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超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2 航站楼设计于2006 年,在2008 年正式启用后承担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全部国内旅客的出行服务,设计容量为1300 万人次/年,T2 航站楼关闭前吞吐量达到1847 万人次/年。T2 航站楼为典型的两层半指廊式构型,采用出发到达分流模式,建筑规模约为15 万m2。各层的标高分别为:出发层7.5 m、到达夹层4 m、地面层0 m、地下室-5.7 m。建筑造型现代简洁,美观得体。
本次改造以优化客货流程、维修更新硬件、升级软件系统、全面提升机场服务水平为目标,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第1,建投运一体化。机场当局精心组织了13 个专班,从设计阶段全面介入,对接需求,确保投用后满足使用要求。第2,能用尽用,可用尽用。考虑经济实用性,在保留结构框架、外围护体系、部分石材装饰地面以及部分可利用设备的情况下,更新重建其他部分。第3,全场资源整合。本次改造虽然只针对1 座航站楼,但改造完成后T2 航站楼会与机场的其他航站楼统筹分配使用,因此设计要充分考虑全场航站楼的功能连通和资源共享,始终贯彻一个机场的设计理念。第4,强化“两个机场”理念。以实践局方倡导的四型机场为设计根本,改造设计以人为本并满足需求的新技术新设备,重点打造人文机场和智慧机场“两个机场”理念,实现旅客舒适出行和机场少人化管理目标[1]。
航站楼每天要承载大量的客流,本身具有一定的设计难度,再加上本次项目为改造项目,难度更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困难无法在设计初期预计到,主要包括以下挑战:
1)消防设计难以按新规执行。T2 航站楼从2006 年开始设计至今,消防相关的规范多次更迭,还有很多新规范出台。新旧规范的差异,造成部分现有设计无法完全满足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需要特殊消防设计以解决该问题。
2)难以塑造舒适的公共空间高度。T2 航站楼是典型的两层半式航站楼,各楼层高度紧凑,尤其是夹层高度仅为3.5 m,且结构柱跨大。这样的层高在设计时十分经济,但是改造设计后的设备系统较原系统更多,同时结构梁已经形成,因此如何依据现行规范在既有条件下将所有的设备管线排布好,以腾挪出更多净高为室内空间塑造提供条件,是本次改造设计工作最大的挑战。
3)防水补漏的工作难点。通过在现场调研、访谈、检测可知,航站楼不论是金属屋面还是混凝土地下空间,经过10 多年的运营在不同部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和破损,而传统设计院对于处理建筑补漏问题并不擅长。同时,本项目还存在特殊性,即T2 航站楼贴临跑道和站坪、屋面的补漏方案需要考虑对飞行器和机场安全飞行的影响。
4)重塑独特的室内空间。在既有条件和资金水平下,重塑独特的空间、给旅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是本次设计的核心。原设计为大屋面无吊顶,仅在屋面下设1 层反扣的波纹板,后来为了空间效果重置吊顶,吊顶形式和载荷受主体结构荷载条件限制。同时,到达夹层的局部公共走道和贵宾室层高仅为3.5 m,主楼的行李提取大厅内值机岛的行李传输皮带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这些都是室内空间塑造的难点。
5)设计的平疫结合。该设计始于2020 年,机场的整体部署要求楼内规划高危国际航班的到港流调流程。设计应考虑疫情期间的有效隔离,同时也要考虑疫情结束后的正常使用。国家和行业对国际到港流调区的设计未做规范要求,这给设计增加了难度。
目前,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2 航站楼通过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经过团队协作、科学决策、精细设计和施工后即将竣工,完成效果基本达成预期。建成后的T2 航站楼是“旧瓶装新酒”,虽然从外观上看起来与之前并无不同,但楼内从软硬件设备系统到室内空间均已完成整体升级。建成后的T2 航站楼具有以下特点:
1)“一张脸”无感通关体验。航站楼内设置有One ID 平台,可将旅客身份数字化,在旅客出港时以旅客流线为主导,以旅客画像为驱动,为出港旅客提供临时乘机证明、快捷安检预约、电子登机牌和刷脸登机等服务。在楼内部署流程中所需的各类自助终端,实现旅客在航站楼内“一张脸”无感通关的全新体验。
2)全人群的人性化服务。全部候机座椅均带充电功能,每个登机口均设有轮椅候机点,还有众多的轮椅租借点、明亮温馨的母婴候机室、候机区的淋浴间和更衣室,细节到位的卫生间、独立的员工休息区、儿童游乐区、读书区及陆侧和空侧的观景区等,从细微处考虑航站楼内全人群的需求,让旅客和员工感受机场的温度[2]。
3)方便快捷的中转服务。作为我国中部的枢纽机场,打造联盟内中转和跨航司中转是机场的目标,提供方便快捷的中转服务是设计的要点。在到达夹层规划有2 处无行李中转柜台和中转休息区,其中中转休息区内布置有用餐区、休息区、母婴休息区等空间,为中转旅客提供各类服务。在行李提取厅设置中转再值机功能,配套设置8 个中转值机柜台、行李安检机和中转旅客安检区,确保中转再值机旅客不仅可去往T2 航站楼的每一个登机口,而且可到T3 航站楼的国内登机口登机。T2 和T3 两座航站楼之间的旅客也可通过陆侧的连廊往来,全方位实现T2 楼内中转以及T2、T3楼之间的陆空侧中转。同时,设置有清晰的标识,让旅客的中转更加快捷。
4)形态丰富的商业规划。此次改造之后,机场的商业面积达到了1.9 万 m2,约占机场实际功能面积的15%,设计应尽可能为商铺提供餐饮条件,为机场招商运营提供便利条件。室内商业规划如图1 所示。在商业区内,可规划形态丰富的商业,打造集餐饮、零售、休闲娱乐、便利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商业区,让旅客无论身处航站楼的何处,都可以足不出楼实现就餐、购物、娱乐等多样化的需求。
图1 室内商业规划(来源:作者自绘)
5)实现智慧运营和少人化管理。通过智慧安防、智慧能源平台及相关配套设备和终端,实现机场智慧运营和少人化管理。在智慧安防平台上运用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安全安保技术手段,实现精准的安全态势评估分析、隐患甄别排查和安全风险预测防范,保证安全预警准确有效,安全事件快速响应处置,安全资源精准投放[3]。在能源方面将楼内水、电、暖等所有能源整合到1 个能源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管理、集中运维机场能源,提供实时水电冷热线路图形监控、能源计量、故障报警表分析等。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供最优的能源应用策略,并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在保证旅客体感舒适的同时,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在楼内设置有自助出行终端,并配套设备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实现部分区域无人值守。这些设计均让机场更安全、更节能、更少人。
6)营造舒适简洁的室内空间。T2 航站楼的室内空间设计本着经济、现代、得体的原则,以充满未来感及科技感的白色线条为主,搭配点缀香槟金及原木纹理材质,着力打造带有本土荆楚浪漫文化特色的空间体验。出发厅的设计灵感来自武汉市大江大湖的意境,以“星河璀璨、律动涟漪”为主题,灵动渐变的曲线格栅造型配合智能控制的照明设计,体现出以“浪花星河”图案为中心、以“涟漪”态势向两侧扩散的韵律,变幻的灯光颜色与吊顶造型相互交汇,亦梦亦幻,如图2 所示。值机岛两侧正对大厅的巨幅文化墙,以武汉市的黄鹤楼及湖北三峡大坝的实景体现了机场整体文化氛围的在地性。迎客厅和行李提取厅以菱形为元素,中间辅以透空垂片,让整个空间在视觉上轻盈而灵动。这些简洁、巧妙的手法营造出T2 航站楼独特的室内空间效果。
图2 “星河璀璨”的出发大厅(来源:作者自绘)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2 航站楼的改造项目,在现场勘察、设计、精装修专项设计及后期的现场服务全过程中,遇到很多其他设计从未涉及的问题和困难,让笔者深深感受到改造项目的复杂和困难之处,经总结得出如下思考和建议,希望能为其他改造项目提供一些参考。
在设计前一定要勘察现场,通过勘察达到以下目的:第1,将竣工图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并结合竣工图进行改造设计;第2,勘察现场的外维护结构,如幕墙、门窗、地面、室内设施等,确定维修利用和更新的范围;第3,勘察现场的防水情况,确定漏水部位并分析原因,在设计中结合渗漏原因进行防水补漏设计。
首先,检测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将检测结果作为设计依据。其次,检测幕墙质量。关于幕墙的质量检测要求,国家规范中未有规定,但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如上海等地,存在这方面的相关规定,可参照国内相关检测要求执行[4]。最后,检测可利用的旧设施设备,并将检测结果作为设计依据。例如,本次改造项目中保留利用了自动扶梯和部分空调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在前期频繁使用、关闭后疏于维保的情况下不能保证安全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了解零部件的损耗情况,列出维修更换清单,方便初步计算成本,以作为招标依据。
现代建筑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机场项目涉及传统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精装修设计及新兴的各种专项设计,如民航弱电、行李系统、标识标牌、屋面幕墙专项、景观和防水补漏等,再加上部分小众设计需要再分包,导致设计趋于碎片化,项目管理复杂,图纸与实际对应不上的情况已成为大型项目中的常态。本次设计针对不同阶段引入精细化集成设计,对项目质量和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第1 阶段的集成设计是土建图审后的管线综合,为精装修设计提供了设计条件。第2 阶段的集成设计在精装修设计完成后,除了审核室内空间效果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核实机电专业的设计,结合装修吊顶、隔断方案核实相关设计,如防排烟、喷淋、照明等是否符合要求。只有这样多阶段、全专业的精细化集成设计才能确保图纸的准确性。
对改造项目而言,尤其是在装修未拆除之前,现场情况难以预测。在项目设计施工的不同阶段,设计院应全程驻场,并巡查现场,及时处理现场发现的施工与图纸不符,或现场情况不满足图纸设计的问题,避免后期拆改[5]。
未来,机场改造项目会越来越多,各个改造项目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各不同,但改造的方法和思路却殊途同归,即少不了机场建投运的一体化管理、深度勘察调研、精细化的设计和施工。只有提高整个项目团队的专业水平,才能成就项目的最佳完成状态。
参加文献:
[1]鞠黎舟.被动节能,主动营造—记虹桥国际机场T1 航站楼国际联检厅改造设计[J].中外建筑,2022(4):100-106.
[2]王冬.改造与创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 航站楼改扩建工程[J].建筑与预算,2022(3):49-51.
[3]孙家明.南方某机场航站楼适应性改造工程的设计[J].低碳世界,2021,11(10):99-100.
[4]郭建祥,吕程,张宏波,等.虹桥国际机场T1 航站楼改造及交通中心工程[J].建筑学报,2019(9):38-43.
[5]杨帆.贵阳龙洞堡T1 航站楼改造项目设计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3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