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怡 王祖君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地区,受到长期历史文明发展以及独属于当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影响,从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约定俗成、独具特色且流传至今的地方性传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和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哲学层面[1]。其中,物质层面即衣食住行;制度层面主要有风俗、礼仪、法律、经济社会制度等;哲学层面则是信仰、审美、价值观等。
地域文化与当地社会经济政治联系紧密,是地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域文化也在新时代影响下不断更新发展、交融创新,并给社会现代化发展带来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地域文化有如下特点:第1,长期性。地域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在特定区域的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调整和总结,得到属于当地独有的民俗风貌、意识文化形态、思维及行为方式等,才逐步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一种传统地域性。因此,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具有长期性。第2,独特性。每个地域文化的诞生都是基于当地独特的地区环境,特定地区的地理、水文、气候、动植物种类等因素往往都会影响当地居住者的生活及行为习惯,不同地区之间也因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地域文化往往具有独特性。例如,居住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因黄土地质特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代表当地地域文化的“穴居式”住宅形式—窑洞;而江南水乡则因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以及多河流湖泊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形成了代表当地地域文化的徽派建筑,这些都是独特性的体现。第3,包容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当地因素外,地域文化也会受到不同地区、政治、文化、艺术、宗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一个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如我国古代因战乱等原因,人口流动迁徒,不同生活习俗的人们在这种情况下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也会碰撞出新的地域性文化。
博物一词源于《山海经》,意思是能够辨别多种事物。博物馆在当今社会被定义为非盈利性质的永久性常设机构,主要职能有收藏、研究、保护、传播以及展示。传播与展示职能是能够与参观者产生最直接联系的职能,可直接体现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中。
博物馆展示空间以高效、准确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是博物馆中最核心、最能体现创造力的空间组成部分,通常以一定的逻辑顺序为基础,对博物馆的特定内容和展品进行展示、传播,以供参观者学习和体验[2]。
2.2.1 博物馆展示空间为地域文化传播与保护提供平台
博物馆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与诞生的各类文明。当今社会的博物馆,尤其是展示空间功能,很大程度上承担着传承与发扬、保护与研究各地文化的作用,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表现者和精神内涵的传播者[3]。通过博物馆展示空间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与保护更加系统化,便于合理且完整地保留地域文化。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展陈形式也在不断革新,如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体验装置、科普互动装置以及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屏光影沉浸式等,都使得地域文化在展示上更具主动性、生动性、文化趣味性与互动性。
2.2.2 地域文化为博物馆展示空间提供精神支撑
地域文化的存在为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文化内涵支撑,丰富了展示空间精神层面和内容上的结构层次,增加了更为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同时,地域文化往往都是特定地区的文化精髓,能够展示出当地的文化风貌与文化精神。因此,地域文化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对当地人来说是日常传统习俗反映在空间中的文化缩影,会带给本地参观者精神共鸣、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外来参观人员,则会充分激发文化兴趣,调动参观的积极性,从而深入了解展示空间中所包含的地域文化精神,带来思想深度上的认知与共鸣。
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保护、传播以及展示等各项职能,均是围绕其所展现的文化内容为中心开展,由此可见文化是博物馆存在及合理运行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博物馆展示空间应始终坚持文化导向性原则,将文化放在第一位,从而更好地满足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功能需求,提升展示空间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
在当代社会,博物馆开始趋向为文化坐标,而地域文化在传承历史文明、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和体现民俗文化精神风貌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例如,湖北省博物馆展示空间中,便以荆楚文化作为设计的核心元素贯穿整个博物馆空间,多体现在纹饰、色彩、材质以及地域文化符号中。凤凰是荆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图腾纹样,通常都会被用在展厅入口屏风以及重点位置的墙面雕刻花样纹饰。荆楚代表性色彩黑、红、黄均被用于展厅空间墙面,向观众展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精神世界。只有将荆楚地域文化作为贯穿始终的导向性原则,才能在空间氛围上突出楚风楚韵,带给参观者更加深入别样的文化探索与体验。
在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中,设计理念、展陈形式手段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越来越符合人们当下的价值观念与时代发展需求。例如,交互与体验、绿色生态、可持续性、叙事性等理念,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互动技术、数字投影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这些都是时代发展下对博物馆展示空间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因此,地域文化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设计,要不断依据时代发展背景开拓创新,保持博物馆展示事业以及地域文化传承发扬的质量和水平,符合人们动态变化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需求。
例如,江苏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就在展示空间中运用了大量先进的多媒体数字影像装置。以“河之恋”展示空间为例,该空间通过多媒体光影技术展示大运河文化,带给参观者震撼心灵的视觉画面和置身主题情境中的互动体验感。这种创新性表达和宣传地域文化的展示方式,是时代文化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博物馆作为为人们提供文化服务的机构,以人的行为需求作为准则来衡量空间环境,设计合理的展示形式与空间细节,是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博物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是也不能忽视博物馆展陈空间以及藏品收藏研究空间中的宝贵文物,文物的保护和妥善展藏一样是空间功能的重点。因此,在博物馆展陈空间的设计上,要做到全面服务性原则,二者兼顾,缺一不可,才能让博物馆展示空间功能分布合理并为参观者及工作人员提供最佳服务。
全面服务性具体可指在满足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参观者在展厅中的实践活动以及生理、心理行为需求,对空间平面布局、流线安排、信息指引导视、展示内容与形式、辅助功能用房以及其他休憩空间进行设计规划,还要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
早在20 世纪,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趋势便逐渐由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开始探索人在展示空间中的感官体验性。到了现代社会,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如何满足参观者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达到多重感官体验以及让展示信息的传达方式与表达更加多元,仍是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关键性问题[5]。
五感体验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通过感官设计,再结合人自身的心理、生理经验,从而获得相对应的情感和信息认知。这种感知与认知间的递进关系,可帮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展品内容,提升可探索性、互动性与趣味性,让展陈信息内容更具象、生动。
例如,四川崇州竹编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图1)采用视觉及触觉感知体验形式,来弘扬和展示当地极具特色的竹编地域文化。通过竹子的编织工艺包裹原始建筑中过于杂乱的穿斗木结构,既显得空间简洁大方,又能利用地域文化元素烘托展示空间的视觉形象与文化氛围,同时在触觉上也能带给参观者身临其境般的地域历史文化的代入感。又如,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中,通过品茶、制茶等展示活动安排帮助参观者进一步理解中国茶文化。
图1 崇州竹编博物馆室内展厅(来源:网络)
博物馆展示空间作为核心功能区,是否能给参观者带来互动性与参与性十分重要,要让“参观者”真正意义上转换成展示空间的“参与者”,强化地域文化氛围及文物展品和人之间的联系,将信息传播被动转换为主动。同时,地域文化通常具有十分悠久且复杂的文化背景,很难让参观者在短时间内通过单一的图文展板读懂其包含的价值与文化信息。因此,展示空间中实践交互手法的出现也是审美观念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反映与要求,呈现活态化展示。
例如,湖北省博物馆“永远的三峡—三峡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展”,便大规模使用了数字投影技术以及科普互动装置。在文物实践展区放置了具有科普性质的拓印体验装置,可以通过实践互动进一步了解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相对应的制作工艺。部分展区考虑到方便儿童理解文物保护内容,放置了可互动电脑平板和多面卡通LED 交互屏,全方位沉浸式营造观展氛围。
又如,位于山东潍坊的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中,设计了工艺民间体验厅。通过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对其所展示的文化内容获得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知。
当代博物馆为了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的展陈模式,更好地活态化呈现展品内容和文化信息,往往会通过还原文化场景、建设主题情景空间来渲染环境氛围。
这种以空间主题叙事为主的展示形式,能够尽可能将参观者引入原始环境和文化脉络,身临其境般感受展陈所传达的完整意义,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人们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但是这种主题情境的构建并非单纯采用媒介填满空间,而是通过组合,将地域文化信息高度概括整理,在虚实之间留给参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6]。
以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为例,在近代武汉的狱政改革展示部分,通过空间主题情景设计将展厅布置成狭窄的过道与监狱围墙和铁栏,让参观者化身狱卒观看铁栏中的变迁史,使人们获得情绪上以及生理尺度上的真实体验,从而加深观展印象。此外,在展示中西结合的近代学堂教育时,通过空间中的桌椅摆放和墙壁上的教育知识来营造主题情景氛围,给参观者更深的代入感。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展现与弘扬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在现代化的城市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地域文化的作用日渐凸显,不仅能够以其地域文化独特性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还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文化意识的觉醒,提升大众对中国民族文化历史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因此,将地域文化运用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将地域文化内容及博物馆中的展品信息传递给大众,博物馆展示空间开始创新性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其他突破传统展陈模式的表现手法来连接展品、地域文化与参观者之间的关系,使这三者在展示空间的环境中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达到空间功能上的最大化与最优解。这不仅是地域性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法、理念相融合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进步与选择。