以动力、性质、航域、文献依据为分类原则,对船模知识进行检索。

这些多媒体互动屏可以转动角度,对准船模时,部分模型会在屏幕中“活”起来,船上出现满载的货物和动来动去的人物——这是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复现船只在运河中的航行状况。

“舟楫展”对内容的研究相当细致。郑晶举例道:“沙飞船周围的虚拟景象都有历史依据,包括遗产点复现、叫卖声、人物衣着和方言,全都经过严格考证。”

正是这些考究的细节,让观“虚”感“实”的穿越体验更加立体。

“把來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众多学科丰富而艰深的知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加以融汇、凝练,使观众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感受、体验、领悟。”谈到中运博的数字技术应用,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祁庆国对记者如此评价。

技术不能喧宾夺主

“内容与技术要真正融合起来,互相补充和促进。要达到这一效果,基础研究是第一位的,另外还需有合理的工作机制来保障,避免内容和技术两张皮。”徐小虎说。

“舟楫展”采取的是双策展人模式。两名策展人来自南京博物院,陈列部的田甜负责整体内容设计,信息部的张莅坤负责沉浸式体验设计和技术实施。

以双策展人为核心,南京博物院和其他文博机构的研究部门,以及外部的技术公司、专家学者、非遗匠人构成了合力,让展览策划与数字展项合理融合起来。

“技术公司可以实现技术的落地,但数字展项呈现的文化内容、知识解读方式不能想当然,要由博物馆人精心策划后提供。”徐小虎说。

徐小虎的专业是艺术学,经常关注一些多媒体艺术展览,与这些艺术展览相比,中运博在数字展项中运用的并不是最尖端炫目的“黑科技”,而是较常见的技术手段。

1号馆展出的两座巨型南朝石刻复制品所采用的3D打印技术以及“5G大运河沉浸体验区”采用的5G+VR直播、3号馆“大运河街肆印象”采用的LED天幕、8号馆“河之恋”采用的全息交互技术和裸眼3D技术等,在技术上都不难落地。

中运博的技术遴选原则是“最新的未必稳定,尖端的未必可持续,先进的未必适用,好用的未必昂贵”,强调务实、易用、成熟。徐小虎说:“中运博在融合数字技术的过程中更注重实现内容表达和知识传递,同时要求数字展项和实体展项的体验不会有割裂。”

数字展项具有很强的感官冲击力,但也存在缺陷——观众在被声、光、电震撼后难以将注意力拉回到文物和知识本身,使体验支离破碎。此外,不恰当的技术应用还会造成可持续运维的困难。

科技运用恰当就是最好。郑晶认为,博物馆在运用数字技术的过程里,不能让技术喧宾夺主:“博物馆不是技术秀场,要以内容为支撑,我们会让技术的痕迹淡化掉。”

“舟楫展”最吸引眼球的沙飞船展区,被排列在展厅路线的最后,而非核心位置。

“大运河街肆印象”的实体街肆场景是核心,而LED天幕是只有仰头观看时才能发现的惊喜场景。

“河之恋”等以数字沉浸为主题的展厅放在以文物展品为核心的展览叙事之后,让观众先获取知识后再获得感官体验。

田甜和张莅坤在总结策展经验时表示,博物馆以历史遗存的实物为出发点,传播文化知识,即使是纯数字展项,其展示的核心也应是内容本身,且是经过解读的、含有博物馆知识体系的内容。“如果忽略了博物馆中‘物的特点,放弃对藏品内涵的发掘,仅强调数字技术的优势,所有的数字展项都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理念更新

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在展览层面丰富了中运博对大运河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有利于这座两岁的新馆扩大影响力、传播力。

“除了应用常规的新媒体官方账号扩大传播力之外,数字展项本身就构成了可分享的内容、可参与的话题。观众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自发分享后,给博物馆带来的线上宣传效应几何级增加。”郑晶说。

在3号馆“运河街肆印象”,总是能看到观众在租汉服拍照打卡。和常规陈列模式不同,这里没有摆放文物,也未提供讲解员的解说,而是一处沉浸式感受古代运河沿岸街肆文化的空间。

而地下一层的“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则是一个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互动体验展,运用科技手段、虚实结合的场景设计出各种机关和难题,打造了一个博物馆中的密室逃脱游戏。通关后,观众还可以通过线上配套程序在社交媒体分享体验。

根据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抖音发布的《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过去一年,有196万抖音用户发布446个博物馆打卡视频,在“用户最爱打卡的博物馆”中,中运博排名第2名。

两年来,中运博成绩斐然,获得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2023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等近30项业内重要奖项。

在郑晶看来,对一座博物馆来说,当地政府、业界同行的认可已很宝贵,能够获得公众的认可则是一件更具成就感的事。

6月的扬州进入了梅雨季节,但这阻挡不了人们对中运博的游览热情。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从2022年10月开始,中运博的旅游贡献度已力压瘦西湖,成为扬州游客人数最多的旅游景区,打造全新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成为了现实。

郑晶在博物馆领域深耕多年,她感觉到这个行业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不仅在于与数字技术融合过程中管理者思维认知的转变,还在于从“以物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的发展。

“原来大运河是这样的一条河,原来运河文化可以这样呈现。”这是让郑晶印象最深刻的观众反馈。

无论是场馆与展览设计,还是文创产品开发、数字技术手段的应用,中运博都希望能做到“观众友好”,成为一部可解读、可体验的活态“大运河百科全书”。

猜你喜欢
展项大运河运河
VNC 在展项控制中的应用与实践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放歌大运河
科技馆创新展品研发的分工与合作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