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波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从教育目标、课程载体、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四个方面,探索教学观念的转变途径,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法治意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4-0033-0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过于重视德育理论知识讲解、注重知识的灌输等问题,导致课程教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难以充分实现。因此,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本课程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方向和实现途径,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转变教育目标,均衡道德与法治教学
近些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一种低龄化发展态势,有些地方甚至在小学阶段就会出现校园霸凌事件。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层面来看,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偏重于道德层面的教育,导致学生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不能准确判断违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从而意识不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主动转变教育目标,提高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效平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比例,采取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并重的策略,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法律意识,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安全、愉快地成长。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可爱的动物》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教师可以将本课的教育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道德层面的教育,核心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喜欢小动物的正确形式以及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风趣的动物”短视频,通过视频中不同动物的搞笑行为、可爱动作,激发学生了解动物习性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智慧课堂系统,以图文展示的形式,引入“动物园不文明投喂”“用弹弓打鸟”“追打流浪小动物”等日常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不爱护动物的行为,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中不道德的行为并说出正确的做法,使学生形成关爱动物的思想道德品质。第二个阶段为法治层面的教育,核心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常见的野生保护动物,特别是本地的野生保护动物,并自觉形成遵守和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意识。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金丝猴、穿山甲、天鹅、锦鸡(若能展示当地的野生保护动物更佳)等野生动物的图片或视频,通过直观画面凸显动物的可爱与美丽,激发学生喜爱与保护动物的情感;然后,以图文展示的形式,引入权威统计数据,展现这些动物数量的稀少和稀缺程度,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审判猎杀、贩卖野生动物人员”的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最后,提出“小学生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这一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交流与讨论,得出“阻止家人购买相关商品”“主动举报违法行为”等结论,深化法治教育。这样教学,使学生懂得了善待动物才是真的喜欢动物,才是真的爱我们的地球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形成了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意识,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上述教学案例,教师从道德和法治两个层面,分别设置了恰当的课程教育目标,有效平衡了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比例。一方面,通过道德层面的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通过法治层面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主动抵制和打击违法行为的意识。
二、转变课程载体,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观念中,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往往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指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内容,而忽视了课堂教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但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从而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经历来丰富教材内容,以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为起点,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播放“偏远山区学生节约用纸”“老人收集废纸并送到废品收购站”等短视频,以“纸”为中心,以生活真实事例为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视频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在生活化的情境与教学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由自主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得出“纸比较珍贵”“纸能够回收再利用”等结论。结合学生的结论,教师继续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引导:“纸是由什么制成的?回收再利用的过程是怎样的?”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科教短片。通过观看短片,学生意识到纸张的珍贵并初步形成节约用纸的意识。此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张纸?”通过小组探究活动,有的学生提出“正面用完反面用”的建议,有的学生提出“规范书写、合理布局”的建议,还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废纸做手工”的建议。这时,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如果你是一张纸,你希望如何被人类使用?”在突出教学主题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保护环境、节约用纸”核心思想的理解与感悟,进而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師先以真实生活事例为载体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然后,由生活现象出发,通过问题引导,将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播放视听教学资源,直观、生动地展示了教育教学的核心思想;最后,利用趣味化的课堂探究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寓教于乐中加深了学生对教材核心思想的理解,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转变教学形式,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教育。但是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导致教学氛围过于严肃、枯燥、乏味,教学形式过于单调、古板。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主动改变教学形式,通过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课程核心思想的内化,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亲情是学生最先体验到的情感,也是感触最深的情感,还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情感。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先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营造出温馨的课堂氛围;接着,利用投影仪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并用温情的口吻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通过情感迁移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学生深入感悟父母亲情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享和交流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温情故事,并讨论日常生活中该以怎样的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最后,要求各小组结合组员的真实生活经历,以“我与父母”为主题,创编一个3分钟左右的情景剧,依次上台进行表演。虽然时间有限,但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学习小组的情景剧演绎都非常精彩:有的小组通过讲述生活中诙谐的故事来表现自己对父母的爱,有的小组则通过讲述自己为父母做的某件事来表现自己对他们的爱。学生不仅在角色扮演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父母亲情”的理解,而且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和积累了更多向父母表达爱意的方式方法,提升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在課程即将结束时,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让爱住我家》,一方面通过首尾呼应的形式突出课程教学主题;另一方面,以符合学生兴趣和认知特点的趣味性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告诉学生:“爸爸妈妈才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赖的人。他们用体贴入微的爱促成我们的健康愉快地成长。这份爱,如同指路的明灯,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这份爱,如同海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回家的方向。”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运用情感转移法,利用歌曲、图片、故事等,以环境氛围和自身情绪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感知力,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其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交流、短剧创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生活经历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亲身体验、愉快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最后,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以欣赏歌曲开始,以学唱歌曲结束,使课堂教学艺术化、完整化,既凸显了教学主题,又使学生在新颖且有趣的教学形式中获得了较好的情感体验。
四、拓展教学内容,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对学生适应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有限,需要教师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低碳生活每一天》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一至三年级的教材中虽然也有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但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中年级向高年级迈进的过渡期,对碳排放的认知较少,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也不够,没有意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而我国也向全世界公开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其排放不再增长且在达到峰值后会逐步降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我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这就是我们承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个目标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个体休戚相关。为此,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教材是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资源,也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模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窗”“想一想”“算一算”等板块,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通过“算一算”板块的内容,让学生问自己的父母,家里一个月用多少度电,计算一下自己家有多少碳排放。那么,全班所有的家庭会有多少碳排放?通过计算,学生明白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制造二氧化碳,因此减少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具有直接关系。其次,教师要巧妙运用身边的资源,让日常生活中的情境适时地出现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实践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师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父母是如何接送自己上学、放学的。有的学生说是步行,有的学生说是骑自行车,还有的学生说是开小汽车……教师通过这种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明白步行、骑自行车都是环保的出行方式,而开车则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进而引导学生让家长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车来接自己。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里开展每周一次不开车接送孩子的活动,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身边资源的有效使用,开发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程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互动参与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深切关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突出作用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联,通过均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策略,实现教育目标、课程载体、教学形式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的拓展,从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勇, 李朝霞.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境界提升的策略[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20):17-18.
[2] 万婷, 薛家平. 心理游戏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 教学与管理, 2019(16):57-58.
[3] 朱开群. 五大转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新追求:以“公平正义的守护”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7):49-51.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